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案例

【学术分享】援乌兹别克斯坦花拉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实录

摘要: 作者: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际合作中心(原文刊在《中国文化遗产杂志》2020.2期,此处略有删减)摘要:援乌兹别克斯坦花拉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是我国在中亚地区实施的第一个援外文物保护修复合作项目。项目实施过程包括前期科学选址、合理制定修复目标、因地制宜地实施保护修复策略等一系列总体步骤,并在病害勘察、专项监测、中外协调合作等关键节 ...

作者: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际合作中心

(原文刊在《中国文化遗产杂志》2020.2期,此处略有删减)

摘要:援乌兹别克斯坦花拉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是我国在中亚地区实施的第一个援外文物保护修复合作项目。项目实施过程包括前期科学选址、合理制定修复目标、因地制宜地实施保护修复策略等一系列总体步骤,并在病害勘察、专项监测、中外协调合作等关键节点工作中尝试将传统与前沿技术相融合。通过此次修复项目,中乌双方合作共同探索了在中亚地区历史城镇保护修复中的最小干预和预防性保护理念与方法,同时将历史建筑修复与古城环境提升有机融合, 使修复后的古城北门区域整体风貌得到较大改善,并在乌兹别克斯坦当地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项目背景

2013年9月,国家主席访问中亚四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在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期间,主席与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共同签署《中乌关于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和《中乌友好合作条约》。

图/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及其途径城市分布地势图 来源:http://map.ps123.net/china/13404.html,审图号:GS(2016)1764号

为了深化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中方与乌兹别克斯坦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根据2013年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向我国政府提出的文物保护合作援助申请及政府间换文文件,经商务部和国家文物局批准,2014年4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专业人员赴乌开展项目可行性考察工作。

2015年4月,中乌两国签定项目实施换文,确定中国政府同意援助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以下简称“修复项目”)①。该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对希瓦古城北门附近的阿米尔图拉(Amir Tura)经学院和哈桑穆拉德库什别吉(Khasah Murad)清真寺两栋典型伊斯兰建筑进行保护修复,并对其相关区域环境进行整治与展示。2017年3月,中乌两国签定修复项目实施协议,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组成的援乌中国工作队(以下简称“中国工作队”)总体负责此项目。

图/希瓦古城地理区位及在丝绸之路上的位置

图/左为修复前的阿米尔·图拉经学院,右为修复前的哈桑·穆拉德库什别吉清真寺

项目实施

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是一项以充分支撑研究为基础的综合性遗产保护修复与展示项目。项目实施过程包括前期科学研究、合理制定修复目标、因地制宜地实施保护修复策略等一系列总体步骤,并在病害勘察、专项监测、中外合作等关键节点工作中尝试将传统与前沿技术相融合。通过此次修复项目,中乌双方合作共同探索了在中亚地区历史城镇保护修复中的最小干预和预防性保护理念与方法,同时将历史建筑修复与古城环境提升有机融合,使得修复后的古城北门区域整体风貌得到较大改善,树立了援乌文物保护项目的鲜明形象,并在乌兹别克斯坦当地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有的放矢铺陈修复项目研究

针对希瓦古城这类世界遗产城镇的特点,项目前期开展了关于丝绸之路中亚地区伊斯兰历史城市、建筑等一系列专项研究,有的放矢地深入了解希瓦古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城市、建筑的营造特性,从宏观区域到微观建筑尺度对伊斯兰城市与建筑特征进行深入探究,结合对乌兹别克斯坦其他历史城镇的调查与对比分析,有力地支撑了援乌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的科学修复工作。

中亚宗教、文化中心—希瓦古城历史研究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地区历史文化遗存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境内有阿姆河和锡尔河等中亚地区主要河流,这些河流是丝绸之路沿线维持巨大规模人口的重要因素,其流经的区域也是丝绸之路沙漠绿洲城市的集中发展区域。

希瓦古城位于花剌子模盆地的阿姆河古三角洲冲积平原上,是阿姆河流域最重要古城之一。希瓦地区自4世纪以来就是丝路重镇,历史悠久,商贸活动、文化交流频繁,古城中多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层累叠压。1512年,乌兹别克王族伊尔巴尔斯建立希瓦汗国,约1570年首府迁至希瓦。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希瓦古城都是穆斯林世界最大的宗教中心之一,是历史上区域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作为通往伊朗的沙漠商队的最后一个驿站,希瓦古城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处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城驿,在中亚地区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希瓦汗国于1920年覆亡,苏联在此建立花剌子模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24年并入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两加盟共和国。1991年,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独立,希瓦隶属于花剌子模州。

