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显示子项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丝绸之路:泽拉夫尚-卡拉库姆廊道 丝路预备遗产点 丝路相关世界遗产 丝绸之路: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
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塔吉克斯坦
世界遗产 跨国遗产
遗产专题 海上丝绸之路遗产点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长城及烽燧 万里茶道
中国历史时代
考古时期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 玛札伯亥千佛洞

玛札伯亥千佛洞,阿克苏地区,库车县,石窟寺

• 科实吐尔塔

科实吐尔塔,年代不详,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古遗址 科实吐尔塔位于三道桥乡柯西吐尔村北约300米处,地处却勒塔格山前洪积扇南缘。烽火台基底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2.5米,南北长约18米,由基底向上逐渐收分呈梯形,高约10米。东、西、北壁较直,南壁有条长约6米的斜坡,由此可登烽顶。顶部东西长约7.5米,南北长约13米。烽体为土坯结构,外敷草拌泥。 ...

• 穷特音墩古城

穷特音墩古城,唐,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古遗址 位于伊西哈拉镇肖尔巴格村东南。

• 桑塔木遗址

桑塔木遗址,唐-宋,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古遗址 仓塔木佛寺遗址  仓塔木佛寺遗址,  汉文又译为桑塔木,已遭严重破坏,现可见东西两部分。西部遗址的基部为夯筑,现高2米,南北长约12米,东西宽约7.5米,面积约90平方米。从墙壁断面可看到,在距现地表1米的地方有铺着红砖的地面。北壁残存柱洞。东部有一台基,现东西长12.7米,南北长17米,面积215 ...

• 沙尔埃克遗址

沙尔埃克遗址,唐,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古遗址 有关技术资料遗址破坏严重,仅存东西长约50米,南北长约30米,呈半圆形残高约1米,表面生长有茂 密杂草。 据老乡介绍,以前此遗址范围很大,人称古城,后取土肥田渐渐缩小。 遗址地表未见任何遗物。保护范围北界至沙尔艾克遗址以北300米,东界至沙尔艾克遗址以东260米河道边界,南界至沙尔 艾克遗址以南100 ...

• 克尔依斯古市遗址

克尔依斯古市遗址,唐,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古遗址 克尔依斯古市遗址位于牙哈乡克里希村南约2公里处,北距森姆塞木干佛洞约7公里,南距玛扎百赫千佛洞约1公里。戍堡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约110米,南北长约20米。西、南墙尚存,呈弧形,外有两座 土坯台基。东墙已毁。北面临河无墙,或有墙已被河水冲毁。墙基宽约4米,高约2米。夯筑。南墙西部有道缺口, ...

• 博斯腾废址

博斯腾废址,唐,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古遗址 博斯腾废址位于库车县博斯腾村东北约7公里处,原遗址为不规则五角形的基址,面积约800~900平方米,中部较凹,残高约3~5米,南高北较低,是库车大故城的附属遗址。现遗址破坏严重,地表遗迹已无存。

• 库木吐拉遗址

库木吐拉遗址,魏晋-唐,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古遗址 库车县西南25公里玉奇吾斯塘乡库木土尔村,遗址破坏十分严重,现存面积约75万平方米,仅见有两处陶派较多,一处在北部堆积厚达1.3米,埋着13口大缸,呈三排排列,最大腹径达1.05米。另一处位于其南55米处,厚达1.5米,也有陶缸。地表散布着大量的陶片、石器、铁器和钱币。钱币主要是汉龟二体钱和龟兹 ...

• 大故城

大故城,汉-唐,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古遗址 大故城 在库车县城东南约60公里的草湖戈壁中。又称穷沁(意即"大城")。为汉至唐时代遗址。相传城为三重,今已风化,所余城基高约0.6米,略呈圆形,周约924米。西面有一土墩,已倾圮,周约120米,似为古建筑遗址。该城形式颇类轮台之卓果特沁古城,传为汉代屯田时之校尉城。

• 阿克希古城

  

• 塔尔阿特玛札儿

塔尔阿特玛札儿,清,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古墓葬 塔尔阿特麻扎位于巴里坤县东北西山内,建于哈密九世回王沙木胡素特(1882~1930)年在位时期。麻扎坐西向东,依山而建,高2.72米,大体由两部分组成。是哈密伊斯兰教徒的最重要的麻扎之一。

• 唐朝破城子

唐朝破城子,唐,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古遗址 唐朝破城子位于巴里坤县巴里坤镇东北2.5公里,南距哈巴公路1公里,地处巴里坤山北麓较平坦地域。是清雍正九年(1731年),为宁远大将军岳钟琪修筑汉城后又在东侧补修的一座小型兵城。夯筑城平面呈方形,南北长约230米,东西宽180米,四周城坦倒塌残高1.3—1.6 米,宽5米左右,东南面城墙破损严重,北 ...

• 吐鲁番圩子古城

吐鲁番圩子古城,唐,伊犁州伊宁市,古遗址 吐鲁番圩子旧城位于伊宁市东北约10公里。城址有两处,当地人称“阿脱诺克”,“克其克阿脱诺克”意为大、小金城。大城在吐鲁番吁孜村旁,现已辟为园林房屋,城墙已不可见,城垣残迹须仔细寻找方可辨认,城略呈方形,周长约1400米左右,城内陶片,砖块等物随处可见。小城遗址在村东北的高坡上,西城墙墙基尚存一 ...

