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敖包圪台汉代墓地人骨研究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敖包圪台汉代墓地人骨研究胡春柏1、3齐溶青2李 强1朱 泓3(1.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2.内蒙古师范大学 3.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敖包圪台墓地 汉代 人骨 古蒙古高原类型敖包圪台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敖包圪台村。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内蒙古师范大学考古文博系对其进行了抢救 ...
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敖包圪台汉代墓地人骨研究胡春柏1、3齐溶青2李 强1朱 泓3(1.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2.内蒙古师范大学 3.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敖包圪台墓地 汉代 人骨 古蒙古高原类型敖包圪台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敖包圪台村。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内蒙古师范大学考古文博系对其进行了抢救 ...
“万寿白塔”万历三十一年蒙文碑刻汉译及释读长 海(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万寿白塔 蒙文碑刻 都儿令黛庆 林丹汗图一 万寿白塔全景一 、“万寿白塔”的建造及形制“万寿白塔”位于赤峰市敖汉旗玛尼罕乡五十家子村西一座城址之内,处于孟克河西岸的台地上。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60米,东西宽约240米,夯筑土墙,四角略高,残高2~3.5米。古城 ...
辽上京南发现一座辽代碑刻石艳军(辽上京博物馆)辽代 辽上京 碑刻1973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辽上京城南南塔附近小辛庄村陈姓社员家中发现一座辽代碑刻。此碑刻已被当作井石若干年,磨损严重,字迹不清,巴林左旗文化部门立即将碑刻移入文化馆,现收藏于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碑刻高135、宽50、厚50厘米。石质为花岗岩。正面刻字11行,碑刻右下 ...
后唐德妃伊氏墓志铭释考马凤磊(赤峰市博物馆)后唐德妃 墓志铭 五代 契丹 家世2012年在巴林左旗盘羊沟的后唐德妃墓中出土石墓志一盒,①原清理报告中有墓志拓本图片(图一),没有墓志铭抄文。现摘抄标点铭文并略作梳理考释。一、墓志铭抄文大契丹国故后唐德妃伊氏玄堂志并铭 。中散大夫守太子詹事赐紫金鱼袋王晓撰。述夫鸟飞出海,兔走沉山,暑往寒来, ...
石门障寻踪张文平(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石门 石门障 稒阳县 五当沟石门障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的记载。西汉五原郡下辖16县,其中稒阳县同时为五原郡东都都尉治所,《汉书•地理志》“五原郡”条“稒阳”下注曰:“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头曼城,又西北得虖河城,又西得宿虏城。”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亦提到石门 ...
卡约文化铜器动物纹初探张文立(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青海地区 卡约文化 铜器 动物纹 文化关系一、卡约文化铜器动物纹的年代与特征已发表的卡约文化铜器动物纹标本,若从年代角度考虑,大体可区分为两类:年代相对明确的铜器动物纹标本和年代尚难明确的铜器动物纹标本。现将两类铜器动物纹标本分述如下。第一类 年代相对明确的铜器动物纹在卡约文化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内容提要〕 1994—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联合莒州博物馆在日照市马庄遗址清理了一批周代小型墓葬,年代属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均为土坑竖穴墓,随葬品主要为鬲、罐、豆、器盖等陶器以及少量铜器、原始瓷器。该墓地的发掘为鲁东南地区周代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马庄遗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 ...
江苏新沂钓台遗址发掘简报南京博物院 徐州博物馆 新沂市博物馆钓台遗址位于江苏省新沂市双塘镇钓台村东钓台自然村西北。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馆、新沂市博物馆等单位对钓台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西周早中期房址2座、墓葬2座,汉代沟1条,以及大量陶器、石器、铜器、骨器等。其中F2平面呈长方形,带有柱洞和基槽;墓葬均为竖穴 ...
内蒙古库伦旗三家子遗址陶器工艺研究陈 醉1霍东峰2朱永刚1(1.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2.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三家子遗址 陶器工艺 高台山文化三家子遗址位于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三家子村西北一座山丘的北坡之上,西距养畜牧河约700米。该遗址堆积的文化内涵较为单一,属高台山文化晚期遗存,年代约为晚商时期①。三家子遗址中无可复原陶器,均为陶片, ...
吉林白城城四家子城址北城墙发掘简报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白城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吉林省考古 城四家子城址 辽金时期 城墙发掘图一 遗址地理位置图位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的城四家子城址是一处规模较大的辽金时期城址(图一)。该城址平面大致呈方形,据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城址周长5748米①,残高3—7米不等,四面墙各有一门,并有角楼和数量、间距不等 ...
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庙坡底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卓资县文物管理所卓资县 庙坡底遗址 金元时期庙坡底遗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首次被发现,遗址位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旗下营镇庙坡底村北1公里的山间梯田,东南距卓资县城约35公里,西南距呼和浩特市约3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0'47"、北纬 41°01'86",海拔1353米(图一)。2014年6月~ ...
和林格尔县下脑亥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林格尔县 下脑亥遗址 战国—汉时期 唐代 明代图一 下脑亥遗址位置示意图下脑亥遗址位于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乡下脑亥村西南部,北部为一条乡村公路,南侧为丰准线铁路(图一)。地形所属为盆地,周围环山。为配合大准至朔黄铁路联络线外西沟至神池南铁路的建设,2012年5月 ...
