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境遗产管理专题】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线路
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世界遗产中的跨境遗产作为一类特殊的案例,在管理上往往更加复杂,需要根据不同的遗产类型、各国的保护体系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设计。为了更多学习国外相关经验,“清源”选取了三个跨境遗产案例,来简要介绍它们的管理体系与方式,本篇文章将介绍第一个案例——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线路。遗产简介 图/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城——朝圣的终点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之路又被称为“圣詹姆斯 ...
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世界遗产中的跨境遗产作为一类特殊的案例,在管理上往往更加复杂,需要根据不同的遗产类型、各国的保护体系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设计。为了更多学习国外相关经验,“清源”选取了三个跨境遗产案例,来简要介绍它们的管理体系与方式,本篇文章将介绍第一个案例——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线路。遗产简介 图/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城——朝圣的终点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之路又被称为“圣詹姆斯 ...
(原载《丝路文明》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相马,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马匹选择的一些技术,它包括对马匹的体型、身体结构、肢体比例、器官特征、步态、速度、毛色、进食习性等方面的技术指标。相马在很多文化中甚至成为一种哲学样态或美学模式的譬喻性存在。中国文化中就用相马来譬喻如何发现人才,而产生于印度大陆的佛教更是以良马来比喻那些悟性奇高的可教之徒。 一、中国古代相马术传承的地理背 ...
境外丝路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与对策(作者在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高峰论坛”上的演讲稿,2015.11.15)世界近现代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崛起和一个民族的振兴除了强势的经济和军事外,必然也伴随着文化的强盛,而对境外文化遗产资源的关注和介入,则是文化强盛的具体表现之一。在当前“一带一路”构想的背景下,中国理应介入以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为重 ...
文章出处:光明网—光明日报作者:袁靖 【守望家园】 十多年前,中国考古学家主动走出国门,在境外开展考古发掘工作。迄今为止,从亚洲蒙古高原到南美热带雨林,从丝绸之路沿线到非洲南部海滨,都可以看到中国考古学家的身影。这是中国考古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壮举,值得积极地提倡,也需要冷静地思考。在洪都拉斯发现的玉米神头像 乔玉供图蒙古国后杭爱省浩腾特苏木胡拉哈一号墓园发掘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孟加拉国毗诃罗普 ...
公元1世纪,中原王朝的版图扩张到了中亚。自此开始,也许比这更早的时候,中国便通过丝绸之路上商人和传道者的活动与佛教建立了联系。历史上提到汉明帝(在位时间公元57/58-公元75/76)既崇尚佛教又崇尚道教,他还派遣过使者到印度寻求佛经。 图1 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佛教分布图佛教传道者在中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1世纪中叶,他们将佛教声闻乘的典籍翻译成中文。至1世纪末,译经家支谦首次将大乘佛经翻译成中文。这部佛经至今仍是已 ...
敦煌艺术代表了4—14世纪中国佛教艺术的重要成就,为全面认识中国艺术史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资料,对于当今的艺术创新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敦煌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价值谈两点看法。一、敦煌艺术是当今艺术创新的不竭源泉艺术创新应该以深厚的传统为基础。没有对传统的继承,所谓“创新”只能是无本之木。20世纪以来,由于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和敦煌学的兴起,很多艺术家们开始关注敦煌,人们认识到了像敦煌艺术这样由古代无名艺 ...
清末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六万多件敦煌遗书,其中包括数量浩繁的语言文学文献资料。举其要者,语言方面如失传已久的《切韵》系韵书,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字样学著作《正名要录》,我国最早的民间俗语词词典《字宝》,最早的名物词词典《俗务要名林》;文学方面如我国最早的词集《云谣集》,最早的女诗人诗歌选集《瑶池新咏集》,久已失传的古代讲唱文学作品变文,以王梵志为代表的唐代白话诗,唐代第一长诗《秦妇吟》,等等, ...
