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固原地区出土的北朝时期陶俑服饰浅析
北朝时期固原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空前频繁,服饰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繁荣景象。本文将以固原北朝墓群中的陶俑服饰为考察对象,探究当时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其演变规律,揭示其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与进程,以及在整个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以期复原北朝时期固原地区的服饰原貌。
固原北朝时期墓群陶俑出土情况
固原出土北朝时期陶俑的墓葬共有三座,分别为固原县新集乡石洼村北魏墓、固原县西郊乡深沟北周李贤夫妇墓、固原南郊北周宇文猛墓。三座大墓陶俑数量较多,主要分布在墓道两壁,多为出行仪仗,左右对应。出土的陶俑材质主要为泥质红陶和泥质灰陶。
镇墓武士俑 固原县新集乡石洼村北魏墓出土
固原北朝墓群中的陶俑类别
这一时期的陶俑按照功能划分,可分为三类:镇墓武士俑、出行仪仗俑、侍从俑。1.镇墓武士俑
用以驱邪、震慑鬼怪,保护墓主人灵魂不被侵犯。在固原北朝墓群中发现的镇墓武士俑均头戴平顶兜鍪,前有冲角,两侧有护耳,盆领。身着铠甲,甲片以墨线勾勒。肩加披膊,下着裙,足蹬靴,右手下垂,左手屈至胸前作持物状。
固原县新集乡石洼村北魏墓出土65件,服饰基本相同。头戴鱼鳞甲兜鏊。身首分制,然后插合,用细木棍穿人领后(或领前)及颈下的圆孔中固定。外着带盆领的鱼鳞甲,似先涂白粉,然后用墨勾出八排甲片,缀系作朱红。
固原县西郊乡深沟北周李贤夫妇墓出土2件,头戴尖顶兜鍪,身着铠甲,肩加披膊,下裹裙。
镇墓武士俑 固原县西郊乡深沟北周李贤夫妇墓出土
固原南郊北周宇文猛墓出土2件,头戴黑色平顶兜鍪,外披筒袖铠甲长至膝下,用墨线勾出鱼鳞状甲片,甲片间用单线条横向连接,铠甲片圆弧向上,袖边施红彩,服饰色彩浅淡,脚下裹腿裙。
镇墓武士俑在固原北朝墓群中占有较为特殊的地位,一般个体较大,较之仪仗俑中的军卒俑在刻画方面尤为精细,多施彩绘,身着明光铠,较之大多军卒俑所着裲裆铠制作工艺更为高超,能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一般为高级军官配备,可以看出镇墓武士俑在地位上要高出普通军卒俑。镇墓武士俑也是固原北魏墓群中最具有胡人特色的俑,从衣着上来看,一方面多穿着披膊,即古时甲胄用以保护双肩及上臂的部分,这是从胡人的“蛮甲” 演化而来的;另一方面从脸部刻画来看,胡须浓密、高鼻深目、阔口,也具有明显的胡人特征。
镇墓武士俑 固原南郊北周宇文猛墓出土
2.出行仪仗俑
这是数量最多的一种俑,用以传导、护送、 接应墓主人灵魂出行或登天,由步行人物俑和骑马人物俑组成。具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军卒俑,分步行和骑马两种:步行俑多手持兵器,服饰各异;骑马俑为甲骑俑。二是仪仗俑,手持仪仗用具,兼有骑马和步行两种造型,固原北魏墓群中该类俑出土数量甚多。三是鼓吹俑,双手作敲击或吹奏状,有骑马和步行两种。
在这些陶俑中,军卒俑和仪仗俑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军卒俑大多头戴尖顶兜鍪,身穿铠甲,外披黑色风衣并骑马,手持武器;仪仗俑有的骑马、有的步行,内穿汉服,有的外罩裲裆服或外披风衣等胡服。而鼓吹俑是胡汉杂糅的代表类别,北魏时期鼓吹俑头戴冠;而北周时期鼓吹俑则是头戴黑色风帽、身着胡服、身穿长袖衣的形象。可见当时对少数民族等分工较为分明,然而服饰界线已经模糊,同一仪仗队伍中既有汉人又有胡人,胡汉服饰杂穿,汉制的仪仗队伍处处透出胡人的生活气息。
出行仪仗俑 固原县西郊乡深沟北周李贤夫妇墓出土
3.侍从俑
包括牵马俑和劳作俑,其功能为服侍墓主人日常生活所需,如出行牵马、日常劳作和其他侍奉事务等。
固原县新集乡石洼村北魏墓出土侍从俑2件,形制基本相同。造型基本一致,梳高髻,身着束腰长袍。固原县西郊乡深沟北周李贤夫妇墓出土侍从俑2件,头戴黑色小冠,身着右交领宽袖长衫。固原南郊北周宇文猛墓出土侍从俑1件,头戴黑色笼冠,身着圆领长服。
就侍从俑的着装风格来看,也具有非常明显的胡汉杂糅的特征,头戴笼冠、身着束腰长袍,其中女性形象体现的汉服元素较为明显。
侍从俑 固原县新集乡石洼村北魏墓出土
陶俑服饰特征分析
