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城隍庙
摘要: 城隍庙.明至清.登封.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隍庙.明至清.登封.古建筑.新增.河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登封城隍庙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登封城隍庙,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西街西段路北,占地面积约8200平方米,是明至清时期的建筑遗存。 [1]
登封城隍庙始建于明代初年。庙坐北朝南,有三进院落组成,包括大门、东西掖门、照壁、东西厢房、仪门、卷棚、大殿、东西廊房、东西配房等明清建筑90余间。大门上悬有郑板桥书体匾额“城隍庙”。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歇山式灰筒瓦顶,正脊两侧浮雕游龙、花卉等图案。额坊、两山墙犀头有丰富的浮雕。庙内留存明清重修碑刻五品,清代石狮一对。登封城隍庙大殿为城隍庙的核心建筑,是嵩山地区明清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院落布局、殿内结构、装饰雕刻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 [1] [3-4]
2013年3月5日,登封城隍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6]
中文名:登封城隍庙
地理位置: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西街西段路北
所处时代:明至清
占地面积约 8200 m²
保护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格局
登封城隍庙坐北朝南,有三进院落组成,南北长约164米,东西宽约50米,占地面积8200余平方米。现有大门、东西掖门、照壁、东西厢房、仪门、卷棚、大殿、东西廊房、东西配房等明清建筑90余间。 [1]
主要建筑
大门
大门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单檐硬山式建设,上覆灰瓦顶。大门上悬有郑板桥书体匾额“城隍庙”。 [1] [3]
大殿
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歇山式灰筒瓦顶,正脊两侧浮雕游龙、花卉等图案,檐下一周施五踩斗拱34攒。殿檐下及殿内共用木柱24根,柱下置青石柱础。殿前有卷棚,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滚脊灰筒瓦覆顶。额坊、两山墙犀头有丰富的浮雕。前檐下有小八角石柱6根,柱上阴刻行书对联3幅。大殿和卷棚中间有东西过门,分别额书“仁育”“义正”,皆为登封知县杨世达所题。大殿保存有明代建筑风格,也是登封保存较好的一座明代建筑。 [1] [3]
文物遗存
登封城隍庙留存明清重修碑刻五品,清代石狮一对;大殿额坊浮雕中间雕禹王锁蛟及八仙,两侧雕有花卉、仙鹤、麒麟等;两山墙犀头雕八仙祝寿、关公像、龙、凤、仙鹤、麒麟、仙露、莲花等图案。 [1] [3]
文物价值
登封城隍庙大殿为城隍庙的核心建筑,是嵩山地区明清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院落布局、殿内结构、装饰雕刻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 [4]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登封城隍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6]
参考资料
1登封城隍庙.郑州市文物局 [引用日期2023-04-12]
2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 [引用日期2024-04-02]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登封市委员会.登封文史资料 第26辑 登封名胜古迹[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登封市委员会.2015.216.
4【郑州日报】探秘登封城隍庙古今风韵.郑州市文物局 [引用日期2024-04-02]
5登封城隍庙大殿及东、西廊房保护维修工程开工.登封市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24-04-02]
6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