玉门关遗址

大唐玄奘西游面对真正是史实是什么?

摘要:  电影《大唐玄奘》于2016年正月初一正式上映。作为一部纪实影片,《大唐玄奘》与电视剧《西游记》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在《西游记》中,唐僧玄奘在四位高徒的帮助下,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后取得真经。《大唐玄奘 ...

 电影《大唐玄奘》于2016年正月初一正式上映。作为一部纪实影片,《大唐玄奘》与电视剧《西游记》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在《西游记》中,唐僧玄奘在四位高徒的帮助下,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后取得真经。《大唐玄奘》则告诉广大影迷,玄奘从身体到心灵所受的磨难远远不止这些。

唐僧西游线路图

  玄奘所经历的磨难,从走过的五万里漫漫西游路可略见一斑。简单来说,他的行程就是从今天的甘肃经新疆前往印度。详细地说,就是从长安出发,来到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南),偷渡玉门关;穿过大沙漠,绕道火焰山,在高昌国稍作逗留后,沿天山南麓继续西行;接着翻越凌山,过素叶城(即碎叶城,大诗人李白的故乡);几番折腾后翻越大雪山,过迦毕试国(今阿富汗境内)、健驮罗国(今巴基斯坦境内),最后到达目的地——印度。这一路上,有沙漠,有高山,有高原,有雪山……一个个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张牙舞爪,妄图吞噬这个年轻人。可喜的是,玄奘咬牙挺了过来。

黑夜偷渡玉门关

  公元627年初秋,刚来到凉州的玄奘发现,西行第一大难居然是葫芦河上的玉门关。对于其他人而言,西出玉门关不算什么大事,但玄奘不同,因为他是标准的“偷渡客”。此前,玄奘曾向唐太宗李世民写请愿书,希望到印度取经。鉴于多种原因,唐太宗下令不准玄奘出关。

  玄奘望着高高的玉门关,暗暗叹气。其实他不知道,眼前的玉门关并不是最初的模样。最初的玉门关是汉武帝通西域时建置的,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隋唐时,玉门关迁至敦煌以东的瓜州晋昌县,属凉州管辖。玉门关与阳关都是从中原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正如“春风不渡玉门关”所说,玉门关四周群山环绕:西部与帕米尔高原合抱,阻隔了自大西洋来的暖湿气流;南部与青藏高原相接,阻隔了自印度洋来的暖湿气流;东、北面与著名的山脉如贺兰山相接,海风更吹不进来。处于怀抱中的玉门关,海拔约1400多米,属于内陆中温带干旱区,冬季长,夏季短,少风而干燥。

  玄奘在凉州一住就是多个月。当时正值秋季,干燥少雨,气温日差大,他急得嘴唇都上了火,只恨不得插上翅膀飞过玉门关。恰好这时,凉州刺史李大亮找人传玄奘到衙门问话。

  玄奘很清楚,李刺史是要把自己遣送回长安。还好,负责执行命令的瓜州刺史独孤达被玄奘的西行诚意所感动,不但当面撕毁追捕公文,还买了一匹马,找了一位名叫“石磐陀”的胡人为玄奘作向导。当夜三更时分,玄奘带着石磐陀悄悄偷渡玉门关,踏上漫漫西行之路。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北部,东起沙河,西至桃儿沟,长90多公里,好似一条红色巨龙。火焰山荒山秃岭,寸草不生。每当盛夏,七月流火,火焰山最高气温高达47.8摄氏度,地表最高温度高达70摄氏度。当然,.火焰山肯定不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蹬倒了太上老君的炼丹八卦炉,有几块耐火砖带着余火落到了凡间而化生出来的。火焰山主要是由侏罗纪、白垩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的山体,其主要成分是红砂岩。这些山体受古代水流的冲刷,山坡上布满道道冲沟;经年累月,受风化,受雨蚀,顺坡形成一条条红色的沟壑。

  玄奘不会法术,也没有神通广大的徒弟相助,他有的只是两只穿着草鞋的脚,和一匹忠诚的瘦马。他只好沿着火焰山外围,花一周时间绕过火焰山。

最美磨难高昌国

  绕过火焰山,玄奘取道伊吾(今新疆哈密),来到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东45公里处的火焰山南麓山头沟河三角洲)。高昌国不但是瀚海沙漠中一块难得的绿洲,还是是古代中原与西域的交通枢纽,连接中原、中亚和欧洲,经贸、宗教先后经由此传入中原。高昌国气候温暖,著名土产有赤盐、白盐、葡萄、冻酒、刺蜜、白面、叠布及丝织品等多种。尤其是葡萄,可谓来往商客的最爱。这个堪称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举国上下对佛教都异常重视。

