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中国天文考古学

基本信息:作者:冯时 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5月版次:3印刷时间:2017年5月印次:5ISBN:9787500459194内容简介:  《中国天文考古学》以考古发掘资料、古代器物和古文献资料为基础,综合考古学、古文献学、古文字学、民族学和天文学研究,系统探讨了中国自新石器时代已降的天文考古学问题,揭示了古代先民在天文学领域所取得 ...

• 海纳百川:陕西文物折射的对外交流/考古陕西

基本信息:作者:王亮亮 夏楠 赵艺蓬 著主编:赵荣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6年12月印次:1ISBN:9787224118650内容简介:  《海纳百川:陕西文物折射的对外交流/考古陕西》分为西域及中亚、西亚、南亚、欧洲、非洲几个篇章,并补充了东亚的朝鲜和日本,他们中有些将中华文明带回本国,有些却终其一生停留在陕西这片沃土之上,《海纳百川:陕西文物折射的对外交流/考古陕西》将这些人在 ...

• 江汉地区文化变迁

基本信息:作者:余西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7年8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8月印次:1ISBN:9787100144377内容简介:  余西云著的《江汉地区文化变迁》为作者历年发表的学术论文的精选集,主要分为两部分:靠前部分,主要围绕江汉地区先秦时期(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秦代)考古学文化的谱系研究实践,比较系统地揭示了江汉地区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楚文化消亡的历史过程,对一系列重要考古学文化及遗址的内涵、分期和年 ...

• 尼雅遗址与于阗史研究

基本信息:编著:孟凡人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7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9月印次:1ISBN:9787100134255内容简介:  《尼雅遗址与于阗史研究》分别就尼雅遗址与于阗历史、文字、政治制度和社会构成进行了论述。孟凡人对尼雅遗址的发现与于阗史的研究,为研究中原王朝与西域古国的关系、研究东西文化交流和丝绸之路提供了珍贵资料。是作者多年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目录尼雅遗址研究尼雅遗址概述尼雅遗址考古学术课 ...

• 北方民族考古(第4辑)

基本信息: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年9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7年9月印次:1ISBN:9787030543721内容简介:  《北方民族考古》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办的集刊,每年一辑。第4辑内容包括考古新发现、研究与探索、碑刻考释等栏目,收录 ...

• 大音希声:陕西古代音乐文物

基本信息:作者:孙伟刚 梁勉 著丛书主编:赵荣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2月版次:1平装:289页语种:简体中文开本:16ISBN:9787224118629内容简介:  选辑了历年陕西地区出土的先秦和秦汉隋唐等音乐文物精品,包括乐器和有关音乐的陶俑、石雕、壁画等形象资料。并有图版和图版说明,一些乐器还附有测音记录,以生动而鲜活的图文表达方式,构成一个立体、可视化的古代文明图景,从陕西文明演进这一侧面梳理出华 ...

• 华彩未央:陕西古代宫殿/考古陕西

基本信息:主编:赵荣编著:耿庆刚 孙战伟 耿朔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12月版次:1印刷时间:2016年12月印次:1ISBN:9787224118599内容简介:  《华彩未央:陕西古代宫殿/考古陕西》通过解读陕西古代宫殿及建筑遗址,如汉代未央宫、长乐宫、桂宫、明光宫、建章宫,唐代大明宫、兴庆宫、华清宫、玉华宫等,让我们能从现存的古代宫殿建筑遗址读出布政宫殿与文明产生、建筑艺术性与传统思想、政治风云的舞台。目录 ...

• 李旻:早期中国的蓝图与记忆

  近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系与亚洲语言文化系李旻教授受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邀请,作题为 “禹迹与夏墟:早期中国的蓝图与记忆” 的学术讲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邓振华老师主持了本次讲座。李旻教授讲解《禹贡》可能是傩祭禹步表演念唱的颂词  先秦文献中,三代历史传统的开端主要涉及四点:一、圣王纾解水患,奠定早期王权;二 ...

• 蔡伟杰︱印度视角下的蒙古征服中亚史

蔡伟杰上海书评成吉思汗文︱蔡伟杰在蒙元史学界当中,关于蒙古帝国经略中亚与印度的研究相对较少,而由印度学者所撰写的作品又有机会被引介到中文学界的研究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如今在内蒙古社科院翻译项目的资助下,由内蒙古大学教授刘瑾玉迻译,沈阳师范大学讲师魏曙光审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九色鹿在今年出版了这本《蒙古帝国中亚征服史》。中文读者终于有机会接触到由印度学者所撰写的相关作品。本书作者古拉提(G. D. Gulati ...

• 荥经古严道文化与巴蜀文化的渊源

荥经历史悠久,建制古远,其历史可以上溯到古史传说中的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时代。荥经地域早在新石器时代便已有先民在此活动(这一点从荥经县城严道同心村出土的大批磨制石器便足以印证)。据考证,古蜀国三大古族(蚕丛氏、柏灌氏和鱼凫氏)中的蚕丛氏和鱼凫氏便来源于夏商之际的岷江上游的荥经及其附近地区,其文化与黄帝、颛顼有关。相传古蜀国的君主便是颛顼帝的后代支庶。《史记·夏本纪》记载:鲧之父曰帝颛 ...