希瓦古城伊钦·卡拉内城作为乌兹别克斯坦首个世界文化遗产,“是一个协调的整体城市,是花拉子模城市文明的独特见证。伊钦内城的纪念物构成了杰出 且独特的中亚传统建筑群,见证了14世纪至19世纪伊斯兰建筑的发展历程,具有杰出的突出普遍价值,城市格局完整、代表性文物建筑古迹众多,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完整性。”[1]这也是希瓦古城成为修复对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塞(Arg)、内城(Shahristan)

与外城(Rabad)希瓦古城格局研究

中世纪的中亚伊斯兰城市发展大致遵循着以下拓扑关系:“由原有聚落的核心发展转变为城市的防御工事要塞(Arg),要塞之外建设由城墙护卫的城镇(Shahristan),城镇之外的区域是商旅或手工艺人居住的郊区(Rabad)”[2]。这是中亚城市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中亚区域历史城镇的典型代表,希瓦古城整体分为伊钦·卡拉内城(Itchan Kala)和迪珊·卡拉外城(Dishan-Kala),整个城市东西长2.5千米,南北宽1.5千米。

图/19世纪希瓦古城历史地图,左图为伊钦·卡拉内城,右图为迪珊·卡拉外城。红色虚线内 区域为项目实施区域。来源:[3]Yuri Bregel.An Historical Atlas of Central Asia[M].Brill,2003.

其中,伊钦·卡拉内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遗产区,是古城历史建筑最集中的区域,整个城区是一个南北长650米、东西宽400米的矩形,面积约26公顷。内城由约十米高的城墙包围,内部有东西、南北两条主要道路,联通四个城门②,内城的核心(Arg)则在内城的东西轴线西端。

内城中最重要的大型公共建筑物,如宫殿、清真寺、浴室、商店等均沿城市东西主干道分布,干道两端连接东、西城门,也形成了古城的一条重要轴线。古城南北道路沿线则主要集中了多个经学院和小型清真寺,与东西轴线十字交叉形成了内城的主要布局架构。此次修复项目对象阿米尔·图拉经学院和哈桑·穆拉德库什别吉清真寺两栋文物建筑即为内城南北轴线上具有代表性的伊斯兰公共建筑(如上图),并与古城北门、北部城墙及周边的道路、民居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区域,修复项目实施后可以更为完整地保护、展示希瓦古城历史风貌。

图/希瓦古城伊钦·卡拉内城总平面图及实景鸟瞰(红色为项目实施区域)

经学院与清真寺——希瓦古城历史建筑类型研究

伊钦·卡拉内城分布着50余处古老的文物建筑和200余处民居,主要建筑类型包括宫殿、经学院、清真寺、宣礼塔、陵墓、市场、商队旅店等,同时还有可汗、官员和富商的住宅以及大量民居,基本包括了伊斯兰城市主要的建筑类型。由于希瓦古城内的重要公共建筑几乎均在一个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建造完成,建筑群密集均布,整个古城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各类建筑在希瓦古城周边城墙与城市轴线的统摄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由于中亚城市的防御性特征,古城建筑物很多都具有城堡式建筑厚重雄伟的风格。大面积厚重的砖墙或土坯墙和窄小的开窗不仅体现了建筑的防御性,也是中亚沙漠地区有效调节室内温度的主要措施。在这些或低矮或高耸,或小巧或宏伟,圆顶或方顶,幽暗或明亮的建筑上,印刻着杰出的建筑艺术成就。城中的民 居建筑材质以夯土、生砖为主,而大型公共建筑则多使用烧结砖以增加建筑的使用寿命。古城内部的石板路或土路大多狭窄,两侧高大建筑有沉重的大门和封闭的院落,建筑顶部多有雉堞,建筑物角部有塔楼。

丰富的建筑装饰也是伊斯兰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从9至12世纪,各种建筑装饰的形式不断发展和完善。从前伊斯兰时期留传并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装饰图案,包括由常规的或特殊形状的砖、木、伊斯兰Girih、甘切夫Ganch雕刻而成的装饰砖以及带有雕刻的陶器。从12世纪开始出现釉面砖,并使用浅蓝色、深蓝色、白色釉料构成陶器上雕刻的装饰图案。

