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唐宋洛阳宫城御苑九洲池初探

全文阅读唐宋洛阳宫城御苑九洲池初探(作者:韩建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年第4期)

• 青铜器研究和金文书体的意义

————————————————————————————————————————————————————————————————————————————全文阅读青铜器研究和金文书体的意义(作者:李峰 本文为《青铜器和金文书体研究》绪论)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青铜器铭文识别方法

——————————————————————————————————————全文阅读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青铜器铭文识别方法(作者:李文英 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硕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模式识别方法的古文字识别,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考古学研究;曹 斌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商周考古、 青铜器与金文研究,本文通信作者;曹春水 中 ...

• 甘肃首部文物专志《甘肃省志·文物志》出版

  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甘肃省志·文物志》出版座谈会暨首发式日前在兰州举行。  《甘肃省志·文物志》为甘肃省志第66卷,以其特殊的文化记载方式,系统传承和凸显了素有“河岳根源、羲轩桑梓”历史美称的甘肃历史特色和文化精华,彰显了传承历史文化的文博特色。该志的问世,不仅为全社会提供了特殊而鲜活的文博教材,也为传承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文化遗产提供了直观的资治辅政的参考,其文化影响和意义深长而重大。  《甘 ...

• 马晓林:我为什么研究马可·波罗

伍珺涵 整理2019-01-11 16:46来源:澎湃新闻字号2018年12月15日,“马可·波罗及其《行纪》的历史面相”暨《马可·波罗与元代中国》新书发布会在天津图书大厦举行。在分享会上,《马可·波罗与元代中国》的作者、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马晓林首先谈起了他撰写此书的一些心得。(本文系活动现场的录音整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马可·波罗首先我要讲的是为什么写这本书,以及为什么做这个研究。马可·波罗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家喻 ...

• 马晓林︱三部马可·波罗研究的经典之作

马晓林(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2018-02-28 10:11来源:澎湃新闻字号2017年,上海中西书局影印出版了三部马可·波罗研究的奠基和经典之作:玉尔、考狄《马可·波罗之书》,慕阿德、伯希和《马可·波罗寰宇记》,伯希和《马可·波罗注》。这三部英文著作,学术价值极高,自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成书以来,一直是中西交通史、元史的必读书目。遗憾的是,国内收藏这三部书的图书馆屈指可数,长久以来很多学者都是辗转复印才得以 ...

• 座谈︱解马可·波罗之“谜”:打破隔阂,深入文本,看到真相

伍珺涵 整理2019-01-13 10:39来源:澎湃新闻字号2018年12月15日,“马可·波罗及其《行纪》的历史面相”暨《马可·波罗与元代中国》新书发布会在天津图书大厦举行。关于马可·波罗和他的东方旅行,在学界、媒体曾几度引发讨论,场面热闹的纷争背后,究竟真相如何?在这次分享会的座谈环节,《马可·波罗与元代中国》的作者、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马晓林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治安、元史研究会副会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 ...

• 2018年图书盘点:考古报告及研究篇

踩着放假的尾巴为大家送上人文考古书店2018年考古文博图书书目汇总,书目收录书店所有2018年出版图书及部分2017年底出版2018年到店图书,由于图书700余种,计划分为以下几个专题:考古报告及研究博物馆研究、器物考古、文物保护等墓志、碑刻、甲骨、简帛、古文字及出土文献石窟寺、宗教、雕塑壁画、艺术史等本次为大家送上考古报告及考古研究类专题,本专题按地区分大类(专著和文集尽量分入各地区分类中,其它

• 古道上的意大利①︱拉文纳:东哥特王国的兴衰

朱明2018-06-28 10:07来源:澎湃新闻字号2018年初春,阴雨连绵数天之后,披着时有时无的阳光来到拉文纳城外的一座陵墓处。陵墓孤零零地屹立在拉文纳的东北近郊,周围是一片广阔的草地。这块地方很早以前是近海的沼泽地,后来被填成陆地。只有零星的游客来访,故而显得静谧而寂寥,与城内那些同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教堂相比,仿佛被遗忘的角落。大理石建造的白色陵墓为十边形建筑,顶部是一块整体的圆形岩石。整幢陵墓分为两层,如今里 ...

• 古道上的意大利⑦︱曼图瓦: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在这里交织

朱明2018-12-16 10:43来源:澎湃新闻字号1459年,君士坦丁堡沦陷五年后,教皇庇护二世决定召集一次全欧洲的宗教会议,商讨对土耳其发动十字军战争。教皇决定将会议地点放在意大利北部、波河中下游的一座小城——曼图瓦(Mantua),这个消息乐坏了曼图瓦的侯爵路德维科,他从众多申请者中胜出,非常珍视这个机会,这将是提升他的城市荣耀的难得机会。欧洲上层的皇帝、国王、贵族、主教将齐聚曼图瓦,为了做一名令人称道的主办者,路 ...