通过分析可知,陶俑作为固原北朝墓葬中的主要陪葬物,具有形态多样、种类齐全、刻画精美等特征。就类别来讲,同类陶俑虽然在造型上有细微的差距,但整体风格仍然保持相对统一。在服饰上,同类陶俑的着装服饰大体一致,不同类别的陶俑服饰区别明显。此外,从这三座墓葬出土情况来看,陶俑组合中出行仪仗俑占据了重要地位,不仅数量占优,而且在造型刻画、服饰规制和排列上都能看出其地位的重要性。
第一,从造型风格上看,固原县新集乡石洼村北魏墓出土陶俑神态生动,有的稚气十足,有的老成持重,为一般北朝墓陶俑群所不多见。固原县西郊乡深沟北周李贤夫妇墓和固原南郊北周宇文猛墓出土陶俑造型粗犷,比例欠佳;镇墓俑延续了北魏、西魏时期;甲骑具装俑、骑马乐俑、仪仗骑马俑的骑马俑群组合较为流行,仪仗立俑群中文吏俑、仪仗武士俑、笼冠俑数量与北魏墓相比有所增加,胡人俑开始流行。陶俑人物面部饱满,体态丰腴,服饰、神情丰富多彩。其中执盾武士俑和执箕俑曾在北周叱罗协和若干云等人的墓中出现,在本地区同期墓葬中属首次发现,但由于地域的差别,艺术风格也相异。
第二,从外表特征上看,俑上衣多内外套穿,内衣多为圆领或交领褶服,外衣多为开领宽袖衣,可穿可披,有的只披在肩头。头部装饰以小冠、风帽、笼冠、高冠等帽饰为主。就胡人俑的外貌表现来看,发式、衣帽、装饰都伴有强烈的游牧民族色彩。他们多半有胡须,深目高鼻,头发卷曲,发辫盘在头顶之上,披盖红色巾。服装多为圆领(或翻领)长袍,内穿宽领衫,外披红色或紫色风衣,分套头衣、无袖衣、胸脯袒露、开领等不同样式,紧身合体,便于行动;下摆外侧常有开衩,腰间束腰带,下着裤。这种紧身方便的服饰对北朝晚期乃至隋唐时期的着装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侍从俑 固原县西郊乡深沟北周李贤夫妇墓出土
固原北朝墓葬中陶俑的人物形象,在着装冠服上很有特点。
在头饰方面,一是小冠和高冠的广泛应用。小冠和高冠形制较小,但小冠顶部为平制,而高冠顶部为梯田形状。高冠佩戴在北魏时期的文吏俑、持鼓俑和吹角俑,而小冠佩戴在北周时期的文吏俑、武官俑和击鼓俑。可见随着时代的更迭,小冠逐渐代替了高冠。二是笼冠,在小冠上再加笼巾即成笼冠。笼冠不是顶于头上,而是罩在头上,显得十分庄重和挺拔。所以当时一些官员皆戴笼冠。三是帽,顶呈圆状,北方少数民族多戴风帽。
在衣服方面,一是衫,它是在传统的汉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衫形制与袍相近,只是袖口略有不同,袖口无祛者为衫,有祛者为袍。固原北朝时期主要有大袖衫、长袖衫、圆领衫、交领衫。由于不受衣祛等部位的束缚,当时服装得以向宽、广、博的方向发展。从穿着俑群数量来看,这种宽袍大袖、长衣长裙的服饰受到了追捧。二是裲裆衫和袴褶服的改良和应用。固原北朝时期主要是袖长齐膝的上衣以及膝部加缚、用作绑腿的下裤,袖口和裤腿有大小宽窄之分;以及与其他服饰配套作为赐服的袴褶,其中也包括裲裆衫、裲裆铠在内。随着文化的交流,袴褶服在形制上仍然保留了胡服的“上衣下裤”,又保留了原有的穿着方便、紧身便于行动的特点,将其上身的短衣袖管整体变窄,胡服裤口增肥,接近“下裳”的飘逸形态。三是窄袖衫,亦即半袖上衣,为一种短袖式的衣衫,是北方少数民族服装。四是靴,是一种高至踝骨以上的长筒鞋,原为游牧民族所着,当时大为流行,为各阶层所使用。
侍从俑 固原南郊北周宇文猛墓出土
总之,从陶俑群的衣饰上来看,更多地体现出“胡服”窄袖短衣的特色,显然与丝绸之路有关,与当时活动在固原的少数民族有密切联系,是民族融合与中西文化交流的反映。部分陶俑造型与河北磁县高润墓、山西祁县韩裔墓、山西太原晋祠娄睿墓、衡水景县封氏墓出土的陶俑很相似。其衣着的少数民族特征很突出,也反映出这一时期固原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过程。
结语
固原北朝墓葬是固原地区北朝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贵族墓葬群,它所体现的服饰特点能够代表北朝时期固原地区民族服饰融合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汉服的宽袍大袖,受胡服上衣下裤服制的影响,逐渐向窄袖短衣过渡,并在视觉上更具有灵动性;二是胡服中有汉服元素,原来的胡服夹领小袖成为了变大变宽的汉服;三是衣着上大胆袒露,服饰向着褒衣博带、紧身小袖两个极端方向发展。这些特点体现了当时固原地区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服饰相互借鉴、相互改造,使各民族的服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本文刊登于《文物天地》2020年第11期。
编辑:王龙霄
审核:耿 坤
监制:朱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