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画像里的“石上千秋”:儒风往事,禾粟盈仓,三晋遗珍
汉画像石兴起于西汉早期,延续至东汉末期,石面上雕刻各种图像,既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又表现了当时人们的丧葬观念和精神信仰。“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汉画像石集中分布于山东、豫南、陕北、四川等地,不同地区的画像石在题材内容、雕刻技法、形式风格上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澎湃新闻获悉,近日,由运城博物馆和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举办“石上千 ...
汉画像石兴起于西汉早期,延续至东汉末期,石面上雕刻各种图像,既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又表现了当时人们的丧葬观念和精神信仰。“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汉画像石集中分布于山东、豫南、陕北、四川等地,不同地区的画像石在题材内容、雕刻技法、形式风格上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澎湃新闻获悉,近日,由运城博物馆和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举办“石上千 ...
新华社西安9月27日消息,记者27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随着考古工作者对唐华清宫朝元阁遗址的持续发掘,发现了大量唐代建筑构件和铭文板瓦,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唐代高台建筑遗址已显露真容。朝元阁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西绣岭第三峰峰顶北端,始建于唐天宝年间。从2018年开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配合朝元阁遗址保护项目,对朝元阁遗址开展 ...
山西陶寺遗址与陕西石峁遗址,是4000多年前分处南流黄河南北两端的临汾盆地和河套地区的两大遗址。随着石峁与陶寺考古新发现的不断披露,对二者的对比研究以及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过程多元性的再反思等相关学术问题也在不断推进。“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和石峁的考古揭示特展”正在山西博物院展出。展览何以就石峁和陶寺两处遗址进行对比展?石峁是否 ...
澎湃新闻获悉,前天(9月23日)在位于洛阳龙门西山的奉先寺北壁,一件一比一3D打印的佛首被龙门石窟研究院工作人员安放在一尊等身立佛的残像上,佛首和残像断面完全契合,实现了造像的准确复位。这件3D打印的唐代佛首造像原件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除了这件唐代佛头像,上海博物馆还收藏有另外4件出自龙门石窟的佛造像。此次身首“合璧”系上海博物馆研究员 ...
为配合国道327曲阜段改建工程,自2020年8月初,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派专业队伍入驻曲阜郑家村遗址,展开考古发掘工作,至今已进程过半。 为进一步增强文化遗址和文物保护意识,宣传考古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020年9月25日上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家村遗址考古队邀请了曲阜市文旅局、曲阜市公路局负责人、国道327曲阜段施工指挥部负责人及 ...
2020年9月24日下午14:00,定远舰水下考古配套宣传活动“探秘甲午沉舰·发掘百年遗迹”的第二板块文物展览直播在超星学习通APP上线。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海基地,工作人员万鑫带领观众线上参观致远舰、经远舰出水文物,讲解文物的属性,介绍保护修复的手段。 万鑫依次带观众参观了有机质文物、无机非金属文物、金属文物三个保护修复实 ...
为增进青年玉器研究学者间的沟通与了解,深入挖掘古代玉器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技等价值及内涵,促进玉器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传承。由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古代玉器青年学术论坛”于2020年9月25日在甘肃兰州召开。来自北京、浙江、湖北、陕西、四川、江苏、山西、辽宁、甘肃等 10 余省市的考古科研机构 ...
罗城遗址位于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古罗城村,属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至2016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对长方形城垣做过解剖和试掘工作,了解到城垣的建筑年代可能为战国时期,至六朝时期继续沿用,但规模已有明显缩小。自2020年6月起,因罗城遗址开发利用配套设施工程建设的需要,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对罗城遗址外围的小舟罗地点开展考古 ...
记者27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随着考古工作者对唐华清宫朝元阁遗址的持续发掘,发现了大量唐代建筑构件和铭文板瓦,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唐代高台建筑遗址已显露真容。 朝元阁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西绣岭第三峰峰顶北端,始建于唐天宝年间。从2018年开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配合朝元阁遗址保护项目,对朝元阁遗址开展发掘工作。发掘面积 ...
