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泉:蒙元墓葬场景营造与空间功能刍议(上)
蒙元时期,砖雕和壁画构成的墓室壁面装饰广泛流行于内蒙、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和山东等地;各地墓葬的装饰布局虽然各有传统,但元代后期起,却逐渐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格局——以正壁为中心,两侧奉侍茶酒。另一方面,大同地区和洛——渭流域的多数墓葬中虽未发现墓室装饰,但出土的出行仪仗、家俱模型和器用组合似乎又与同时期的砖雕、壁画图像一一对应。换言之,蒙元时期墓葬的壁面装饰和随葬器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彼此对应、相互补 ...
蒙元时期,砖雕和壁画构成的墓室壁面装饰广泛流行于内蒙、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和山东等地;各地墓葬的装饰布局虽然各有传统,但元代后期起,却逐渐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格局——以正壁为中心,两侧奉侍茶酒。另一方面,大同地区和洛——渭流域的多数墓葬中虽未发现墓室装饰,但出土的出行仪仗、家俱模型和器用组合似乎又与同时期的砖雕、壁画图像一一对应。换言之,蒙元时期墓葬的壁面装饰和随葬器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彼此对应、相互补 ...
辽墓是辽代考古文化的重要遗存,是研究辽代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建国以来清理挖掘了大批辽代墓葬,已发表材料的墓葬达二百余座。其中不少墓葬出土遗物丰富,并发现具明纪年的墓志,为辽代考古研究积累了丰富资料。本文拟以这批已发表的材料为基础,对辽墓的分期、类型、壁画、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农耕文明催生了数以万计的乡村聚落。在自然和文化的共同约束下,当地居民通过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适应和改造着周边的自然环境,塑造了独特的景观形态和社会关系。这些保留至今由人与自然持续互动的结果就是乡村遗产,也是研究乡村地区人地关系的重要的“活”文本。因此,乡村遗产兼具“历史文化遗产地”和“乡村生产生活承载地”的双重特征,包含了山体、水体、建筑
世人皆知《西游记》,殊不知一带一路上的“西游”故事,远不止唐三藏一人。 张骞最早奉命“西游”,人称“凿空”。此后,西游故事不绝如缕。西行的目的,于官方,都是为了政治外交;于民间,则多为取经礼佛。至于为追求商业利益而长途跋涉的足印,则湮没在茫茫沙漠和浩瀚的大海之中。 东汉最著名的政治外交使团,是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西域都护班超(《汉书》作者班固之弟)派遣属下甘英,出使大秦(东罗马帝国)。 《汉 ...
中古时代,粟特胡人文化属于突厥文化、波斯文化和中亚文化的混合体,突厥的游牧生活使得粟特人“财富观”中存在渴望暴富的欲望,粟特与波斯的邻居关系又使其经商观念冲破了狭隘地域限制。由于整个中西古道上的商旅之路与边界集市容纳着不同文化、不同族属、不同需求的人们,胡商的经营活动始终坚持利润至上,使得中亚粟特与黑海、咸海、锡尔河、伊犁河、额敏河的日常生活连成一体,而且“跨文化贸易”吸引更多的胡商闻风而至,他们 ...
本文节选自《华夏审美风尚史》第三卷第二章第四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欢迎关注。感谢出版社提供资料。汉代国力的强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厚葬成为有汉一代的整体风气。正如《潜夫论·浮侈篇》所云:“今京师贵戚,郡县豪家,生不极养,死乃崇丧,或至金镂、玉匣、檽梓、梗、楠。多埋珍宝、偶人、车马,起造大冢,广种松柏,庐舍祠堂,务崇华侈。”当时之人即多有感叹:“国赀糜于三泉,人力单于郦墓,玩好穷于粪土
自从1965年咸阳杨家湾发掘出土大量骑兵俑以来,相继又有多处出土西汉早期的骑兵俑,这些文物充分反映了当时骑兵的发展和兵种上的变化,本文拟就陶质骑兵俑的装饰、装备等有关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认识,还望方家指正。一、骑兵俑的发现 目前资料可见的西汉早期的骑兵俑有以下几处。 1、1965年,陕西咸阳杨家湾共出土骑兵俑583件,有专家认为此地为高祖时期绛侯周勃墓的陪葬坑。“骑马俑的马有大小两种,而骑俑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采写 | 林子人编辑 | 朱洁树8月12日播出了大结局的《长安十二时辰》虽然被部分观众指责“烂尾”,但它的确是今年夏天热度最高的电视剧之一。该剧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讲述了唐朝上元节之际,长安城陷入危局,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与少年天才李必携手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的故事。自从6月27日开播至今,《长安十二时辰》已在豆瓣收获 ...