Girih,伊斯兰传统几何多边形组合图案的瓷砖装饰。

Ganch,中亚一种雪花图案的石膏体装饰。

图/从左至右分别为Ganch雪花状石膏体、Girih 多边形组合图案及Kufic文字作为建筑装饰

希瓦古城最为著名的建筑装饰技艺是希瓦木雕,并体现在建筑物的所有木质构件上,如立柱、门和护窗。希瓦的工匠在雕刻方法和技术上沿袭了花剌子模古老传统的装饰,但在构图和图案设计上创造了独特的希瓦式样。

因地制宜制定保护修复措施

希瓦古城修复项目基于前期支撑研究的成果和修复目标,制定了较为全面的保护修复策略。项目根据希瓦古城的特性以及修复对象的残损状态,本着最小干预的修复理念,按照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知常达变的修复策略,因地制宜地实施综合性保护修复措施。

治病求本——因循遗产环境特征

1.深入探查遗产特征

阿米尔·图拉经学院由穆罕默德·拉希姆汗一世的儿子阿米尔·图拉于1870年建造,是17-19世纪布哈拉汗国与希瓦汗国时期伊斯兰宗教建筑的代表之一。经学院建筑立面装饰较少,处于未完成状态,这可能跟当时俄军的入侵有关。该建筑曾在1983年进行过立面整修。

阿米尔·图拉经学院坐东朝西,整体平面为“回”字形格局,围合中部庭院空间,是伊斯兰经学院建筑的典型形制。经学院建筑东西长51.4米、南北宽36.8米,建筑主体高约6.8米(现地面露出部分),西部入口高约 14.5 米(现地面露出部分),占地面积198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经学院建筑内主要的功能包括中央大厅、教室和寝室,共有约50个房间。

经学院建筑正立面朝西,入口为两层建筑,庭院建筑由一层的单间寝室组成,建筑立面高度用女儿墙拔高,四角设有高耸的防御塔/宣礼塔。整个建筑呈东西纵轴结构对称布置,而双拱顶横轴的院落布局又有其自身特色,院落东侧、南侧和北侧三面由椭圆形穹窿顶的教室与南侧中部圆形穹窿顶的开敞大厅组成。

图/阿米尔·图拉经学院一层平面现状测绘图

如图所示,经学院内院南北各有一个正门,北侧门通向两个并排的单间居室,南侧门通向圆顶清真寺,两个正门均为砖砌拱顶敞厅。经学院所有房间沿横向轴穿廊布置,院子的拐角处用半八边形墙槽处理成通道与房间。单间居室和正门的院子正面装饰有“马约里卡”瓷砖楣饰,角塔墙面装饰有嵌入的釉面砖和绿色的Girih装饰,在居室窗户上装饰有甘切夫Ganch雕花窗格。

根据1991年乌兹别克斯坦文化古迹保护和修复项目科研设计勘察院的修复工程资料记载,阿米尔·图拉经学院西部和南部区域为希瓦市的居民住宅建筑。此前1948-1975年经学院被用作生产合作社,部分房间用于盲人的居住场所;1972-1973年,经学院正前方的商业街得以恢复;1979年经学院内部进行了小修,之后经学院一层还曾用于希瓦市公共图书馆阅览室。

哈桑·穆拉德库什别吉清真寺建造于18世纪晚期。清真寺主体建筑坐南朝北,主体由北侧院落、中部半开敞的夏季独柱礼拜堂、南部的冬季室内双柱礼拜堂、东北角宣礼塔构成,是希瓦古城小型清真寺的典型形制,东侧及东北侧有附属房屋。建筑整体东西14.3米、南北16.3米,主体高约7米(自原始地面),与周围民居相似,清真寺木门由雕刻的伊斯利米风格图案装饰。

图/哈桑·穆拉德库什别吉清真寺平面现状测绘图

2.科学诊断建筑病情

在修复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工作队通过对两栋文物建筑本体进行全面详细的“诊察”,发现经学院建筑本体病害包括建筑墙体和屋顶变形、开裂、整体结 构裂缝较多以及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等,其中,建筑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为主要病害,同时加剧了其他病害的破坏程度。而清真寺现状病害主要是墙体、屋顶的变形和开裂以及室内墙体抹灰斑驳脱落等,相对经学院的建筑病害较轻。