• 古道上的意大利⑥︱乌尔比诺公爵和他的“理想城市”

朱明2018-11-10 11:30来源:澎湃新闻字号在意大利中部偏东的马尔凯地区和翁布里亚地区之间,有一座建在山上的城市。城墙从山脚下拔地而起,一直建到山上,将城市严严实实地包围起来。城市中心是一座高大壮观的城堡,这就是公爵宫。公爵宫有两面,西面面对着陡峭地山坡,居高临下地俯瞰着谷地;东面有个规则的矩形广场,周围是大教堂、市政厅等,是城市的政治中心,从这里向北一路攀爬,可以到达一个商业广场,在此处有放射状的道路 ...

• 古道上的意大利⑧︱西斯廷礼拜堂的拥有者西斯廷教皇

朱明2019-01-06 12:12来源:澎湃新闻字号1488年的一天,艾米丽亚大道上的小城弗利,伯爵府邸。从罗马卸任赋闲在家的杰罗拉莫·利亚里奥(Girolamo Riario)看到几个黑衣人闯了进来,将他围住,其中一人举剑刺中他,其他人也纷纷动手,不多时将伯爵砍得血肉模糊,并把他的尸体扔在了大街上。许多人围上来,但都冷眼旁观,并无一人上前相救。这一年距离佛罗伦萨发生的帕齐阴谋已经整整十年了,利亚里奥伯爵作为当年的参与者是唯一还 ...

• 古道上的意大利⑨︱弗利与波吉亚教皇

朱明2019-01-29 17:25来源:澎湃新闻字号弗利是意大利东北部罗马涅地区的一个城市。当伫立在这座城市的市政广场边缘时,我才惊愕地发现这不是意大利城市常见的中世纪广场,而是被后世改造过。至于被谁改造,很有可能就是墨索里尼。可能也很少有人知道,这里就是墨索里尼的家乡。关于墨索里尼的记忆在这座城市中基本上都被抹去了,只是在大广场周围拱廊下的二手摊铺上还出售印有墨索里尼头像的徽章,使人联想起这座城市与二战的关系 ...

• 四川散见唐宋佛道龛窟总录—广元卷

该书是在对广元市辖区内小型石窟、摩崖造像进行了全面田野考古调查的基础上,以内容总录的形式呈现。此次调查20处唐、宋时期石窟和摩崖造像群,共计26个造像点,189龛(窟)。分布特征一是以金牛道主道黄柏古道段(剑阁至梓潼)和金牛道支线剑阆道(剑阁至阆中)、利阆道(广元至阆中)为主,二是以米仓道延线为主,包括西向由巴中经旺苍至广元、南向由巴中经旺苍至苍溪或阆中。此次调查有"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景云二 ...

• 考古是我们的共同语言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作《封燕然山铭》的摩崖石刻,记录东汉年间大破匈奴之功,千余年来其确切位置一直无人知晓。中蒙考察队在蒙古国杭爱山发现了《封燕然山铭》石刻真迹,在学术价值和人文交流上收获颇丰。中蒙考古的实践,是近年来我国中外合作考古的一个缩影。聚焦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助力中外文化交流,中外考古的发掘半径将越来越大。在去年年底国家文物局召开的“中外合作考古项目工作会”上,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 ...

• 东周青铜容器谱系研究(全二册)

本书选择东周青铜器中地位最重要、数量较多的青铜容器作为研究对象,从整体和全局出发,全面系统的梳理东周青铜容器的科学谱系,包括型式分类、分期断代、空间分布和文化属性四个方面,揭示东周青铜容器“铸造”的东周历史的本来面貌。

• 艾力江:寻找大唐疏勒镇

“阵云朝结晦天山,寒沙夕涨迷疏勒。”(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二首》)正如唐代诗人在疏勒行军中的迷茫,史学界在寻找疏勒城的道路上也十分迷茫。正是带着寻找“大唐疏勒镇”的梦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 ...

• 煌煌巨制 直道显形 — —《秦直道》八卷本简评

我们应该感谢两千年前我国的史圣司马迁,是他首先用言简意赅的文字记述了秦始皇帝修筑的国防快速大道——直道。不但明白它同万里长城结合对保卫京都的重要性,而且对探索中国交通史、工程史都具有特殊的作用。其次,又是因为他亲自沿着直道走了一遍,更为后来治史者做出榜样、留下了重实证的优良传统。

• 楊瑾《漢唐文物與中外文化交流》出版

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進步的一個重要條件,也是推動文化全球化和多樣性的內在要求。而中國從春秋戰國開始,已經開始了文化交流的進程,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交流日益加深,最終形成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本書作者從陝西文物的角度切入,從一個側面反映中華民族是如何學習和融合外來先進文化,又是如何使自己的燦爛文化影響世界的,本書深入地討論了從秦到唐時中國對外交流的情況,以及文化碰撞交流所激發出來的歷史進步作 ...