据ETtoday(实习记者 周依儒):瑞典考古学家日前宣布在瑞典南部瑟尔沃斯堡(Solvesborg)的一处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一只骨骸保全完整的狗,时间大约可追溯回8400年前,推测应该是当时主人的陪葬品。据了解,依照狗的遗骨推测,这只狗应该是属于古代的格雷伊猎犬种,比现代的品种更为强壮。 综合外媒报导,博物馆项目负责人佩尔森(Carl Persson ...
乔店遗址位于济南钢城区辛庄镇乔店村南约300米处,乔店河呈东北—西南向从遗址北边流过,遗址南边为低山丘陵,东北1公里处为乔店水库。整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现地表种有小麦、果树等农作物。为配合济莱高铁建设工程,2017年底对沿线进行考古勘探,乔店遗址即为勘探中新发现的遗址。勘探初步确定乔店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济莱高铁线路从遗址南侧穿过 ...
在赴外文物保护与研究机构中,有一支队伍走在了前列。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前身)代表中国政府,加入到柬埔寨吴哥古迹的保护行动中,持续至今。近30年来,中国政府派出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对保护吴哥古迹所提供的援助,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作为这支专业团队的主要成员之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际文物保护研究与合 ...
柴焕波(中孟联合考古队中方领队)2017年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团队第四次赴孟加拉国,和阿哥拉萨-毗诃罗普尔(Agrashar Vikrampur)基金会聘请的奥迪海亚·阿斯温(Oitihya Onneswan)考古研究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毗诃罗普尔(Vikrampura)古城纳提什瓦(Nateshwar)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中方成员为柴焕波、莫林恒、李
基本信息: 编著:海南省博物馆 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6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0年6月 印次:1 ISBN:9787030654571 内容简介: 本书是1996年4~5月,由海南省文化广电体育厅与中国历史博物馆联合牵头组成的以海南省文管办、海南省博物馆及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广东省文物 ...
天路长歌——唐蕃古道沿线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展览信息天路长歌——唐蕃古道沿线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展览地点:四川博物院一号展厅展览时间:2020年9月27日-2020年10月27日展览简介唐蕃古道亦称唐蕃驿道,公元7至9世纪唐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与吐蕃逻些(今西藏拉萨)之间使臣往来的官道。唐蕃双方通过政治联姻,使团往来,经济贸易及文化风俗的彼此影响,使 ...
山东发现一处旧石器时期遗址 距今约3万年至5万年 日前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队员在山东省沂水县跋山水库下游发现一处旧石器遗址。经专家确认,该遗址年代或在旧石器时代中期或晚期。 遗址位于跋山水库溢洪闸下游约300米处。专家结合采集的化石及石制品标本,大致推断为中晚更新世时代文化堆积,距今约3万年至5万年。 据山东省文物考 ...
2020年9月21日下午4:00-6:00,应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梅田老师在随园校区600号楼117报告厅,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主题为《死亡考古学——关于墓葬考古研究的一点思考》的讲座。此次讲座是我校考古学系列讲座总第27讲(考古名家讲坛第十五讲)。讲座由王志高教授主持,刘可维副教授等校内外师生共计一百余人到场聆听 ...
9月23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正式开园。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施小琳,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吴晓军,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闫亚林,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部原主任、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组长信立祥等专家领导出席了开园仪式。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党工委书记叶明和介绍情 ...
2020年9月21日下午,应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文博系的邀请,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文化学者王仁湘先生在随园校区600号楼117报告厅,做了题为《众神之像——创世神话中的重重蛇影》的讲座。讲座由王志高教授主持,徐峰副院长、陈声波副教授、刘可维副教授等校内外师生共计一百余人到场聆听。场下座无虚席,气氛热烈,过道走廊 ...
2020年9月24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河北康保兴隆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成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 会议聚焦新石器时代重要考古新发现。河北康保兴隆遗址年代距今8500-5200年,初步建立起坝上高原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序列,是我国北方地区较早的定居性聚落,出土距今7700年左右 ...