• 草原丝绸之路上的玉振金声——辽代考古呈现中西文化交流面貌 ...

  金宝屯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东风镇金宝屯东南。2016年6月末至9月初,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金宝屯遭盗掘的两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编号为M1、M2。墓葬内出土及当地公安局追缴的随葬品有金腰带、金耳坠、鎏金马具构件、铜器、陶瓷器等。  发现辽代皇族墓  改变“私城”位置认定  M1为砖砌多室墓,由墓道、甬道、墓门、东西耳 ...

• 敦煌壁画中的九相观

佛教将人死亡后的尸体变化分为九个阶段,是为九相,是禅观的内容之一。九相观见于(西晋)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卷1、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等,但仅提及相名,如《放光般若经》卷1记载:“当复知九相:新死相、筋缠束薪相、青瘀相、脓相、血相、食不消相、骨节分离相、久骨相、烧焦可恶相。”具体描绘各相的有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21、《观佛三昧海经》卷2,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21记载:“经:九相:胀相、 ...

• 敦煌壁画中的金刚经变

《金刚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佛经中相当重要的一部经典,约六千字,前后六译,译者鸠摩罗什、菩提流支、真谛、达摩笈多、玄奘、义净都是大翻译家,以408年鸠摩罗什译本最为流行。据统计,单鸠摩罗什译本的注疏就有65种之多。《金刚经》从南北朝时期就开始流行,敦煌文献中有《金刚经》及相关文献数量占全部敦煌文献的3%,约2000件,其中八世纪初建造的第217窟西壁龛顶绘有我国现存最早的金刚经变。而英藏敦煌绘画品S.P.2 ...

• 《陇上学人文存·樊锦诗卷》出版

《陇上学人文存·樊锦诗卷》于2014年6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共收录了敦煌学专家樊锦诗先生论文18篇。樊锦诗先生于1963年从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后,即赴敦煌从事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半个世纪以来,她把毕生精力投入到敦煌石窟的研究与保护管理工作中,不仅在石窟考古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而且领导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对敦煌石窟这一人类文化遗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保护与管理,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陇上学人文存·樊锦诗卷》 ...

• 敦煌莫高窟第332窟涅槃经变

现存唐代最早的《涅槃经变》的壁画和塑像都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建成的第332窟里。此窟平面方形,中间设中心塔柱,西壁开横长方形龛,内塑释迦牟尼涅槃像一身,头南脚北,右胁累足而卧,身长5.6米,经过后世重修。释迦涅槃像背后原有一排小塑像,大半已毁,现仅残存清塑两身。龛内西壁画十棵菩提树,北壁画摩耶夫人从忉利天乘云下娑罗双树间哀悼释迦牟尼。这是莫高窟《涅槃经变》绘塑结合的开始。第332窟-西壁龛内涅槃像-初唐- ...

• 敦煌变文

摘要: 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一、关于敦煌变文变文的出现与佛教的宣教活动密切相关,伴随着佛教的东传,佛教在中土不断发展壮大,大量的佛经被翻译、注释,但这些译本一般民众很难接受,故东晋以来,部分僧人就用浅显的方法如“唱导”来传教,以适应大批信教俗众的需求。变文就是在唱导与通俗性讲经的影响下产生的。这种以说唱 ...

• 敦煌书仪与礼法

摘要: 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内容简介】敦煌文献中有一类被研究者定名为书仪。书仪,是教人写作书信的格式仪规。敦煌书仪大致分为两个系统:佛教、道教性质的书仪及世俗书仪。礼仪则是渗透于世俗书仪中最核心的部分。透过书信中的仪式仪规,我们可以窥见礼仪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时的人们,进而形成全社会共同的行为准则。而书信,只 ...

• 敦煌佛教与石窟营建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文作者承担了其中《敦煌佛教与石窟营建》的编辑工作。本文介绍了其中《敦煌佛教与石窟营建》一书的主要内容、特色及出版价值。【本书简介】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及其周边石窟,总数有800多个,壁画5万多平方米,彩塑2000多尊,时代从十六 ...

• 敦煌文献整理:从各立规矩到有章可循

1900年6月22日,一个偶然的机会,敦煌莫高窟第17窟经道士王园箓之手打开,数万件写本文献及一批珍贵的文物被发现。这批以魏晋至宋初手写本为主体的文献数量之多、价值之高,使世界学术界为之震惊,并迅速形成了一门国际性的显学—敦煌学。由于种种原因,学界并没有对敦煌写本的风格、特点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仍习惯于用刻本的特点去看待写本,因而整理和研究不免有所隔阂和误解。其实,写本文献与刻本文献的区别很大。宋代之后, ...