袁广阔主编,钱益汇、王涛副主编科学出版社,2024年11月内容简介本书是首都师范大学考古学专业成立二十年的纪念文集,共收录23篇文章,内容涉及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汉唐宋元等时段,包括考古学文化、古文字、玉石器、陶瓷器、青铜器等专题研究,还涉及博物馆学、科技考古、公众考古、文化遗产等方面研究。目 录岁月如歌:首都师范大学考古学 ...
域外遗珍——漳州窑瓷器特展?️文物出版社“域外遗珍——漳州窑瓷器特展”在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隆重开展。此次展览中,漳州市博物馆精选了馆藏235件漳州窑珍品,包括33件一级文物、60件二级文物和89件三级文物。展品涵盖了米黄釉瓷、颜色釉瓷、青花瓷、五彩瓷和素三彩瓷五种品类,器型多种多样,有盘、碗、罐、炉、觚、杯、瓶、盒、缸、钵、军持等。展品 ...
德阳华强沟崖墓?️文物出版社华强沟崖墓群位于旌阳区双东镇高华强村4组、5组、11组和东湖乡大地村4组,分为4个小墓群,分别是东湖乡大地村4组的刘家大山墓群和黄狗坳墓群、双东镇高华强村4组和5组的岩洞梁子墓群、双东镇高华强村11组的池家埂墓群。其中刘家大山墓群和黄狗坳墓群隔小沟相望,相距不足300米,池家埂墓群和岩洞梁子位于同一座小山的山脊南、 ...
基本信息:编著: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1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4年11月印次:1ISBN: 9787030802439 内容简介:涪陵小田溪墓群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小田溪村,是以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巴人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自发现以来,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1997年,三峡文物保护发掘工作启动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分别于200 ...
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头道沟遗址发掘简报中山大学南中国海考古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文物管理所头道沟遗址 战国晚期 灰坑 房址一、遗址概况图一 头道沟遗址位置示意图头道沟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大路新区城壕村西北约3000米,地理坐标北纬40°6′28.95″,东经111°20′10.74″,海拔高度1100米。遗址坐落于黄河西岸的二级阶 ...
伊金霍洛旗敖包圪台汉墓发掘简报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伊金霍洛旗 汉墓 陶器 钱币2015年8月,为配合中天合创鄂尔多斯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厂外输水系统工程沿线工程建设,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距旗政府所在地阿勒腾席热镇26.4公里的敖包圪台村(图一)共清理发掘了6座被 ...
内蒙古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人类的文化、生业与环境”课题研究历程曹建恩 党 郁(“河套先秦两汉时期人类文化生业与环境” 内蒙古地区课题组)图一 2006年河套课题项目组成员在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合影2006年夏秋之际,张忠培先生到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先秦两汉时期人类的文化、生业与环境”这一研究项目的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并联合陕西、山西课 ...
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文化、生业与环境研究课题的进展与今后的任务张忠培我想谈四个问题,第一个是以往工作的主要回顾;二是关于文化序列与编年;三是关于生业与环境;四是关于今后的任务。一、以往工作的主要回顾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文化、生业与环境课题研究的工作,是从2001年开始的,正式开始,也可以说是始于2002年。工作出现较大变化阶段是榆林会议 ...
吉林汪清河北遗址出土动物骨骼遗存研究宋 姝 陈全家(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省汪清河北遗址 青铜时代晚期 铁器时代早期 动物骨骼吉林汪清河北遗址位于吉林省汪清县北部的台地上,东南约150米处为汪清镇河北村。遗址北依屏风山,东有汪清东山,北距夹皮沟河150米,南近1公里处为西北流淌的汪清河。遗址发现于1995年。2013年5月至9月为配合汪清二中 ...
包头市燕家梁遗址发现的元代“雪堂总统”祭孔铜器王大方(内蒙古文物局文物管理处)2010年,刻有“雪堂总统”等铭文的祭孔铜器在包头市燕家梁元代遗址考古研究中被确认。燕家梁遗址北邻阴山、南濒黄河、交通便利,为元代水路驿站所在。元朝时期燕家梁地区属中书省大同路管辖,这一区域在辽金时期为丰州,为元上都周边地区。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五月初 ...
论蒙古国巴彦诺尔突厥壁画墓所出金银币的形制特征郭云艳(河北大学历史学院)突厥 金币 丝绸之路2001年在蒙古国布尔干省巴彦诺尔(Baiannuur)发掘的突厥壁画墓出土41枚金银币,①这些金银币的发现对于考察中国乃至东亚周边地区出土的西方货币及其仿制品的相关问题极其重要,丰富了东亚地区发现的西方货币仿制品的类型,是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补充 ...
遮虏障、居延都尉府与居延县张文平(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居延 遮虏障 居延都尉府 居延县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额济纳旗的居延海。处于大漠之中的额济纳旗,在黑河水、居延海的滋润下,形成了3万余平方公里的绿洲。大漠、绿洲,黑河、居延海,胡杨、红柳,居延汉简、黑城文书,土尔扈特蒙古部落,共同组成了额济纳旗独特的文 ...
夏家店上层文化祭祀性遗存初探党 郁 孙金松(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中心)夏家店上层文化 祭祀性遗存 分类研究 内涵夏家店上层文化是内蒙古东南部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一支较为发达的青铜时代文化,在长城沿线的青铜文明中占据着显著的位置。其不仅与长城沿线各区域的青铜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在欧亚草原青铜文化的形成 ...
