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案例

日本奈良的“长安Style”|风尚

摘要: 微信ID  EYEONHISTORY  文|王新生 井上亘  奈良虽是一个只有38万人口的城市,但其中却有7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建筑,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东大寺。  该寺始建于公元745年,当时的寺名为总分国寺,由圣武天皇仿照中国寺院建筑结构建造,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古代木造建筑。寺内西松林中的戒坛院,则是为中国唐代鉴真大师传授佛法而建的。    ...

微信ID

  EYEONHISTORY

  

文|王新生 井上亘

  奈良虽是一个只有38万人口的城市,但其中却有7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建筑,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东大寺。

  该寺始建于公元745年,当时的寺名为总分国寺,由圣武天皇仿照中国寺院建筑结构建造,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古代木造建筑。寺内西松林中的戒坛院,则是为中国唐代鉴真大师传授佛法而建的。

  

  日本东大寺的鉴真像

  走遍奈良,到处可见中国唐代的风景和建筑,其中最能说明奈良与大唐密不可分的还要数唐招提寺。该寺由鉴真按唐朝寺院的规划修建,极具盛唐的优雅与宏大气势。

  据说,日本孝谦女皇还模仿中国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的字体书写了“唐招提寺”的横额。可惜的是,直到鉴真圆寂时,工程仍未完成。现在,唐招提寺的御影堂内仍供奉着鉴真大师的坐像,被尊为日本的国宝。

  平城京:长安城的微缩版本

  奈良城是在奈良时代(710年-794年)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作为京城的。那个时候的都城迁徙频繁,奈良之前的都城在藤原京,为什么要迁都呢?

  据说因为藤原京比较狭窄,交通不便,而日本当时正值律令国家形成的时期,要模仿唐朝的律令,建立法制国家,为了表示皇城非常有权威性,所以想寻找一个地方,于是就到了现在的奈良,当时叫平城京。

  实际上它建了好几年,正式搬迁是710年。平城京完全是模仿唐朝的长安城,582年隋朝建立了大兴城,唐朝取代隋朝以后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建成了长安城。

  长安城从规模上要比平城京大四倍,在结构上完全是一种棋盘式的格局。长安有什么那边就有什么,直到今天都保存得非常好。。

  举几个例子,比如说,他们叫做“朝堂苑”的太极殿就完全模仿了大明宫的含元殿;还有一个大学寮,也是完全模仿国子监。可以说,平城京无论从格局上还是建筑上都完全是唐朝的建筑风格。

  长安的格局在日本叫条坊制。但是日本的都城只有条,没有坊,也就是只沿着城市的四周建墙壁,城内却没有。所以说中日之间最大的一个差别是城内有没有墙壁,日本虽有城墙,但城墙里面的坊没有墙壁区隔。

  为什么没有墙呢?第一个理由是没有必要,因为那是和平年代。第二从日本人家的构造来看,日本人从古以来都不使用椅子,而是直接坐在地板上,而且家里也根本没有墙壁,只要用屏风等隔开就够了。

  所以古代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很开放的,根本不需要墙壁这样的东西。这就是平城京和长安城的差别之一。

  长安城和平城京的第二个差异是,长安城是北面有多余的地方,而平城京是东面有,而东大寺就坐落在这里。

  从“唐风”走向“国风”

  日本人经常讲他们是丝绸之路东边的终点,就像朝鲜半岛在中日文化之间起到同样的媒介作用一样。通过丝绸之路,罗马、波斯的东西传到中国后,又传到日本,比如说奈良的珍宝馆“正仓院”所收藏的很多东西都体现出罗马和波斯文化的影响。

  所以谈到奈良时代,我们更多地把它看作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融汇点,当然它受中国的影响比较大。奈良时代是“唐风”文化最突出的时候,到了平安时代,即794年都城从奈良迁到平安京后,日本就开始了向“国风”文化转变的过程。

  日本史学大家内藤湖南说过一个极端的话:“在日本,室町时代以前基本是外国的历史,没有日本的历史。”但是日本式的东西在慢慢增长,即便是“唐风”文化,其中也有些日本独特的东西在里面。

  拿日本的城市没有墙这点来说,其中就有很多原因,比如成本问题、面积问题,因为城本来就小,增加墙比较挤。此外皇宫有墙,不许百姓有墙,这也是日本集团主义的一个特色:不希望跟别人隔离开,大家都在一起。

  另一方面,“国风”文化也不意味着没有“唐风”的影响,只是一个比例的问题,日本特色慢慢多起来了,“中国特色”慢慢少起来了。

  室町时代才算有了日本成型的东西,像现在的二层楼建筑、小拉门、纸糊的门窗,这是到了室町时代才有的。京都的金阁寺、银阁寺就是那时建造的典型日本建筑。

  中日之间文化交流是不平衡的。日本人之所以在拼命地、努力地学习中国文化,因为唐朝拥有很悠久的传统,是日本人所拥有的文化远远比不上的。

  

