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丝路考古——小河墓地

摘要: 小河墓地位于新疆的罗布荒原上。因贝格曼在将小河墓地旁的库姆河的一条支流随意地命名为小河,而小河墓地在小河以东4公里的地方,因此,贝格曼将这个墓地命名为小河墓地。小河墓地,由生活在罗布泊一带的罗布人奥尔德克最先发现。1934年4月,奥尔德克带领斯文·赫定的学生沃尔克·贝格曼深入罗布荒漠找到了有“一千口棺材的地方”——小河墓地。2003年,新疆考古研究所所长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开展对小河墓地的发掘工作。2003 ...
小河墓地位于新疆的罗布荒原上。因贝格曼在将小河墓地旁的库姆河的一条支流随意地命名为小河,而小河墓地在小河以东4公里的地方,因此,贝格曼将这个墓地命名为小河墓地。

小河墓地,由生活在罗布泊一带的罗布人奥尔德克最先发现。19344月,奥尔德克带领斯文·赫定的学生沃尔克·贝格曼深入罗布荒漠找到了有“一千口棺材的地方”——小河墓地。2003年,新疆考古研究所所长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开展对小河墓地的发掘工作。

2003年,新疆考古研究所所长伊弟利斯,打开了一具棺椁,棺木里是一具成年女子的尸体。高挺的鼻梁,深邃的眼窝,亚麻色的头发说明她是欧罗巴人种。人们将她命名为小河公主。

考古发现证明,小河墓地分上下五层,由上往下年代越来越久远,经由14年代测定,检测出小河墓地的人生活在距今40003500年左右。这个时候中原正处于夏朝。由于墓地身处沙漠中,空气干燥,地表没有水分,塔克拉玛干地区基岩较重,微生物很难生存,所以尸体得以保存千年不腐。

小河公主头戴尖顶毡帽,脚蹬牛皮筒靴,身穿毛织斗篷并别着木质的别针,棺木里有一些随葬的小麦以及草编的小篓。

考古发现,小河墓地的墓葬方式均为船棺,用两片胡杨木形成括号型的棺木,上层棺木由矩形木片多片拼成的,上层是紧绷的牛皮。

这一切都说明:小河公主所属的部落生产力比较高。

小河墓地一共有140余座棺椁,有成年男子,成年女性,儿童,老人以及一些木质人偶。而这140余座棺椁时间跨度是大约500年,这证明:小河部落并不庞大,只是一个很小的部落。

大多数实验结果表明:小河墓地中一种男性的Y染色体现今主要集中在东欧,亚洲中部及西伯利亚地区,但在中国却很少见。线粒体DNA,这种负责传递雌性特征的DNA,一条具有西伯利亚的基因特征,另外两条基因在欧洲则极为常见,这两个Y染色体和线粒体DNA都很古老,由此推测:欧洲和西伯利亚人种很可能是4000年前进入塔里木盆地定居,并相互通婚。中国考古学家将小河人的头骨进行与欧洲人中的头骨进行对比发现:小河人的头骨与南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伏尔加河流域、咸海沿岸铜器时代居民的头骨类型相同,均为中长颅原始欧洲人种古欧洲人类型。而美国斯坦福大学人类遗传学专家卡瓦利·斯福尔扎从木乃伊中提取出的线粒体DNA,分析出小河人父系Y染色体为单倍群Rlala-M17,证实他们与西北欧洲人有着遗传学的关系。这也进一步证实小河人属于北欧人种。

在小河墓地发现的所有棺椁均有随葬的小麦、治病的麻黄包以及草编的小篓,切小麦的数量大致相同。证明这是一个近似于“人人平等”的部落。

小河墓地中有4座泥壳木棺墓,这种墓葬与船形墓葬不同的是泥壳木墓葬在船形墓葬的基础上加了一层泥壳,由于四座棺椁均为成年女性,其中一位尸体上带着金耳环,身边有木雕人像,这显示出墓主人的地位较高,所以说明:这个部落是一个母系氏族部落,或是正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

墓地中有很多的插在地上的胡杨木,有立柱型和在船桨式木桩上,都用红色颜料画了7道横纹,在皮靴上和随葬的牛头上也都画有红色条纹,我认为它是一种原始宗教信仰。类似于基督教讨厌13这个数字。