• 下台古城

下台古城,唐-元,伊犁州昭苏县,古遗址 下台古城位于昭苏县下台山口北约20公里,古称略呈方形,北墙长390米,南墙长212米,西墙长480米,东墙紧靠夏特河支流,被冲毁。城为夯筑。墙基皆存,顶宽2—3米,底宽11—12米,残高3.9米。夯层清晰。个别地段见土坯和石块补筑加固的痕迹。城墙的西南角明显外凸,似为角楼遗迹。台基长40米,宽10米。城内建筑均已不 ...

• 尕尔墩坝古城

尕尔墩坝古城,年代不详,伊犁州昭苏县,古遗址 据资料反映该古城城址南北长156、东西宽102米,城垣基址不明显,内有台基两个。但在1989年的全疆文物普查中,经实地踏访,周围地带不见城垣遗迹,仅见排列有序的土墩墓40余座散布于此,因此,“尕尔墩坝”是否是古城址似有疑问,现存疑于此。现古城已辟为农田。

• 索伦古城

  在伊犁河北岸,62团6连有一座清代古城。这就是当地人们称作的索伦城。  索伦城是明黄土夯筑而成,呈长宽各四百米的正方形城池,城外,护城河环抱城池,城垛,城门依稀可辨。它是索伦、达斡尔人民开发边疆,保卫边疆的历史见证。  谨按一统志云:“索伦,达斡尔两部原居额尔古纳河及精奇里江之地,与罗刹接境,字顺治五年(1648年)其恬领阿其布入 ...

• 寄阁寺古建筑群

寄阁寺古建筑群时代:清地址:榆林市横山区殿市镇雷梁村A区:现有寺区范围。B区:东至A区外扩300米,南、西至A区外扩200米,北至A区外扩400米。

• 木头则石窟

木头则石窟时代:北周地址:榆林市米脂县沙店镇木头则村A区:石窟本体。B区:东至石窟山体东外扩20米,南至3号窟南扩12?5米,西至木头则村公路东侧,北至石窟山体外扩20米。木头则沟石窟寺位于米脂沙家店镇木头则沟村西南约500米的独立小石山西壁上,砂岩质,方窟,从左至右编为1-3号窟。1号窟高约0.8米,宽度不详,深约0.3米,已大部风化,仅剩右侧半边 ...

• 五龙山庙古建筑群

五龙山庙古建筑群时代:清地址:榆林市子洲县高坪乡党家坪村A区:祖师殿院、娘娘庙、佛庙、关公庙及其之内的文物建筑。B区:东至水峁圪垯,南至申沟墕,西至杏树峁墕,北至绿教墕。

• 古塔寺塔

古塔寺塔时代:明地址:榆林市榆阳区古塔乡姚庄村A区:塔本体四周外扩50米。B区:A区四周外扩100米。古塔寺,据寺内道光二十年(1848年)《改修古塔寺碑记》载:因古寺外建有古塔所以名叫古塔寺。父老相传,寺创建于汉光武帝时期,明天顺元年(1457年)重修,成化十五年(1479年)修葺,并在神像上修建新塔,和原古塔配为双塔。清康熙、嘉庆、道光年间均有 ...

• 子洲龙泉寺石窟

子洲龙泉寺石窟时代:明地址:榆林市子洲县苗家坪镇石窑畔村A区:以石窟为中心,四周外扩50米。B区:东至A区向东寺院疙瘩山顶外扩1500米,南至A区外扩100米处石场,西至A区外扩100米处石窑畔小河,北至A区外扩300米处石窑畔大桥。龙泉寺石窟:位于子洲县苗家坪乡石窑畔村的寺院架下的石崖上。西北距县城30里。寺庙建于明代,原大小石窟11处,石雕、泥塑像11 ...

• 长武城

  长武城遗址城门口照  长武城遗址城墙照  长武城遗址城墙夯土  位于泾川县泾明乡长武城村。是一处大型土筑古城。城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北墙长1000米,南墙长950米,东、西墙各长1200米,墙体夯筑,基宽12米,残高3.5米,夯层厚0.08--0.1米。四面开门。城内及附近出土有唐石造像塔及瓷碗、牌饰、驽机等。城东南角发现有铜矿石、冶铜渣。据《元和 ...

• 兰州府文庙大成殿

主办单位:甘肃省文物局  技术支持:甘肃省文物信息资料中心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静宁路323号 电话:0931-4538522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6200000041 备案编号:陇ICP备18002567-2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578

• 绥定城

绥定 : 清代城名。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筑城于乌哈尔里克,乾隆赐名“绥定”。为伊犁九城之一。绥定,汉及北魏为乌孙国地。唐为西突厥地。元称作阿里麻力,并置元帅府。明属卫拉特。清初为准噶尔地,乾隆时定名为伊犁。新疆建省后,于光绪十四年(1888) 以其地置伊犁府治及附郭绥定县于此城。民国时裁府留县。1965年改绥定为水定县,1966年水定县与霍城县合并称霍 ...