  正仓院收藏的奈良时代“鸟毛立女屏风”第四扇(局部)

  按照《隋书》的说法,日本在6世纪受到佛教影响之前都还没有文字,从7世纪中叶的“大化改新”才开始接受律令制度。平城京是8世纪初期兴建,所以到那时日本才拥有文字150年左右,是远远比不上中国的。

  在“唐风”文化的时代,日本人的衣服完全模仿唐朝。但是平安时代以后,简单地说日本服饰变成了不利于运动的样式,这是因为,女性特别是贵族女性总是呆在家里,这样的生活方式影响了服饰和文学。这可以说是“国风”的因素,这样的特色逐渐多起来了。

  “将日本炸回石器时代”

  1944年,盟军对日本本土实施了大规模轰炸。战争末期,几乎所有的日本城市均遭到轰炸,但京都和奈良得以幸免。

  奈良和京都的古建筑保护得很好,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京都有意识地划了三个区域:一是一定要保护历史风貌的区域——这是不能动的;二是要新发展的区域,比如卫星城;三是新旧结合的地方。

  三种区域各有各的法律法规去保护,比如不允许建六层以上的建筑,连颜色都有特定要求,据说麦当劳的黄色都被要求改成橘黄色。

  日本修复古建筑的工期很长,先建一个比古建筑更大的房子将其罩起来,然后一点一点拆,每一个拆下来的物品都标上号,将来完全复原。一个古建筑要修好多年,而且每一件物品都复原到原来的位置上。

  虽然战后日本因京都金阁寺的火灾而颁布了《文物保护法》,但是至今为止,地方的文物保护仍是非常困难的。

  在日本,文物保护由政府的教育委员会承办,很多教育委员会的考古专家又对保护文物和遗址非常热衷。因为发掘的费用由政府和居民各负担一半,所以像奈良这样全是遗迹的地方,居民们非常讨厌考古学家进入自己的土地。

  脱掉和服的日本人

  建筑形式的变化和服装、生活习俗的改变也有一定的关系。讲一个事例:日本人什么时候脱掉和服?是在城市化以后。因为有电车或公共汽车后,上班穿和服、木屐非常不方便。所以,“国风”文化和“唐风”文化的区别也有这样一些关系在里面。

  为什么日本人不太用桌子椅子?是因为建筑高度,增加高度对建筑本身的造价和安全性会有影响,近代有钢筋混凝土以后抗震就没问题了。

  一旦形成了某种生活方式,再改变就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大家不太愿意改变这种建筑风格,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是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更多的人不太希望把过去传统的东西扔掉,后工业社会的人和正处于工业社会的人想法是不一样的。日本正处在后工业社会,很多人希望回到工业化前的景色和人情、邻里关系。

  生活方式还影响了日本的建筑,日本建筑物里面庭院发挥了很大作用,这是因为古代日本的女性一般是不会外出的,因此自然环境都是搬到院子里面。院子里面的树木、花都很多,这些成了日本诗歌的题材,由此产生了独具特色的美学。

  自从有了钢筋混凝土的建筑以后,邻里之间的关系立马就变得非常淡薄,人和人之间的互相信任都降低了。最初日本有很多公共澡堂,但现在几乎没有了。

  过去很多日本政治家专门去澡堂赤身裸体给大家搓背,拉选票,很有用。现在人们住在大楼里边,对门是谁根本就不知道,因为相互之间没有来往。

  日本影片《三丁目的夕阳》描绘的是战后初期的日本,人们住在大杂院里,一家买个黑白电视,邻居都来看,很高兴。这对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社会组织方式都有很大的影响。

  人们独门独院地生活在自己的空间里,将来的社会如何去组织,人与人之间如何去交流,恐怕也是迫在眉睫的一个大问题,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日本近代化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钟表支配了人们的生活,这是近代以前根本没有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在现代城市生活上的区别在于时间观念,日本人完全受秒针的支配。

  在日本,坐列车如果晚了一二分钟,列车员马上就要道歉,由此可见日本人被时间支配的程度很严重。

  古建筑:博物馆还是日常生活?

  日本建筑和中国建筑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比如中国建筑讲究对称、平衡、稳定,故宫和四合院都比较典型。日本更多地是讲究与自然的协调,它的建筑可以无限制地在一边延伸下去,并形成“借景”这种园林艺术的特色。

  中国苏州园林也讲究借景,但围墙的形式不太好。日本不讲究围墙,但非常注重园内和外面的景色协调一致。比如中国的颐和园虽然有万寿山、昆明湖等园林景色,但从知春亭往北看,就会发现它讲究的仍然是平衡稳重,隐含了政治艺术和传统的政治原则。

  从这两个角度讲,要让古建筑适用于现代生活,较好的规划应该是尊重传统,使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分类: 中文 研究 域外案例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