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成帝延陵名位补证
焦南峰(哈佛大学燕京学社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一、先贤的著录及研究有关汉成帝延陵的名位,从东汉班固的《汉书》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以至于唐宋元明的各类历史文献或有简略记载,时至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曾在封土南侧立“汉成帝延陵”正名石碑1通。20世纪以来,利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对汉成帝延陵名位进行研究的有:1.1906年至191 ...
焦南峰(哈佛大学燕京学社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一、先贤的著录及研究有关汉成帝延陵的名位,从东汉班固的《汉书》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以至于唐宋元明的各类历史文献或有简略记载,时至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曾在封土南侧立“汉成帝延陵”正名石碑1通。20世纪以来,利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对汉成帝延陵名位进行研究的有:1.1906年至191 ...
刘 欢 焦南峰(1.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2.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汉代随葬动物遗存的现象普遍见于各阶层墓葬中。如四川成都凤凰山汉墓(一般贵族或平民墓)底室陶罐和藤笥中发现鸡、猪、狗、牛的骨骼。山东济南洛庄汉墓(吕姓诸侯王墓)第3号、第4号外藏坑(食物储藏坑)出土猪、羊腿骨、鸡蛋、鱼骨等。结合它们出土背景等信息,都反映了墓主生前的肉食种类。 ...
文章赏析:《史记·六国年表》:秦始皇帝三十五年(前212)“为直道,道九原,通甘泉。”《史记·蒙恬列传》:“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直道作为贯通南北的交通干线,成为秦王朝全国交通网的主纲之一。自史念海先生1975年以历史文献记载与实地勘察成功的结合,发表《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一 ...
一、使命去年年底,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薛程老师来找我,请我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及三原县文化和旅游局合作调查、发掘、编写的《三原天井岸建筑遗址——2015~2019年考古发掘报告》写个序。并强调说,这是段清波教授离世前在病床上的遗言。说心里话,我是想婉言谢绝的,因为以我的学识和研究经历,对“天齐公 ...
2018年10月13日上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聘教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焦南峰,在文化遗产学院博望报告厅为大家带来一场题目为《方国、王国、帝国——秦陵形制演变的考古学观察》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任萌副教授主持。焦南峰研究员讲座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秦人简史、秦陵和陵墓形制的组成要素;第二部分讲述了秦陵的考古学简史; ...
2018年11月18日上午,文化遗产学院“博望论坛”第六十四期特邀西北大学特聘教授、陕西考古研究院焦南峰研究员,在我院二楼会议室举行了题为《西汉帝陵大遗址考古》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院长段清波教授主持。焦南峰研究员讲座伊始,段清波院长提出:在十年以前,我们对大型遗址的概念还很缺乏。西汉帝陵的发掘是全国性数一数二的大型考古发掘,是对文献记 ...
来源:长安讲堂,本讲为该讲堂的第六讲 主持人:我们今天非常高兴的请到了陕西省考古院焦南峰院长来为我们做“西汉帝陵考古发现”这样一个演讲,首先我来介绍一下焦南峰院长的简历,他最基本的头衔,第一是考古研究院的院长,第二是研究员,另外还有很多的头衔,这些头衔有一些只能说明他的工作业绩,也有的能够说明他的学术成就,比如说他有劳动模 ...
摘要:本文根据历史文献中秦国公、王、帝的陵地和陵墓的记载,并从考古研究科学化的角度出发认为“雍城秦公陵园”应称为“秦雍城陵区”;根据考古学标准化、精细化原则建议雍城秦陵考古基础资料应根据类型学方法整理、编号;根据陵园规模、布局和内涵提出Ⅷ、Ⅻ、XⅢ号三座陵园实际上是一座陵园;并对陵园今后的考古勘探工作提出建议。 1976年 ...
2022年4月12日下午,文研院第十二期邀访学者内部报告会(第五次)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文研院邀访学者、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焦南峰作主题报告,题目为:“西汉帝陵祔葬墓再探”。第十二期邀访学者包伟民、包慧怡、陈文龙、杜华、谷继明、姜守诚、梁云、刘清华、刘文飞、陆一、罗鸿、欧树军、王明珂,文研院院长邓小南、常务副院长渠敬东、 ...
陕西高陵县益尔公司秦墓发掘简报 选自《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6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2002年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阳陵考古队在配合高陵县益尔公司基建考古工作中,钻探出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及66座古墓葬。3月至11月,我们对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总面积为1000平方米。发掘出新石器时代房址5处、陶窑5座及数量众多的灰坑等,清理 ...
------------------------------------------------------------------------全文阅读“秦东陵”相关问题初探(作者:焦南峰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李岗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原文刊于《考古与文物》2021年第1期)
临其穴,惴惴其慄——最早的帝陵及最初的帝陵制度 焦南峰公元前621年,秦穆公任好死,殉葬者多达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包括奄息、仲行、针虎三兄弟,他们是穆公手下的贤臣,在民间声望很高,事后人们为哀悼三兄弟创作了一首挽歌:《黄鸟》,被收录进《诗经》中。标题中这一句“临其穴,惴惴其慄”便出自其中,描写了殉葬者站在巨大墓穴的边缘,因恐惧和震撼而 ...
来源:《考古与文物》2019年第4期 作者:焦南峰 第焦南峰 岳起 马永嬴 杨武站 赵旭阳 曹龙 王东 马明哲 孟永岐 李亚娥 谭青枝 李岗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摘 要:2011年3月2012年7月对位于咸阳原上西汉成帝延陵的大遗址考古工作勘探发现陵园二重(3座)、亚字形陵墓2座、建筑遗址14处、祔葬墓19座、外藏坑20条、道路10余条及陪葬墓36座,基 ...
各位同仁、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大家早上好! 受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会、王巍理事长,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白云翔主任委托,我代表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委员会对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发现四十五周年、对秦陵博物院建院四十周年、对“国际视野下的秦始皇陵及秦俑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 四十五年前,秦始皇陵兵马俑破土而出,震惊世界,拉开了中国考古学秦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