• 龙浴太子的经典依据及图像转变

佛经中有大量释迦牟尼诞生后龙神为他沐浴的记载,但各种经典对龙神灌顶的描述稍有差异,有一龙说、二龙说、九龙说等等,在图像的表现形式上,有龙神像、一龙像、二龙像、三龙像、六龙像、八龙像、九龙像等等,九龙像的形象最多,本文试对此现象做一探讨。一、龙浴太子的佛经依据1、一龙说。(北凉)昙无谶译《佛本行经》卷第一《如来生品》记载:“大龙王子,如须弥山;目犹日月,动海出水。头戴云盖,速疾寻至;细雨香水,敬浴太 ...

• 敦煌写本文献学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本书为“敦煌讲座”书系之一,全书共分四编二十章。本书以敦煌写本文献为基,全方位论证了敦煌写本中涉及的文献学资料及其意义价值。本书作者张涌泉先生为我国国内具有国际性、开拓性、创造性视野的敦煌学专家,多年以来勤奋 ...

• 回鹘与敦煌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本书为“敦煌讲座”书系之一,全书共分六章,以回鹘兴起及其政权的建立、发展、分裂等内容为一主线,以其在敦煌为中心的河西地区活动为另一主线,阐述了回鹘民族与敦煌的紧密关系,并论证了敦煌文化在回鹘经济、社会、文化发 ...

• 敦煌美术学:千年风沙掩盖的艺术史

敦煌莫高窟,一个经历了一千五百年风沙摧残的文化遗存!是一部活的艺术史。现实中,莫高窟是闻名遐迩的旅游名胜——在旅游高峰时,创下了每天一万人进入洞窟参观的纪录……在学术界,“敦煌学”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但敦煌美术的研究一直默默无闻,发达的“敦煌学”与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敦煌美术学”的研究。是不是“敦煌学”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对文献资料的研究?敦煌的“艺术”研究是不是就不重要?今年,在“2014敦煌论 ...

• 敦煌,新疆石窟的榜样和标尺

新疆学者亮相敦煌8月16日-18日,由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主办的旨在庆祝敦煌研究院建院70周年的“2014敦煌论坛:敦煌石窟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闻名中外的敦煌市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及日本、韩国、英国的近150位专家、学者云集敦煌,以汇报学术研究成果的方式,庆祝敦煌研究院走过70年风雨沧桑路。与敦煌石窟有着密切联系,常与敦煌石窟并称为姊妹石窟的新疆龟兹石窟、吐鲁番吐峪沟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的新疆石窟 ...

• 敦煌文学总论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敦煌文学是由于特殊原因保留下来的特定区域、特定时期、自成系统的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因于偶然的出土,使我们发现了以前没有见到过的文学材料,从而对文学史上一些现象重新作出解释,这是比较多的。像敦煌遗书这样保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传播记录的材料,以前是没有的,因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 ...

• 敦煌历史地理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作为古代中原进入西域的门户,以及连接东西方文化之陆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的敦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历代的自然风貌,一直以来备受敦煌学专家的关注。本书作者在广泛吸取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一方面注重敦煌与中国历史的共通性,另一方面也格外重视敦煌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分别从敦煌政区建置沿革与人 ...

• 敦煌石窟艺术总论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敦煌石窟保存了4—14世纪700多个洞窟,其中有彩塑2000多身,壁画45000多平方米。如此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延续时代久远而自成体系的文化遗产,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从艺术史方面看,敦煌石窟反映了1000多年间中国艺术的发展及其演变,尤其是在唐代和唐以前的艺术遗存十分稀少情况下,敦煌石窟保存的 ...

• 敦煌丝绸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本书作者充分利用目前所保存的关于古代丝绸的实物、文献和图像等资料,通过文献考证、图像比较、分类统计、技术复原等方法,对敦煌的古代丝绸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论述,以此来还原敦煌在莫高窟开凿之后到元代几近废弃这一千年间的丝绸种类、技术、艺术、贸易等各种方面的细节,为中国古代丝绸的研 ...

• 敦煌的吐蕃时代

摘要:22卷本《敦煌讲座书系》是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此丛书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简介】吐蕃王朝是由活动在今天西藏山南地区的藏族先民雅隆部落建立起来的一个横跨青藏高原、地域辽阔的王朝。吐蕃人的始祖聂赤赞普由该地迁入雅隆河谷定居,这一地区气候湿润,自然环境优越,宜农宜牧,雅隆部落在此繁衍生息,逐步发展起来。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驻守河陇西域的唐军东调平叛,对此地 ...

• 敦煌文物研究所第一本专著——《敦煌莫高窟》

甘肃人民出版社在1957年11月出版了《敦煌莫高窟》,这是敦煌文物研究所出版的第一本专著,印数为6000册。《敦煌莫高窟》是一本较为全面的介绍莫高窟艺术和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的专著。该书包括:一、常书鸿先生写的《敦煌莫高窟介绍——中国人民的艺术宝库》,相当于序言;二、《概况》,洞窟外景和敦煌文物研究所人员工作现场照片19张(含万庚育制作的《莫高窟全图》),相当于《敦煌莫高窟介绍》一文的插图;三、洞窟塑像与壁画30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