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资料库

礼仪与奉献-中国材质艺术

摘要: 礼仪与奉献-中国材质艺术 作者:巫鸿 编著 /邓淑苹 /张昌平 /李雨航 /金琰 /林佩璇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标题: 中国材质艺术出版年: 2024-4页数: 256定价: 128.00元装帧: 平装丛书:中国材质艺术ISBN: 9787547933091内容简介本书为知名艺术史家巫鸿编著“中国材质艺术”丛书第二辑,不断扩展和深入我们对材质与艺术创作之间关系的理解。本辑包含了对早期玉 ...
礼仪与奉献-中国材质艺术


作者:巫鸿 编著 /邓淑苹 /张昌平 /李雨航 /金琰 /林佩璇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材质艺术
出版年: 2024-4
页数: 256
定价: 12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中国材质艺术
ISBN: 9787547933091
内容简介
本书为知名艺术史家巫鸿编著“中国材质艺术”丛书第二辑,不断扩展和深入我们对材质与艺术创作之间关系的理解。本辑包含了对早期玉器的原料和渊源的详尽分析,三代时期对绿松石这种特殊材料的开发和运用,西汉满城汉墓中对不同物质的选择及其象征意义,“发绣”这种特殊艺术形式的种类、来历及功能,对一座清代纯铜建筑物的专题讨论,以及当代艺术家以“水”为材料进行的艺术实验。礼仪与奉献的创作者
巫鸿作者 / 编者张昌平作者
作者简介
巫 鸿 Wu Hung著名美术史家、艺评家、策展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现任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讲座教授、东亚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空间”的美术史》《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空间的敦煌:走进莫高窟》《中国绘画:远古至唐》《中国绘画:五代至南宋》等。邓淑苹 Teng, Shu-p'ing台北故宫博物荣休研究员。近年为探索中国玉礼制的发展,分析史前中国因生态差异,发展出华西“天体崇拜”与华东“神祖灵崇拜”的对峙局面;又经三代时华西、华东的相互融合,战国时组成对后世曾具影响的“六器”制度。近作包括《曙光中的天人对话——中国玉礼制的史前探源》《牙璋探索——大汶口文化至二里头期》《龙山时期“神祖灵纹玉器”研究》等发表于重要博物馆的编著以及学术期刊中。张昌平 Zhang Changping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商周考古和中国青铜时代青铜器,目前负责盘龙城大遗址考古,出版有《商周时期南方青铜器研究》《吉金类系——海外及港台地区收藏的中国青铜器研究》等著作。李雨航 Li Yuhang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艺术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明清时期的性别与物质文化、模仿与宗教奉献、媒介与宗教实践及戏曲与中国视觉艺术等。著作有《成为观音:明清女性佛教徒的艺术奉献》,与蔡九迪(Judith Zeitlin)共同策划了展览“表演的图像:戏曲与中国视觉艺术”并编辑了图录。金 琰 Jin Yan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清代宫廷艺术、清宫造办处制度对清宫器物之设计和生产的影响、全球视野中的十八世纪艺术交流等。林佩璇 Nancy P. Lin康奈尔大学艺术史系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艺术和建筑。近年策展包括“在行为与记录之间:中国当代摄影和录像”(康奈尔大学强生美术馆,2023)。研究文章曾发表在《艺术杂志》(Art Journal )、《中国当代艺术》(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及其他著作中。
目录
001前言/巫鸿
005中国玉文化的材质与谱系:远古至夏/邓淑苹
081古代中国绿松石器发展的阶段性和礼仪性/张昌平
109西汉满城汉墓的材质性:玉、石、木、陶/巫鸿
137发绣:明清时期女性佛教徒的奉献媒介/李雨航
179小建筑,大器物:颐和园宝云阁铜殿新思考/金琰
211非物之物:宋冬的水、摄影和录像的多媒体艺术/林佩璇
241图版
目录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作者:巫鸿

更多信息...

作者:邓淑苹

更多信息...

作者:张昌平

更多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