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苏州探索大运河监测管理新模式
中国大运河,就像祖国东部大地上一条耀眼的项链,串起了一座座古老的城市。苏州作为中国大运河经济带上重要的文化古城,是运河沿线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2014 年6月,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一段,大运河苏州段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运河这条世界上最长且最古老的人工水道,历经了两千多年的不断发展、演变与疏浚,至今仍保持着历史赋予的功能,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行洪、灌溉等作用。近代以来,运河的使用功能发生变化,管理维护设施不断更新,运河沿线城市风貌也不断改善,这些都加大了大运河的管理保护难度。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城市建设和旅游业呈现了井喷式发展,从而也不可避免地对城市的一系列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虽然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各级文保单位的现代化保护都已经提上了日程,但一直缺乏一个完整、系统、共享的保护规划。如何制定科学的、系统的、可持续、可操作的保护规划成为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建立跨部门联合保护机制
2015 年发布的《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应注重活态城市遗产保护,使历史城市能真实地延续下去,推动我国城市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大运河的保护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领域包括文化、文物、交通、水利、环保、城市规划等。同时,苏州段大运河管理和使用单位众多,权属各异,更加需要建立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
中国大运河作为跨区域活态线性遗产,面广量大,类型复杂,遗产的监测管理难度很大,这就更加需要各职能部门的协同合作。苏州市政府为此建立了“数据共享、信息联动、平台融合”的遗产监管联席制度,显著提升了大运河遗产保护的管理水平。
2014 年12 月19 日,苏州市召开了大运河苏州段遗产监测管理联席会议,与会代表讨论通过了大运河苏州段遗产监测管理联席会议工作规则和成员单位职责,并确定将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文广新局(文物局),办公室内设苏州大运河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具体负责日常监测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实现了遗产区域内建设开发、风貌整治、航线管理、水体环境监测等数据信息的跨部门整合,为大运河苏州段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提升监测平台功能
大运河苏州段文化遗产范围广,类型多样,保护管理难度高,迫切需要全面提高遗产监测管理水平。已有的监测管理通用平台已无法满足苏州大运河遗产监测管理的实际需求,特别是在对遗产监测信息的动态掌控和预警分析上存在不足,需要进行全面提升和完善。
为了满足苏州大运河遗产地实际管理的需求,苏州市文物局与专业从事遗产监测服务多年的江苏瀚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从技术和需求的双重角度,从几个方面对原有监测平台进行了功能提升:
简化原有监测指标体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苏州市文物局之前一直使用通用平台的17类共59 项监测指标,每月需要上报大量数据,其中有一部分数据无法获取,或者无法定量描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监测的实际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苏州市文物局与瀚远科技一起,以大运河监测指标体系为蓝本,走访了一线执法人员、上报人员,以及各个协同单位,经过近一个月的走访、调查、增删,本着“只做重点监测”的原则,最终确定了本体、影响因素、保障体系3 类共计12 项监测指标,内容涉及水质、水位、水面漂浮物等关键本体监测指标,航运量、船舶撞击、降雨量等常规影响因素指标等,将必要性不大的实时监测改为定期监测。并且,本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原则,整合了环保、气象等多个部门的水位、航运量等已有监测数据,委托测绘院等专业机构定期做本体稳定性监测,真正做到了监测指标“精简”、“实用”,监测数据“真实”、“可靠”的要求,能够切实反映大运河(苏州段)遗产的保存现状及面临问题。
在监测手段上,系统以3S 技术(RS 遥感技术、GIS 地理信息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 和物联网技术为基础,集成无人机技术、声呐技术、计算机图像视觉分析技术、无线传感技术、红外感应技术等最新科学技术,对于古建类、历史街区类、河道类、桥梁类遗产点分情况具体分析,因材施“测”,物尽其用。
深化跨部门联合处理机制
