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伊弟利斯丨小河墓地:罗布荒原上的中西文明交融之谜

摘要: 位于罗布泊孔雀河下游罗布沙漠中的小河墓地处于青铜时代,小河墓地下层距今4000 年,上层距今3500 年,都属同一个文化类型。 小河人来自什么地方?小河墓地的研究聚集了很多专家,有搞语言研究的、有搞环境研究的、有搞人类学研究的,大家群策群力,后来得出一个结论, 这批人有可能来自于今天的俄罗斯高加索地区。 墓地对小河人来说,是死者的神圣殿堂, ...

位于罗布泊孔雀河下游罗布沙漠中的小河墓地处于青铜时代,小河墓地下层距今4000 年,上层距今3500 年,都属同一个文化类型。

小河人来自什么地方?小河墓地的研究聚集了很多专家,有搞语言研究的、有搞环境研究的、有搞人类学研究的,大家群策群力,后来得出一个结论, 这批人有可能来自于今天的俄罗斯高加索地区。

墓地对小河人来说,是死者的神圣殿堂,是必去的归宿。小河墓地这地方就是一个台地,周围非常平缓, 营造出一种静谧安宁的气氛。

伊弟利斯认为棺木做得这么好,都有榫卯结构了, 那么居住的房屋结构也应该是成一定规模的,可是这附近方圆四五公里的地方,全部都做过调查,仍然没有丝毫的发现。

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

▷罗布泊小河墓地发掘领队

▷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小河墓地

罗布荒原上的中西文明交融之谜

* 本文节选自《了不起的文明现场》第五讲

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

一、深埋在沙漠中的小河墓地

是如何被发现的?

最早的发现: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和贝格曼

位于罗布泊孔雀河下游罗布沙漠中的小河墓地,曾被评为2004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但最初揭开小河墓地面纱的时间应该是在1900年。小河墓地最初的发现人是奥尔德克,他是罗布泊人,也是瑞典著名地理学家、考古学家、探险家斯文·赫定的向导。作为本地人,奥尔德克在罗布泊地区长期来往,有时在那里放羊,有时候可能去打猎、捕鱼,对那里很熟悉。1900年,在楼兰地区考察时,奥尔德克误打误撞发现了楼兰古城的线索。

从1927年到1934年,中国和瑞典联合对西北地区进行考察,成立了一个西北科学考察团。瑞典方面的团长是斯文·赫定,成员包括来自瑞典、丹麦和德国的16名专家;中方的团长是北大教务长、哲学教授徐炳昶,成员有地质学家袁复礼、考古学家黄文弼、地质学家丁道衡、研究地图学的专家詹蕃勋及4名学生和1名照相员。

这时,奥尔德克已经70多岁的老人了。他一直等着告诉斯文·赫定,自己发现了一处有一千口棺材的地方——当地老乡看到很多白骨和很多棺板,就认为是有一千口棺材的地方。

斯文·赫定非常感兴趣,他委派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和奥尔德克去找这个地方。

1934年,他们去的时候是划独木舟去的,在库姆河(孔雀河的一个支流)以南地区寻找这个地方,沿途还看到一些牧羊人的房子。沙漠天气酷热无比,所有人都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而牛虻闻味而动,让这些可怜人几乎要发疯。奥尔德克因此有点想放弃,说这个地方有可能被水冲掉了,或是被沙漠埋掉了。但贝格曼表示要坚持再找一找。1934 年6 月2 日,奥尔德克久久地凝望着一个小山包,像是走进了梦境。此时,大家都在忙着搭帐篷,奥尔德克突然指着那个山包大叫:“就是它!就是它!”罗布泊人终于找到了小河墓地。

找到小河墓地后,贝格曼在这里进行了拍照,做了一些简单的前期工作,并发掘了12 座墓。回到斯德哥尔摩以后,贝格曼就这次考察专门写了一本书——《新疆考古记》,此书的出版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本书对小河墓地的描述非常详细,一些现象跟我们现在发掘出土的基本一致。

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正好站在一个高的台地上,形容这个墓地就像一片干枯的胡杨林。他对发掘的12 座墓的干尸描述得也非常详细,觉得干尸的表情非常安详,带着微笑。他发掘完以后,拍了一张照片。我们到达小河墓地以后,对照他的照片再次观察,发现基本上没什么变化。

