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又见红山

基本信息:编著:辽宁省博物馆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内蒙古博物院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10月印次:1ISBN:9787501063024内容简介:  2019年10月,辽宁省博物馆举办了“又见红山”大型文物展览,本次展览以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收藏的红山文化精品文物为主体,并向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相关文博单位借展。展览中的玉玦形龙、玉C形龙 ...

• 辽东半岛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

基本信息:作者:徐昭峰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19年11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11月印次:1ISBN:9787101141610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辽东半岛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的细化和完善。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了辽东半岛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的文化演进脉络,对几支存在争议的考古学文化进行了具有说服力的论证,如小珠山一期文化的来源、小珠山四期文化的性质、双砣子二期文化的性质和上马石瓮棺葬类型的提出等。在文 ...

• 故道:陈仓古道调查报告之二

基本信息:编著: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10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10月印次:1ISBN:9787030624482内容简介:  本次故道沿线调查涉及内容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就是注重清姜河、嘉陵江流域古遗址的调查,充分了解其时代特征、遗迹内涵及分布特点,并结合文献史料,对研究故道及相关问题都有积极意义。目录概述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地理环境 008  一 清姜河 008  二 嘉陵江及其支流 009  ...

• 学术课题引导下的田野工作——河北坝上地区史前考古项目的策划、进展与初步成果

全文阅读学术课题引导下的田野工作——河北坝上地区史前考古项目的策划、进展与初步成果(作者:郭明建 兴隆遗址联合考古队/暨南大学历史学系)

• 渭河平原古代农业的发展与变化——华县东阳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

————————————————————————全文阅读渭河平原古代农业的发展与变化——华县东阳遗址出土植物遗存分析(作者:赵志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华夏考古》2019年第5期)

• 陶寺遗址的水资源利用和水控制

全文阅读陶寺遗址的水资源利用和水控制(作者:何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故宫博物院院刊》2019年第11期)

• 全球视角下的考古学交流与探索——“第四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 重大考古研究成果奖获奖项目综述

  世界考古论坛旨在评选和表彰过去两年全球范围内的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本届论坛重大考古研究成果奖获奖项目共9项,内容涉及史前文明、技术交流、文化传播等方面,有助于推动不同国家和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们积极交流、合作,并提高公众的参与,协力应对城市化及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  东南亚青铜技术起源与金属贸易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托马斯·普莱思  冶金术是人类技术上最复杂的技术之一,也是一种用来识别 ...

• 草原新石器时代的新探索——冀蒙交界坝上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论证会纪要

  冀蒙交界坝上地区为华北地区与欧亚草原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历史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区,也是草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但以往坝上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较少,学术上的空白区较多。近年来,化德裕民、四麻沟遗址,康保兴隆遗址,尚义四台遗址,崇礼邓槽沟梁遗址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了推进对这些遗址的深入研究,9月3日至7日,由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主办,河北省文物考古学会、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学 ...

• 袁靖老师:科技考古的思考

 12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长袁靖教授受邀来我校进行题为“科技考古的思考”的学术讲座。  袁老师首先指出,手铲是考古学家下田野的必备工具,通过使用手铲进行发掘,发现古代的遗迹和遗物,通过对这些人工遗迹和遗物的形状及特征进行研究,释读古代社会和历史。手铲过去是、现在也是、将来必定还是我们接触古代历史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随着学科的发展,更多的科技考古方法,比如 ...

• 沙特考古学者:共建“一带一路” 拓展中沙交流合作

 自2013年10月主席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民心相通不断推进。沙特阿拉伯国家考古中心主任札哈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沙中两国在文物领域的交流是“一带一路”倡议践行的重要表现。  2016年12月,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沙特阿拉伯旅游与民族遗产总机构主办的“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览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466件(套)收藏于沙特各个博物馆的 ...

• 渔村 特区 申遗点 ——澳门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性

编者按  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二十周年,是个值得特别纪念的日子。澳门在回归祖国之后,文化遗产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5年澳门古城成功登录世界遗产名录,2014年特区政府通过澳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都是这方面的最好例证。为了深入推动澳门考古学研究工作,澳门文化局文化遗产厅与内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学术机构开展合作,极大地推动了其文化遗产事业的基础研究。圣保禄教堂前壁(大三巴牌坊)岗顶剧院东望洋 ...

• 欧亚草原丝路与沙漠绿洲丝路上发掘的拜占庭钱币研究述论

来源:《草原文物》 作者:李强 【摘要】2011年,在蒙古国布尔干省巴彦诺尔发掘的突厥壁画墓中出土了41枚金银币1。其中,金币37枚,银币4枚,可判定为拜占庭时期的金币及其仿制品的为25枚2。据学者们推断,该墓葬为东突厥汗国时期遗存3。通过以往的研究可知,这是第一次有如此大批量的拜占庭金币及其仿制品在东亚地区被发现,因此,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关键词】突厥壁画墓 拜占庭金币 丝绸之路 欧亚草原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 ...