9月10日上午,由云冈石窟研究院与晋行记联合推出的首期云冈石窟研究院研修班在云冈石窟研究院游客服务中心多功能会议室开班。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云冈旅游区管委会主任张焯,副院长、副主任崔晓霞及我院相关专家学者出席开班仪式。张焯院长、崔晓霞副院长对参加研修班的学员表示了欢迎并分别致辞。开班仪式结束后,张焯院长为在场学员做了《东方佛教第一 ...
9月24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工作会,通报了河北康保兴隆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成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会议聚焦新石器时代重要考古新发现。河北康保兴隆遗址年代距今8500-5200年,初步建立起坝上高原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序列,是我国北方地区较早的定居性聚落,出土距今7700年左右的炭化黍,是目前有 ...
9月24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河北康保兴隆遗址、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陕西石峁及寨山石城遗址等五项考古工作新成果。五项考古工作新成果从聚落组织、信仰习俗、动植物遗存、出土遗物、宫城建筑、古城遗址等方面的考古研究,填补了史前考古中国的多项空白,多维度揭示了早期中国的 ...
2020年8月16日晚,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长风论坛(鳌山020期)暨山东大学“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暑期学校系列讲座之“二里头都邑的布局与演进新识”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海涛副研究员担任主讲嘉宾,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青教授主持。 赵海涛老师的讲座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位于洛阳盆地 ...
在贵州省惠水县摆金镇东3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名为清水苑的所在,那里山形峻峭,水势蜿蜒,山与水之间,是一片宽阔而肥沃的河流阶地,一座古老的布依族村寨便扎根于此,村因地名,曰清水苑,这里日出薄雾萦绕,日落炊烟袅袅,一派人与土地和谐共生的美景。清水苑不仅景色迷人,还保存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文化景观。布依民居吊脚楼、对歌、骑马鞍、过花桥 ...
2020年9月17日,第二批甘肃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在甘肃省博物馆举行,敦煌研究院等31家机构被命名为甘肃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第二批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授牌仪式现场(图片来自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网站)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自身优势,以文物保护技术、文物数字化技术、敦煌学研究成果、敦煌文化弘扬展示等领域为重 ...
英国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皮特里弗斯博物馆( The Pitt Rivers Museum )将其知名的“干缩人头”等藏品从其展览中移除,以致力为博物馆“去殖民化”。这些藏品原本陈列于其“对待死去之敌”的专题陈列部分,已经展示了80余年。博物馆馆长表示,“这些展品强化了种族主义和成见,与博物馆今天的价值观背道而驰。”牛津大学皮特里弗斯博物馆以收藏 ...
@中国新闻网 9月17日消息,据“海昏侯”微信公众号消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开园仪式将于9月23日上午在海昏侯国遗址公园举行。门票预约系统9月17日10点开放,预约成功的游客从23日下午两点后即可入园参观。遗址公园面向游客开放的游览区主要是遗址博物馆、游客中心、刘贺墓园等。通票价格为100元/人次。开园伊始门票优惠价为60元/人次,试行一年,不 ...
新华社郑州9月17日消息,今年5月一则新闻刷屏:一尊罕见的鹅首曲颈青铜壶现身河南三门峡,姿态优美的鹅壶惊艳到人们,壶中6斤多重的神秘液体更是留下悬念。现在实锤了,是酒!记者从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人员取样检测,鹅首曲颈青铜壶内的液体为西汉早期的古酒,并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方书《五十二病方》中的相关 ...
今年,因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全球范围内的艺术活动和展项等多半取消。庆幸的是,10月24日,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一年一会的正仓院展将如约而至。日前,奈良国立博物馆在其官网公布了“第72回 正仓院展”的完整展品阵容。 今年,正仓院将拿出59件宝物在奈良展出,包括北仓17件、中仓23件、南仓16件、圣语藏3件,其中有4件为首次展出。武器、武具和药物 ...
近日,英国北部诺森伯兰郡的文德兰达考古遗址发现了一只5世纪的杯子碎片,碎片上的文字与图案与基督教密切相关,同一地点还曾发现一座公元5世纪或6世纪的教堂地基。这一新发现为理解该时期英国的历史提供了新的材料。英国杜伦大学教授大卫·佩特正在研究这一发现,他表示,“文物与早期基督及教堂的明显联系非常有重要价值……对于这一发现的进一步研究无 ...