左上:斯文·赫定;左下:贝格曼

右:小河墓地的地理位置

贝格曼将这个地方取名为“小河墓地”。因为注入罗布泊湖的水系, 有孔雀河、塔里木河和车尔臣河。贝格曼到这里来的时候,是从孔雀河的一个分支上,划独木舟来的。这地方没有名称,他看了地理情况以后,就说是孔雀河的一条小河,小河墓地的命名应该是从这里来的。

实际上从地图来看,小河应该叫库姆达里亚,翻成汉语叫“沙河”。贝格曼来的时候还不知道这个名称,所以作为孔雀河的一个分支,就起了这么个名字——“小河”。

时隔60年,小河墓地的再发现

我们最早进入罗布泊进行考古调查是在1979年。日本的NHK和中央电视台拍老版《丝绸之路》时,为了做配合,我们的前任所长王炳华先生带了一支考古队随行。当时在这个地区工作的部队提供了一个线索,说他们在考察当中,发现一个叫“古墓沟”的地方。

罗布泊地区地貌、环境非常复杂,如果你到了雅丹魔鬼城,两个人前后50米,都不一定互相找得着,很容易迷失方向。所以考古队在古墓沟进行了3天的拉网式调查,直到第3 天才找到墓地,墓地中间用圆形木桩围成,外面用一尺多高的木桩围成7个圆圈,还有若干条射线,似乎象征着太阳光的照射,每座都是如此,所以被称为“太阳墓地”。当时考古队在这里做了一个多月工作,发掘了40多座墓。因为看过贝格曼的《新疆考古记》,所以考古队想进行调查,把小河墓地找到,但由于环境恶劣,加之经费各方面的问题,所以没有能进行。

2001年12 月,湖南一家电视台做节目,王炳华先生也带队伍一起, 重新开始发现之旅。他们当时租用了骆驼,还拿着现代化的卫星定位仪。但此行还是非常艰难,遇到沙尘暴,天气又寒冷,走了4天还没有找到。大家都比较失望,有点想放弃,可最后还是决定坚持。王炳华先生后来接受采访时说:“晚上零下20多度,睡在睡袋里,喝带冰的矿泉水, 吃干硬的馕,步行到第3天,我曾经有过动摇,身畔连绵起伏的沙丘无边无际,沙峰相对高度总有二三十米,我们每走一步都无法克制地退半步。”

根据测算,此时墓地还在30 公里外,但干馕和水已经不多了, 王炳华先生说:“我就想,再坚持3个小时,就3个小时,不行就往后撤, 我咬着牙做出了决定。”正是坚持了这可贵的3 个小时,他们终于找到了小河墓地。他们当时就在里面进行了观察、照相,待了几个小时, 因为给养本来就不足,只好往外撤。

之后他们通过媒体发表了关于小河墓地的照片和文章,在社会上引起极大轰动。由此,国家文物局决定,由新疆考古所来对小河墓地进行前期调查和试掘。作为当时的所长,我组织了一支队伍,从2002年开始,进入这个地区开展工作。

罗布泊太阳墓地

小河墓地的探寻与发掘

2002年12月底,我们组织好队伍,租了两辆奔驰尤尼莫克车——就是沙漠车,这种车适合在沙漠进行考察。第一天,我们沿着塔河(塔里木河)行驶,然后穿越了塔河,不穿越塔河是进不去的。

正好那个时节河水还不大,也结冰了,我们就带着队伍进去。之后大概走了两天,26 号进去,27 号在野外扎营了一天,风餐露宿,当时还有一些雪。后来遇到大沙丘,车上不去,就决定组成五人小分队, 准备好一个星期的给养,给养实际上相当简单,一天两瓶矿泉水、两个馍,再拉上装备,就是睡袋加考古工具。

我当时说,作为搞了几十年沙漠考古的人,肩负这么重要的任务, 到了小河边上还找不到小河,我回去就辞职!他们都说,你要回去辞职,我们也辞职,我们也不干了。于是先派一个人出去找骆驼,骆驼找到后,再把这些帐篷和给养逐步往里运。

