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李最雄先生生平

摘要: 李最雄先生考察遗址现场-九十年代李最雄先生,1941年11月23日生于甘肃兰州,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1960年9月考入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1991年获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保存科学博士学位,也是我国第一位文物保存科学博士。1964年10月就职于甘肃省博物馆,从事文物保护研究和修复工作,主要从事砂岩石窟风化及防风化加固研究以及青铜器、木器、丝绸等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期间担任保护技术部副主任。1985年1月调入敦煌研究院, ...

李最雄先生考察遗址现场-九十年代

李最雄先生,1941年11月23日生于甘肃兰州,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1960年9月考入西北师范大学化学系。1991年获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保存科学博士学位,也是我国第一位文物保存科学博士。1964年10月就职于甘肃省博物馆,从事文物保护研究和修复工作,主要从事砂岩石窟风化及防风化加固研究以及青铜器、木器、丝绸等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期间担任保护技术部副主任。1985年1月调入敦煌研究院,从事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研究。1985年4月-1986年2月,任保护研究所副所长,1986年2月-1998年4月任保护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1998年4月-2008年10月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

李最雄先生是甘肃省第八届政协委员,甘肃省人民政府原参事,还曾担任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专业委员会主席,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兰州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台南艺术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古遗址保护协会执行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与加固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副理事长等职。

李最雄先生是我国石质文物和土遗址保护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古代壁画科学保护的探索者,从事文物保护工作55年以来,一直奔走在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第一线,带领敦煌研究院保护团队在古代壁画、石窟寺、土遗址保护领域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40余项,负责完成西藏三大寺壁画保护修复项目、交河故城抢险加固工程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项目50余项,在Science(日文版)、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丝绸之路古遗址保护》《丝绸之路石窟壁画彩塑保护》等专著11部,授权技术专利30余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四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0余项。在多所高校担任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培养了2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通过研究项目和工程实践,为我国文物保护领域培养出了一批领军人才,打造出了国内一流保护团队,在岩土质文物保护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为我国文物保护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所取得的大量创新成果对国际同行有极其重要的指导及参考作用。

古代壁画中的酥碱被称为壁画的“癌症”,酥碱病害在莫高窟第85窟壁画中最具有代表性。莫高窟第85窟保护项目作为验证《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一个试点,由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合作开展,李最雄先生作为中方负责人,领导团队按照《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程序和方法开展工作,成功开创了科学注浆与脱盐相结合的保护修复工艺,成功治理了壁画酥碱病害,为根治同类壁画病害找到了科学有效的修复材料和方法。该项目获2004年度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创新二等奖。

空鼓病害是布达拉宫也是西藏寺院普遍存在且破坏最严重的壁画病害,环境及壁画制作材料完全不同于石窟和内地的殿堂壁画,极具挑战。2001-2011年间,李最雄先生作为西藏空鼓病害壁画灌浆加固研究及修复项目总负责,先后18次去拉萨、萨迦和阿里等地区工作,针对西藏寺院空鼓壁画特点,通过室内模拟实验与现场试验,研发出西藏殿堂壁画空鼓病害灌浆材料,并第一次将探地雷达及工业内窥镜等设备应用于空鼓壁画灌浆效果的检测,成功抢修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近6,000m2壁画,如此巨大规模的成功修复在国内尚属首次,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该项目获2005年度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创新二等奖。

丝绸之路石窟的岩体严重风化是造成石窟破坏的最主要原因。李最雄先生带领团队经过十多年的现场勘查和室内反复实验研究,破解了砂岩石窟风化机理,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在此基础上,先生提出了寻找一种与砂砾岩兼容的无机胶结材料加固石窟以防风化的研究目标。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通过大量实验,从10多种无机胶结材料和十多种模数的硅酸钾中筛选出PS加固材料,在甘肃庆阳北石窟等石窟进行多次反复现场试验,获得良好的加固保护效果。PS的研制成功,被评价为丝绸之路砂砾岩石窟保护加固的一个重大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以本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应用PS—C加固风化砂岩石雕的研究”项目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石窟保护加固中的裂隙注浆是一项难度较大且极为关键的工程技术措施。针对砾岩松散而又严重风化的特征,李最雄先生带领团队通过大量注浆材料的筛选研究,成功研发出了PS-F系列注浆材料,首次成功应用于榆林窟崖体加固,开创了砂砾岩石窟保护加固之先河,解决了砂砾岩石窟岩体裂隙注浆这一难题。该项成果被专家评为国际先进水平,并获1996年国家文物局文物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国家发明四等奖。