• 中国纺织考古与科学研究

本书将围绕纤维、染料、工艺,以及通过修复或专项技术表现的相关内容,介绍纺织品科技考古与科技史的研究前沿,使读者能够了解当前该学科的概况。此外还将通过对古代纺织品的科学研究,展现古代劳动人民在纺织科技领域的智慧结晶,特别是弘扬中华民族在丝绸发明和利用中的创新精神。

• 西安长安区韩家湾墓地发掘报告

本书全面系统介绍了2008~2010年在西安长安区韩家湾基本建设考古中发掘的汉代至明清时期的墓葬资料。报告按照墓葬的时代,重点分为东汉至西晋时期、北周隋唐时期以及宋明清时期三部分,对墓地位置、墓葬形制、葬具葬式及出土器物等信息进行了科学描述,并初步探讨了该墓地中唐代墓葬的分期及墓主身份。 ...

• 蟠螭纹与蟠虺纹——东周铜器潮流

纹饰是青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纹样的装饰变化不仅对研究审美观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当时社会的普遍意识(翦伯赞《先秦史》)。蟠螭纹与蟠虺纹是东周时期开始兴盛的一类铜器装饰纹样,并贯穿东周发展的始终。目前对两种纹饰的辨别较为模糊,要区分两种纹饰,首先需要对其定名进行一定的梳理和考证。

• 黄河流域史前·夏商考古

本书为单篇论文的合集,主要以不同时期、地区与文化类型进行章节排序。全书包括《关于磁县下潘汪仰韶文化的讨论》《晋南庙底沟二期文化初探》《庙底沟第二期文化及其相关问题》等20篇文章。

• 图书资讯丨圣域传灯录

作者的话书出来了,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没有图,不像建筑学的。 其实有很多手绘的草图,最后都拿掉了。 我戏称《圣域传灯录》是据博士论文修改出版的《东方儒光:中国古代城市孔庙研究》(陈薇主编《建筑新史学丛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的前传,记录的是行知路上的随时思考。 所以,我希望更纯粹一些,文字的阅读可以帮助建立图的想象,非具象的呈现或许更能体现属于心情或者心性的东西。 这本小书,我写给

• 文化遗产的正确打开方式

微信ID:sanlianshutong『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对有心寻访世界各地重要文化遗产的读者而言,高山云所著《从迦太基到迈锡尼——世界文化遗产旅行笔记》可能会给人以不小的启发。马耳他首都瓦莱塔的古老城墙和护城壕文 | 郑子宁*文章转载自“上海书评”(ID:shanghaishuping)当我们出去旅游时,我们到底想看什么?一个著名的网络段子是:“旅游,就是从一个自己待腻的地方,去一个别人待腻

• 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及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启示

古代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文明交流交融最耀眼的舞台,它浓缩了亚欧大陆漫长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演进,见证了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与交融。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商品互通、文化交汇、文明包容、人文交流、科技互动,沿线各国人民共同谱写了经济互利、人文互启的伟大的史诗乐章。一、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古代丝绸之路跨越埃及文明、 ...

• 长安学专家领衔编纂 《丝路物语》系列丛书举行首发式

西部网迅(记者 敬泽昊)为积极践行“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由著名文化学者李炳武担任主编,陕西省内多家博物馆参与的从书《丝路物语》,1月11日举行首发仪式。据了解,第一辑10册由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等10家博物馆的专业学者参编,并由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内容紧紧围绕深入挖掘丝绸之路物质文明的精髓,重点介绍丝绸之路沿线的大遗址博物馆馆藏珍品,体现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李炳武在致辞中表示,每册图书都 ...

• 黄滋: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方式探讨

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黄滋各位领导、各位学者、各位同行大家下午好,因为我今天不太知道要讲什么,就是按照我自己想的。我觉得文物保护要确实通过利用可持续发展,因为我自己觉得在我们浙江每年会到东原鹿宅(音),因为当年我从1980年就去修,当时省文物局拨了几万块钱,后来我到现场确实动不起来,那里面都是住人,那里面是养牛,原来是给人居住的,我觉得这一定要用。我觉得现在有一个矛盾就是利用的不平衡,一方面文物建 ...

• 尼罗河之外:古埃及与西方古典世界

  尼罗河风光(马赛克壁画)  安提诺乌斯像(雕塑)  文化就像流淌的河流一路向前滋润两岸也与途经的河流交汇,一起奔向大海。文明世界中跨文化的交流是无可避免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并诞生出奇异之花。  西方艺术起源于埃及文明,埃及艺术是世界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此前鲜有大型展览或出版物致力于挖掘埃及与西方古典世界在近2500年间沉沉浮浮的复杂关系。2018年却有不少关于埃及的展览,例如讲述古

• 【清源观察】从近日“中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趋势

图/智珠寺 图片来自网络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2019年1月12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主办,大地风景文旅集团协办的“中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乡村遗产酒店2018年示范项目授牌仪式”在北京智珠寺(Temple东景缘)顺利举行。本期清源文化遗产尝试从三个方面来观察与梳理此次论坛的精彩之处,希望从专业视角与大家共同思考这次重要活动以及如今遗产保护领域对人、对遗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