中国早期土坯建筑发展概述李晓扬(北京联合大学考古学研究中心)铜石并用时代 土坯建筑 东部技术系统 西部技术系统土坯是中国古代聚落建设中的重要建筑材料,主要用于土台、房址和墓葬。在建筑材料中的地位也仅次于木材和石板。由于土坯墓①是墓葬形制的一种,因此土坯墓暂不列为本文讨论的土坯建筑中。从这个方面讲中国最早的土坯建筑发现于铜石并用时代 ...
试论大地湾遗址二期房屋的分类于 璞(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大地湾 房址分类 仰韶文化 渭水流域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秦安县清水河南岸的阶地和缓坡上,是渭水流域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的文化遗存共分五期,第一期为老官台文化,第二期至第五期为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层文化,共发现240座房屋①。房屋是史前聚落最重要的基本构成要素,对 ...
黑龙江省中部山区旧石器遗存的发现与认识李有骞(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省 中部山区 旧石器时代黑龙江省中部山区由南部的张广才岭山脉和北部的小兴安岭山脉组成,二者以松花江相隔。中部山区以西为开阔的松嫩平原,向东为平坦的三江平原,往北为相连的大兴安岭,面南为绵延的长白山山脉。以往中部山区报道的旧石器遗址有阿城交界①和嘉荫常兴屯② ...
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忽洞坝辽代墓葬赵 杰(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卓资县 忽洞坝 墓葬 辽代早期一、墓葬概况及地理位置1980年春,卓资县碌碡坪乡忽洞坝村一位农民在采集盖房基石时,于村南部的冲沟内发现了大量的铜器和少量的金器、银器及铁器等物品。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原乌兰察布盟文物工作站)闻讯后,随即派工作人员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确认该处为一座古代墓葬。 ...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白海子镇白海子村辽金时期墓葬发掘简报乌兰察布市博物馆 集宁区文物管理所乌兰察布市 白海子村 辽金墓葬2014年6月28日,我馆接到集宁区白海子镇白海子村嘉禾小学施工单位和集宁市有关单位的上报,赶赴现场确认其信息,并上报有关管理单位,收到抢救性田野考古发掘的指示。乌兰察布市博物馆组织考古发掘队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并对周边地区 ...
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群M2发掘简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锡林郭勒盟文物保护管理站 正镶白旗文物管理所正镶白旗 伊和淖尔墓群 北魏墓伊和淖尔墓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伊和淖尔苏木宝日陶勒盖嘎查东北5公里的一处低山丘陵中(图一),其西北1公里为哈达其根淖尔湖,东北4.5公里为伊和淖尔湖,该区域为浑善达克沙地南部边缘地带,具有典型 ...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石板墓清理简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巴彦淖尔市考古研究所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文物管理所西巴日太墓地 西山墓地 特布希文化 青铜时代晚期一、概 况为配合国家批准并立项的西甘铁路(乌拉特前旗西小召至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建设工程,2010年9月16日至2010年10月28日,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巴彦淖尔市文物工作站、 ...
2014年内蒙古托克托县海生不浪遗址发掘简报中山大学南中国海考古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海生不浪遗址 海生不浪文化 朱开沟文化 仰韶时代 房址 灰坑海生不浪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双河镇海生不浪村北500米的沙丘上,东经111°16′01",北纬40°10′32",海拔1030米。遗址坐落于黄河北岸,南距黄河1800米,属于河岸三级台地,高于河床70 ...
巴林左旗索贝山岩画调查简报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索贝山岩画 天神 地祇 祖神祭祀 生殖崇拜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在本旗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索贝山南部发现一批古代岩画。为了探考这批岩画的内涵、时代和制作方法等问题,2006年9月以来,我们曾十数次前往实地调查和复查。复查时,在索贝山头道洼新发现一处岩画点。现将上述两处岩画点的初步调查情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015年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新发现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发现了多处重要的考古遗存。田野考古调查及发掘工作取得了较大收获。发现了从新石器时代初期到明清时期遗存。今年,辽代考古发现较多,除了辽上京遗址持续进行发掘外,其余皆为辽代墓葬的发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锡盟多伦辽代贵妃墓的发掘, ...
顾亚丽(赤峰市博物馆)一、辽墓出土青白釉香炉的工艺特征和窑口分析赤峰市博物馆珍藏有一件北宋青白釉香炉,系1969年赤峰市翁牛特旗山嘴子乡毛不拉沟辽墓出土,国家二级文物。瓷香炉高12.4厘米,口径12厘米,腹深4厘米,底径9.5厘米。香炉整体呈高足杯形,圆口,平折沿,深直腹,下腹弧状内收,双层伞状柄,喇叭形足,柄、足中空。伞面及喇叭形足外壁均刻 ...
刘彦琪 李树国(1.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2.乌兰察布市博物馆)铜鍑,亚欧草原游牧居民使用的一种带喇叭形圈足的深腹有耳铜器,从欧洲多瑙河流域到我国黄河流域皆有出土,是较有代表性的草原青铜器。铜鍑在我国境内主要出土于新疆、陕西、山西、内蒙古和东北地区,时代自西周末到北魏。当前已有不少对欧亚草原出土铜鍑的考古学研究,但对于这种器物的制造技 ...