土遗址保护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李最雄先生带领团队经过近30年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开发出的锚固、灌浆、支顶等加固措施,解决了遗址本体开裂、坍塌和掏蚀等病害导致毁灭性破坏的难题;研发的以PS为主要加固材料的防风化技术,解决了风蚀、雨蚀导致遗址渐进式破坏的难题。土遗址保护成套技术成功应用于敦煌玉门关、阳关、宁夏西夏陵三号陵等一大批重要土遗址。特别是主持完成的土遗址抢险保护项目中技术难度最大的交河故城一期抢险加固工程,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被业界誉为土遗址保护的范例。先生和团队完成的土遗址保护相关课题成果分别获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针对我国岩土质保护材料急缺的现状,李最雄先生带领团队通过对我国大地湾遗址已有6000多年历史“仰韶水泥”的科学认知,以传统建筑材料料礓石和阿嘎土为原料,研发出了以改性料礓石和改性阿嘎土为主的系列水气两硬性保护材料,成功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土遗址保护领域缺乏适宜材料的难题。成果获甘肃省发明专利二等奖。

李最雄先生一生甘为人梯,胸怀宽广,他不仅为敦煌研究院培养出了一批领军人才,使得敦煌研究院走在了国内岩土质文物保护的前列,也为全国文物保护系统培养出了大批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的优秀人才,均已成为文物保护行业的骨干。为加大丝绸之路沿线文物保护人才培养力度,先生还慷慨解囊,捐出50万元人民币,吸引相关慈善人士和机构捐助150万元人民币,在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设立了丝绸之路文物保护人才培养专项基金,用于支持青年人才赴国外访问交流。先生尽管在岩土质文物保护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但他为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长期坚守在戈壁荒漠,视文物保护事业为生命,退休之后,依然坚持文物保护研究,为我国文物保护事业和人才培养倾注了全部心血,奉献了毕生精力。

李最雄先生是我国文物领域最具国际视野的学者之一,为缩短我国文物保护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先生舍家为业,远渡重洋,虚心受教于国际著名学者杉下龙一郎先生,获得了我国第一个文物保护科学博士。先生深知国际合作与交流对于文物保护事业的重要性,曾在日本、加拿大、美国做访问学者,带领团队多次赴意大利、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希腊、伊朗、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参加学术研讨与交流,为敦煌研究院和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东京艺术大学、日本大阪大学、美国梅隆基金会、美国西北大学等机构开展壁画保护、石窟水盐运移、文物数字化等国际合作项目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将研究成果和学术团队推向国际,通过先生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的共同努力,在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下设了古遗址保护专业委员会,并担任首届专业委员会主席,成为第一个担任该专业委员会主席的中国人,使得我国岩土质文物保护走向国际,得到国际同行的普遍认可。

李最雄先生一生热爱敦煌,矢志不渝。他扎根祖国西部50多年,为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事业的开拓与发展奉献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先生退休后离开敦煌研究院领导岗位后,依然念念不忘敦煌文物保护事业,经常嘱托敦煌研究院保护团队要把丝绸之路沿线的古遗址保护好,带好保护队伍,展现了一位学者对文物保护事业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他的一生是热爱祖国、热爱敦煌、热爱文物保护事业的一生,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一生,是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一生。他的为人与为学都是当代文物人的典范。李最雄先生的去世,不仅是敦煌研究院的巨大损失,也是我国文物保护界的重大损失。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