• 粟特

粟特 : 中亚古部族名、国名。《魏书·西域传》、《周书·异域传》粟特,一作粟弋。北魏时,又称温那沙。在中国其他古籍中,亦称作康居、康国。故址在今中亚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泽拉夫善河流域(或作索格底亚那河)。公元前6至前5世纪开始形成阶级和国家,首都为马拉坎达(今乌兹别克斯坦之撒马尔罕)。前后附属于塞琉西、巴克特里亚、贵霜诸王朝。粟特与中国在汉 ...

• 霍加润那勒苏勒塘巴俄细石器遗址

苏勒塘巴俄细石器遗址 : 位于喀什地区疏附县乌帕尔乡西北、索赛厄肯河北岸(距河约百米远),东经75°30′29″~75°30′30″,北纬39°18′24″~39°18′25″。索赛厄肯河流向由西朝东,河流北岸发育了良好的五级堆积阶梯。 遗址主要分布在第四阶梯阶面及向河流倾斜的前缘坡地上。第三级阶梯前缘也有少量石器发现。遗址西部附近冲沟甚多,多为地下水和雨水侵蚀 ...

• 苏力塔尼木买合木提布祖尔尕古墓群

苏力塔尼木买合木提布祖尔尕古墓群 : 位于温宿镇艾西曼布拉克街东北坡上,墓群面积6 000平方米。墓群中的长眠者,传说为苏力塔尼木买合木提、阿勒、拍赫丁、布维艾介尔阿娜木、哈德尔等。墓群中苏力塔尼木买合木提王陵为最大、最古老,故以他的名字作为古墓群名。

• 宿呵多国

宿呵多国 : 中亚古国名。《法显传》宿呵多,故址在今巴基斯坦境内喀布尔河支流斯瓦特河中下游,约为巴基斯坦的马拉坎德一带。

• 苏鲁萨依岩画

苏鲁萨依岩画 : 位于玛纳斯县塔西河哈萨克民族乡南塔西河石门子东南约2公里的苏鲁萨依沟西南约1.5公里的向阳峭壁上。“苏鲁萨依”,哈萨克语,意为“美丽的沟谷”。岩画共分3组,由于线条粗浅和长年的风化,画面多已漫漶不清。今可辨析的一组有6只羊和猎人。猎人居中,双腿叉开站立,拉满弓箭,指向前边一只双角北山羊。猎人上方有一只独角大北山羊,后边有4只小独 ...

• 苏普特墓地石人

苏普特墓地石人 : 位于富蕴县库尔特乡苏普特村附近苏普特沟冲积扇面的坡地。东经89°07′,北纬47°04′57″。在石棺墓的东北立石人一尊。刻石为一巨大的砾石,高0.95米,宽0.9米,厚0.65米,呈不规则的五边形。仅在砾石的偏上部分雕刻面部轮廓,呈长椭圆形,高0.29米,宽0.25米。眉、眼、鼻、嘴浮起,眉弯曲,与鼻相连,鼻翼较宽,而且显得很大。眼睛圆形,嘴宽,微启。

• 苏阿苏沟寺庙遗址

苏阿苏沟寺庙遗址 : 位于特克斯县齐勒乌泽克乡苏阿苏村西北5.5公里。东经81°33′04″,北纬43°14′57″。该寺庙建于清代,现遗址尚存。遗址两处,东西排列,间距约100米。偏西遗址在苏阿苏沟西坡平台上,围墙墙基尚存,东西长81米,南北37米,内有5个建筑台基,排列严谨;另一处在苏阿苏沟内平地上,墙基、建筑台基尚存,规模略大于上述遗址,布局亦相同。两处寺庙遗 ...

• 苏巴什沟清代驿站

苏巴什沟清代驿站 : 位于托克逊县城南18公里的苏巴什沟中,现存6处清代驿站遗址。一号驿站:位于苏巴什沟北沟口内,东经83°34′,北纬42°37′,是沟中6处驿站最大的一处,占地面积达4 500平方米。驿站为石砌院落式建筑,呈长方形,东西长89米,南北宽48米,东西墙各开一门,墙厚1米。西南角保留有一座残高5.6米,直径8.6米的烽燧。在墙外马粪堆中采集到有“同治年制 ...

• 苏巴什东山石堆墓

苏巴什东山石堆墓 : 位于库车县城东北2.3公里的兰干村南约2公里,6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有墓98座。古墓地表封为石堆,呈圆形或椭圆形状,直径2米左右,大者3~5米,高约0.5~1米,为晋代至南北朝时期墓群。

• 苏窝克拖阿依墓群

苏窝克拖阿依墓群 : 位于昭苏县沙尔霍布乡苏窝拖阿衣村东西两侧。东经81°21′,北纬42°56′。有50余座小型土墩墓,分布在该村东西两侧的草场上,封堆微隆起于地表,高约0.5米,直径5~10米,顶部铺卵石。

• 苏贝希墓群二号墓地

苏贝希墓群二号墓地 : 位于鄯善县吐峪沟乡苏贝希村托万买来西约500米。东经89°43′~89°44′,北纬42°54′~42°55′,海拔260米。墓地坐落在火焰山北缘山前坡地上。西北侧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150米,有30余座墓葬。东南侧长约150米,宽约50米,有十余座墓葬。总面积约45 750平方米。墓葬大都被盗掘。据盗掘后的情况看,被盗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长1. ...