图/经学院建筑立面病害标注

图/左为经学院建筑墙体开裂,建筑基础返潮,右为清真寺建筑墙体开裂,屋顶变形、开裂。

标本兼治——找准遗产本体病因

1.准确探查遗产病因

文物建筑的病害表现为“标”,修复措施则需通过综合整体审查病因,切中要害“治本”。经过勘察,造成经学院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是水害。希瓦市地处沙漠边缘,昼夜温差大,地下水埋藏较浅。清真寺区域地下水位基本在同一个标高、埋深基本一致,所以基本没有发生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现象;而经学院的地下水位则呈现出东侧埋深浅、西侧埋深深,北侧埋深浅、南侧埋深深的趋势。

其次是经学院建筑南侧道路紧邻民居,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向路面,导致地表水常年淤积,加之地下水毛细作用对建筑基础的腐蚀、风化,这些对经学院建筑南侧的基础稳定性产生了极大影响,直接导致了南侧基础的连续不均匀沉降。

图/修复前的经学院(左)和清真寺(右)

对于建筑基础的修复,依据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数据并结合沉降监测对基础病害发展趋势的判断,项目组对重点下沉部位采取了局部分段交叉灌浆的方式进行加固,对其他沉降部分则采取了持续监测的审慎态度。修复措施在运用这些现代技术采取“硬手段”的同时,也尊重当地传统民居建筑建造特点,在建筑地面砖基础之上设置或修复了油毡、芦席、下卧石、木隔潮枋等建筑基础防潮层,同时注重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基础的通风、干燥措施,使用“软方法”阻止地下水毛细作用对建筑的不良影响。

图/修复后的经学院(左)和清真寺(右)

2.科学组织场地排水

地面排水不畅导致路面污水淤积也是经学院建筑基础受到侵蚀的重要因素。经学院周边场地地面材质为土质路面,修复前场地内无明显的散水和铺墁,地面不平整造成局部污水淤积。古城原有地面排水以地下径流及人工开挖渗水井为主,沿街居民生活污水也有部分向路面倾倒,夏季瞬时降水量较大时,建筑周边及路面也常会形成泥泞和积涝。

为彻底解决建筑排水不畅带来的基础糟朽问题,修复项目需要将其周边环境 一起考虑,整体组织场地排水。为减少场地变化,尽量尊重现状,排水设计沿用希瓦古城原有渗井与地表蒸发、地下径流结合的排水方式,以经学院中心为排水起始点,沿南北向主干道分别向南、北方向顺地势坡降。道路两侧为结合局部绿化的民居建筑散水。

图/左为整治范围内原有道路排水状况,右为道路整治后。

知常达变——提升遗产环境品质

1.整体提升区域风貌

修复项目在保证两栋文物建筑本体安全性以及文物价值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基础上,将建筑修复与古城周边环境整治有机连系起来。此次环境整治设计区域围绕经学院与清真寺两栋文物建筑,沿南北主干道向北延伸至古城北门。通过实 施文物建筑的展示、古城民居的整治、南北主干道的改造、北门及城墙的整饬以及城镇广场的景观塑造等措施整体提升了该区域的环境质量,使北门成为希瓦古城又一新开放的主要出入口和重要展示节点。

环境展示与整治设计深入挖掘了希瓦古城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特征及其载体, 串联古城南北主干道上的重点文物建筑,形成一条遗产展示轴线,与目前沿古城东西向主要轴线分布的遗产展示核心区互补,共同完善希瓦古城的整体展示结构。

针对希瓦古城整体、统一的突出普遍价值,环境设计注重维护古城整体格局和肌理,保留整治区域内道路狭窄、民居密集且围绕公共建筑的空间特征,因地 制宜地实施道路改造与民居整饬措施。同时在经学院与清真寺两栋文物建筑之间 形成小型广场,在北门及城墙前形成古城入口广场,为希瓦古城北部区域增加了 新的游憩停留场所与文化节点空间。

图/希瓦古城北门、城墙及北门广场整治前(左)后(右)风貌对比

修复项目环境整治设计尽量以不影响古城风貌的方式解决古城现状存在的基础设施匮乏问题。结合原有场地的排水、供电系统整理,综合改善区域基础设施条件,谨慎引入现代城市元素,给周边居民提供更多便利。设施提升充分与希瓦古城总体规划衔接,为今后古城发展留有余地,为整体展示作为世界遗产地的希瓦古城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2.适度优化古城景观