我们每个人的负重将近60斤,当时没有很准确的GPS点,只能根据大概定的方向,继续往前走。天气非常寒冷,包里的水基本上都冻了冰,我们途中也就最多喝两口水,啃两口干馕,继续再往前走, 边走边小心观察。

我在附近发现了一件很大的玉斧,有26厘米长。后来又发现一些零星的陶片。往远一点的地方,大概在5公里以外,有很多的陶片、铜镜残片、箭头,这都是典型汉晋时期的东西。发现了陶片,我认为就有线索了,要是没有墓葬或人类居住区,是不会有陶片的,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

发掘前的墓地

走到下午5 点40分左右,我爬上了一个小小的红柳包,想观察一下是不是到了预定的小河墓地地址,上去后由东往南逐步转移视线, 发现脚下的小红柳包离目的地还有3.5公里。最后望向东南方向时, 我看到了小河墓地。那个地方应该在4 公里以外就可以看到,因为它非常独特,周边全是沙漠,而它就像一个馒头上插了很多筷子一样, 实际上就是高地上的胡杨立木,十分特别,也格外壮观。

当时大家非常激动,非常高兴,终于看到小河墓地了!但是我们5人也疲惫到了极限。我那时都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加上寒冷和饥饿,确实是极度疲劳。我坚持说,尽量往前走一点,到离小河1 公里左右再休息。走到近1公里的地方,正好有棵红柳,就决定在那里露宿。点上火,把馕烤一烤,矿泉水喝一喝,虽然环境并不友好,但心里却挺舒坦的。

第二天早上,我们到了小河。大家并没有急着先上去,而是在周围转了一圈,观察小河墓地当时的保存情况。跟前面说到的一样,这个地方与贝格曼60多年前所拍照片上的情形基本上是一致的,没有大的变化。考古调查报告给出了详细的描述:“沙山表面密密丛丛矗立着的木柱十分醒目,多棱形、圆形和桨形的胡杨立木现存140根。它们大多高出地表2—4米,直径多为20 厘米以上。多棱形立木截面为6—20棱不等。部分立木的顶部变细,顶端尖锐。编号为41号立木高1.80米,直径50厘米,截面为16棱形,当属小河墓地立木中最粗的一个。在墓地中心另有一根高1.87 米,中部截面为9棱形,顶部呈尖锥状的立木,通体涂红,充溢着极其神秘的韵味。”

墓葬的特点:棺前都立着4米多的高立柱

开始发掘后,我们发现小河墓葬的埋葬很有特点。最前面有一个高柱子,一开始我们不理解,高柱子是干什么的?跟墓又有什么关系?后来在清理地表时,又发现很多牛头;清理发掘第一层时,还发现柱子上绑有牛头,而且柱子有4米多高。再进一步清理,出现了棺前立木, 棺前立木有男根、女阴,棺后面插着一根红柳棍。每个墓都有一个立木,形成了一个像干枯的胡杨林一样的景象,立木有6棱的,有8棱的, 也有11棱的。

再清理,墓葬就显现了出来,是一个个牛皮包裹着的棺材,后头还有小立柱,一般都是用红柳棍插到后面。这其实是一组墓——棺前一个高立柱,立一木男根或木女阴,然后是棺木,后面就是一个小的红柳包,是这么一个组成形式。

发掘以后,我们首先要揭开包裹在棺木上的牛皮。牛皮非常难揭, 包得比较紧,揭开后发现牛皮和棺上面有血迹。当时我们分析这肯定是在去世埋葬时,现场宰牛,把牛皮剥下来包到棺木上面的,所以才能看到棺上面的血迹。

揭开牛皮后,发现这牛皮不止一张,一口棺木上包的有三种颜色的牛皮,那么肯定是三头牛。揭开牛皮以后,就是一块一块的小盖板盖在上面,去掉小盖板,里面的尸体就暴露出来了。这个棺是很简单的,就是两个侧板,前后有挡头挡尾,这样正好把它铆了起来。有一座墓非常坚韧,保存得非常好,墓主去世的时候还带着微笑,就是所谓的“小河公主”。