杜博瑞(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青地区先秦时期丧葬习俗多样,火葬是其中的一种。中国古代对火葬就有记载,如《墨子·节葬下》①、《列子·杨朱》②、《荀子·大略》③、《吕氏春秋·义赏》④等。甘青地区的寺洼山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火葬墓实例,是将人骨火化后放入骨灰罐埋葬。⑤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论述西北的火葬是羌族的习俗,⑥火葬墓纳 ...
党 郁 线 琦(1.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2.河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墓葬发现较多,石板墓发现地点较多,主要集中于南流黄河两岸地区,目前可知发现的地点有准格尔旗寨子上、清水河县城嘴子、西岔、下塔、后城嘴等多处遗址点。但是墓葬中随葬器物较少,且陶器基本不见,所以关于石板墓年代、分期以及文化因素分析等相关问题 ...
阿如娜 袁波文(1.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考古文博系 2.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联璧,形似玉璧相联,后约定俗成以孔数多少定名为几联璧,目前已发现的有双联璧、三联璧及四联璧。联璧在我国黑吉地区、辽河流域、海岱地区和江淮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及铜石并用时代早期遗址和墓葬内均有出土,但出土数量不多,延续时间不长,用途也不甚明了。目前, ...
富宝财(日本九州大学人文科学府考古学研究室)一、序 言根据田广金(1997)的研究①内蒙古中南部包括,北部为阴山山脉、南部为长城地带、西部为鄂尔多斯和包头连线、东部为张家口和锡林哈特连线,这一范围内以黄河和蛮汗山为界可划分为西、中、东三部分,且每部分均具有各自的地理特征。西部为鄂尔多斯高原、中部为黄河平原、东部为岱海黄旗海湖为中心的 ...
付永平 陈全家 万晨晨(1.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2.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2011年4月9日,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成立的旧石器考古调查队,对沈阳市康平县西关屯乡进行了旧石器时代的考古调查,于杨家窝堡后山的Ⅱ、Ⅲ级阶地上发现一处典型的旧石器地点。共发现石器45件,均采自地表耕土层。本文仅对发现的石器进行研究和讨论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015年初,苏尼特右旗额仁淖尔苏木图门嘎查牧民向苏尼特右旗文物保护管理局反映,他们在当地发现了一处规模较大的长方形土堆状建筑遗址。同年3月,苏尼特右旗文物保护管理局对该遗址进行了实地勘察,确认是一座古城址,但此城在之前的历次文物普查和长城调查工作中从未被发现。新发现古城经媒体报道后,引来大量不明身份的人围 ...
乌兰察布市博物馆 卓资县文物管理所2015年10月30日,卓资县梨花镇围堡村村民耕作时发现一座墓葬,村民及时上报了相关单位,最终乌兰察布市博物馆组成调查小组,到卓资县梨花镇刘光窑行政村围堡自然村实地调查,后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通知进行抢救性发掘。现将墓葬发掘情况报告如下:一、墓葬的地理位置及发掘概况墓葬位于围堡村东北300米处(图一),围堡 ...
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鄂托克前旗文物保护管理所2012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镇至乌审旗舍尔利格镇的乡村公路建设中,发现一座墓葬。该公路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穿过巴音哈达遗址东部区域。2012年5月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鄂托克前旗文物保护管理所清理了这座墓葬(编号QAHBM1),同时于巴音哈达遗址调查,发现两座墓葬(编号QAHBM2、M3 ...
内蒙古河套项目课题组上世纪末的1999年,张忠培先生与乔梁、曹玮和魏坚等共同考察了陕北、内蒙古中南部及吕梁山地区的一些遗址,并在大量查阅调查资料和观摩出土陶片的基础上于2000年在《中国文物报》上发表了《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人类文化、生业与环境》一文。这篇文章融汇了张忠培先生对长城地带考古学文化及谱系问题的思考,提出了内蒙古、陕西、山西 ...
内蒙古乃林皋遗址2015年出土动物遗存研究王雅艺1陈全家1包曙光2王乐文2(1.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2.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乃林皋遗址 动物遗存 夏家店下层文化一、遗址概况及动物遗存出土简况乃林皋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乃林皋村八组西南部,北距旗政府所在地新惠镇约3公里(图一),蒙语意为“细小的河流”。遗址总面积约1.5万平 ...
塔 拉 陈永志 曹建恩(1.内蒙古博物院 2.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017年7月5日,一个让中国考古界悲伤的日子,一代考古大师张忠培先生阖然长逝。这一天的上午,电话、微信、网站都在转载先生去世的消息,同时各类怀念先生学术、为人的文章不断发出并大量转载。一时间,我们都沉浸在这种压抑的气氛中,他的去世让每个考古人不舍并充满遗憾。先生此生八 ...
赤峰市魏家窝铺遗址2010-2011年出土动物的考古学研究陈全家 张 哲(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内蒙古 魏家窝铺 红山文化 动物骨骼魏家窝铺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魏家窝铺村东北约2公里处的丘陵台地上,是内蒙古目前发现的规模较大、保存最完整、发掘面积最大的红山文化时期聚落遗址。2009 年7 月初到9 月底、2010 年7 月初到10 月初与20 ...
