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从“丝绸之路”到“茶叶之路”

摘要:     文/(法)阿里·玛扎海里 译/耿昇  在中国广东与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之间的海路(有时被称为“印度之路”)这个竞争对手之外,丝绸之路于13世纪又衍生并发展起来一条叫作“茶叶之路”的大道,这是它的另一个重要的竞争对手,而且同样是一条陆路。同时它还是一个危险的竞争者,因为当丝绸之路经过沙漠或积雪的隘路狭道时,茶叶之路则在稍靠北边的 ...

  

  文/(法)阿里·玛扎海里 译/耿昇

  在中国广东与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之间的海路(有时被称为“印度之路”)这个竞争对手之外,丝绸之路于13世纪又衍生并发展起来一条叫作“茶叶之路”的大道,这是它的另一个重要的竞争对手,而且同样是一条陆路。同时它还是一个危险的竞争者,因为当丝绸之路经过沙漠或积雪的隘路狭道时,茶叶之路则在稍靠北边的地方经过一条较通畅,最后变成了一条可通车辆的道路。

  俄罗斯人取代了鞑靼人,这条道路成了他们的一条大动脉,最后开辟了一条著名的横贯西伯利亚的大道。它曾是沙皇俄国的脊髓,或者是前苏联的消化道。“茶叶之路”也完全如同“丝绸之路”一样,是中国人的一种说法。

  到了19世纪,古代丝绸之路存留的部分,可以说仅起一种比较有限的地方作用了,更多是“印度之路”与“茶叶之路”之间的竞争,古老产品大黄和新产品茶叶便是例证。我们会从中发现什么呢?

  在19世纪的欧洲市场上,经过茶叶之路而来自北京的“莫斯科”大黄,要远比由英国人自香港进口的“印度”大黄受到更多好评。1910年前后,华北的这种古老产品沿着后来那条横贯西伯利亚的大道运输时,由于其寒冷和干燥的气候比印度洋炎热和潮湿的气候更容易保存,在印度洋运输中,大黄就会失去其特性,降低质量。

  我们还应指出,伊朗人从公元前1世纪起就从中国的甘州和肃州获得“莫斯科”大黄,然后以高价转手倒卖给罗马人。我们还应注意到,早从普林尼(编按:罗马帝国元老和作家,约公元61~113年)时代起,罗马人就经过红海上的港口巴尔巴里斯“直接地”获得所谓“印度大黄”。但由于上述原因,印度之路比莫斯科之路大大逊色了,许多古老产品都是这种情况。

  至于另一个例证,我们可以说在19世纪时有两种茶叶,经英国人之手的“印度茶”和茶叶之路上的茶。它们各有自己的主顾,大陆人习惯于北方的茶,丝毫不喜欢在大吉岭(位于印度西孟加拉邦)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加工炮制的茶叶,它们没有大陆人所习惯的那种真正的茶叶特征,既没有香味,又没有茶味。莫斯科人并未试图把茶叶引进国内,以使之风土顺化,而是仍忠于原有的中国产品。

  为了理解丝绸之路的作用,我们应注意相当多的问题。丝绸之路仅仅依靠中国,而完全不依靠西方,这不仅仅是由于中国发现和完成了这条通向西方的道路,而且这条路后来始终都依靠中国对它的兴趣,取决于中国的善意与否。疆域辽阔的中国是19世纪之前世界上最富饶和最发达的国家,丝毫不需要西方及其产品。因为中国可以得到一切,它比西方可以做的事要容易得多。相反是西方人都需要中国并使用各种手段以讨好它。

  在15世纪时,撒马尔罕和玉门之间3个月行程的道路不太安全。但介于明朝西部边陲的玉门关与北京之间另外3个月的道路,相反则组织得非常严密。在位于中国内地的这最后一段路程中,道路得到了正常维持。那里的马车机构和另一种驿站马机构,以令人仰慕的正规性运行,来自西方的旅行家们都利用了驿站马机构。在每一站都有两种驿站客栈,其一是古老型的,或者更确切说是华北类的,为那些由12个车夫拉的苦力车运输的人服务。

  在同一段道路上,为传递邮件,还有一种“驿夫”机构把不同驿站之间联系起来。驿夫大都是长着长腿、身材魁梧的人,一律都穿着不妨碍他们奔驰的号衣,这可以使他们在遇到恶劣天气时保护自己,在腰带上配有小铃以鼓舞他们的奔驰。他们仅用一天就可以赶完一般需要走3天的路程,带来和送走始终都有官方特点的邮件,甚至当涉及到个人利益时,一般也都要视为国家利益。

  最后,在北京和玉门关之间,有一种令人震惊的“火亮电报”机构在运行。著名的长城在多种用途中特别起了一种“电报网”的作用,那些烽火台越来越远地俯视长城,完全如同众多信号台一样发挥作用。传递号令的哨兵于烽火台上以暗号在白天放烟雾,于夜间点火,烟火数量是固定的。从玉门关把信号传往北京或再从那里传回来消息和命令,仅用24小时,而驿夫则需要1个月,旅行家更需要3个月。

  中国最为引人注目的事,可能是这一整套机构和公务设施的持久性。它们在15世纪自始至终地都发生作用,后来在整个明代,接着是在17世纪的清代,甚至一直到19世纪中叶均如此。我们掌握着有关这整整6个世纪的漫长年代中的各种证据,它们证明了这些设施的持久性。

  作者为法国当代著名东方学者,本文节选自《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中文版(中华书局1993年初版)。本版图片引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林梅村教授著《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