敦煌古代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表现在很多方面,本文拟从两个角度试作阐述。一、可以使公众领略古代中国处于世界领先时期的风采敦煌古代文化遗产的主体是公元4世纪至11世纪的文化遗存。在这个长达700年的时间段,中国是世界上制度最先进、经济最发达、文化最兴盛的国度,科学技术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敦煌石窟艺术和敦煌遗书等文化遗产所展现的就是这样一个时期的社会风貌。要而言之,敦煌古代文化遗产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1.追 ...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丝绸之路已在国内成为显学,在国际上也备受重视;三年来,讨论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文字与视频随处可见。从这些材料中可以察觉到,中国社会对丝绸之路的认识还很有限。虽然学界在不少领域都有专家,但是对“一带一路”地区的总体认知还很薄弱,难以满足在推动“一带一路”工作中的需要。1 在教育部和其他机构的鼓励下,不少大学最近都成立了“丝绸之路研究院” 之类的机构。作为长期对丝绸之路 ...
作者:黄仲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弘扬传统文化确实需进行过滤和辨别,不应不加批判地应用于现实生活。然而,从文化保护的角度来说,却不能唯优秀论,搞一刀切,因为所谓的“优秀”与“不优秀”、“精华”与“糟粕”、“精”与“粗”,其涵盖面太广,弹性太大,很容易误伤,也很容易变保护初衷为实质性的破坏。因此在文化保护领域,去伪存真非常必要,去粗取精则值得商榷。 过去的许多事实证明,许多政策 ...
金丝与金粒细工是利用金的可延展性,加工成金丝金粒焊缀在器物上用以装饰。在我国,对金丝与金粒细工装饰器物的描述时有以掐丝称呼,或单对金丝装饰以掐丝称呼,对金粒细工装饰以金粟粒、金珠、金粒、连珠纹等称呼。金丝和金粒细工在装饰品上的使用非常广泛,在头饰、颈饰、腕饰、耳饰、戒指上都有使用。 两汉以前,金丝与金粒细工的装饰品已经出 ...
“考古遗产”,英文写作archaeological heritage,是国内外已经和正在不断使用的一个泛考古学的概念,既与考古有关,又与遗产相连。它的由来,有一个过程。 二战后,由于对古迹、建筑的保护需要,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于1965年在波兰华沙成立。随着考古遗存也面临着不断增长的威胁,ICOMOS又将目光投向考古这一特殊领域,并且在1985年成立了考古遗产管理国际委员会(ICAHM),并对“考古遗产”作出定义,通过1990年 ...
目录1.秦始皇陵的空间特征及其研究 31.1 秦始皇陵区位与环境特征 31.2 秦始皇陵研究概况 41.3 古代都邑规画方法简介 42.秦始皇陵的营建 52.1 秦始皇与帝陵建设 52.2 秦始皇陵营建时序 82.3 吕不韦与李斯的贡献 103.秦始皇陵的规画 163.1 仰观俯察,选址于郦山之阿 163.2 相土尝水,筑五岭穿三泉 183.3 辨方正位,望峰而筑陵 233.4 计里画方,以矩定宫邑 283.5 置陈布势,形成帝陵总体布局 363.6 因地制宜,营之以为园 404.初步结论 ...
20世纪70年代世人瞩目的兵马俑坑的发现,揭开了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规模宏伟、丰富埋藏的秦始皇陵的主人是一统天下、自名为始皇帝的嬴政,其背后是影响着中华文明两千多年政治体制的大帝国——秦。数十年来,随着秦始皇陵考古工作的开展与研究的深入,它的价值也不断为人们所知,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兵马俑陪葬坑发现后,秦始皇陵又相继出土了铜车马、石甲胄、百戏俑、青铜水禽等重要的“奇器珍 ...
———————————————————————————————————— 全文阅读山西忻州市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原文发表于《考古》2015年第7期,作者: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忻州市文物管理处)
全文阅读土耳其恰塔胡由克遗址考古记(作者:王涛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 原文刊于《大众考古》2014年第9期)
——————————————————————————————————全文阅读试析伊和淖尔M1出土人物银碗(作者:王晓琨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 原文刊于:《文物》2017年第1期)
————————————————————————————————全文阅读三星堆遗址古文明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作者:高大伦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郭明 山东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原文刊于:《四川文物》2016年第6期)
1 早商文化的形成 郑州地区的早商文化的形成,是河北北部下七垣和山东岳石等外来文化经过豫东开封一带、进入郑州地区与当地二里头文化融合而形成的,因这一遗存首先在郑州西郊的洛达庙遗址发现,故可称之为先商洛达庙类型。这类遗存在郑州商城内城下面分布较广,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目前郑州商城内发掘的地点有黄委会青年公寓、紫荆山路中段、电力学校、北大街菜地等。重要遗迹有面积约300 万平方米的郑州商城内城、夯土 ...