  高昌王鞠文泰带着妻儿、大臣排队去迎接玄奘,并热情款待。高昌王为了让玄奘留下来任本国佛学博士,提出“国中财富随便挑,国中豪宅随便选”的条件。一般人而言,这种事求之不得。但玄奘的目的地是印度,自然婉言谢绝。高昌王见目的未达到,便用扣留的方式让玄奘屈服。玄奘更绝,他三天滴水不沾。

  这一幕,与《西游记》中的某一情节颇为类似:女儿国国王以托国之富招玄奘为婿,玄奘不为所动,最后还是孙悟空用定身法把众人定住,师徒一行才得以脱身。

  现实中,国王被玄奘的诚意所感动,不但亲自送行,还送给玄奘4个徒弟、30匹马和25名士兵,并写了24封公文给将要经过的地区行政首脑。至此,玄奘此行中最美丽的磨难划上圆满的句号。

高山雪崩险遇难

  玄奘别过高昌王,带领大部队翻过凌山(今山穆查尔岭),经昭武九姓中的五个国家(位于今乌兹别史斯坦国内),于公元629年2月来到大雪山下。

  大雪山本名兴都库什山,位于中国的西部边境,与阿富汗接壤,是中亚、西亚、南亚沙漠地区中的主要水源区之一,顶部被雪覆盖。翻越大雪山时,玄奘的取经队伍遇到两个问题,一是许多人患上奇怪的头痛病,二是时不时有雪崩袭击。研究表明,头痛病应该是对高山环境的不适应引起的。

  大雪山的雪崩极为正常。雪崩一般发生在坡度25度以上的雪坡,高谷、风大、降水较丰富的地方,时间一般是下午或晚间。雪崩发生后,成千上万吨积雪夹杂着岩石碎块,快速从高处呼啸而下,所过之处荡为平地。雪崩的起因归纳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人为原因主要是登山者误入雪崩区,或者人们在高山上大声呼叫等声浪引起震动,破坏了积雪环境的平衡。

  玄奘一行碰到过几次雪崩。某个傍晚,他们在一处山谷遇到巨大的雪崩,部分人员被埋住,走在最后的玄奘逃过一劫。由此推测,玄奘一行缺乏翻越雪山的经验,在错误的时间(傍晚)、错误的地方(山谷),有错误的行为(比如高声说话)。此次雪崩过后,玄奘一行晚上在冰上休息,白天赶路,连续七天才走下山。最后一统计,发现同行死了三四成,牛马死了大半。

印度河痛失经卷

  公元630年,玄奘终于到达印度最大的寺院——那烂陀寺,即《西游记》中的大雷音寺。作为当时的世界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每天的僧徒均在万人以上。玄奘在这里苦修11年,终于学富五车,名声大振。

  公元641年夏末,玄奘满载675部佛学经典和一些奇花异果的种子踏上归国的道路。本来以为功德圆满,不料在东归旅程上遇到最后一个大难。正如《西游记》中所写,那便是渡河失经。不过现实中的情节并不是被大白赖头鼋抛入水中,而是在坐小船横渡印度河时,船被突然遇到暴雨风浪掀翻,50多部经卷及花木种子失落河中。

  玄奘一边懊恼,一边派人去屈支国、疏勒国等地转抄,在岸边的一个国家停留了55天。

  失经印度河,当然不是佛祖的意思。从科学上说,这与印度河的气候条件有关。印度河是巴基斯坦的主要河流,属于亚热带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每年7~9月为西南季风季,雷暴多,湿度大,是全年的降雨季节;同时,由于印度河水以融雪为源,7~9月的雨季洪水出现,偶有蹂躏性暴洪。据考查,玄奘横渡印度河是在7月底。由此,他有可能遇到了季风或暴洪。

地图中的印度河

  尽管如此,玄奘还是战胜了西行取经的最后一难。公元645年正月,他平安回到大唐王朝,受到唐太宗、文武百官及百姓的隆重欢迎。后来,玄奘住在长安大慈恩寺,潜心翻译经卷,并写出了一部记录中亚、南亚各国地理和历史的巨著——《大唐西域记》。

分类: 中文 遗产点 玉门关遗址
关键词:

那烂陀寺遗址

碎叶城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