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新发现 | 宝鸡下站祭祀遗址应为秦宣公所建“雍五畤”之一密畤 或与祭祀青帝有关

摘要: 秦、汉两代在古雍地(今宝鸡地区)曾先后设置鄜畤、密畤、吴阳上畤、下畤、北畤等五个国家祭天遗址,合称“雍五畤”,用来祭祀天帝,昭示自己代天统御万民的正统地位,以顺应天道。   自2015年始,中国国家博物馆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文物局等单位联合在宝鸡地区开展“秦汉雍五畤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至今已发现血池、吴山、下站等四 ...


秦、汉两代在古雍地(今宝鸡地区)曾先后设置鄜畤、密畤、吴阳上畤、下畤、北畤等五个国家祭天遗址,合称“雍五畤”,用来祭祀天帝,昭示自己代天统御万民的正统地位,以顺应天道。

  2015年始,中国国家博物馆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文物局等单位联合在宝鸡地区开展“秦汉雍五畤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至今已发现血池、吴山、下站等四处秦汉时期祭祀遗址。2016—2018年分别对血池、吴山祭祀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从考古学上证明血池与吴山祭祀遗址分别是“雍五畤”其中之一。本年度,联合对下站祭祀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下站遗址内涵与血池、吴山祭祀遗址内涵基本相同,判断其应当也是“雍五畤”其中之一。

  

遗址全景

   下站祭祀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潘溪镇下站村,地处秦岭北麓渭河南岸的台塬之上,东西两侧均为河谷,台地南北狭长,长约4.3千米,北缘距渭河河道仅800余米。遗址位于台塬中部偏北,距台地北缘约1.9千米,距秦岭山脉约2.4千米,东西宽540米,南北约430米,总面积约23万平米。遗址正北距秦都雍城21.8千米,距血池祭祀遗址约35千米,距吴山祭祀遗址约59千米。

   通过田野调查和勘探,初步明确该遗址中心有一处面积较大的砖瓦堆积区,约2000平方米,平面呈不规则“凹”字型,砖瓦堆积区及周边分布有各类祭祀坑。祭祀坑形制主要分为长方形和长条形两种类型。长方形祭祀坑较多,主要分布于砖瓦堆积区西侧,方向基本为东西向。长条形祭祀坑分布于砖瓦堆积区东侧,南北向平行分布,分布范围约7万平米,宽窄相间,宽则1米,窄则0.6米,长度一般约120米。

   202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陈仓区博物馆对下站遗址开始进行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共布设10*10探方8个,南北两列,总计800平方米。

  

下站遗址发掘现场正射影像

   通过发掘可知遗址的地层堆积相对简单:①层为现代耕土层,厚约30厘米;②层为上世纪70年代平田整地形成的地层,自南向北逐渐增厚,10—20厘米;③层为文化堆积层,厚约20~50厘米,土质较硬,土色较深,关中俗称“黑垆土”。本次发掘发现祭祀坑、房址以及灰坑等遗迹总计68处,出土大量马、牛、羊祭祀用牺牲、铺地砖、瓦、瓦当以及少量玉器、铁器和青铜车马器。除少数灰坑开口在②层下外,其余祭祀坑和房址均开口于③层下。

   祭祀坑依据形制主要分两大类型:

  

A型坑

  

   A型,南北平行排列的长条形祭祀坑,发掘7座,开口宽约0.5~0.6米,深0.3~1.1米,横截面呈U形。坑内填土为五花土,较为致密,填土内不出任何遗物。坑底主要埋藏牛,大约1~2米一头。牛呈跪伏状,四肢折叠整齐,头向北。部分牛骨保存不完整,缺失颈椎和腰椎,头、四肢和躯干(包括胸椎、脊椎和肋骨)基本都有保存。经现场鉴定,所有的牛年龄均不超过3岁。除牛之外,长条形坑内隔一段距离(距离不等)还放置一只羊,牛与羊叠放,多数被牛压在,骨骼不全。

   B型祭祀坑主要为东西向长方形竖穴土坑,发掘45座,依据坑的尺寸和埋藏牺牲可细分为三类。

  

Ba型

  

   Ba型,36座,平面东西向长方形,略偏东北西南向,竖穴土坑,口小底大,长约1.8—2.2米,宽1.6—1.9米,深1.7米。坑内填土为五花土,较为致密,填土内不出任何遗物。坑底埋藏四匹马,马头向东,排列较为整齐,多数侧卧,多数坑四匹马互相存在叠压关系。经鉴定,马的年龄均不超过2岁。

  

Bb型

  