左:小河墓地M24前女阴立木

右:小河墓地M13前男根立木

另外还有编号M13的墓葬,也很重要,是比较大的一个棺,也是包牛皮的,而且棺前的立木在整个墓地里是最大的一个。我们揭开了牛皮和小盖板以后,发现这是一位年长的女性,脸部保存非常好, 在棺里还随葬有非常大的牛头。一看她年迈,我们都说这是老祖母。她的棺大,立木也大,说明她的地位肯定是比较高的,是一位比较受尊重的老祖母。

M13木棺蒙盖不同颜色的三张牛皮

另外还发现一些男性的墓,比如编号M24的墓棺也非常大,而棺前立木就是女阴立木,也非常大。为什么说是女阴立木呢?女性墓前面会立一个木男根,男性墓前面立一个木女阴。M24号打开以后发现随葬东西非常多,有很多箭杆,墓主人的身上就随葬有箭杆,好像有40多件,说明这个男性地位也是非常高。他的头前和脚部各插着一个镶有骨雕人面像的东西,我们叫法杖,这说明他可能是部落或群体的酋长。

通过发掘我们知道,棺前的高立木和墓葬是一组。高立木上端会变尖、变细,我们当时搞不懂为什么会这样,后来才了解到,每个棺前高立木上都绑着牛头。有的立木上下通红,是用赤色染料涂的,红色代表着生命,生息繁衍。无论是女性墓葬前立男根,还是男性墓葬前立女阴,都是男根涂红、女阴涂黑。可以想象,奥尔德克说他发现了一千口棺材,每口棺前都有高达4米的立木,都绑着牛头,那是何等的壮观!这是典型的生殖崇拜,说明他们渴望生息繁衍。

左:M24嵌人面像的木杖

右:M13木祖

发掘女性墓,我们也发现随葬有木祖。木祖是木头雕成的男性生殖器模型,小河墓地发现的木祖是把两块木头掏空,用毛线绳绕到一块把它合起来。木祖里面绑有蜥蜴头,蜥蜴代表着生息繁衍。在女性墓出土这个东西,就是典型的生殖崇拜。有的墓里出土一个,有的是两个,甚至出土三个。我个人分析认为,木祖数量为一,代表墓主当时有一个男人,木祖数量为二,代表她有两个男人,三个的话代表她可能有三个男人。

小河墓地曾经水草丰美

前文讲到一个棺上有3种不同颜色的牛皮包覆,那这么多的墓, 得用多少牛皮才够呢!通过对牛头骨做DNA 的分析,我们发现这种牛是欧洲黄牛;再通过对牛吃草量的分析,能够折射出一个情况——当时的自然环境非常好,适合人类生存,也适于畜牧。

曾经的丰美水草现在似乎不复存在。2003年,我们一共做了3个月的发掘,发掘出30多个墓,通过初步发掘研究,对小河墓地的基本情况稍微有了掌握。然而如今的罗布泊地区每年3月进入风季,3月到9月中旬这段时间不能工作,因为刮风、沙尘暴,什么都看不见, 根本没办法照相、测量、绘图,因此我们做到3月,就只能外撤,来年再进来。

就算不是风季,如果白天刮风,就只能晚上干活,挑着灯工作——没办法,时间很宝贵:一是从经费来说,即使一天不干活,都躺着休息,支出也是很高的。二是从给养来说,所有物资,从水到食物,都要从外面拉进来。我们算了一下,拉进去1公斤的水,算下来就得花3块多钱。现在城市居民生活用水,1立方米还不到3块钱。所以,我们的水是很宝贵的,也是限量的。基本上下工后,最多放一盆水公用, 大家稍微洗个脸,都是很奢侈的。一般会定期发一桶湿纸,每天擦一擦就行了。到后来因为风沙实在大,只能每天给一缸子水刷个牙,更多的水要用来保证饮食。

未解之谜:寻找和猜测小河墓地的生活区

截至2005年3月中旬,在第三次艰苦发掘工作完成后,整个小河墓地最终发掘完毕。我们发掘了167座古墓,另有已经被盗扰的190座墓,合起来的话是360多座古墓,相当壮观。棺木均用牛皮覆盖, 有的悬挂着牛头,有的随葬有牛头,牛的各部分在古墓里应用得相当广泛。发掘出的法器上还有一些羽毛涂着胶,后来我们做了分析,是用牛骨头和兽皮熬成的胶,说明那时的人已经知道熬胶了。