一直以来,跨部门联合一直是全国各地文物保护工作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此次苏州大运河监测平台建设在苏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联席会议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手段从两方面加以改进,形成了监管合力、管理长效机制和可推广、可复制的遗产监测管理体系。
首先, 简化跨部门联合处理流程。以2015、2016 年无人机视频对比数据为例,系统实现同步播放不同时间段拍摄的无人机视频,一旦发现可疑点,比如绿化面积锐减、在建桥梁等,工作人员可以在线截图,线上填写查询函,打印、盖章后上传至系统,发送给苏州规划局等相关主管部门确认,如果合规,主管部门需出示相关文件,如果不合规,出现违建、违拆情况,主管部门需给出处理办法说明函。这种将“线下处理”改为部门间发送查询函的“线上处理方式”大大简化了处理流程,提高了处理效率。同时,为提高各相关单位配合工作的积极性,平台会根据数据反馈的有效性、及时性等因素,自动进行单位评估,并在联席会议上通报,作为各相关单位绩效考核的影响因素。
其次,“谁有数据谁来填”。系统根据水利局、环保局等各相关单位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分配账号密码、相应权限的方式,让各相关单位自己登录系统,并录入监测数据。这不仅降低了成本,也把分散在不同管理单位的“信息孤岛”整合为一个统一体,由苏州市文物局统一管理。
为实现这一功能,平台采用了企业服务总线(ESB) 的连接方式。ESB 提供了网络中最基本的连接中枢,可以消除不同应用之间的技术差异,让不同的应用服务器协调运作,实现了不同服务之间的通信与整合。功能上,ESB 提供了事件驱动和文档导向的处理模式以及分布式的运行管理机制,支持基于内容的路由和过滤,具备了复杂数据的传输能力,并提供了一系列的标准接口。
加大公众监督、举报力度
“公众110 平台”,是借助当前在移动互联网上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微信为基础,以微信公众号作为窗口,接收来自广大社会公众建议和举报的一个平台。通过腾讯官方提供的数据接口,系统实现了实时互动、用户管理和信息推送等重要功能,运用效果明显,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即时性与积极性。
微信公众号具有用户群体庞大、互动性强、展示方式丰富的特点,在大运河遗产监测成果传播与展示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大运河(苏州段) 遗产监测公众110 微信平台,使公众可以通过微信将发现的大运河相关遗产保护问题向大运河遗产监测预警平台投诉或者建议,通过文字、照片、语音等多种方式与平台管理人员互动交流。这有力地鼓励了人民群众参与到遗产保护中来,形成“公众110”的“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大运河监管新模式。
2016 年6 月27 日,苏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组织召开了“苏州大运河(遗产监测管理) 软件平台”项目验收评审会。来自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中科院遥感地球所、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参加了验收评审会。会上,专家们认为该平台在系统架构和适用技术方面有创新,在监测、管理与互动等主要功能上基本满足了客户需求。
未来工作展望
大运河(苏州段) 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管理平台是以国家监测总平台为蓝本,在简化原有监测指标体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大公众监督举报力度、深化跨部门联合处理机制等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系统率先引进了以遗产监测、遗产研究、遗产管理、遗产展示、公众参与为核心的“五位一体”遗产监测管理新模式,即首先通过接入、委托等方式对遗产现状进行监测,然后对获取的各类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研究成果以监测报告、预警报告等方式呈现,为遗产的保护与管理提供指导性意见,进而实现遗产更好地展示、服务于公众。这五大要素相互联系,同时也相互促进,完美地将监测、管理、展示、公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遗产监测保护的业务闭环,实现遗产的合理保护、有效管理、科学决策。
当然,任何工作都不是能够一次性做到完美的,大运河监测平台也是如此,还需要很多的完善与后续更新。在六月底的项目验收评审会上,与会专家们就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是在系统后续运行维护过程中进一步提升网络、系统和数据的风险控制,确保安全。二是积极协助建设单位与相关业务部门的业务协调,确保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丰富性。三是根据使用反馈不断完善系统功能。
结合专家意见,苏州市文物局与瀚远科技以及业内专家进行了多次交流,最终确定以国家文物局“两级平台、三级管理”为总体要求,以“可操作、可扩展、可推广”为基本原则,以满足苏州大运河遗产地实际管理为根本目标,最终建成“规范统一、预警及时、信息共享、公共服务”的大运河(苏州段) 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管理平台,为运河遗产的保护提供更全面、更有效、更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