景德镇御窑厂是我国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精湛的官办瓷厂,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的发展史上,占有无比特殊的地位。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在抢救性发掘中,收集到数以吨计的御用瓷器落选品残片。粘合复原出的一千四百多件明代御窑瓷器,与远在故宫的宫廷藏瓷遥相呼应。从2015年至今,故宫博物院已联合景德镇市人民政府举办了5个“明代御窑瓷器”对 ...
全球疫情让艺术爱好者们很难踏上旅程,去参观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亲眼看到那些著名的艺术作品。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发起的“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遗憾,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级博物馆“接力”介绍各自的馆藏特色和馆藏珍品,拉近了人们与艺术的距离。在“手拉手:我们与你同在”的口号下,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级博物馆的馆长在 ...
残缺的文物常有更动人处,一件完满的瓷器作为整体存在时易于让人忽略其局部的美——其釉色之灿烂、其胎体之厚薄、其雕纹之精致与所绘花色之润泽繁复。9月21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景仁宫开幕的“御瓷新见——景德镇明代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瓷器对比展”中,观众们就能从破碎中领略到美感。去年十月,北京故宫景仁宫曾展出日本最著名的、最能够代 ...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是中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典型汉代列侯国都城聚落遗址。澎湃新闻获悉,明天(9月23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将开园,海昏侯国遗址出土文物将陆续在遗址博物馆存放和展示。遗址博物馆常设展厅分为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两个部分,展陈海昏侯国遗址各类出土文物1200余件。此外,筹备已久的江西 ...
▲ 考古现场炊煮用具青铜釜、青瓷器、五铢铜钱、陶器……记者20日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在湖南省资兴市唐洞街道发现的两座东汉至两晋时期的古墓考古发掘已于近日结束,共出土30多件文物。目前正在对出土文物逐一清理修复,并造册入库。这两座古墓均为砖室墓,前后相隔2米,为同一时期墓葬。根据墓砖上菱形、车轮形纹饰特点和出土器物的综合分析,考 ...
排列有序的大规模石棺墓葬群,葬俗罕见的高等级大型墓葬……近日,记者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在新疆阜康白杨河中游发现大面积分布的石棺墓群,这是新疆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石棺墓群。此外,在下游还发现十余座战国时期高等级大墓,推测可能是贵族墓地。 阜康白杨河古墓群发掘现场。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发现大规模石棺墓群阜康白杨河流域位于
2020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会预通知为落实总书记视察世界文化遗产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此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年会经验基础,创办“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会”,并同期开展相关专业培训。 本次年会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余杭区人民政府、杭 ...
9月22日,对于文博人而言最大的惊喜是什么?那非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开放莫属! 自2015年7月以来,河南博物院开始实施了震加固工程及陈展恢复提升项目以来,至今主展馆已关闭五年多。 因此,开放的消息一经传出,便立刻引发了公众的关注: 据了解,重新开放的主展馆依旧分为4层,共设有“新石器时期”“夏商时期”“东周时期”“隋唐时 ...
挥动洛阳铲,能否从泥土中探寻到中华文明的蛛丝马迹;轻轻敲打宣纸,一刷一拓之间感受汉代瓦当之美,也能窥见历史的点滴……9月17日,在新乐遗址博物馆广场,身临其境的沈阳公众考古活动不仅给现场参与者带来文旅之乐,在同步直播的云上,全国各地的观众同样经历了一次奇妙的“探宝”之旅。 清理、上纸、上墨、揭取……在拓印体验区,小志愿者和家 ...
祭蓝釉、浇黄釉、鲜红釉和白釉,在明代祭祀制度中分别被用作祭祀天、地、日、月坛。其中,由于高温下铜离子的发色对温度和气氛要求极为敏感,致使鲜红釉瓷的成品率极低。 22日起,这些罕见颜色的瓷器都可以在故宫博物院“御瓷新见”展上看到。该展将景德镇明代御窑遗址出土一些新发现且未曾展出的重要出土瓷器修复件和残片标本,配以精选的故宫博物 ...