• 苏贝希墓群一号墓地

苏贝希墓群一号墓地 : 位于鄯善县吐峪沟乡苏贝希村南约2公里,东 经 89°43′44″~89°43′45″,北 纬42°53′42″~42°53′43″,海拔260米。墓地坐落在吐峪沟西岸的一块台地上,北为吐峪沟口,西傍山峦丘岭,东临悬崖,地势呈西高东低状。西北有一条沟,沿沟小路可通苏贝希二号墓。 墓地长约157米,宽约88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分布有45座墓葬。墓葬大都被盗 ...

• 苏尔塔西卡伦

苏尔塔西卡伦 : 清代戍所名。 位于霍城县阿力麻里边防站以北山中。设置于清光绪八年(1882)。

• 苏阿苏沟墓群

苏阿苏沟墓群 : 位于察布查尔县城东南35公里的坎乡苏阿苏村东南4公里。东经81°32′,北纬43°33′10″,在山谷中长宽约50米的范围内有土墩墓10座,封堆表面铺卵石,直径6~10米,高约0.5米左右。

• 苏巴什古墓群

苏巴什古墓群 : 位于鄯善县西45公里吐峪沟入口处的沟西台地上。 1980年曾试掘8座,1985年被盗掘破坏50多座。古墓群分为两期,一期约在春秋战国时期,一期约在西汉时期。墓葬为竖穴土坑墓,随葬品有陶器、木器、金器、铜器、毛制品等。彩陶器有彩陶壶、单耳彩陶钵、杯、碗等;素陶器有罐、钵、碟、瓮等;木器有箭弓、木杯、木盆等;铜器以装饰件、铜匕首、铜刀为多 ...

• 苏拉沟口墓群

苏拉沟口墓群 : 位于昭苏县夏塔牧场原基建队西侧。东经80°32′44″,北纬42°41′51″。在天山苏拉山口北麓坡地草原上南北长2.4公里,东西宽1公里的范围内,分布圆丘形封土堆约40座,墓顶表面铺鹅卵石,一般作南北排列,大型墓排列颇为规整。封堆高5~10米,直径30~60米的大墓约10座;其余为高0.5~0.7米,直径7~15米的中小型墓。

• 苏鲁北津岩画

苏鲁北津岩画 : 位于温泉县城西约50公里,博尔塔拉河南岸的苏鲁北津沟。岩画分布在两个点,一个点在沟口东一座相对独立的山包,海拔1 963米,相对高度约40米;第二个点在沟口东一座相对独立的山包,海拔2050米,相对高度约50米。当地牧民称这个山包为阿勒格哈德,蒙古语意为“黄花色的岩石山”。与阿东确鲁岩画隔博尔塔拉河相望,基本处于同一经纬度,南北相距不足10 ...

• 苏普特墓葬

苏普特墓葬 : 位于富蕴县库尔特乡苏普特村苏普特沟冲积扇面的坡地上。东经89°07′,北纬47°04′57″。有一座残石棺墓,仅存两块石板,长0.9米。

• 苏普特岩画

苏普特岩画 : 位于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库尔特乡苏普特村低山沟中的岩 壁 上。东 经 89°28′12″,北 纬47°05′32″~47°05′33″。发现岩画4幅,以所刻图像看,有羊、鹿等,有两幅岩画各刻1只羊,另两幅画面较大,大多为羊,此处还有人物,其中一幅宽0.9米、高1米的岩画中,最上的为1只鹿,中、下部各为两只羊;另一幅宽3米、高1.4米,大约有15只动物和1个人,画面左侧 ...

• 司玛依勒冬牧场岩画

司玛依勒冬牧场岩画 : 位于托里县城西南玛依勒山喀拉曲克牧场的司玛依勒冬牧场。岩画数量不多,由人物和羊群、马、鹿、狼等动物构成画面。表现了狩猎、畜牧、恶狼攻击羊群等与游牧生活有关的场景。有些画面形象生动,带有艺术夸张。

• 四十里井子

四十里井子 : 清代为驿站。在阜康市区东58公里。距三台四十华里,有井,故名。后因交通线路改变而荒废。

• 四十里旧城子

四十里旧城子 : 古焉耆国都城员渠城。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城西南约40公里。

• 四十里大墩烽燧

四十里大墩烽燧 : 位于鄯善县七克台乡东20公里,因烽火台距七克台乡40里而得名。为土石结构,台高5米,占地约0.006公顷。

• 四棵树乡土墩墓

四棵树乡土墩墓 : 位于塔城地区乌苏县四棵树乡四棵树大桥西侧,东经84°12′30″,北纬44°22′30″,海拔481~640米。有土墩墓31座成组呈南北向链状排列,每组土墩大小基本一致,土墩顶部凹陷或呈圆包状,其中,最大的一座高约3米,直径22米,封堆铺有卵石。

• 四棵树乌孙墓葬群

四棵树乌孙墓葬群 : 在乌苏县四棵树乡政府驻地南4公里的哈尔莫墩村口。“哈尔莫墩”,蒙古语,意为“黑榆树林”。墓葬群分布在乌伊公路两侧,共有10余群,每群六七座。墓葬均有序地南北向排列成链状,每群相距数百米或数公里,墓与墓间隔一般约百米。古墓多系封土葬,部分墓上有石块,顶部呈长方形,有的有较明显以石块嵌砌的墓道口。墓葬底部周长一般约100~200米, ...