还有一个问题,这么大量的牛,肉吃了,牛皮用来贴棺木了,牛骨头熬胶了,那其他部位呢?小河墓地遗址分上下层,上层有3500年历史,下层有4000年历史,有500年的时差,总得有个居住区,居住区又得有生活区和垃圾区,这吃剩下的牛骨头常年堆积,肯定得形成一个垃圾堆积层。

我们分析,小河人的生活区,不会离墓地太远,当时的人群也不可能走到太远的地方。把那些胡杨砍伐后做的立柱、棺木搬到这个地方来也并不容易。所以他们的居住区应该就在距墓地三四公里的范围内。如果只有墓葬却没有生活区,是没办法做比较研究的,所以我一直在找这个地方。要是能找到牛骨头堆积的地方,就能找到当时人的居住区。我认为,棺木都做得这么好,都有榫卯结构了,那么居住的房屋结构也应该是成一定规模的,可是这附近方圆四五公里的地方, 我全都做过调查,仍然没有丝毫的发现。

后来我又分析,有没有可能人活着的时候住得比较简单,但格外注重对死者的埋葬。我设想,当时的小河人,会不会有了一定的分工?做棺的,就做棺;做靴子的,就做靴子;做毡帽的,就做毡帽;制斗篷的,就制斗篷。比如,他们随葬的一些箭杆,都有倒三角纹。小河墓地还出土了毡帽,保存得非常好,都是羊绒的,像羊剪绒一样,质地极佳。斗篷也夹杂一些红色的纹饰,毡帽也是这样的。他们还大量使用羽毛,靴子上面别有羽毛,身上随葬有羽毛和红毛线编的装饰, 有的墓还发现成捆的羽毛绑在一块随葬的情况。

在墓里还发现了随葬的木雕人面像,木雕人的眼睛用珠子做成, 牙齿原来以为是用骨头做的,其实是把羽毛的根部切开以后做成的牙齿。因此我们猜想他们应该是有金属工具的,而且棺材上的砍痕一般在3—4厘米,不用金属工具,仅凭玉斧或石斧这类砍伐工具不可能造成这种痕迹。但是在小河墓地,我们就是没发现金属工具,这是一个遗憾。也可能金属工具很贵重,当时人迁移时带走了。

但我们发现一些铜片被镶嵌在立柱上部和根部,这意味着什么?铜在当时非常贵重,本地可能没有,是不是迁移带来的?这些疑问, 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左:M13 木雕人面像

右:M13毡帽

二、千年女尸“小河公主”

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小河公主”之谜

小河墓地的M11号墓保存得非常完整,这个棺上紧紧包裹着牛皮。当我一块一块揭开牛皮后,看到棺上面一块块的小盖板,于是我试着揭开第一块盖板,揭开之后,发现了毡帽的顶部,这一部分保存得非常好;揭开第二块的时候,整个毡帽基本上都暴露出来了,整体都保存得非常好,就像刚埋进去的一样,这是一顶羊绒毡帽,柔软漂亮, 绑着毡帽的绳子在脸部两侧勒出两条浅浅的印痕。

到第三块盖板揭开的时候,现场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发出吸气的声音。那种感觉怎么形容呢?在揭开这块盖板时,我离她很近,但她所处的那个时代,又离我如此的遥远……当这块盖板揭起,我们相见的时候,呈现出来的那个时代的她会是什么样子呢?

就是在这种心情之下,我揭开了第三块盖板。大家突然安静了下来, 因为眼前的景象太震慑人心。骤然安静之后,又不约而同地发出声音来。

“啊!小河公主。”有人这么说,后来就这么称呼这具女尸了。

“小河公主”身上的斗篷保存得非常好,把上头的小盖板全部揭开以后,能看到保存完好的整个身体。她的眼睫毛清晰可见,眉毛弯弯, 面部白皙,高鼻梁,略带微笑,唇线细致,身体丰满,比我们之前发现的老祖母保存得还好,长得也非常漂亮,活着的时候可能更漂亮。

我们把她取了出来,又在室内打开斗篷细致观察。她身材丰满, 但肚子有一边比较鼓,于是就猜想她是因难产而死的。后来将她带回乌鲁木齐,又专门联系医院给她进行了CT检查,才发现她并非难产而死,而是入葬时丰满的身体遭到挤压后,肚子被挤到一边,才鼓起来的。

