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汉函谷关 一层紫气万层烟(上)

摘要: 来源:河南法制报  记者在新安县汉关关楼前采访  □记者马国福/文通讯员张琪/图  新安函谷关始建于公元前114年(西汉元鼎三年),由西汉楼船将军杨仆将原设在灵宝市的秦函谷关移建于此,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史称汉函谷关,简称汉关。新安函谷关遗址位于洛阳市新安县城东500米的城关镇东关村,具有“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层紫气万层烟”的雄伟气势。新安函谷关遗址是汉帝国设立在中原地区的防卫都城,以及洛阳作为 ...
来源:河南法制报

  记者在新安县汉关关楼前采访

  □记者马国福/文通讯员张琪/图

  新安函谷关始建于公元前114年(西汉元鼎三年),由西汉楼船将军杨仆将原设在灵宝市的秦函谷关移建于此,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史称汉函谷关,简称汉关。新安函谷关遗址位于洛阳市新安县城东500米的城关镇东关村,具有“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层紫气万层烟”的雄伟气势。新安函谷关遗址是汉帝国设立在中原地区的防卫都城,以及洛阳作为东汉都城时自丝绸之路的起点西行必经的重要关隘。2013年3月5日,新安函谷关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新安函谷关成功申遗。

  秦时明月汉时关

  近日,记者在三门峡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程丽的带领下来到新安县汉函谷关,见到了新安县委政法委办公室主任张琪、新安县汉函谷关保护管理所所长王洪超、原副所长郭佳伟、工作人员付龙蛟等。“汉函谷关是丝绸之路西出洛阳的第一关隘和必经要道。函谷关有三关,即秦关、汉关和魏关。汉关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函谷关。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著名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言的‘汉时关’即为此地。”郭佳伟告诉记者,

  2013年,中国联合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将“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作为跨国项目进行申报,这条线路上共有33个遗产点,其中中国段就占22个点。汉函谷关正是这丝绸之路上西出洛阳的第一座关隘。东汉兰台令史李尤在《函谷关赋》中这样写道:“会万国之玉帛,徕百蛮之贡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时函谷关商贾云集,来来往往的繁荣景象。

  付龙蛟向记者讲解了汉函谷关遗址情况。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冬,楼船将军杨仆奉汉武帝诏令,将秦函谷关迁至新安县,史称汉函谷关。这是一条南北长百余公里的庞大防线,由关城和长墙组成,控制了洛河、黄河、两京古道等水陆通道,进而控制着整个洛阳盆地和关中盆地的联系,汉函谷关历经战火,多次重修,汉代的阙台、建筑基址、长墙等遗址长期处于自然保存状态,完整保存至今。

  据《水经注》载,汉关初建时仿照秦关形制,关楼高耸,两侧鸡鸣、望气二台相对而立,左右关塞横亘,南贯洛水,连接宜阳散关,北越丘陵,直抵滔滔黄河,宛若绵延百里的长城,规模宏大,气势甚为壮观。

  汉函谷关在三国魏正始元年(公元240年)被废,从那时起,至今已经有1700多年了。狂风骤雨多次侵蚀,金戈铁马几度踏过,历经风雨沧桑的雄伟关城变成墟土一片。为了恢复雄关昔日的风貌,历代多有修葺,如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都曾修整过。据《新安县志》载,最后一次大型修复是1923年。修复后的关楼高83米,分上中下三层,顶部为四角亭阁,飞檐画栋,高耸云天。中部为方形阁楼,襟怀涧水,臂倚青山。

  汉函谷关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那么,千年的岁月中这里遍布着帝王的足迹、将军的传奇、才子的佳句、名家的墨宝,记者今天穿越千年,游览这座千年雄关。

  函谷建关的四个阶段

  函谷是一个地方还是一个区域?函谷关到底有几个?为什么不停地变换关址、挪来挪去?这不是劳民伤财、耗费国力吗?面对记者的疑问,程丽向记者介绍:“‘函谷’之名取自‘深险如函,故以为名’。函谷不是一个地方,它是指一个区域——河南新安到陕西潼关之间的地域。这个地域比较特殊,北有黄河之险、南接崤山之阻,中为深山大谷,崎岖迤逦,统称为函谷,号称天险。”

  函谷建关的历史大致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春秋战国到秦代。“关”首先形成于潼关和灵宝之间的桃林古塞,随后建关于河南灵宝王垛村。春秋时虢国属地,后属晋国,战国前期归魏国,战国中期归秦国,以后一直延续到西汉中期,史称秦函谷关。秦关,是秦防守关东六国的前哨,也是山东六国进攻秦国的必经之地。第二阶段,两汉到曹魏时期。西汉中期从河南灵宝王垛村移关至新安县东关村,是为汉函谷关。汉关,西汉时期是防备东方诸侯,而东汉时期则是拱卫京师洛阳。曹魏正始年间,由于战争的原因,“关”重新移回到河南灵宝县王垛村东北,更名大崤关,又名金关,是为曹魏函谷关。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魏晋南北朝的后期,“关”之中心逐渐向潼关倾斜,到了隋唐时期潼关是关中平原的最主要的屏障,一些著名的战役地点开始转移到这里。第四阶段,宋元以后到近现代。唐宋以后国家制度的完备,国内地方割据势力的减弱,加上政治中心的东移,崤函古道上的“关”逐渐失去了固有的作用,其性质也就发生了悄然的转变,从以军事为主经济交通为辅,转变为经济交通为主军事防御为辅,交通枢纽和驿站是其主要的功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明清及近现代。