• 四道沟原始村落遗址

四道沟原始村落遗址 : 位于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东城乡四道沟,西距东城街3公里。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分为早晚两期,早期距今约3 000年,晚期距今约2 400年。相当于西周一战国时期。有灰坑、灶址和柱洞等人类居住遗迹。出土有石器、铜器、陶器及骨器。石器大多是磨制品,有石球、石锄、石纺纶、磨谷器、石杵等;铜器有铜刀、铜笄、铜饰件; 骨器有骨针、 ...

• 四十里城子农场佛寺遗址

四十里城子农场佛寺遗址 : 位于焉耆县四十里城子农场新场部西北2.5公里。佛寺约建于汉唐时期,占地0.12公顷,院内到处可见堆积的陶片、人骨、兽骨等。1976年开荒时挖出很多高0.4米、直径0.3米左右的大小红黑色陶灰罐。在寺院的东北角原有一个土台,可能为古代烽燧遗址。

• 松树沟岩画

松树沟岩画 : 位于吉木萨尔县大有乡广泉村境内,岩画镌刻在海拔1 780米的松树沟半山腰突出的黑色晒岩上。画面共有四组。第一组是一单角、一双角的两只山羊,画面突出羊角;第二组是站立的一人一鹿;第三组内容最为丰富,艺术价值也最高,画面中有弯弓和骑马的人、昂首欲奔的马、有粗大双角的北山羊、行进中的狼和梅花鹿、看守着圈门的狗、圆形的羊圈,无论人物、 ...

• 窣利

窣利 : 中亚古地名。《大唐西域记》:“自素叶水城至羯霜那,地名窣利,人亦谓焉。”东汉时之粟弋,西晋之粟弋,东晋时修利,北朝时之粟特。其地东起素叶水城(今吉尔吉斯斯坦之托克马克城附近),西至羯霜那国(今乌兹别克斯坦之沙赫里夏勃兹附近)等一片地区。人民善于经商,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窣利人曾起了重要的作用。唐高宗显庆二年(657)设觱多河,大唐池都 ...

• 松树沟石堆墓

松树沟石堆墓 : 位于和布克赛尔县密特克乡。东经85°55′55″,北纬46°57′40″,海拔1260米。在北距松树沟水管站约1公里的松树沟西岸上,有石堆墓10座,高0.5米,直径5米左右,呈点状分布。

• 窣堵利瑟那国

窣堵利瑟那国 : 中亚古国名。《大唐西域记》窣堵利瑟那国,即《新唐书·西域传》率都沙那国,又作东曹。其政治中心在今塔吉克斯坦之乌腊提尤别。参见【苏对萨那】条注。

• 观儿下遗址

  观儿下遗址全貌  观儿下遗址采集标本  观儿下遗址采集标本  位于武山县郭槐乡观儿下村西北300米。是一处仰韶文化与齐家文化共存的遗址。面积约1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mdash;1米,暴露有灰坑、灶坑、墓葬和白灰居住面。采集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勾叶纹、弧线三角纹彩陶片及泥质、夹砂细绳纹红陶片,器形有重唇口尖底瓶、卷沿曲腹盆、圜底钵等 ...

• 阿克其克勒佛寺遗址

1981年,在墨玉县阿克其克勒佛寺遗址、萨依巴格采集双耳陶罐各1个,分别为唐代、北朝时期物品。

• 斯木塔斯古石

斯木塔斯古石 : 位于巩留县雅玛图南岭布尔汗山山顶。古石有三块,系人工树植,呈棱状,粗糙古拙,有刻蚀痕迹。其中一块之刻蚀较为明显,不像文字,似为符号,可能为突厥一部落之标记。

• 斯得克岩画

斯得克岩画 : 位于阿勒泰市拉斯特乡斯得克村沟谷中崩塌的巨石上。东经88°8′09″~88°09′10″,北纬47°55′29″~47°55′30″。在大约2 000平方米的范围的有岩画6幅,凿刻有羊、鹿等动物,以及人物形象。

• 斯木塔斯墓群

斯木塔斯墓群 : 位于昭苏县南约45公里,天山北麓阿克牙孜沟口的斯木塔斯北约1公里的丘陵地带,其东侧是阿克牙孜河谷。东经80°03′,北纬42°45′,海拔1 969米。在南北约3公里,东西500米的地段分布土墩墓约60座,大多为封堆高约1米,直径15米左右的中型墓,三、五成行南北排。较大的封堆周围都有壕沟环绕。