• 贺云翱 陈思妙:考古发掘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

来源:《东南文化》2019年第1期 作者:贺云翱 陈思妙中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截至2018年已有53项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主要通过考古发掘、研究等手段揭示和阐释遗产价值的项目有秦始皇陵,殷墟,土司遗址,左江花山岩画等。考古学在这些世界遗产申报过程中及成功后的阐释遗产价值、推进遗产保护、开展遗产教育、利用遗产资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998年起,笔者全程参加了南京明孝陵申报 ...

• 汉长安城未央宫 1980—1989年考古发掘报告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出版发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11【ISBN号】:7-5000-5790-3【页数】:636【丛书名】: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原书定价】:240.00 (2册)【主题词】:宫殿遗址(学科:考古学科:发掘报告地点:长安年代:两汉时代(前221-220))【中图法分类号】:K878.35【参考文献格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 ...

• 文献推荐——《丝路聚珍》

责任者:岳峰 宝世宜 主编出版社:新时代出版社出版日期:1999.6新疆地处我国西陲,古称西域。自汉博望侯张骞凿空,汉通西域,丝绸之路遂开,从此位于丝路全线中枢地段的今新疆地区,就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地区远在汉通西域以前,史前文化就已有长足的发展。汉通西域以后,经汉唐盛世全力经营开发和丝路的繁荣,古代新疆各族人民又创造了更加灿烂的文明。《丝路聚珍》即是其中之一斑。丝路物质文化还是多学科 ...

• 探索一条图书期刊资源发掘利用的新途径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资料室的实践和启示

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作者:贾昌明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图书期刊等资料的重要性是非常突出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图书出版的高产领域之一,新书可谓层出不穷,相关的中外期刊也有数百种之多。这些图书和期刊,构成了各高校、研究所、博物馆等单位资料室的主要内容,这些资料室自然也成为广大学生和学者学习科研不可或缺的园地。  作为中国考古文博界标杆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其资料室以历史悠久、馆藏丰富、领域广阔著称。不仅 ...

• “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展陈设计及文化意义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9年第8期 作者:邓璐中国国家博物馆  摘 要:对博物馆展陈设计思想向设计语言转化的不断研究是促进历史文化与艺术思想相互渗透、转化的重要手段。展览所传播的文化知识和精神意义需要通过展陈设计的表现形式, 呈现给参观者最佳的艺术视觉效果。“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作为亚洲文明联展系列文物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13个国家的文物精品共同谱写了匠心相同、文化相融的丝绸之路 ...

• 以色列发现5000年前迦南古城遗址

来源:新华网 作者:尚昊 吕迎旭 新华社耶路撒冷10月6日电(记者尚昊 吕迎旭)以色列文物管理局6日宣布,该国考古学家在中部城市哈里什附近发现一处有约5000年历史的迦南城市遗址,有助于了解当时的城市化进程。  迦南是古代地区名称,包括今日的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以及黎巴嫩和叙利亚临海等地。迦南城市遗址现位于以色列中部城市哈里什附近沙 ...

• 唐代丝绸之路上中亚地区粟特人城市遗址壁画研究

来源:《设计艺术研究》2016年02期 作者:王美艳【摘要】唐时期,贯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延长,进入了陆上丝绸之路的鼎盛。在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段,是一些中亚城市国家,虽然各自独立,却成了连接东西方的重要纽带。在此阶段,粟特人成了陆上丝绸之路商贸活动的主要实施者。粟特人几乎散布于从中国一直到拜占庭帝国的丝绸之路上。粟特人的聚落、定居点大都以商业活动为主,也有部分居民从事农作。片治肯特是众多粟特城市遗址中壁画遗存最多 ...

• 缅甸历史文化发展及中缅交往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贺圣达2003年6月,缅甸文化部考古局考古团在太公城中心一座古代王宫遗址的土岗上挖掘出一个骠国少女的骨灰瓮,骨灰瓮里发现了螺纹形铜铃铛,此后在附近地区的考古挖掘发现了3枚古钱币以及其他一些文化遗存。经鉴定,这个骨灰瓮和3枚古钱币是缅甸青铜器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时期的文物。有学者认为,这一重大发现证实了缅甸广泛流传的“缅甸历史源于太公”的说法和中国史籍关于骠国的记述,证明太公是缅甸历史上 ...

• 土耳其文化中的西方特征与东方本源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吴长青土耳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汇融合。《文明冲突论》的作者亨廷顿曾将土耳其定义为一个身份撕裂、无所适从的国家;而土耳其著名外交家、前总理达武特奥卢则认为,讲“两种文明的语言”恰恰是土耳其的优势,土耳其可以“与大马士革和耶路撒冷、德黑兰和华盛顿同时对话”。位于亚洲大陆东西两端的中国和土耳其在历史上因为“古丝绸之路”有过联系,而今天,两国均以其快速的 ...