2020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临近,兼有古朴和现代之美的百花奖LOGO,成为主办地河南省会郑州街头海报上的点睛之笔。 LOGO的设计灵感源于郑州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杜岭方鼎上的兽面纹。纹饰中的眼睛,犹如“郑州之眼”,也被赋予“大众之眼”“电影之眼”的特殊意义。在兽面纹的基础上,LOGO将中间的纹饰化作为奖杯图案,并巧妙地将“郑州”二字嵌于其中 ...
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山西陶寺遗址,被认为可能是尧都;而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陕西石峁遗址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最大规模的城址,有观点认为或是黄帝居邑。石峁与陶寺遗址二者所存在的年代相差不多,且都处于黄河流域,很多考古发现均表明,两者之间表现出交流互鉴、水乳交融乃至血脉相同的联系。当这两大考古遗址的文物并列展出时,对于中国 ...
距今4000多年的陶寺遗址和石峁遗址百余件文物18日在山西博物院展出,这是两大史前城址首次“合体”问世,共同揭示了中国早期文明的形成和早期国家的基本面貌。陶寺遗址出土的器物。 韦亮 摄民众在参观“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石峁的考古揭示”展览。 韦亮 摄 “黄河文明的标识——陶寺·石峁的考古揭示”展览是山西博物院筹备一年之久的展览 ...
记者获悉,总投资1.66亿元的河北磁县北朝考古博物馆19日正式开馆,1000余件珍贵文物将与公众见面。 北朝考古博物馆馆藏文物是东魏北齐出土的珍贵文物,展品囊括了数十年来相关考古成果,可让人们了解1500多年前文化交汇、民族融合的北朝岁月。 展馆陈列以“走向隋唐”为主题,分为煌煌帝都、巍巍陵寝、泱泱文明3个展厅和一个特别展厅。特别展厅 ...
2020年9月13日晚,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志荣老师为“城市考古开放工地高级研修班”师生作题为《城市考古与古建筑六题》的专题讲座。 讲座首先从宿白先生《中国古代建筑考古》讲义中绘制的“个体建筑台基和木架”插图展开。李志荣老师指出,宿白先生在图中不仅清晰表示了中国古代建筑中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架构的关系,还特别强调了地 ...
9月17日,是清末中日黄海海战126年纪念日,旗舰定远舰凭借其超强的铁甲防护能力,面对日舰围攻,屹立不退。而在山东威海湾刘公岛昔日北洋海军基地东侧海面也迎来一个重大的消息,定远舰遗址水下考古队在广州打捞局的协助下经过10多小时的清淤、穿缆、起吊等环节,最终成功将一块定远舰铁甲起吊出水,从而有幸让世人再次目睹铁甲的真容。经过测绘记录, ...
▲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发现的乃仁陶勒盖遗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0日对外消息指,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发现一处乃仁陶勒盖遗址,该遗址距今为8400年至7600年,是迄今为止内蒙古中部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早期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发现的乃仁陶勒盖遗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 ...
墓室彩绘倚柱斗拱 2019年10月,山西省五寨县五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项目中央大道一期工程中发现壁画墓一座,山西省文物局委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迅速赶赴现场,对该墓葬进行初步勘察,并组织实施发掘。 该壁画墓位于前所村西北与马五线交叉处。墓葬为竖穴斜坡式墓道,长3.36米,上口宽2.4米、下口宽1.3米,自深2.5米;墓道开口距现地表1.1米。无甬道 ...
排姆村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经济开发区丁堰街道排姆村南,西北距潘家塘遗址约3.4公里,东南距圩墩遗址约4公里。遗址区域原为果园,地势比周边相对较高。发掘区航拍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开辟果园时陆续发现陶片、石器,并伴有墓葬遗骸出土。通过调查得知,遗址东西长150余米,南北宽近百米,总面积约15000余平方米。1989年,曾对遗址进行过小规模试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