• 斯木塔斯石人

斯木塔斯石人 : 位于新源县以西塔勒德乡斯木塔斯沟口。东经82°51′48″,北纬43°23′38″,海拔970米。石人用长条形沙岩雕刻而成。石人高1.22米,宽0.38米。头身分明,脸呈椭圆形,五官特征明显,头戴冠。双手曲伸至胸前,右手托酒杯状物,左手压在右臂下。

• 喀孜纳克佛寺遗址

喀孜纳克佛寺遗址  喀孜纳克佛寺位于今于阗县羊场南5公里的沙漠边缘,附近有大面积的古代文化遗存。1983年底清理发掘了一座小型佛殿遗址。该佛殿也有两层殿墙,平面呈“回”字形,外墙南北长11、东西宽8.4米,残高0.6米,门开在南面。主殿地面残存方形台基;四面形成行道。外殿东、北、西三侧壁前筑台座。主殿东侧墙壁残存壁画有:垂帐纹、莲花座和二方 ...

• 布特列克佛寺遗址

布特列克佛寺遗址,布特列克,维吾尔语意为有佛陀的地方,也就是黄文弼先生在《塔里木盆地考古记》中所说的“徒诺克”废寺遗址。遗址在今皮山县城东藏桂乡北约7公里的沙漠边缘,面积近一平方公里。和田文管所曾在此采集到陶片、石膏图案雕塑残块、石纺轮、开元通宝等,其中一件飞天泥塑像比较完整,但未见到佛殿遗迹。从地望和遗址规模看,正如黄文弼先生 ...

• 布盖乌于来克佛寺遗址

这是1982年发现的一座佛教寺院遗址,位于和田县城北面约40多公里的沙漠中。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00米,地表散布著许多石膏模制残件和建筑构件。寺内偏东处有一座殿堂,边长约20米,墙残高1米。墙壁上绘著与真人等高的大型立佛像,仅存小腿和脚。其中一幅:佛身著红色袈裟, 两脚呈八字形分别站在两朵莲花上,佛脚长0.48米,两脚相距1.5米。中间跪著一 ...

• 库木拉巴特佛寺遗址

该遗址位于墨玉县扎瓦乡西北约1.5公里的沙漠中,黄文弼先生在《塔里木盆地考古记》中称其为“库马提”,说附近“瓦砾甚多,秃垣遍野”。该遗址南面有被居民称为“圆老鼠”的地方。从其地望、遗址规模和传说看,这里可能是古于阗传说中的“鼠壤坟”,玄奘《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上自君王,下至黎庶,咸修祭祀,以求福佑”的佛教圣地。  1989年发现了三 ...

• 斯合台勒克佛寺遗址

斯合台勒克佛寺遗址 : 位于墨玉县城西南方向34公里的一片荒漠中,遗址约2平方公里范围,遗物集中散布在约30平方米的一处废遗址上,主要有陶片、佛像残片等。

• 司马依勒克斯套岩画

司马依勒克斯套岩画 : 位于托里县喀拉托别牧场。东经83°31′10″,北纬45°40′。海拔1600米。岩画点在也斯道列提南7公里一条叫吐也萨依的小山沟中,该沟不太深,相对高度在50~100米之间。岩画就刻在靠近沟底的朝阳的火山熔岩石面上。有些画面集中,有些分散。最大的岩画长度在49米左右,其内容非常丰富,多为草原动物生活的场面。

• 西千佛洞 第11窟

西千佛洞 第11窟此窟始建于北周,后经隋、初唐、清代时期重修。窟形似游牧民族的圆形帐,这在敦煌石窟中是孤例。北壁开一圆券形龛,龛内民国修坐佛一身。    主室西壁千佛南北帐顶两侧绘制千佛,南侧中段北周绘制的千佛部分已脱落,后经回鹘重绘了千佛十七身。千佛着红色袈裟,面部肤色已氧化变成了黑色。千佛,主要指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三 ...

• 西丰西岔沟墓地

西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公共墓地。位于辽宁省西丰县的西岔沟小山岗上。1956年东北博物馆(今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发掘了63座墓葬。墓地位于当时辽东郡长城之北,所出文物对研究古代汉族文化与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 动物纹铜饰牌墓地面积约为8000平方米,推测共有墓葬500座左右。已发掘的全是长方形土坑墓,为坐西向东、排列有序的 ...

• 水磨沟岩画

水磨沟岩画 : 位于木垒县林场南约3公里水磨沟东侧的一座高山顶端。已发现的有7组岩画,主要反映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有动物像和畜牧场面。画面中的羊有单角和双角,有的用夸张手法,角比身体还长。画面中的马形体各部位比例适当,线刻较深,是以尖锐的金属刻成,当为晚期作品。

• 水泥厂墓葬

水泥厂墓葬 : 位于吉木乃县哈尔交乡北约1公里,东经86°24′09″ ~86°24′10″,北纬47°11′52″~ 47°11′53″。 有石堆墓10座,有的环绕石圈,呈南北排列分布。石堆直径7~8米,高0.3~0.6米;环石围墓石围为方形,边长20米。

• 水泥厂石人

水泥厂石人 : 位于富蕴县库额尔齐斯镇东额尔齐斯河北岸低矮的山梁上。东经89°33′14″~89°33′15″,北纬46°59′15″。石人头已缺失,残高1米,肩宽0.43米,厚0.16米。刻石为花岗岩质长方形石板,经通体雕刻。石人颈部比较长,着圆尖双翻领长衣,窄袖。右臂屈于胸,手托杯;左臂置于腰际,手握剑。束腰,腰带刻痕不明显。右侧垂以圆形袋囊。剑为直柄,直格,鞘上刻 ...