• 中国瓷器及制瓷技术在欧洲的流传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董少新  ■本期主持:龚缨晏(宁波大学教授)   ■本期主题:物品中的东西方交流史  主持人语   古代陆、海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辗转销往欧洲,欧洲制作的玻璃器、葡萄酒、钟表等商品不断输入中国。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更使得东西方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有了进一步发展。不同物品的相互传播,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且见证了东 ...

• 唐代来华波斯商贾与海上丝绸之路

来源:《西北民族论丛》2018年第17辑期 作者:韩香 内容提要:相对于活跃于陆上丝绸之路上的粟特人等,唐代波斯人来华可谓海陆并重,东南沿海一带也是他们活跃的地区,这一批人多为波斯商贾,在唐代沿海地区商业发展及海上贸易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公元6世纪至9世纪,波斯舶横行于从波斯湾至中国南海之间海面上,而中国的船只8世纪前后也直航至波斯湾什罗夫、巴士拉一带,促进唐代海上丝绸之路一个大的发展。继之而起的阿 ...

• 近年新疆部分青铜时代考古发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春海/整理 本报记者 张春海/整理  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  青铜时代聚落遗址  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科克浩特浩尔蒙古民族乡恰勒格尔村东草场中,地处喀什河北岸吉仁台峡谷谷口三级台地上。遗址东西长400米、南北宽约200米,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2015—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开展发掘工作。  经北京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和美国 ...

• 茶马古道维西段“避雪所”遗存

来源:云南考古茶马古道维西段由茶马古道猴子岩段、吉岔段、岩瓦段和众多的遗迹构成。其中,岩瓦段位于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白济汛乡施底行政村岩瓦社至怒江州贡山县普拉迪乡腊咱村之间,全长约35公里。2012年,被迪庆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做好2018年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项目储备和推荐工作,掌握茶马古道维西段沿线的历史遗迹状况。 6月25日至28日,由维西县文化遗产保护所发起,迪庆州文物管理所组织,德钦县文物管 ...

• 西汉成帝延陵考古勘探调查简报

来源:《考古与文物》2019年第4期 作者:焦南峰 第焦南峰 岳起 马永嬴 杨武站 赵旭阳 曹龙 王东 马明哲 孟永岐 李亚娥 谭青枝 李岗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摘 要:2011年3月2012年7月对位于咸阳原上西汉成帝延陵的大遗址考古工作勘探发现陵园二重(3座)、亚字形陵墓2座、建筑遗址14处、祔葬墓19座、外藏坑20条、道路10余条及陪葬墓36座,基 ...

• 从实物看宋金元明时期陕西铜镜铸造

对于古代铜镜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关于铜镜产地的探讨。开展铜镜产地的研究目前仍然主要依靠考古发现的手工业遗址中遗留的制镜模具、文献记载以及铜镜的铭文这三方面资料。由于隋唐时期开始,铜镜的制作工艺由陶制模具制作发展为失蜡法制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能够确认的隋唐以后铜镜制作的遗址。因此,在研究隋唐以后铜镜的产地时,更需要依靠文献资料和铜镜自身的铭文开展。这方面,对于宋代以来一些著名的铜镜产 ...

• 新疆地区古代面粉磨制技术发展探析

面食在新疆饮食文化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各族先民经过长期探索,逐渐形成了该地区独具特色的面食制作体系,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新疆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使有机遗物能够迅速脱水而得以保存,因而在该地区发现了为数众多、形态各异的面食遗存,时代早至先秦、晚到唐代中期。多年来,学术界对这些遗存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分析并取 ...

• 明代金银器制作机构研究

长期以来,艺术史家在构筑历史时,总是希望从艺术自身的特点来解说其发展与变化。事实上,艺术创作者无法摆脱时代的约束与制度的影响,尤其是关乎实用的工艺美术,政治经济、生产制度、技术水平、地理特征、民俗文化等非艺术的因素往往是艺术风貌改变的因素。本文以明代金银器制作机构为中心,通过梳理明代金银器的机构设置、制度更定和人员排布,观察当时 ...

• 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三维数字记录与复原展示研究

考古发掘是一项复杂的研究工作,不仅需要对各种遗存进行细致的清理,还要对发掘过程和遗存信息进行客观的记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客观全面的记录并表达遗存的空间信息一直是考古记录的热点和难点,研究人员也尝试使用各种方法,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替代传统的手工作业,但效率和成本很难平衡。直到近年来,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和近景摄影测量等测绘技术变得越来越智能化,无需太多的专业知识就可以快速获取大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