宫城是中国古代城址和中心聚落中最重要、最核心、最引人注目的部分。然而宫城的出现并非与城址的出现同步,当史前城址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时才出现了宫城。偃师商城宫城曾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宫城,二里头宫城的发现将宫城出现的时间一下提前了几百年]。但是二里头成熟的宫城形态有理由使我们相信早于二里头文化阶段已有了宫城的雏形。近年蓬勃发展的聚落形态考古研究和一些重大遗址的考古新发现为宫城的形成问题提供了线索 ...
城市,历来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浓缩的精华,是文明高度的集中体现。各地的文化遗产尤其是古代城市遗存,以其独特的风貌,标识着城市的特点,成为有别于他处的城市名片。也正是由于其重要性,关于古代城市的研究,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考古学、历史学和相关学科研究的龙头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中国城市考古学论集》之所以引人注目,首先是缘于其研究内容上的重要性,更与作者的学术分量有关。 本文集的作者、著名 ...
————————————————————————————————————————全文阅读瓮城溯源——以石峁遗址外城东门址为中心(作者:孙周勇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研究员;邵晶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原文刊于:《文物》2016年第2期 )
全文阅读试论石峁城址的年代及修建过程(作者:邵晶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原文刊于:《考古与文物》2016年第4期)
关键词:辽上京 宫城 形制规模 辽金 内容摘要:宫城形制规模的不清成为探讨辽上京皇城平面布局的瓶颈。2014年辽上京考古队通过考古勘探和试掘,解决辽上京宫城形制和规模问题。推进了对辽上京皇城布局和沿革的研究。这是辽上京考古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和成果之一。图01 辽上京遗址位置图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图01)。辽上京始建于神册三年(公元918年),是辽代的首都,也是辽代最为重要的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文阅读良渚文化的社会政治特征探析(作者:何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刊于:《东南文化》2016年第4期)
2011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定居兴牧水利工程抢救性发掘了东塔勒德墓地。共发掘墓葬61座,出土器物包括陶器、铜器、铁器、金器等,其中以金器居多,约有800件。本文通过对这批墓葬资料的梳理和与周邻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比较,尝试探讨东塔勒德墓地的时代及其与欧亚草原、中国北方地区考古学文化可能存在的联系。一、墓地概述 东塔勒德墓地位于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东北约20公里的加依勒玛乡塔木齐村(加 ...
多圈短斜线纹铜镜是一类极富特色且非常罕见的早期铜镜(指春秋以前), 从安阳殷墟妇好墓发现第一件开始就引起学界的关注, 由于这类铜镜发现数量很少, 仅十余件, 分布在中原、 西北、 北方草原等不同的地区, 但形制、 纹样极其相似, 究竟蕴含了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耐人寻味, 以下将从瑞典远东古物博物馆新见的一件谈起。 2015 年 11 月笔者有幸在瑞典远东古物博物馆进行短暂的学术交流,在该馆大量的中国文物收藏中发 ...
全文阅读汉王朝与汉文化走向世界的考古学解读(作者:白云翔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全文原载于《国博讲堂2013~2014》,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9月)
英国剑桥大学官网于3月22日报道了该校考古学系教授苏珊娜·哈肯贝克主持的一项研究成果。该成果显示,5世纪入侵西罗马帝国的游牧民族把生活方式带到这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边境农民所接受。 一般来说,这些游牧民族与欧洲人在血缘和文化上都有很大差异。哈肯贝克等人对200名生活在5世纪西罗马帝国潘诺尼亚地区(今匈牙利、罗马尼亚等欧洲中部国家平原地区)的古代居民遗骸和牙齿进行了同位素分析,并将结果与当时生活在今 ...
(⊙_⊙)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地球知识局微信公号ID:diqiuzhishiju本文为我局的第104篇观察文章,今天我们讲讲威尼斯的故事,本文为《财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权》读书笔记。我正站在威尼斯的叹息桥上;一边是宫殿,另一边却是牢房。举目望去,许多建筑从河上涌现,仿佛魔术师把魔杖一挥,出现了幻象。千年岁月围抱我,用它阴暗的翅膀;垂死的荣誉向着久远的过去微笑,记得当年,多少番邦远远仰望,插翅雄狮国的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