M11 墓主人及斗篷内遗物

“小河公主”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但因为她的美丽,在大家心目中就被看成了漂亮的“小河公主”。她从身份上来讲,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她的埋葬方式、随葬品都跟普通人一样。

关于“小河公主”保存的情况,我们通过整体发掘,也做了一个分析。跟她同层位出土的有M13号的老祖母,她的脸部和脚部保存非常好。“小河公主”是通体都保存得比较好,但她出土的时候,不管是看照片,还是现场看实体,都能发现她的脸部及全身有一层白的东西。我们当时分析,她可能喷涂了一层白色的乳状物,这到底是什么, 现在还没分析出来。可能由于喷涂了这个东西,她得以保存得比较好。不光是“小河公主”,还有其他的几个例子都反映了这种现象。早期小河人可能用这种乳状物来保存尸身,再加上干燥的气候和浅埋的方式, 促使尸体快速脱水并保存下来。

“小河公主”的棺木也非常有特点。从整体来说,她的墓棺是两个侧板,我们在发掘过程中把墓边也找到了。这种棺木的埋葬方式,是在沙地上先挖一个坑,把人放进去,再用两个棺的侧板合起来,把挡头、挡尾插起来,然后用小盖板盖在上面,最后把牛宰了用牛皮包上。这就有一个问题了,这个棺木是没有底的吗?

M13 棺侧面151

为什么没有底?一般的观点说这是船形棺。我认为,人来自于什么地方,最后就要回归于什么地方。所以棺的形状像女性的阴部一样, 而墓主作为女性,她从什么地方来的,自然回什么地方去,因此棺没有底。当然,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听听其他学者专家的看法。

小河人来自哪里?

小河墓地发掘的后期,我们跟吉林大学一块合作,共同发掘。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的朱泓教授是人类学专家,根据他的观察,小河墓地上层的一到三层,保存情况比较好。从墓主的头部看,他们的头发是褐色的,也有略黄或者发红的,加上鼻梁、脸型的分析,朱泓基本上都认定为欧罗巴人种。

小河墓地下层的第四层和第五层保存情况不是太好,墓地作为一个沙包,沙漠只要一下雨,雨水马上渗透聚集到下层,所以下层因为潮湿而保存状况不佳。但吉林大学生命科学院对下层女性墓主线粒体做的DNA 分析仍然透露出不少信息,下层女性墓主已经有东亚和南亚人的“成分”,说明早期还是有东亚和南亚人与欧罗巴人融合的现象。

从农作物和耕作方式也可以看出这一点。这里的人们种植有小麦、黍,使用的畜力是牛。牛的DNA 样本显示它们的遗传构成不是中原的黄牛,而与欧亚地区的驯化牛非常接近,说明它们可能是来自欧洲或者西亚的黄牛。

那么,小河人来自什么地方?小河墓地的研究聚集了很多专家, 有搞语言研究的、有搞环境研究的、有搞人类学研究的,大家群策群力,去破解这个谜。后来得出一个结论,这批人有可能来自于今天的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在地球气候的变化下,为了寻找适宜的生存之地, 人类一直在不断迁移。人类的迁移要看环境,有好的环境,有水、有草,适合人类生存,才会选择居住在这里。如果环境恶化了,就会继续迁移。

由于气候寒冷,高加索地带的这批人不断向东迁移。新疆北有天山山脉,南有阿尔金山、昆仑山山脉,这批人有可能沿着乌兹别克斯坦走廊,也就是伊犁峡谷,逐步迁移到罗布泊。罗布泊,是蒙古语的音译名,意思是多水汇集之湖,它曾经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文献记载说它“水大波深”,是水草丰茂的宜居之地。罗布泊地区发现有很多细石器,早的距今约近万年,说明早在万年前,这个地区应该就有人类定居了。

在这批来自高加索地区的移民到来之前,这里已有居民。我们在古墓沟发现了人骨的脊椎部分,有石箭头插在上面。那么,新移民与原住民之间,可能为了争夺水土发生过战争,这种现象在人类移民史上常常出现。但是,有战争也有融合,小河墓地的墓主有多个人种, 包括东亚和南亚成分的人。他们迁移到这里后定居,与印欧人进一步融合。

整个欧亚大陆上,人的迁徙都是来去不断的,人类在不断迁移、不断融合、不断交流。在高加索地区,现在还有个国家叫阿兰共和国, 当地人的祖先是阿兰族,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奄蔡人,属于雅利安人的一支,在那里发现了很多汉晋时期的丝织品。

欧洲印欧人种早在4000 年以前,就一直随着气候变化逐步往东迁移,通过小河墓地人种的研究,可证明这一点。

小河人穿什么?