  杨仆徙关函谷东迁300里

  据班固《汉书·武帝纪》载: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冬,“徙函谷关于新安。以故关为弘农县”。《通典·州郡典》卷一百七十六记载:“时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以家财给其用度。武帝亦意好广阔,于是徙关于新安,去弘农三百里。”《通典》、《灵宝县志》载:“汉兴,迁山东豪杰于关中,以为帝都。关以外间分诸侯王。故其时,处关内民者以为荣。楼船将军杨仆起家新安,以关外耻焉。”

  “从以上的典籍记载中我们大致了解到汉函谷关的基本由来,即历史上著名的‘杨仆徙关’典故。楼船将军意为统领水军的将军,汉武帝时以杨仆为之,其先后击南越、朝鲜。楼船,中国古代战船,因船高首宽,外观似楼而得名。”新安县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员苏海云介绍说。

  据考,杨仆的老家在今新安县铁门镇玉梅村(汉属宜阳),当时称之为关东。所谓关东是相对关中而言的,当时秦函谷关因接近国都长安,因此将秦关以西称为关中、关西、关内,而把秦关以东地区称为关东或关外。汉初时,汉高祖刘邦实行分封制,即将刘姓子孙分别封王封侯,并将关东地区分封给诸侯王,以加强刘姓对国家的控制,同时将关东的豪杰富人迁至关西,称为内郡,直辖京都。其后由于关内政局稳定,土地肥沃,黎民富裕,加之天子脚下万方朝会,故人皆以居关中为荣。而关东虽为刘姓王侯封地,但自吴楚七国之反,朝廷几次派兵镇压,势同寇仇,加之兵焚人祸,百姓乱离,民不聊生,因而在当时社会上就形成了“居关内为荣,居关外为耻”的观念意识。且杨仆原居关外,地望远不及关中,耻为关外人,故上书武帝,请求自己出资,将函谷关迁移到他的家乡新安县,以满足其作为关中人的欲望。汉武帝“意好广阔”,喜欢大的排场,就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在元鼎三年,杨仆动用自己的700名家丁,将函谷关东移至300里外的今新安县境。

  但仅仅因为一个将军“耻为关外民”,和一个皇帝“意好广阔”,就建造一个工程浩大且具有重要军事作用的关隘要塞,似乎不甚合乎情理,也很难让人理解。那么,“杨仆徙关”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呢?面对记者的问题,苏海云说:“由于史籍记载较为简略,很难得知汉代移关的真实情况,但我们从应韵的注文和移关之前汉王朝的政治形势中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加强中央集权成为迁关的主要原因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王朝后,感到秦始皇全面实行郡县制不分封子孙为王侯是一个错误决策,朝廷势力孤单,是秦朝失国的一个主要原因。于是立国之初,刘邦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划出一定数量的疆土大封刘姓子弟为王。同姓王有吴、淮南、淮阳、楚、梁、齐、赵、代、燕等九个王国,以藩辅汉王朝。

  到了文、景之世,这些诸侯王国国势日盛,雄踞一方,不利于汉王朝中央集权的统治。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上书《削藩策》,建议削减诸侯王的封地,景帝采纳了这一建议。但随后发生了七国之乱,汉景帝以武力镇压,三个月后消灭了叛军。

  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就采取措施,更进一步削弱诸侯的权力,以加强中央集权。而汉武帝鉴于诸王之乱的教训,为了扩大直辖管理范围,以制约关东,统治全国,于是就欣然答应了杨仆的请求,让杨仆出面徙关,以增加京师的地盘。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函谷关东移,不仅是杨仆的需要,更是汉武帝时期政治、军事的需要。”王洪超分析说,“从秦朝至西汉初年国家地域控制变迁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汉武帝这次迁移函谷关,是对汉朝地域政策与大关中布防方略的大调整,所作调整并不仅限于函谷关一处,当时的人称之为‘广关’。基本用意是增加扩大关中的范围,大大增强朝廷依托关中以控制关东这一基本治国方略的效力。”函谷关东移不管是出于政治需要还是出于杨仆的个人需要,历史已将其载入史册。

  西汉政府徙关新安,开启了函谷关的新阶段,也开启了一段新的中国国家政治、军事和交通的历程。汉函谷关前后存在了350余年,贯穿西汉东汉两个时期。曹魏正始元年(公元240年),弘农太守孟康移关于弘农郡,汉函谷关作为“关”的历史随即结束。但是关城似乎并没有完全被废弃,其后许多朝代在当地还是有一些其他的建树,但是不能改变汉函谷关主体文化内涵集中在两汉时期这个基本事实。

新安函谷关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