船桨型,像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墓地中的干尸所穿的衣服,女性为毛线裙,男性为毛线短裤,所穿着的衣服都比较少。中国考古专家以及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的维克托·梅尔博士认为,这种情况是古代部落为了增强部落的生产力而推行的“生殖崇拜”。可以看出,当时的小河部落对于生育的重视。

在发掘出来的棺椁里面的陪藏品,都有一些麦粒,这些碳化的近4000年前的麦粒经由鉴定,均为6倍体基因小麦。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面包,大多数是由6倍体基因小麦做的。


对于小河人(也称吐火罗人)的来源,有三种说法:

一. 近东起源说。英国语言学家亨宁在1978年提出,吐火罗人是公元前2300年左右出现在波斯西部山区的游牧民族—古提人。他们灭亡了阿卡德帝国,推翻了巴比伦王国,在美索不达米亚繁衍生息了百年之久,后来在公元钱2082年被苏美尔人推翻,从此从近东的历史上消失。亨宁推测,古提人离开了巴比伦,长途跋涉来到了塔里木盆地。

二. 西域本土起源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纳兰杨教授认为,小河人的情况应该和远古时代就住在黄河以西以及中国西域的月氏人一样,在西域本土出现。

三. 南西伯利亚起源说。爱尔兰学者马劳瑞在1989年提出,目前所知年代最早、分布最靠东方的印欧人考古文化,是南西伯利亚的阿凡纳谢沃文化,所以吐火罗人应是阿凡纳谢沃人的后裔。

 南西伯利亚铜石并用时代文化。苏联叶尼塞河中游米努辛斯克盆地和阿尔泰地区。年代约当公元前第3千年下半叶至第2千年初,介于本地新石器文化与奥库涅夫文化之间。20世纪20年代苏联考古学家С.А.捷普劳霍夫根据米努辛斯克盆地巴捷尼村墓地所在的阿凡纳谢沃山而定名。各墓的随葬品尚无贫富分化现象,因此推测该文化处于母权制氏族社会阶段.

新疆小河墓地出土的大量干尸证实,他们为来自南西伯利亚的原始印欧人种。分子生物学研究进一步证实,小河早期的居民为东部欧亚谱系占主导的东西混合群体,他们在迁入塔里木盆地之前已存在基因混杂。这与西南西伯利亚青铜文化中很多女性头骨还保留有蒙古人种的特征及混杂现象是一致的。

塔里木盆地最古老的小河墓地木乃伊的DNA检测显示欧亚人种的混血始自铜器时代。距今3980年的小河墓地木乃伊的父系全部是西欧亚单倍群R1a1a-M17,70%的母系则来自南西伯利亚的C单倍群,还有少量的线粒体单倍群H和K。小河墓地附近距今2500年到3000年的且末遗址干尸的父系也同样全部是西欧亚单倍群R1a1a-M17。自西欧亚以R1a1为主要标的青铜文化人群首先迁徙于南西伯利亚地域并同这里的以C等为主要标记的原著族群相互混合,并在其后南下进入中亚和塔里木地区,成为当地青铜文化人群.

喀纳斯图瓦人的房屋皆用原木筑砌而成,下为方体,上为尖顶结构,而这也符合专家对于小河人房屋结构的猜想。

自公元1980年起,塔里木盆地罗布泊附近发现了21蒙古利亚人种8高加索人种的木乃伊。古代DNA测试表明,这些木乃伊的父系Y染色体是原始欧洲人种单倍群R1a1和母系单倍群C4,高频出现在阿尔泰山区图瓦人Altaians-Kizhi人中。

图瓦人的葬礼简单而又特别。人死后多用土葬,一般都在土坑中用原木做一个木框作为棺木,但不同的是他们使用坐式

图瓦人曾有一个传说:自己的祖先是500年前迁徙至此由于这个地方比较水草丰美,没有战争,导致大量外来人口输入,而各个部落抢夺地盘,必定会引起冲突乃至战争。

今天,在新疆的罗布荒原上还生活着一个部落,她们就是罗布人。罗布人与维吾尔族、蒙古族、中亚人群遗传关系近,特别与维吾尔族亲缘关系最近。

[结论]现代罗布人mtDNA遗传结构具有亚欧混合现象,遗传多样性丰富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