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北魏司马金龙墓屏风漆画研究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魏都平城发掘了一座琅琊康王司马金龙墓,其中出土了五块较为完整的木板屏风漆画。画中以娴熟的绘画技法,描绘了十几幅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故事并辅以大量的题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经济文化生活。其历史和艺术价值颇高,在北朝绘画和书法史上弥足珍贵。一、司马金龙生平及其社会背景据墓志铭和《魏书》记载,司马金龙系晋 ...

• 罗泰谈海外中国考古学丨采访:张良仁

  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教授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艺术史系教授,国际知名的东亚考古学家。在“世界考古·上海论坛”上,罗泰教授就“古代文明的比较考古学”做了主题论坛演讲。罗泰在接受《上海书评》访谈时指出,不要只有西方的考古学家到中国来,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的考古学家到中国以外走走做考古学研究,介绍中国做考古学的方法、中 ...

• 聚才揽粹著新篇──孟凡人先生八秩华诞颂寿文集

肖小勇编:《聚才揽粹著新篇──孟凡人先生八秩华诞颂寿文集》出版  堂内小编 中古史研究 昨天  基本信息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0  页数: 413  定价: 26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030625281  作者简介孟凡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分配到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 ...

• 钮卫星《唐代域外天文学》

书讯 | 钮卫星《唐代域外天文学》  唐史资讯 3天前◎本文节选自作者:钮卫星 出版社:上海交大出版社页数:299出版时间:2019-12-01 ISBN号:9787313211767————————————————除特别标注外,『唐史资讯』所有文章、资讯、书讯、书评等皆为互联网搜集,版权归作者或版权机构所有。※唐史资讯 Studies in the Tang Dynasty▄▄▄钮卫星, ...

•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巴蜀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及其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丨张铭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巴蜀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日益深入,参与开发的个人或团体越来越多,从私人开发到政府组织,从巴寡妇到邓通,巴蜀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持久而深入,其中《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巴寡妇清是因为“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夫倮鄙人牧长,清 ...

• 从耶路撒冷到君士坦丁堡:三大一神教对“新罗马”的竞逐

穆斯林:时间开始了先知穆罕默德首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时,只是被简单地提了一嘴;在君士坦丁堡统治者的眼里,他就是个小角色。我们得知,在582年左右,一名年约十一二岁的男孩旅行经过伯斯尔(Bosr,今日叙利亚南部的布斯拉)。这里有一间主教座堂、一个生机勃勃的贸易群落和一个一性论的僧侣巴希拉(Bahira),巴希拉察觉这个孤儿有些特殊之处;据说男孩走到 ...

• 地图的历史①︱壁画、绳结、泥板:古文明的空间感知

地图是人类用于交流的最古老的信息载体之一。和其他形式的信息载体不同,传统意义上的地图既是一种工具,也是一门艺术。地图像一座桥梁,让人们脑海中的空间方位信息和现实世界里的地理信息保持沟通。自古以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点、方位和距离等信息,正因如此,相互隔绝的大部分古文明都在其早期阶段便发展出了某种形式的地图。随着社会和文明 ...

• 题写名胜:李白的黄鹤楼情结

坐落在武昌长江岸边的黄鹤楼因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诗而家喻户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传言李白“欲拟之较胜负,乃作《金陵登凤凰台》诗”。这场以诗角逐的竞赛,围绕名胜书写而展开。李白明知黄鹤楼上已经署上了崔颢的大名,在此攻城 ...

• 误会与想象——透过对“铜雀瓦砚”的认识谈艺术品的塑造

清乾隆朝所修《西清砚谱》卷一中收录的几方“铜雀瓦砚”,当时被认定为汉砚,备受重视。本文通过近年来邺城地区考古发现的瓦作遗存,判定这几方瓦砚并非汉砚。铜雀瓦砚在宋代即受到追捧,而实际上,“铜雀瓦砚”并非东汉晚期的铜雀台瓦,是使用东魏北齐时期压磨黑光瓦件所制。在这一结论基础上,作者透过“铜雀瓦砚”的诞生,分析了某些艺术品的塑造,不单 ...

• 距今5200年以来青藏高原人群线粒体基因组研究

  3月18日,《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DNA实验室付巧妹研究员团队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大学考古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青海师范大学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 ...