   Bb型,2座,平面东西向长方形,略偏西北东南向,竖穴土坑,口底一致,长约1.7米,宽约1.2,深1.2—1.3米。坑内填土为五花土,较为致密,填土内不出任何遗物。坑底埋藏四只羊,骨骼保存较差,可辨认每个坑均埋藏四个个体,摆放较为杂乱,个体之间互相叠压。经鉴定,同样为幼年个体。

  

Bc型

  

   Bc型,7座,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略偏西北东南向,竖穴土坑,口大底小,长约3.0米,宽约2.4米,深1.9—2.2米。坑内填土为五花土,较为致密,填土内不出任何遗物。坑底埋藏四头牛,骨骼保存较差,头向西,侧卧,个体之间有叠压。经鉴定,牛的年龄不超过3岁。Bc型坑打破Ba型坑,二者共同打破A型坑,A型坑年代最早。

  

F2

  

   房址3座,均属于半地穴式,椭圆或近似圆形,长径长约2.1~3.3米,面积较小,打破A型和Ba型祭祀坑。在房址右侧拐角处设有灶和烟道,西侧设有进入房子的踏步,从灶和烟道的红烧土判断,房子是经过较长时间使用的。房址填土杂乱,包含大量的铺地砖、瓦当、板瓦、筒瓦、陶器和少量铁制农具、祭祀用玉器残件以及红烧土。铺地砖主要是回纹砖,少量素面。瓦当有云纹和和文字瓦当两类,表面多覆盖一层红色矿物涂料,云纹瓦当是汉代较典型的类型,文字瓦当主要有“羽阳千岁”、“长乐未央”和“棫阳”三类。铁质农具主要有一字形铁锸和带肩的铁铲,都是秦汉时期典型的铁质农具。玉器主要出土玉人、玉璧和玉璋三件,均残破,玉人属于玉璧改制;玉璧纹饰是秦汉时期典型的谷纹(蒲纹),边缘阴刻凤鸟;玉璋灰白色,切割精细,表面素面。从出土遗物判断,房址的年代不晚于西汉时期。

  

  “棫阳”云纹瓦当(左)、“长乐未央”瓦当(中)、“羽阳千岁”瓦当(右)

  

铁锸

铁铲

  

   灰坑20余座,平面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口大底小,形制大小不一,打破祭祀坑。坑内填土与房址相似,杂乱,包含大量砖、瓦、陶器和少量的铁制农具,形制与房址出土遗物完全一致,应该是同一时代。少数陶器表面刻画隶书“陶文”,目前可辨识的主要有“密”和“宣府单舍”。“密”应当与密畤有关,“宣府单舍”具体所指不得而知,判断应当与居室有关。

“宣府单舍”陶文(左)、“密”字陶文(右上、右下)

  五铢钱、半两钱

   通过本年度发掘可知,A型坑分布向西止于砖瓦堆积区域,B形坑向东的分布也止于此,二者在交错分布的区域有互相打破关系。砖瓦分布区发现3座半地穴房址,未发现夯土基槽一类的遗迹,堆积亦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属于是建筑的废弃堆积,建筑本身或许并在不此。房址和灰坑同时打破了祭祀坑,年代要晚于祭祀坑,从出土遗物判断,房址和灰坑的年代不晚于西汉时期;祭祀坑的填土内基本没有瓦片,相对纯净,说明祭祀坑的年代早于砖瓦的年代。目前发现的瓦与回纹砖从年代判断一直从战国晚期延续到西汉,祭祀坑早于这个时间或与此同时。

   下站遗址的祭祀坑数量庞大、内涵丰富,分布具有很明显的规律性,与血池、吴山祭祀遗址大同小异,说明下站与后者性质相同,都是畤祭祀遗存。从发掘发现的祭祀坑和出土的砖瓦等遗物分析,下站遗址至少从东周持续使用至西汉,汉承秦制。

   据《史记》记载在渭河南岸只有一处畤,“(秦)宣公四年(672BC)作密畤”于渭南,祭青帝,这里的“渭南”显然并非今陕西渭南市,而是指渭河南岸。发掘出土汉代陶文“密”字,与血池祭祀遗址出土“上畤”、“下畤”陶一样,都是刻划在陶制容器上,应当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意义。

  

   综合以上,我们判断下站祭祀遗址是雍五畤之一秦宣公所建密畤,祭祀青帝,遗址延续使用到西汉时期,至西汉晚期王莽改制被废。

  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宝鸡市考古研究所、陈仓区博物馆

游富祥、杨武站、张晓磊

刘冉、刘子豪、董卫剑

  编辑:张小筑

  审核:李 政

考古新发现投稿邮箱

kaogufaxian@vip.sina.com

中国文物报《考古专刊》投稿邮箱

wwbkaogu@163.com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 #

      上一篇下一篇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