【敦煌学学科体系建设】关于加强敦煌学学科体系建设的一些思考…………………………………………柴剑虹(01)关于敦煌学之命名、内涵、性质及定义的探索历程…………………………………郝春文(04)【东西文化交流】初期佛教写经反映的文化交流——以竺法护译场为例……………………………………………………………崔中慧(09)印度制糖法文书重校及其独存 ...
基本信息:编著: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7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7月印次:1ISBN:9787508685847内容简介: 本图录是同名展览配套图录。展示了来自中国、德国、日本三个国家六家博物馆的馆藏精品瓷器,六个博物馆除了国内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外,还包括海外的德国陶瓷博物馆、德国梅森瓷器博物馆和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瓷器类型涵盖中国景德镇瓷、中国外 ...
全文阅读襄阳余岗墓地出土青铜容器的金相及成分分析(作者:张吉 陈建立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梁超 王志刚 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先福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常怀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江汉考古》 2019年第3期)
回首新中国文物事业七十年的发展历程,国家文物局的七十年历史,是一定要采访谢辰生先生的。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成立,设一厅六局,文物局是其中之一,从那时起,谢辰生先生一直就职于国家文物局,负责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文物保护的管理工作,是新中国文物事业唯一的全程见证者和重要参与者,被誉为“祖国文物的守护人”、“我国文物保护政策、理论研究的先行者”。长期以来,谢辰生先生对文物工作的诸多建言,
考古所见汉晋北朝图像及相关器具和实物等显示, 公元前后至公元6世纪左右, 烤肉串曾在中国黄河流域及其周边广大地区流行。人世间的美食至尊和皇家的好尚, 应是其盛行的主要动因。其后千余年来古典烤肉串的稀见和新疆风味烤羊肉串的流行, 则印证了中华美食代有亮点与创新的史实。探究今日遍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烤肉串之源, 尚待多国学者团队的烤肉串文化考古之旅。据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和江苏等地的历年考古 ...
马王堆帛画中心的双龙穿璧图像应该是阊阖(璧门)的表现,其上的平台为昆仑悬圃。根据西汉前期的楚地文献,阊阖并不像东汉时期那样等于天门,而是“始升天之门”,也是昆仑之门,昆仑为最为重要的登天神山。整个帛画描绘的是西汉前期楚地文献中表现出的“阊阖——昆仑——天门——天帝”的升天信仰。升天成仙与昆仑为通天中心的观念在西汉前期已经形成了。
从摆脱世俗的潇洒风度向现实生活意趣的转变——以北朝一唐墓室发现的屏风式“树下老人”图为中心的考古学观察马晓玲(宁夏考古研究所,宁夏 银川市 750001)关键词:北朝 唐代 屏风式壁画 “树下老人”图 如果说到社会的变迁对于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的影响,那么战争频繁、分裂割据、各自为政的南北朝与稳定、统一的隋唐时代则是不得不说的典型。关于这种影响的研究除了历史学、哲学等知识领域的涉及外,它们也反映在
基本信息:编著:浙江省人民政府 故宫博物院出版社:故宫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7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7月印次:1ISBN:9787513412223内容简介: 2019年7月16日,“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特展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开幕,本书为特展同名图录。此次展览汇集了全国9个省市17家文博单位的260件(组)馆藏珍品,是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后首次隆重亮相。展览年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时期到明清时期,通过 ...
聚落考古是以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和器物编年史为基础,对古代社会及其赖以存在的环境进行综合性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其关注的核心是聚落。出于研究目的和区域范围的不同,聚落考古又可分为单一聚落研究、特定区域内聚落形态研究和跨区域聚落形态研究等不同层次。因聚落考古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聚落及其相关遗存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形态,因此有时也被称为“空 ...