• 濮阳卫城郭门探寻

————————————————————————————————全文阅读濮阳卫城郭门探寻(作者:张立东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原文刊于《华夏考古》2019年第4期)

• 《侯马盟书》札记三则

全文阅读《侯马盟书》札记三则(作者:黄益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三代考古·八》2019年11月)

• 考古学研究古村落的成功尝试

全文阅读考古学研究古村落的成功尝试(作者:许永杰中山大学南中国海考古研究中心;原文刊于《华夏考古》2019年第5期)

• 河南焦作市白庄唐裴询荛墓发掘简报

2008年8月,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对焦作市马村区白庄小区29号楼基础内发现的一座唐代单室砖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编号为2008JBTM2(以下简称M2)(图一)。M2为唐代八品官员之墓,出土随葬品较为丰富,有青石质墓志、彩绘镇墓兽、彩绘武士俑、彩绘塔式罐、陶马、牛、银钵、铜镜、锡烛台、铜合页、木屋、开元通宝等。据墓志,下葬时间为开元二十一年,确切 ...

• 山西太原果树场唐墓M611发掘简报

  摘 要:2001年为配合大运高速公路建设,考古部门抢救性发掘了一批墓葬,其中有一座唐墓,为船型墓。出土有塔式罐、陶罐、瓷碗及铜钱,且其形制独特,在山西地区较为少见。该船型墓的发现丰富了太原地区唐代墓葬形制,同时为研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资料。  关键词:太原果树场 唐墓 船型墓      2001年为配合大运高速公路建设,在晋 ...

• 荥阳市周古寺唐墓M7发掘简报

  随着近年来郑州市交通运输项目基础建设规模的扩大,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配合中原西路荥阳市周古寺段基础建设的施工过程中,于2013年发掘了一批唐墓,其中M7未经盗扰且保存较为完整,并出土了较为精美的器物。郑州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中原西路荥阳市周古寺段M7位于荥阳市城关乡周古寺村北段 (图一),编号为2013ZZZM7(以下简称M7)。现将墓葬情况简报如 ...

• 历史考古地理 | 楚都纪南城探析: 基于考古与出土文献新资料的考察

  作者简介:尹弘兵,男,1967年生,湖北天门人,博士,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先秦秦汉历史地理与文化研究 。摘要湖北荆州纪南城遗址,文献记载为楚郢都故址,但20世纪的考古发掘表明,纪南城的年代上限为战国早期或春秋晚期,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进一步确认纪南城的年代上限仅为战国中期早段,其使用时间为战国中期晚段至战国晚期 ...

• 吐谷浑史研究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0-3  页数: 252  定价: 98  装帧: 平装  ISBN: 9787030644817作者简介:李文学,现任西南大学副教授。1998-2007年先后就读于兰州大学历史系、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获历史学学士、民族学博士学位。内容简介:《吐谷浑史研究》以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吐谷浑为研 ...

• 内蒙古地区发现的辽代伊斯兰玻璃器

近十余年来,在契丹民族肇兴之地的内蒙古地区,随着文物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陆续发现了为数不少的辽代玻璃器。尤其是一些瓶、壶、杯等盛储器皿的发现及其特殊的造型和装饰特征,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随着科技检测手段的陆续运用和国内外同类资料的不断增加,为我们了解和认识辽代玻璃的成份构成、比较东西方不同的器物造型和装饰技法提供了可能,这 ...

• 陕西武功县唐代苏瑜墓发掘简报

  2010年9月,咸阳市武功县南仁乡(现并入普集镇)宣村东北砖厂在取土时,发现了一座唐代壁画墓(图一),咸阳市文物旅游局安排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9月17日至10月7日完成发掘工作,墓葬编号M1。图一 苏瑜墓地理位置示意图  该墓葬地处武功县二道塬上,地势北高南低,东南距普集镇约3.5公里,南距宣村北部武一支渠约160米。地 ...

• 文章选登|河北涿鹿辽代东郡夫人康氏墓发掘简报

河北涿鹿辽代东郡夫人康氏墓发掘简报 涿鹿县城西北的黄羊山东南麓一带是涿鹿县辽代墓葬较多的地区之一,这里曾先后发现辽中期的谭庄臧知进墓、辽晚期的涿鹿酒厂壁画墓等,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2005年4月,涿鹿县在县城西新建涿鹿镇政府办公楼时,于中华大酒店西侧发现一座砖雕壁画墓。发现时墓门裸露在外,墓顶有两个圆形盗洞,部分壁画脱落,墓内遭到 ...

• 内蒙古清水河县阳畔东周墓地发掘简报

阳畔墓地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小庙乡阳畔村东侧约0.5公里处的一西北高东南低的向阳坡地之上,东经111°39′03.9″、北纬 39°56′29.3″、海拔高度 1308±5米;墓地四周沟壑纵横,仅东北方向为一向上的缓坡可与贺家山村相连,其余三面均近邻冲沟,其中西、南两侧冲沟分别将墓地与阳畔村和209国道相隔,地势相对独立(图一)。墓地占地面积约1万平 ...

