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雄关要塞 — 汉函谷关

摘要: “秦时明月汉时关”,新安县厚重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山水风光,使这座城更具魅力与风范。 丝绸之路中河南段的“一城一门一关一道”被誉为丝路上的4颗文化宝石,其中的“一关”,两千多年来往返长安洛阳间都要从此经过,它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关塞——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汉函谷关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G301道,总发掘面积900平方米,东距洛阳市区23公里,是丝绸之路自洛阳起点西行必


“秦时明月汉时关”,新安县厚重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山水风光,使这座城更具魅力与风范。

丝绸之路中河南段的“一城一门一关一道”被誉为丝路上的4颗文化宝石,其中的“一关”,两千多年来往返长安洛阳间都要从此经过,它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关塞——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汉函谷关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G301道,总发掘面积900平方米,东距洛阳市区23公里,丝绸之路自洛阳起点西行必经的第一关。

汉函谷关是历史上著名的关塞,汉函谷关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所以作为重要的军事要塞,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作为东都洛阳的门户,汉函谷关是东西方交通的重要驿站。汉武帝初(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正式开通,汉函谷关成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历史见证。


汉函谷关位于两山之间的谷底,有河水从旁边流过,洛阳到西安三百多公里的路线,是汉唐时期重要的交通要道,沿途多有关隘,汉函谷关利用天然地形修建,扼守险要。

汉函谷关之中,那条连接关中平原和洛阳盆地之间的古道,就是著名的崤函古道。汉函谷关的设置、修建都与这条古道密切相关。


汉函谷关历经战火,多次重修,但是汉代的阙台、建筑基址、长墙等遗址长期处于自然保存状态,较为完整保存至今,经过历史上曾多次重修,历经千年的演变,最终形成今天的格局:狭长的“H”走廊,走廊的中心及主体建筑,是明清时期的砖石结构的关楼。

关楼共分二层,下层是砖石的构筑的敌台,拱券形门洞,上层为“十”字形二层砖木混合结构的敌楼,至今,敌楼二层已坍塌。敌台三面由青砖包砌,正中设拱形门洞,门洞东西两侧均有石刻对联。

关城西面城门洞上方“汉函谷关”的匾额是康有为题写,西面也有一幅对联:“胜迹漫询周柱史,雄关重睹汉楼船”,“周柱史”指的是老子,曾为周朝史官,“汉楼船”指的是杨仆。



历史的车轮滚滚,两千多年过去了,昔日的“置千军于雄关”的金戈铁马,早已随着历史的硝烟成了无尽的追思。如今,雄关仍在,那见证沧桑巨变的关墙,渗透着中国历史的关门,依然向我们诉说着过去的悠悠岁月,以及历史的凝重与沧桑。


新安函谷关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