古城修复范围内的环境景观设计尊重希瓦古城原状,设计元素简洁、手法一致,广场设计强调在密集民居中创造舒朗平整的整体形式。在以南北向道路为轴线统摄的线性空间中塑造局部放大的广场,并增加广场中的景观绿化,在形成空间节奏的同时优化古城景观绿化环境。同时将周边道路以当地石材、黏土砖等材 料按照传统方式分区铺砌,只在区域边界细节上加以区分,强调古城环境的整体感。

在经学院入口前,延伸经学院东西轴线作为经学院与清真寺之间广场的东西和南北主干道。两轴线相交处为旋转45°的方形区域,也是场地核心绿化区域。场地整体设计注重几何关系的运用,并通过当地黏土砖铺砌方式及模数的变化完成场地铺装。为适应当地少雨干旱的气候,借鉴乌兹别克斯坦其他历史城市内绿化景观设计,广场绿化采用规整几何形状嵌入砌筑,并结合竖向设计进行场地排水。广场铺装材料以当地黏土转、石材、土坯等为主,部分景观小品等设计辅以木质、金属材料。

图/经学院及清真寺周边环境整治前(左图)后(右图)对比

在空间与材料尺度方面,工作队充分调研古城建筑模数及环境的材料使用,注重延续希瓦古城传统材料模数,例如使用25×25厘米的传统方砖,根据不同铺砌方式,对人行广场和道路进行平铺、错缝或人字纹铺装。在车行广场和路面则选择25×50厘米长条形方砖进行错缝或回字形铺装,仍然维持了古城原有建筑材料模数。

合作探索传统与前沿技术创新

在援乌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工作队积极引入文物修复前沿技术,并充分吸 收当地传统工艺,全面与当地工匠合作,在数字化勘察记录、文物建筑病害专项监测、希瓦传统木雕工艺保护传承等方面探索文物保护修复合作项目中传统与前沿技术的融合。

图/经学院建筑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获取的模型、木隔潮枋标高测量勘察记录

在修复的过程中,工作队充分考虑修复工作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充分沟通并获得当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修复项目在希瓦古城实施的三年中,中方充分尊重乌方传统工艺,聘请了乌方专家及匠人参与修复项目,在项目重大技术节点实施前注重与乌方技术人员沟通协商,同时积极听取项目使用方希瓦市政府及北门附近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项目社会效益

希瓦古城修复项目充分考虑当地居民进行宗教活动及社区文化活动的需要, 创造公共活动、停留与文化遗产展示空间,真实、完整地呈现了古城的历史风貌。修复项目较大程度地提升了希瓦古城北门区域的整体环境品质,在文物建筑保护、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产生了良好的 综合社会效益。

提升希瓦古城世界遗产地保护管理水平

选择阿米尔·图拉经学院和哈桑·穆拉德库什别吉清真寺文物建筑及希瓦古城北门区域进行整体文物保护修复和环境整治工作,是基于中国工作队对希瓦古城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深度认知,以及对当地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动担当精神。这一整体保护修复项目可以增强希瓦古城的保护、展示、阐释和宣传,同时将保护成果惠及当地民众及游客。中国援助乌兹别克斯坦文化遗产修复项目在希瓦古城主要入口之一的北门建立了鲜明的整体形象,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技术、标准和管理经验带入中亚地区,整体提升了希瓦古城的遗产保护管理水平。

图/基于对世界文化遗产价值认知的经学院(左)和清真寺(右)修复效果

深化中乌及中亚地区间文化遗产保护交流

文化部、乌兹别克斯坦文化和体育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科研生产总局、希瓦市政府在中方人员赴乌、设备材料采购、入关清关、施工场地利用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帮助。乌方为协助中方顺利开展修复工作,向中方推荐了本国具备较强专业技术能力、协调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中方提供当地传统古建筑修复的技术咨询,并在施工中协助中方沟通希瓦古城相关管理部门,保证了项目顺利推进。

推动遗产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援乌修复项目注重文物建筑的活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工作队将经学院现有建筑内部空间加以整治修复,并在周边环境设置区域广场、增加排水、照明等设施。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与当地居民加深沟通,逐渐在文化理念方面与居民达成共识,积极参与当地居民家庭节事活动,引导社区居民利用历史建筑及其周边设施进行培训、宣传、文化交流等社区活动,并不定期进行交流展览,进行文化宣传活动。