李 双徐 磊高兴超 古日扎布(1.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2.鄂尔多斯博物馆)鄂尔多斯高原古代城址瓮城的类型学考察李 双1徐 磊1高兴超2古日扎布1(1.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2.鄂尔多斯博物馆)鄂尔多斯高原 城址 瓮城 类型一、鄂尔多斯高原地区古代城址的整体情况鄂尔多斯高原地区的城址,从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至今,共统计有65座城址,消失城址6座① ...
摘 要: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的巴彦塔拉遗址是一处集居址与墓葬的辽代遗址,在2011年的发掘中共出土遗物四十余件。本文通过对巴彦塔拉辽代遗址出土铁器的类型学研究和金相学分析,初步确定该遗址的年代和铁器的制作技术,为研究辽代冶金业提供资料。关键词:巴彦塔拉;辽代;铁器中图分类号:K87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10-001 ...
摘要:云冈石窟自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460年)开凿,是北魏皇室主持开凿的大型石窟群。石窟内以佛教文化为主,吸收了来自鲜卑、中原、西域等地的文化元素,是中国石雕艺术的瑰宝。云冈石窟见证了北魏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对后世石窟艺术影响深远。关键词:云冈石窟;文化交融;北魏时期云冈石窟坐落于平城,即今山西大同, ...
张 滨(郑州二七纪念馆,河南 郑州 450000)我国作为历史大国,文化底蕴较为浓厚,在我国文物中铁器比例较大,但是由于铁器的特殊性,在埋藏过程中会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导致铁锈出现,并且在出土以后由于环境变化会加深铁锈程度,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研究,加大铁器保护力度,做好铁器保护工作,充分发挥铁器作用。工作人员需要充分了解铁器出现 ...
考古学视野下汉朝与朝鲜半岛南部的交流蒋 璐(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朝鲜半岛南部 汉朝 文化交流西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攻灭卫氏朝鲜政权,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置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县,由此开启了汉王朝在朝鲜半岛的统治。郡县制的实施加强了朝鲜半岛与汉王朝的联系,推动了朝鲜半岛经济文化的发展。此时的朝鲜半岛南部作为马韩、辰 ...
隋代《郁久闾伏仁墓志》考释王 萌1杜汉超2(1.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2.内蒙古博物院)郁久闾伏仁墓志 北齐 隋代 职官 仕宦最近研读王其祎、周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所收隋代《郁久闾伏仁墓志》,志文所述郁久闾伏仁家族世系较详,可补史阙。志文又涉及柔然称号、姓氏与降附中原政权的柔然王室成员姓氏与籍贯之变迁、柔然官制、北齐地方官员任职之 ...
两汉时期内蒙古中南部殉牲现象试析刘 騻(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殉牲 汉代 内蒙古中南部前 言殉牲,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是近年来学界较为关注的领域,但其多作为墓葬文化的一部分加入文中进行介绍,专文的研究仍较少。①殉牲,此处特指人群在墓葬中使用各种动物遗存进行祭祀仪式的行为。②现阶段的研究时段集中于史前至战国时期,关注的地域仍较分散 ...
岱海地区东周墓葬群相关问题讨论—— 以忻州窑子、小双古城、水泉墓地为突破口孙金松(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中心)岱海地区 东周墓地 文化因素 人群构成 畜牧方式图一 岱海地区东周墓地分布图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内蒙古凉城县永兴镇发掘毛庆沟墓地①始,以内蒙古岱海地区东周墓地相关问题为核心的研究 ...
对准格尔旗阳湾遗址布局的初步分析李 鹏(河北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阳湾遗址 布局 家庭形态 人口变迁 自然环境阳湾遗址是鄂尔多斯市东部准格尔旗点岱沟村阳湾自然村的一处仰韶文化中期聚落遗址。整个遗址位于该自然村北部一处北高南低的缓坡之上,遗址的东、西、南三面皆被自然冲沟所围,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1993年6-8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 ...
杨岐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从案板等遗址看关中西部地区仰韶中晚期到龙山时代的气候变化杨岐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遗址 关中西部 仰韶 龙山 气候人类的活动是在其所处的环境中进行的,人类的生存、文化的孕育发展与人类所处的环境气候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早期人类,更多的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在不断适应环境中成长。因此环境的变化都会或多或少的承 ...
吴慧珍(浙江自然博物馆)浙江长兴发现的一件砍砸器吴慧珍(浙江自然博物馆)七里亭 砍砸器 更新世 环境砍砸器(chopper)作为一种重型石质工具,形体较大,器身厚重,是旧石器时代石质工具中的主要器形之一,在东亚大陆一直贯穿于旧石器时代早中期;华北南部以南,尤其是南方地区甚至延续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砍砸器是将砾石或石核的边缘制作成厚 ...
