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初探尼雅:东西交融的精绝古国(上)

摘要:   尼雅,一个埋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古城,受着东来西往的文明熏染。蜀地的锦绣华服、葡萄酿造的美酒、写着“君宜高官”汉字的铜镜、印度的棉布、古波斯的玻璃料珠、犍陀罗的木雕……组成了这里的日常生活。汉字和佉卢文都曾在此留下大量的历史信息。尼雅,就如变色龙一样在世界几大文明之间变幻着色彩。这个隐藏在大漠深处的古国还有什么超出我们想象的 ...

  

尼雅,一个埋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古城,受着东来西往的文明熏染。


蜀地的锦绣华服、葡萄酿造的美酒、写着“君宜高官”汉字的铜镜、印度的棉布、古波斯的玻璃料珠、犍陀罗的木雕……组成了这里的日常生活。汉字和佉卢文都曾在此留下大量的历史信息。尼雅,就如变色龙一样在世界几大文明之间变幻着色彩。这个隐藏在大漠深处的古国还有什么超出我们想象的意外?


  

尼雅遗址 /Niya site

  

  

地点: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民丰县喀巴阿斯卡村以北20公里的沙漠

年代:公元前2世纪-公元5世纪(两汉-魏晋)

国名:精绝国

经历:1901年被斯坦因首次发现,之后在1906年、1913年、1931年4次进行调查。上世纪50年代,史树青和李遇春率领中国新疆考古队进行发掘。1988-1997年,中日联合普查和重点发掘。1995年,尼雅遗址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轰动学术界。

  

  

  

  

发现尼雅

  

  

1900年,斯坦因的驼夫在巴扎发现了一块木简。斯坦因看过这个木简后,认出了这是曾经流行于孔雀王朝的佉卢文,于是他花重金请向导,来到了发现这块木简的地方——尼雅。

“斯坦因闯入古城遗址,眼前的一切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用梵文雅语书写的一段段佛经、汉文木简等。还有陶器、铜镜、金耳饰、铜戒指、铜印、铜镞、带扣、铁器、玻璃、贝器、水晶珠饰、木器、漆器残片和各类织物。更有欧洲人从未见过的捕鼠夹、靴熨斗、弓箭、木盾、红柳木笔、六弦琴,餐具等,连身临其境的斯坦因也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而且出自寸草不生的沙漠中近2000年前的古代遗物。官署、佛寺、民居、畜厩、窑址、炼炉、果园、桑林、古桥、田畦、渠道、蓄水池、墓地等遗迹,也出乎意料展现在斯坦因眼前,他比别人更了解这些遗迹在考古学上的重要性。时间看似停止,曾经住在这里人们仿佛刚刚离开这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毫不费力地通过眼前的景象想象出曾定居在这里的人当时的生活风貌。”

  


斯坦因先后4次来到尼雅,共发现、绘图和记录了遗址41处,而带走文物至今没有清单。仅根据斯坦因自己写的记录来看,他通过挖掘以及收集的古代文物包括卢文和汉文文书约1012件;木质艺术品若干;古代纺织品若干;用来作身份证明和模印装饰性的印章若干;金、银、玻璃、漆器等比较珍贵的器物若干各种材料的工具、生活用具、文具和乐器等若干,包括陶、石、木、铜、铁、皮革、角、骨制品;还有一把古代的“吉他”。


斯坦因发现尼雅遗址后,推测尼雅遗址就是戈厄纳苦苦寻找的精绝国的遗迹。他把自己掠夺来的古文书记录并发表出来,其中的汉文简牍很快被中国国学大师王国维看到。王国维看出一枚简牍上有“泰始五年”的字样,这是公元269年中国西晋王朝武帝的年号。参照中国历史记载中的蛛丝马迹,以及从古至今的于阗(今和田)于各国的相距路程,认真梳理考释后王国维断定:尼雅就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

  

  

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译长各一人。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戎卢国四日行,地厄狭,西通扞弥四百六十里。

  

《汉书·西域传》

  

  

史书载,精绝国距离长安8820里(约3600公里),一共480户人家,3360人,500精兵。精绝国是一个小如沧海一粟的小国,但它曾经活跃在丝绸之路南路,以殷实、富庶着称。

  


  

  

  

文明交融

  

  

  

尼雅深陷沙漠,前有塔克拉玛干沙漠阻隔,后有昆仑山屏障,但尼雅出土的所有文物都指向一种开放性和包容性,且其开放的程度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尼雅贵族妇女的用品,可以说是用尽四海之物产,精美与优雅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尼雅妇女的颈上、鬓旁、腕间佩戴着来自热带海洋的珊瑚,来自古波斯的玻璃料珠;她们那用丝绸精制而成的化妆包里,装着来自中原的漆制粉盒、有着汉文篆字“君宜高官”和龙虎图案的东汉铜镜。”

——南香红《众神栖落新疆》

  

  

尼雅出土的帽子和项链

  

化妆包→

“君宜高官”铜镜↓

  

栉囊Comb Bag

该袋展开为椭圆形,有绿色绢缘。两窄端呈弧状,且缝有小袋,分别装梳和篦。缝缀的针脚细密,色泽配置浓艳。

  

“延年益寿大益子孙”锦 衬袖残片


  

尼雅人的鞋子

  


  

蓝地蜡染印花棉布

这块棉布的年代是公元1世纪(东汉),当时的中原还没有棉布,棉花的种植、棉布的制作工艺应该是来自印度。

  

丰腴的女子拿着牛角杯,她有可能是源于古代两河流域,后被波斯帝国继承的娜娜女神。

  

尼雅王在发诏书的时候,总是用一大串头称谓称自己:

“伟大的国王”、“王中之王”来自古波斯帝国的碑铭;

“法的执行者”来自古印度;

“天子”“侍中”来自大汉王朝。

  

精绝与印度的交流频繁,这里出土了大量的佉卢文木简。据说,当时的书吏由犍陀罗来,书吏用流行于犍陀罗地区的佉卢文,记载了国家的法律、公文、官司、交易……


  

佉卢文文书内容 /Kharoṣṭhī

  

  

据韩森的《丝绸之路新史》记载,佉卢文文书里写过这些内容:


1、政治外交

尼雅人要向楼兰王纳税,但时常拖欠。

精绝国王朝长期受到苏毗人的威胁和入侵。

2、宗教

一封佉卢文书信提到了“大乘”一词。

3、经济生活

国王让cozbo审理城中某人的一桩案子,此人说隔壁的士兵偷了他两头牛,吃了一头还了一头。

  


在精绝国遗址出土的木简中的一些记载可知,精绝国王朝长期受到西南方向的强大部落苏毗人的威胁和入侵,并且步步加深,国王对苏毗人的威胁十分担忧。在精绝人的眼中,苏毗人是一群像魔鬼一样野蛮、凶猛、可怕的敌人。

精绝国不是一个强国,受他国文化影响,也受到周边国家的军事骚扰。他们兼收并蓄,让东西方文明在此处大放异彩。

  

  参考资料:

  《丝绸之路:尼雅遗址之谜》(日)小岛康誉编著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丝绸之路新史》 (美)芮乐伟 韩森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林梅村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寻找楼兰王国》林梅村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众神栖落新疆》 南香红著 九州出版社

  《古代西域服饰撷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编 文物出版社

  《古代尼雅人的精绝古国 尼雅绿洲中的庞培古城》 微信公众号:考古中国

  《穿越千年,探寻尼雅神秘之旅》网络文章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尼雅遗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