• 水定陕西大寺

水定陕西大寺 : 位于霍城县水定镇东关柳树巷西端。东经80°52′40″,北纬43°59′30″,海拔617米。该大寺系当地陕西回民做礼拜之所,建于清同治八年至同治九年(1869、1870)。建筑面积794平方米。寺院坐西向东,由门庭、横廓及南北厢房、礼拜寺正殿三大部分组成。

• 水磨沟老营盘遗址

水磨沟老营盘遗址 : 位于沙湾县乌兰乌苏乡水磨沟村北100米。南距乌伊公路3公里。东经85°50′,北纬44°20′,海拔495米。遗址为一座近方形的城址,城墙夯筑而成,夯层厚0.12米,夯段长3米。墙垣南北长102米,东西为105米。其东北西三面墙垣有城门。城东北角有一圆形角楼。城内没有遗物,似为清代军台。

• 税建城

税建城 : 中亚古城名。杜环《经行记》税建城。故址在今哈萨克斯坦卢戈沃依至江布尔之间。

• 朔沙克别依特墓葬

朔沙克别依特墓葬 : 位于阿勒泰市红墩乡南约12公里的山前地带。东经88°7′37″~ 88°7′38″,北纬47°45′27″~47°45′28″。有石堆墓4座,分布较散。其中,最大的石堆直径约40米,高1.5米。

• 双泉州

双泉州 : 唐代州名。唐置羁縻州,治俱兰城,隶悦般都督府。故址在今阿富汗东北部境内。

• 双河州都督府

双河州都督府 : 唐代军府名。高宗显庆三年(658)以西突厥摄合提墩部置羁縻州都督府,隶北庭都护府管辖。故址在今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一说在今伊犁河上游喀什河和巩乃斯河一带。8世纪前期废弃。

• 双烈碑

双烈碑 : 大致位于伊宁县与尼勒克县交界处的黑山头附近,为哀悼清军将领班第和鄂容安而立。乾隆二十年(1755),定北将军班第、参赞大臣鄂容安在阿睦尔撒纳发动叛乱时,由固勒扎赴巩乃斯转战至乌兰库图勒时被围,捐躯沙场,以身殉国。为表彰两位英烈,乾隆帝亲自赋《双烈诗》一首以志哀悼。乾隆四十三年(1778),班第之子福禄戍守伊犁,其孙庆麟亦来伊犁为厄鲁特营领 ...

• 双渠

双渠 : 唐代戍所名。一名羯馆饭。故址在今新疆英吉沙县至莎车县之间。

• 数满城

数满城 : 中亚古城名。唐天马都督府治所。故址在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市附近。

• 疏勒国

疏勒国 : 西域国名。都疏勒城。唐时曾迁都伽师城(今伽师县黑汰沁古城)。两汉至宋代均为疏勒国。北宋时属黑汗王朝。《魏略》竭石,《佛国记》竭叉,《洛阳伽蓝记》、《高僧传》、《续高僧传》沙勒,《大唐西域记》潏沙国,《往五天竺国传》伽师祗离,元、明后称作可失哈尔、哈实哈儿等。今地大致包括新疆喀什地区。

• 疏树

疏树 : 西域地名。《新唐书·地理志》:“自拨换南而东,经昆冈,渡赤河……又南经疏树,九百三十里至于阗镇。”是唐代从拨换城至于阗镇途中的一处地方,故址在今和田河沿岸。

• 疏勒

疏勒 : 汉代地名。汉至隋皆为疏勒国地(王莽时称世善)。唐时称潏沙,并置都督府于该地。宋时为于阗所并,元时称哈失合儿,明时称哈实哈尔,清初称喀什噶尔,光绪后改为疏勒直隶州和疏勒府。故址在今新疆喀什市东南邻近地区。

• 阿萨尔萨里古城(始昌城)

始昌城 : 隋代城名。故址在今新疆托克逊县东约30公里之阿萨尔萨里古城。

• 史国

史国 : 古西域国名。《北史》、《隋书》、《新唐书》诸史《西域传》均有记载,为昭武九姓诸国之一。唐置潏沙州于此。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以南之沙赫里夏勃兹城。

• 张罗遗址

张罗遗址,天水市,省保前三批,古遗址,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张罗遗址中心区张罗遗址文化层张罗遗址采集陶片

• 石人子岩画

石人子岩画 :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城东南24公里的石人子沟口处。除岩画外,这里还有古代石结构建筑群和墓葬。岩画较集中地分布在遗址、墓葬区之间的浅沟台地上,范围为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近1公里,共有岩画数十幅。这些岩画题材众多,内容丰富,包括动物、狩猎、对射、放牧、骑者、舞蹈等,体态各异,形象逼真。