李铁军 李婉琪 索秀芬(1.通辽市博物馆2.内蒙古民族大学政法与历史学院 3.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与探索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陶窑初探李铁军1李婉琪2索秀芬3(1.通辽市博物馆2.内蒙古民族大学政法与历史学院 3.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中南部 新石器时代 陶窑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范围在阴山以南、明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大马 ...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查干浩特城址试掘简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中心阿鲁科尔沁旗 查干浩特城址 测绘 试掘查干浩特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沁旗罕苏木苏木白城子村东北约0.7公里,在阿巴嘎山脚下(图一),城址中心坐标东经119°46′14.40"、北纬44°30′13.81"。查干浩特城址由外城和内城组成,连同东查干浩特城址、阿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通辽市奈曼旗大代村辽代M1清理简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奈曼旗 大代村M1 辽代中晚期2015年11月中旬,通辽市奈曼旗新镇大代村东北一处辽墓被盗,奈曼旗文化局接到报案后立即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并及时将情况上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自治区文物局责成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墓葬编号为2015TNDM1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 巴林左旗文物保护管理所赤峰市巴林左旗南山窑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 巴林左旗文物保护管理所巴林左旗 南山窑遗址 辽代中晚期 驿馆聚落南山窑遗址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2公里处,北距辽上京汉城南城墙约350米。遗址坐落于沙里河南岸二级阶地,海拔高度486-500米 ...
锡林郭勒盟文物保护管理站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内蒙古自治区将军衙署博物院阿巴嘎旗阿拉坦嘎达苏嘎查白音呼舒岩画调查简报锡林郭勒盟文物保护管理站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内蒙古自治区将军衙署博物院白音呼舒岩画 题材 制作技法2016 年7-10月,由锡林郭勒盟文物保护管理站、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队,对锡林郭勒盟境内的岩画点进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调查与发掘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发现综述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016 内蒙古 考古发现 课题意识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长足地发展。为了顺应国家文物局考古遗址博物馆、大遗址保护的步伐,有探索早期聚落及社会研究的主动性的科研课题,有配合国家大遗址公园、申报世界文 ...
王永乐 梅建军 李延祥 曹建恩 孙金松 党 郁(1.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2.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我国早在仰韶时代就发现有铜器①,约在公元前两千纪前后铜器开始大量出现。我国早期铜器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中原地区和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铜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而关于北方地区早期铜器的研究则略显薄弱。近年来 ...
李文艳 韩金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乡观遗址位于邢台市隆尧县固城镇乡观村北100米。遗址东西200米,南北200米,面积40000平方米,保存情况较差。2014年4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会同邢台市文物管理处、隆尧县文物保管所组成乡观遗址考古队,对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自西向东划分Ⅰ、Ⅱ、Ⅲ三个发掘区,面积1660平方米。该遗址遗存年代跨度大,可分为龙山、 ...
草原文物2018年2期关键词:烽火台松树古城张文平 甄自明(1.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2.鄂尔多斯市博物馆)2013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准格尔旗文物管理所的业务人员,联合对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境内的北宋丰州城及相关军事防御设施作了全面调查。通过调查初步认为,在北宋时期,以丰州城为中心,形成了包括 ...
顾亚丽(赤峰市博物馆)一、辽代纺织业的形成和早期发展辽代纺织业是一个卓有成就而又富于民族特色的部门,包括毛、麻、丝纺织等门类。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处于联盟时代的契丹部族内纺织业尚不成熟,仅能生产毡、毯等游牧民族传统的毛纺织物,所需丝麻纺织品要用畜产品从汉地交换而来。契丹社会的桑麻种植和纺织实践始于9世纪末,随着契丹和中原政权联系愈 ...
付承章(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近年来对丝绸之路北线,即草原丝绸之路的研究正逐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这其中,辽与西方伊斯兰世界的文化交流无疑应被看作是整个草原丝绸之路文化脉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陶瓷器为例,埃及福斯塔特、伊朗西拉夫、伊拉克萨马拉等伊斯兰遗址出土的辽白瓷和辽三彩,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些器物很有可能是在辽地制作完成,并经由陆 ...
大同北朝艺术博物馆藏石函研究赵肖霞草原文物2018年2期关键词:瑞兽舍利纹样赵肖霞(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石函,“石”为石质,“函”为舍利函,是舍利的容纳供奉之具;也可称作“石匣”,即石制的匣子。舍利,梵语为sarira,音译为师利罗、设利罗和实利,即骨身、遗身,是指人体火化焚烧后遗留下的颗粒状遗骨等,后来泛指佛教高僧尊者火化后的遗骨。 ...
邵会秋 石嫦静(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马镳是最重要的一种御马器,它往往与马衔配套使用,在人类对马的开发和使用过程中意义重大,《说文解字》中记载“镳,马衔也 ”①。王筠《说文释例》:“案,上文衔,马勒口中也,革部勒,马头络衔也,然则勒以革为之,所以系镳。镳与衔,皆以金为之,镳在口旁,衔在口中,三物一绳,顾通其名,而所在不可不别也”②。所 ...
郭 丽(内蒙古包头博物馆)在人类历史上,青铜器的发明一直被认为是文明时代到来的标志之一。内蒙古草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铜金属制品,经过一段铜石并用时期的过渡,到距今两千年左右正式步入青铜时代。这同中原地区青铜文明兴起的步伐基本上是一致的。正当中原大地上创建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时候,孕育于西拉木伦河畔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和 ...
刘 扬(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一、前 言旧石器考古是19 世纪中叶在欧洲兴起的一门学科。经过几代旧石器考古学家的努力,到20 世纪中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旧石器文化分期序列。它以欧洲冰期-间冰期地层和共生哺乳动物化石为基础,并以和分期相联系的标志性技术、工具为标志①。标志性技术和工具毕竟是人类发展生产力过程中创新能力的体现,是一种客观 ...