图/左为遗产修复项目融入当地社区活动,右为北门作为希瓦古城重要入口整治后的环境风貌。

提高当地社会就业及专业人员技术水平

秉承中国传统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合作共赢理念,中国工作队在乌期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雇用当地员工、培养当地人才,带动民生经济,促进两国间文化交流。除施工技术组人员由国内派出外,项目技术顾问、工人等尽量雇用当地人。中国工作队在当地工人上岗前由中方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文物修复技术操作的相关培训,结合当地工作习惯有序安排日常现场工作,并在实施中随时指导工人的操作细节,有效的促进了当地的社会就业,得到古城居民的支持和认可。同时,工作队组织国内专家不定期赴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加强对乌文物保护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并于2018年9月在中国举办亚洲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高级人才培训班,以国际文化遗产合作项目带动提升当地专业人员技术水平。

图/中方技术人员现场培训当地工人

实施希瓦古城社会经济长期发展计划

修复项目充分考虑了希瓦古城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结合古城总体规划及相关旅游等专项规划,力求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的实施能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

结语:中国智慧、文明互鉴

援助乌兹别克斯坦花喇子模州历史遗迹修复项目是我国在中亚地区实施的第一个援外文物保护修复合作项目。在修复项目实施过程中,中乌双方各级领导人均给予了密切关注与支持。项目得到了中国商务部及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中国国家文物局、驻乌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和乌兹别克斯坦文化部、乌兹别克斯坦文化和体育部文化遗 产保护和利用科研生产总局、希瓦市政府等各方的大力支持。

援乌修复项目体现了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业性、长期性、综合性与复杂性。在修复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工作队与当地技术力量深度合作,从希瓦古 城的两栋文物建筑修复入手,以点带面地对花喇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进行详细调查、踏勘、记录和研究,有效实施了综合性保护修复措施,加强中国文物保护在丝绸之路沿线的中外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

同时,项目以遗产保护修复与展示利用为契机,整体提升项目区域环境品质, 积极参与到当地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事务管理中,将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当地民 众,不断扩大中国文物保护修复的国际影响力。同时通过各种类型的技术交流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遗产保护人员互相借鉴、学习。

援乌兹别克斯坦花喇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以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理念与方法为主导,以科学实施保护修复项目为原则,兼具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提升与保护修复技术创新,融合了实施项目社会、文化背景,深化中乌人文交流拓展文物建筑修复和研究领域,夯实了国际文物建筑合作修复的研究基础,充分挖掘历史上的丝路文化交流和当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明融合,主动发挥文物保护作为文化基础组成部分的重要作用,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举措。

2020年3月12日,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到希瓦古城视察了此项援乌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他高度评价了中方修复工作,并表示文化遗产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宝贵财富,保护好文化遗产并传递给子孙后代是当代人的责任。希瓦市长认为希瓦古城开展的保护修复项目为当地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表示希望以现有合作为开端,开启中乌文物保护工作者交流与合作的新纪元。援乌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中方在国际文物保护合作项目中贡献了中国智慧,在丝绸之路沿线谱写了中国与中亚地区文明交流互鉴的当代新篇章。

*本文中未注明出处的图纸、图片均为项目成果。

感谢建设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本项目的大力支持。

注释:

①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为《援乌兹别克斯坦花拉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总承担单位。

②北门:巴赫恰.塔尔沃兹;东门:巴尔万.塔尔沃兹;南门:塔什.塔尔沃兹;西门:阿塔.塔尔沃兹

参考文献:

[1]UNESCO.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of Itchan Kala[EB/OL].[2020-03-27].http://whc.unesco.org/en/list/543/documents/

[2]Besim.S.Hakim, Arabic-Islamic Cities:Building and Planning Principles[M].London:Kegan Paul international Limited, England:2008.:56

[3]Yuri Bregel.An Historical Atlas of Central Asia[M].Brill,2003.

相关链接:

【快讯】“一带一路”中国援助乌兹别克历史遗迹修复项目国际研讨会在塔什干召开

征稿啦

我们真诚地邀请大家向清源投稿,无论您来自哪里,欢迎在这里分享您的实践思考、学术成果,分享您在遗产地的见闻和有趣故事。点击链接查看详情吧【清源文化遗产公开征稿啦~】

*本期编辑胡玥,排版廷廷。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清源或邮件bjchcc@126.com。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清源文化遗产我们是一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线的青年,跟您分享实践思考、学术成果、思想碰撞,以及深入遗产地带来的好吃好玩。*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或疑问,直接微信回复公众号

  

分类: 中文 研究 域外案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