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中兴寺造像碑(含元代造像碑)

摘要: 中兴寺造像碑(含元代造像碑).西魏.镇平县.石刻及其他.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兴寺造像碑(含元代造像碑).西魏.镇平县.石刻及其他.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镇平中兴寺造像碑(含元代造像碑)

位置与历史背景
镇平中兴寺造像碑位于河南省镇平县杨营镇贾庄村西南500米处的中兴寺内。中兴寺始建于北魏元年(公元386年),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该寺在历史上曾多次重修和改名,唐朝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被敕改为中兴寺,沿用至今。
造像碑的描述
造像碑刻于西魏文帝大统三年(公元537年),距今已有1460多年的历史。碑呈圭形,通高184厘米,宽82厘米,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造像佛龛,内有深浮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四飞天。释迦大佛跏趺坐于中间方座上,袒露右胸,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衣着复褶垂于座前。二弟子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侍立于佛后两侧。佛和弟子身后有火焰纹桃形头光。二菩萨位于佛前两侧,跣足立于俯瓣莲花座上,头戴花蔓冠,宝缯顺肩下垂,帔帛覆于双肩,颈饰项圈,胸佩璎珞,下身着垂地长裙,分别手持拂尘和莲花。佛后上方刻有四个飞天,左右分上下两层,飞天头戴花冠,佩颈圈和臂钏,折体上飞,衣带飘拂,分别手持莲花和琵琶,飞天之间显现一束吉祥的佛光。

碑文内容与价值
碑文记述了西魏镇远将军步兵校尉前河北太守镇固城大都督周城县开国男白实(字双城)的生平事迹,以及南阳、新野、顺阳三郡太守、县令、刺史、别驾、校尉、将军、丞尉等文武官员62人向该寺捐施田地和物资的情况。这些内容为研究西魏的行政、军事建制、管辖区域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其中的地名和官职多有未见于《魏书》和《北史》的记载,可补史料之不足。
保护与研究
1950年,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央人民政府即通令镇平县人民政府对此碑要妥为保护,严加管理。1956年、1962年、1982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分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1月14日,中兴寺造像碑入选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中兴寺造像碑(含元代造像碑),西魏,镇平县,石刻及其他,新增,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最新评论


分类信息

关键词:西魏

关键词:新增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