• 石人子墓地

石人子墓地 : 位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石人子沟沟口北侧约100米,东经93°14′13″,北纬43°31′36″,海拔2 216米。墓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分东西两部分。东部有墓葬20余座,西部有墓葬30余座,均有直径2~6米,高0.2~0.4米的卵石石堆,封堆保存完好。另外还有石围墓,直径约5米。未见遗物,推断为青铜至铁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存。

• 庙嘴坪遗址

  庙嘴坪遗址  庙嘴坪遗址  庙嘴坪遗址采集标本  位于宁县新宁镇庙嘴村东北100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3米,暴露有房址、灰坑等。采集有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纹饰以细绳纹为主,彩陶纹样多见鱼纹、带纹,器形有鱼纹盆、弦纹罐和杯口尖底瓶。采集的齐家文化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黄陶片饰篮纹、绳纹,器形有高领罐、侈口罐 ...

• 巉口村墓群(包括遗址)

  巉口村墓群1--2号墓  巉口村墓群8号墓  巉口村遗址断面灰层遗迹  位于定西县巉口镇巉口村内及附近。是一处既有建筑遗址又有墓葬的文化遗存。面积约4.4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米,断崖面暴露有灰坑。曾出土新莽铁权、铜驽机、铜车饰和五铢钱等。又距村东2公里,面积约30万平方米内分布有封土墓葬9座。1979年曾清理2座,墓道向西,均为券顶砖室 ...

• 石河子清真寺

石河子清真寺 : 位于石河子市11号小区,西一路北端东侧,是石河子市内惟一的宗教活动场所。此寺坐西向东,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可容近千人做礼拜。平时居玛日做礼拜的约80人,若逢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做礼拜者有2000人左右。

• 石头城堡遗址

石头城堡遗址 : 位于若羌县城西南约40余公里,坐落在一座海拔约3 000米的峭壁南边的山顶上,两侧是深约百米的悬崖,惟有一条长约500米的小道,沿山脊的自然走向通往城堡。城堡两边有鹰嘴石、一线天等自然景观,怪石林立,犬牙交错,地势十分险峻壮观。石头城堡外观呈“⊥”形,四周有石块垒砌的围墙。围墙周长300米,只有一座西北城门,与沿山脊而来的小道相连,真有 ...

• 石国

石国 : 唐代国名。唐时中亚地区昭武九姓国之一,都瞰羯城。其国王姓石。一度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北史》、《隋书》、《新唐书》各史《西域传》均有记载。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

• 小西沟古城

石会汉戍 : 古西域驻军戍所名。王延德《高昌行记》石会汉戍。故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泉子街小西沟古城。

• 什巴尔库勒墓葬

什巴尔库勒墓葬 : 位于青河县查郭楞乡玉什库勒与什巴尔库勒山间盆地。东经90°52′16″~90°52′17″,北纬46°48′06″~46°48′07″。有石堆墓10座,均环绕以石圈,有的石圈弯曲变化。其中最大的—座石堆墓四面环水,封石堆直径53米,环石圈直径200米,残高25米。是目前阿勒泰地区发现的墓葬中最大的一座。墓地发现刻石四通,其中一通上刻鹿纹,其余三通刻圆圈 ...

• 高台红西路军烈士陵园

高台红西路军烈士陵园,张掖市,省保前三批,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56年高台红西路军烈士陵园纪念碑高台红西路军烈士陵园烈士公墓高台红西路军烈士陵园董振堂纪念亭

• 晋宁石寨山滇墓

战国至东汉初西南地区滇族的墓葬。分布在云南省晋宁县晋城乡西南的石寨山上。晋宁县汉代为益州郡滇池县地,益州郡置于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为滇王国故地。根据第6号墓出土一方金质蛇钮“滇王之印”,证实此处为滇王及其臣仆的墓地;并证实《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载滇国之事基本可信。▲ 云南晋宁石寨山10号墓 鎏金骑士贮贝器随着同一文化类型的墓葬 ...

• 西千佛洞第8窟

  此窟始建于北周,后经隋代重修。洞窟平面呈方形,有中心塔柱,前部人字坡顶损毁严重,后部为平棋顶。  窟顶前部人字坡北坡各椽格间各画手执莲花的供养菩萨各一身,多已残损;后部平棋顶西侧残存飞天莲花忍冬平棋三方,东侧残存隋画斗四莲花忍冬平棋三方。     东壁上部飞天图    窟内北、东、西壁壁面布局大体可分为上下四层。最上 ...

• 牛僧孺墓

  牛僧孺墓全貌  牛僧孺墓保护标志  位于灵台县新开乡牛村南300米。墓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封土平面呈圆形,残高2.7、底径5米。地表散见素面瓦片。墓南30米处暴露有石砌建筑基址。牛僧孺(780--848),字思黯,安定鹑觚(今灵台县东北)人,宪宗时为御史中丞,穆宗时任宰相,敬宗时加封中书侍郎、封奇章郡公、集贤殿大学士,兼修国史。僧孺、李宗闵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