全文阅读大河口西周墓地M6043出土釉砂珠饰的科学分析研究(作者:刘勇 王颖竹 陈坤龙 梅建军 马泓蛟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李存信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朱磊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谢尧亭 山西大学北方考古研究中心;原文刊于《考古与文物》 2019年第2期)
导语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发掘出了震惊中外的曾侯乙编钟,随后又在曾侯乙墓所在的擂鼓墩发掘了战国中期的擂鼓墩2号墓,经过多年考古调查发现擂鼓墩一带是战国时期曾国公族墓地。几乎同时,在随州东郊义地岗一带又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曾国贵族墓葬。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在随州及附近的荆山、枣阳、襄阳、河南新野、罗山等地出土大量西周至战国的有铭文曾国铜器,却不见随国铭器,这就是困惑学术界许久的“曾随之谜”,虽然有
内容提要: 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发掘后,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探讨,其中,最为热门的话题是其族属问题,在已批露的部分叶家山西周墓地的考古材料中,发掘者据文化因素,汉东政治地理格局及周初分封的政治背景等方面,力主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的族属为姬姓,且认为与东周姬姓随国应同源,但这一认识遭到了大
1957年8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城墙玉祥门外西站大街南约50米处发掘了一处隋代墓葬,墓葬规模不大但葬制奇特,随葬品亦极其丰富,许多精品为首次发现。从墓志得知,墓主李静训,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六月死,年仅九岁,同年十二月葬于京城万善尼寺之内。李静训墓石棺因难以外运而入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其余文物均送往北京,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其中的精品在为纪念国庆
玉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火烧沟文化、边塞文化、石油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火烧沟遗址发掘于1976年,是一处含有大量彩陶的早期青铜时代文化遗址,距今约4000年----3800年。火烧沟文化的历史价值突出的表现在它是我国史前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前沿、青铜冶炼的区域中心。同时,火烧沟文化也集中的反映了我国彩陶发展后期的一个较高水平,也集中的反映了古代羌族人的社会生产生活。火
玉门花海古绿洲历史变迁考李并成(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兰州,730070)一、古绿洲概况甘肃省玉门市北部,有一片面积约百余平方公里的绿洲,即花海绿洲,今为玉门市花海镇及其所辖条湖、南渠、小泉、中闸、金湾、黄土湾、东屯庄、黄水桥、干海子等村的所在,人口约万余。1990年9月,笔者实地考察时发现,即在今天花海绿洲的西北、北部,北石河南岸,还有一片已废弃的古代绿洲,可名之为花海古绿洲,因这一带又
——————————————————————————全文阅读试析西周早期社会青铜工业生产机制——以湖北随州叶家山墓地出土铜器为中心(作者:郁永彬 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陈建立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梅建军 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陈坤龙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常怀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黄凤春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文物》2019年第5期)
基本信息:作者:肯特·弗兰纳利主编:Kent V. Flannery译者:陈淳、陈虹、董惟妙、董宁宁、殷敏、韩婧、潘艳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6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9年6月印次:1ISBN:9787532592654内容简介: 本报告是根据现有资料,整理的1964年、1966年、1969年以及1975年哈拉和卓墓地4次发掘清理的69座墓葬考古报告。总体来看,哈拉和 ...
————————————————————————全文阅读广州市动物园唐代砖室墓M1的发掘(执笔:易西兵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文刊于《考古》2019年第6期)
导语199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中心五一广场走马楼街的一口古井中抢救发掘约14万枚有东汉、三国孙吴纪年的简牍,田余庆先生将其命名为走马楼三国吴简;在此之后,此片区域又先后有走马楼西汉简,九如斋、东牌楼、五一广场、尚德街等多批东汉简牍被发现。这些简牍作为长沙地方官府档案,数量巨大、形制多样、内容丰富,在过去二十年中,一直代表着简牍保护整理的新动向,也引领着秦汉史、三国史、魏晋史乃至社会史、经济史等领域的 ...
本书是墨西哥圭拉那魁兹洞穴遗址的发掘报告,作者利用瓦哈卡河谷个案研究,检验采集经济向原始农业的转变,成为考古学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典范。自1960年代起,圭拉那魁兹洞穴的发掘项目就闻名于世,当本书1986年在美国出版时,它成为考古学界翘首以盼的一部力作,也是作者在农业探源领域最为厚重的一部代表作。 圭拉那魁兹项目的主持人肯特·弗兰纳利是世界著名且才华横溢的美国考古学家,他在学生时代是罗伯特·布雷德伍 ...
英文版序 肯特·弗兰纳利 本报告是对墨西哥南部高地农业起源的跨学科研究。它始于前农业时期,止于瓦哈卡河谷东部栽培作物最早证据的出现。所采用的学科包括考古学、植物学、动物学、孢粉学和计算机建模。 这类研究已有许多先行者。我有幸参与了有关农业起源的一些最早的项目,其中包括与理查德·麦克尼什(Richard S. MacNeish) 1961—1964年在中美洲的研究,与罗伯特·布雷德伍德(Robert Braidwood) 1960年在近 ...
该如何去描述一件文物?常见的考古报告中或许会这样讲:“I式:2件。AL:35,泥质灰陶。侈口,方唇,粗颈,广肩,颈肩转折明显,收腹,平底。肩部有一对带状斜竖耳。口颈10厘米,通高22厘米,最大腹颈14厘米,底径7.8厘米。”而这种言简意赅的准确更像是医院的化验报告,并无多少可读性,或许看到以下的文字读者更容易生情:小链子轻轻摆动,羽光花影凌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