• 西安市长安区大原村西周墓葬发掘简报

2013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队在陕西西安市长安区大原村东南进行大面积考古钻探时发现两座中型墓葬。根据钻探情况,我们初步判断两座墓葬的年代可能为西周时期。为防止被盗,遂布方发掘,共布探方1个,编号为2013SDYT1。T1东西长9米,南北宽9米,发掘面积81平方米。T1位于大原村东南约450米处,南面约50米为大原村至新旺村的生产路,西邻西户 ...

• 李晔:山西大同浑源唐墓发掘简报(2010)

编者按浑源居然发现了一座唐墓,居然是在县城,居然是在现在最繁华的地带,这让编辑部同仁们非常惊喜。唐墓位置位于栗家坟东100米,千百年来,这里基本上是荒滩野地,发现古墓也就不足为奇。关键是,这是考古发掘到的浑源惟一唐墓,因而显得尤为珍贵。在此,本刊谨对参与这次考古的大同市考古研究所的同志们表示诚挚地敬意。  唐墓地形图 底图来自于 ...

• 陕西宝鸡凉泉汉墓发掘简报

陕西宝鸡凉泉汉墓发掘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 宝鸡市考古研究所2(1.陕西 西安市 710054;2.陕西 宝鸡市 721001)  关键词:宝鸡 凉泉 西汉墓葬 考古发掘  摘要:凉泉汉墓的时代为西汉中期偏晚至晚期早段,这是近年来在宝鸡市区继苟家岭之后,又一次对汉墓的考古发掘,这批墓葬成组分布,部分墓葬连体共用墓道的情形,以及发掘出土的秦式玉人俑等,反映 ...

• 陕西西安唐刘智夫妇墓发掘简报

  2003年11月~2004年8月,为配合西北大学长安新校区的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西北大学考古学系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建设区域内勘探发现的120余座汉、唐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办事处东南2千米,北距唐长安城遗址约8千米,属唐长安城的西南郊,隋唐时代称“高阳原”,是唐长安城内居民的传统墓葬区。其中唐朝散 ...

• 考古发现 | 咸阳北周拓拔迪夫妇墓发掘简报

继咸阳机场一期工程发掘北周宇文俭、王德衡、王士良、若干云、独孤藏、尉迟运、叱罗协、独孤元宾、权氏、乌六浑氏、宇文通等皇室家族及北周权臣墓葬之后,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中又相继发掘出土北周时期墓葬6座,其中拓拔迪及夫人宇文宣华合葬墓形制结构较为特殊,出土随葬品丰富,为北周墓葬研究又增添了新的资料,现 ...

• 明沈机夫妇墓发掘简报(一)

2012 年2~6 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定鼎北路以西,苗南村东南发掘清理一批明代墓葬,其中有五座为明南京工部尚书沈应时及其家族墓葬(图一)。现将沈应时之父母沈机夫妇墓简报如下。  一、墓葬形制沈机夫妇墓位于沈应时夫妇墓墓室西北部,相距约5 米(图二)。墓葬编号IM4195,为长方形斜坡墓道拱顶砖室墓,由墓道、甬道、石封门、墓室四部分组成。 ...

• 杨富学 |“瓜州塔”考辨

  内容摘要:瓜州锁阳城塔尔寺遗址大塔,被学界认定为西夏之物,并推定其前身为中华十九座舍利塔之一的“瓜州塔”。据载,“瓜州塔”建立于北周时期,但那时的瓜州其实是敦煌,治所在沙州古城,与今天的瓜州同名而异地。“瓜州塔”建于崇教寺,即今莫高窟,与瓜州锁阳城塔尔寺遗址大塔无干;榆林窟第15、16窟所见“阿育王寺”,应为山丹或武威的阿育王寺 ...

• 新发现 | 山西吕梁山中段史前考古调查取得新收获

  吕梁山中段是我国重要的第四纪黄土发育区之一,涵盖范围广阔。从河流流域看,属汾河上游及其支流(天池河、狮子河、屯兰河、原平河、大川河等)流经区域,地貌形态既有沟壑纵横的黄土堆积区,也有汾河冲积形成的河谷地带从行政区划上来讲,囊括了太原市西部和北部区域及整个吕梁市。古交市隶属于山西省太原市,位于太原市西部,穿越西山即进入古交市辖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