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鄂豫皖边区列宁高级学校旧址
摘要: 鄂豫皖边区列宁高级学校旧址.1931年.新县.近现代文物.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鄂豫皖边区列宁高级学校旧址.1931年.新县.近现代文物.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鄂豫皖边区列宁高级学校旧址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郭家河乡郭家河村,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背景
1931年初,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大量训练有素的军政干部。为此,鄂豫皖边区工农民主政府在郭家河乡创办了列宁高级学校。学校以王姓地主的宅院为校址,坐西朝东,共有砖木结构的旧式楼房54间,分四排三进院。
学校于1931年2月正式开学,校长为杜孝生,教师团队包括秦指南、方乾寿、郑仲等19人,后来又增加了戴雪舫、军事教练曹正用及号官肖永银等。学校招生范围涵盖鄂、豫、皖三省,主要招收干部子弟、红军子弟和优秀的贫苦农民子弟,学员年龄一般在16至22岁之间。学校开设了政治、党史、国语、数理、军事等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1932年2月,学校迁至鄂豫皖苏区首府新集。同年9月,由于张国焘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学校被迫解散。在办学的16个月里,学校共培养了300多名优秀干部,这些学员后来大多成为红军和地方党政机关的骨干。
现状
鄂豫皖边区列宁高级学校旧址现存中间两排和耳房共27间,占地面积约914平方米。1963年,该旧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旧址进行了重点维修,并在前排大门侧墙上镶嵌了一块大理石保护标志。
如今,这里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许多学校会组织学生前来参观,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