聂卓慧(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城楞子城址为吉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吉林省梨树县东河镇王平房村城楞子屯,东辽河左岸二级台地之上(图一),东经124°40′18.0″,北纬43°29′44.7″,海拔172米,包括南、北二城,旧称“东双城子” 后因地表残留土楞,又称“城楞子”。城址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当地地方县志曾对城 ...
武晓怡(呼和浩特博物馆 内蒙古壁画保护中心)一、修复背景内蒙古赤峰市博物馆所藏“辽代侍卫图”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赤峰市元宝山区塔子山2号辽墓唯一成功揭取的一幅壁画,画面描绘一位身着红色袍服,手持骨朵,留有契丹人传统发型的高大威猛的男性侍卫。1982年,在元宝山发现的元代壁画墓,为小型砖砌单室墓,穹窿顶,内室与现代牧民居住的蒙古包相似,墓室 ...
范星盛(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明楼是明清帝王陵墓中的重要建筑。明太祖孝陵之后,明清帝陵形成了碑亭、陵门、享殿(祾恩殿)、明楼、陵冢(宝顶)等沿中轴线纵向排列的陵宫建筑群。明楼位于各陵核心—宝顶(封土)前,坐落于宝城城台之上,在空间上占据了陵园建筑的高点,顾炎武《再谒孝陵》诗中就有“突兀明楼峙,呀庨御殿开”①之语。北京明十三陵和清 ...
长江以南至五岭以北的东南地区是我国古代陶瓷鐎斗的重要分布区域。这一地区所出陶瓷鐎斗数量占全国出土同类器的一半左右,所属时代跨越东汉、六朝和隋唐,之后消失。在长时段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陶瓷鐎斗的形态、组合和分布重心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变化过程及背景如何,尚无专文论述。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对此进行讨论。一、类型学分析 目前公开发表的陶瓷 ...
张文平(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关于东西横亘于固阳县色尔腾山的长城,一般认为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国大将蒙恬修筑的一道长城, 在固阳县境内的部分也就惯称作固阳秦长城。到西汉武帝时期,大将卫青北却匈奴,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于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①这里的“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 ...
赵国栋 李 倩(中国契丹辽博物馆筹办处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013年,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西桥镇宫营子大队铁营子村一座战国墓葬被盗,经清理,在墓葬腰坑内出土20件精美青铜器,其中一件青铜长柄勺,图案精美、内涵丰富,显得弥足珍贵。以往发现的战国时期青铜器纹饰大多见于壶、匜之上,且多为战争、宴饮等图案,而这件青铜长柄勺的图案则较为 ...
阿热阿依·托列根(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一、前 言镞,又称“箭”、“矢”、“镝”等。在我国,古人对箭镞的认识,最早可追溯至“后羿射日”的神化传说。《释名·释兵》载:“矢,指也,言其有所指向迅疾也”。①《史记》、《晋书》等诸多不朽之作中均记载有北方游牧民族以带响声的铜制或骨制的“鸣镝”作为军事信号工具或指代战乱的历史故事。箭镞作 ...
基本信息:作者:李水城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1月版次:1印刷时间:2024年11月印次:1ISBN: 9787030800411内容简介:本书全面介绍盐业考古及世界各地古代盐业和民族志,包括近20年来中国盐业考古的飞速发展及现状,对于中国盐业考古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 录自序上编 他山之石 盐业考古的诞生地:法国洛林塞耶河谷 北 ...
西北地区的东周戎狄族群,在文献与考古学遗存上都表现出“西戎”与“北狄”的双重特征。21世纪前,“寺洼文化—毛家坪B组遗存”序列与甘宁地区的北方系遗存都被认为是东周西戎,但三者间的关系尚不清楚。21世纪以来,伴随新发现的推进,学界针对三种遗存与东周西戎的关系提出多种认识,其中虽有共识,但仍存在关键分歧。西北地区的东周戎狄遗存应打破单一 ...
蓝田吕氏对北宋中晚期的思想学术、社会文化乃至朝堂政治皆有较大的影响。本文认为吕氏家族墓地由家族“大”字辈成员甚至著名学者规划,清楚地反映了吕氏的礼学思想。墓葬排列中特别突出宗法的做法为目前仅见,而昭穆法则直接承袭二程的丧葬理念,祔葬之法也体现了当时儒学士大夫对于族葬古礼的理解。宁愿牺牲常礼也要特别突出嫡长的埋葬方法,不仅是北宋复 ...
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龟和玉龟形器应为壁悬式“玉铃”,除玉签以外,玉管亦可为铃舌;玉版可单独使用,亦可与玉铃配合使用。红山文化玉臂饰、斜口筒形器亦应为玉铃,玉管、玉管珠为铃舌;兽面纹牌饰、勾云形器为玉版。凌家滩、红山文化的玉铃、玉版应是巫师在祭祀、乐舞、占卜、医药等行为场景中悬、佩、持的巫具组合。玉铃、玉版的巫具组合,可能是二里头文 ...
党 郁(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一、研究背景在新石器时代,人类的初步审美已经完全体现出来。各种玉、玛瑙、松石、动物骨骼、蚌壳等加工而成的装饰品就极为普遍了。这一时期很多地点都出土有一种以玉石或兽骨磨制而成的有缺口的耳饰,称之为玦。进入青铜时代早期,北方地区形成了具自身特色的“北方系青铜器”,在这些青铜器中,装饰品尤其是耳饰也 ...