通过小河墓地的整体发掘,我们对小河人的服饰有了一些了解。在小河墓地中,老祖母是个时髦的女人,她脸上有红色的彩绘,戴着金耳环,颇具审美感。

根据小河人日常的情况来看,女性只穿一件腰衣,就像夏威夷的草裙一样,裙腰比较宽,下缀一圈毛穗,是用毛线织的,穿的时候把穗系住就好了,可以称之为短裙样式的腰衣。男性的腰衣很简单,就是一条很长的腰带,腰带垂到前面打结系起来遮住裆部。另外小河人头上一般戴有毡帽,脚上有靴子,但没有发现上衣和裤子。

他们埋葬时是用斗篷裹住身体,用木别针或骨别针别住斗篷。斗篷也有讲究,有穗边装饰,女性斗篷的装饰位于颈肩,男性斗篷的装饰位于下摆。我们分析,斗篷可能是他们日常的外套,白天搭在肩上或者裹在身上,冷了以后就作为衣服,或是当作被子取暖。

在非洲也有类似的现象。我前年到马达加斯加,注意到当地人也是用床单一样的东西,白天搭到肩上,太阳一落,就裹到身上。澳大利亚也有这种现象,当地土著男性也是系一条腰带,女性穿稍微有点穗摆的腰衣,他们披着带毛的斗篷,和小河人的穿戴有类似之处。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的基本服饰。

左上:M13 号墓老祖母, 老祖母是个时髦的女人,

她脸上有红色的彩绘, 耳戴金耳环, 颇具审美感

左下:女性腰衣

右:男性腰衣

新疆是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交流地

新疆从20 世纪到现在,不断有人进行着各种考察,包括早期西方人的一些考察,比如斯文·赫定、斯坦因,还有日本大谷探险队的一些考察,以及俄国人、德国人的。当然,我们中国自己的考古工作者早期也有一些考察。在历史上,丝绸之路出现之前,新疆这里就有东西的交往,比如说玉石贸易,还有早期的商道交流,贸易和交换。通过考古和相关的历史记载,都不难看出,新疆这块地方——包括塔里木盆地和罗布泊地区——作为“一带一路”东西文化交流的一个区域, 是非常重要的。

从考古发现来看,新疆是一个多人种、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文化的聚集地,西边的希腊文化,包括佛教的犍陀罗艺术、希腊艺术, 在这里都有所体现。而中原地区的建筑方式、建城方式,古代城池的格局,包括古代的埋藏习俗,也通过交流、通过人类的不断迁移,在这里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最终,新疆呈现出了一种“多元一体”的状态,这也呼应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后者也是一种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 通过互相建立、相互接纳、互相融合,推进社会发展,实现进一步的繁荣和强盛。

发现史

小河墓地

◎ 1900 年,在楼兰地区考察时,罗布泊人奥尔德克误打误撞发现了楼兰古城的线索。

◎ 1934 年,中国与瑞典联合成立的西北科学考察团团长斯文·赫定,委派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和奥尔德克共同找寻小河墓地,6 月2 日发现小河墓地,贝格曼现场拍照并挖掘了12 座墓,《新疆考古记》作为此行考察成果出版。

◎ 1979 年,时任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的王炳华带队寻找小河墓地,却误打误撞发现了罗布泊太阳墓地。

◎ 2001 年12 月,王炳华带队终于找到小河墓地。

◎ 2002 年12 月底,伊弟利斯带队,找到小河墓地,并展开清理和发掘工作。

◎ 截至2005 年3 月中旬,在第三次艰苦发掘工作完成后,整个小河墓地最终发掘完毕。发掘有167 座古墓,另有已被盗扰的190 座墓,合起来约360 座古墓。

相关阅读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