刘肖睿 孟庆旭(1.吉林省博物院 2.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一、绪 论白音长汗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南部西拉木伦河北岸,西拉木伦河主河道距遗址两公里,古河床从其南部通过。该遗址位于黄土堆积的低山丘陵区,处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交界的气候敏感带。遗址坐落于白音长汗村西南约500米的一列山冈上,“山冈的西南一侧坡势陡直,下临深壑,不宜人类 ...
赤峰市博物馆 宁城县文物局一、地理环境及发掘概况2014年6月,宁城县福峰山一座辽代墓葬被盗。为了防止该墓葬被进一步破坏,经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同意,赤峰市博物馆和宁城县文物局联合组队,于2014年7-10月对该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清理。福峰山辽墓位于宁城县甸子镇喇嘛洞村下马场自然村西南、福峰山南坡半山腰一处平缓之地,东北距下马场村775米(图一)。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额济纳旗文物保护研究所一、地理位置与发掘概况红庙汉墓群位于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吉日嘎郎图嘎查东南11.5公里处,东南距西夏红庙遗址约2.72公里,因汉墓群周边无其他显著地标,因而以红庙命名墓群。墓群所在地属戈壁沙漠地带,周边较为平坦,东、北侧有自然形成的沙丘地。墓群地处古居延泽与额木讷高勒河间的一条古河道 ...
梁会丽 潘晶琳 孙美晶 姜 铭民主遗址位于吉林省延吉市小营镇民主村,为一处早期铁器时代遗址,1999年被批准为市级保护单位,2007年获批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在1985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发现并收录于当地文物志中①。遗址所处地点原本地势平坦开阔,因处于城乡结合处,城市的发展对其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公路修建、砖瓦厂取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一、发掘概况2004年5月始,为配合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项目“河套地区先秦两汉时期人类文化、生业与环境”的开展,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组队对浑河下游地区开展区域性考古调查,期间发现下塔石城,调查编号05—251。下塔石城位于清水河县王桂窑子乡下塔村,是浑河调查区域内在黄河东岸所发现的保存最好的龙山时代石城之一,黄河对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017年,在迎接自治区七十年大庆的紧张筹备及喜悦气氛中,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田野考古与研究工作按照计划得以顺利完成,同时在加强课题意识的方面,深入地开展了区域性的调查工作,取得了意外的收获。中蒙联合考古发掘的和日门塔拉匈奴城址荣获国外考古新发现。一、专项考古项目及自主课题1.阴山北麓乌兰察布地区新石 ...
张勇剑 席琳 胡晓军 赵西晨 孙丽娟 迪丽热巴·阿迪力(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2.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3.西北大学)一、 引 言1.研究背景与意义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始狩猎动物,食其血肉,用其皮毛。从猎物身上取下来未加工的皮叫做生皮,由于生皮极易腐坏,所以有了使生皮减缓腐坏并保持柔软的加工——鞣。在业内,没有经过鞣植加工的皮叫做「皮」 ...
刘 方 田 苗 吕 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前 言考古遗址位置图在考古研究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文物考古出版物必不可少的插图形式,是发掘报告、简报最先出现的插图要件。本文谈到的遗址位置图泛指遗址位置图、遗址地理位置图、遗址位置示意图、遗址分布示意图;遗迹位置图、遗迹分布图;考古文化区域图;其功能简明、清晰地反映遗址、遗迹点的具体 ...
杨建林(包头市文物局)内蒙古清水河县境内分布着南北两道明长城。北边的一道修筑较早,起于洪武年间,至弘治年间修筑完备,在明代被称为大边。南边的一道现为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的界线,成化时初建,嘉靖时形成,万历时完善,在明代称为二边。二边形成之后,逐渐成为明朝对蒙古的主要防线,大边则被废弃。约明末清初时,人们又将二边称为大边,原大边则 ...
沈浩注 王宏(1. 甘肃省环县博物馆 2.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北方系青铜器是我国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其分布范围广、延续时间长、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备受学界关注,是我国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先贤们的研究,北方系青铜器经历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时代相当于商代晚期至西汉时期。从各地出土情况看,北方系青 ...
包永超(韩国国立庆北大学)木椁墓在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出现后,经过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在西汉初期发展到顶峰。公元前108年汉王朝灭亡卫满朝鲜,在朝鲜半岛北部地区设置乐浪、玄菟、真番、临屯等四郡实行郡县统治,木椁墓以此为契机进入朝鲜半岛北部地区。朝鲜半岛南部地区,约公元前3世纪前后陆续出现马韩、弁韩、辰韩三个古国,进入三韩 ...
(阿拉善盟文物局 阿拉善左旗文物管理局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阿拉善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东部,总面积约80412平方公里。东北毗邻阴山狼山山脉,东临黄河,与鄂尔多斯高原隔河相望,东南以贺兰山和长城为界,南和西南与河西走廊相邻,西为阿拉善右旗的巴丹吉林沙漠,北则与蒙古国戈壁地区相接。全旗地貌以荒漠和戈壁为主,南部和东北部各有腾格 ...
张红星 李春雷(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蒙元王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多民族封建政权,“蒙”是指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元”是指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时间从成吉思汗建国漠北至元顺帝退出中原,即1206-1368年。这一时期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民族融合、东西方文化交流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等都具有深远影响。早在1689年,法国传教士张诚即对应昌路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