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大考古候选项目|广西武宣发现勒马秦汉城址
勒马秦汉城址是秦汉时期桂林(郁林)郡所属的中留(中溜)县故城,是秦始皇实行郡县制之后在岭南创建的第一批城,是广西境内最早设置的四个县之一。同时,也是广西保存状况最好的秦汉城址,布局清晰,结构完整, ...
勒马秦汉城址是秦汉时期桂林(郁林)郡所属的中留(中溜)县故城,是秦始皇实行郡县制之后在岭南创建的第一批城,是广西境内最早设置的四个县之一。同时,也是广西保存状况最好的秦汉城址,布局清晰,结构完整, ...
秦咸阳城遗址北区的整体布局面貌逐渐明朗,其宫、署、郭分列,利用人工沟结合河流、台塬等自然环境,勾勒界域和功能区,尤其是府库建筑所在官署区的确认,解决了咸阳城“北宫”中宫、署关系;而石甲胄制作点、郭 ...
本次发掘的十六国大墓M25为斜坡墓道带有土雕建筑的三室土洞墓,是迄今发现的十六国时期墓葬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完整、出土文物丰富且带有壁画的特大型陵墓。尤其是墓道上方的土雕建筑以及出土文物等带有 ...
遗址由建筑基址区、石上建筑遗迹区、摩崖造像区、墓葬区(石坛子墓地)及放生园区组成。是宋代寺院格局向明清寺院格局转变的重要例证,也是寺院营建规制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杰出范例。▲石佛寺遗址环境照▲发掘区 ...
“南海Ⅰ号”沉没地处广东中部通往西部海上交通的主航道上,也是古代中国通往西方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结构完整的水下遗存,其蕴藏的信息总量极为庞大。显示出宋代高度发达的 ...
大同聚坊和魁源坊遗址全貌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记者从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结合已揭露遗迹以及出土遗物,专家研判,位于安徽省濉溪县的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系迄今为止我国所发掘分布面积最广、发掘面积 ...
在中国每年数亿人次的流动人群中,有一群貌不出众、数量不足万人的小群体,他们总是行色匆匆,穿行于轰鸣的工地或寂静的山村之间,在房前屋后寻觅、在田间地头刨土……这是一群背行囊四海为生的技工,携电脑四处 ...
作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已经对外开放了261年。澎湃新闻获悉,大英博物馆近日公布2020特展计划,这份特展名单中,除了2019下半年开幕的《风尚东来——西方艺术中的伊斯兰影响》和《特洛伊:神话与现 ...
今年(2020,庚子年)是北宋大文豪、书画家苏轼诞辰983周年。2020年1月13日,即农历腊月十九则是苏东坡诞辰。1月11日下午,上海安簃艺术空间举办了“有间书房”系列展的第三季,征集以苏轼为主题的藏品展出,同时专 ...
2020年是文徵明诞生550周年,澎湃新闻获悉,继2014年苏州博物馆举办“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近日携手日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推出“文徵明及其时代”特展,再一次聚焦“吴门四家 ...
从明初的浙派、明中期的吴门画派,到明代后期的松江派、明末清初的武林画派、金陵画派,再到清代的安徽画派、扬州画派、海上画派……明清画坛名家之重、流派之从可见一斑。澎湃新闻获悉,1月15日,由重庆中国三峡博 ...
上海博物馆历年的年度特展备受艺术界关注。1月10日下午,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在2020年媒体会上透露了上博今年的展览计划。上博今年将推出8大展览,其中重头展览包括唐代“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珍藏展、瓷映苍穹:中 ...
2020年1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澎湃新闻获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宣布了2019 ...
提及北京潘家园、琉璃厂,上海的福佑路、豫园华宝楼等,都汇聚着一批南来北往的文物“淘客”,民间文物收藏一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却一直游走于监管的“灰色地带”。澎湃新闻昨天获悉,即将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的 ...
澎湃新闻获悉,在农历庚子年新年来临前夕,湖南省博物馆与长沙大观文化共同打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专题展览——“齐家——明清以来人物画中的家族生活与信仰”。展览将于1月15日开幕,展出60件左右明清以来的人物画及相 ...
苏州博物馆正在展出的跨年特展“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以《三松堂书画记》《须静斋云烟过眼录》为著录依据,展示70件潘隽奕、潘世璜这一支潘氏的书画、碑帖等收藏。澎湃新闻特刊发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 ...
北京头条客户端1月8日消息,故宫博物院古建部高级工程师纪立芳近日在《紫禁城》杂志上披露了诸多“皇帝寝宫”养心殿大修的细节。据纪立芳介绍,养心殿区西北角的燕喜堂,曾一度于同治光绪时期作为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时 ...
资料图:秦兵马俑一号陪葬坑出土的“将军俑”。 中新社发 张远 摄中新网西安1月6日消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6日透露,2019年该院科研工作有序推进,完成兵马俑一号坑18件陶俑、8件陶马的提取及拼对。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
去年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的“三国志”大展曾再度在中日两国引发热议和好评。澎湃新闻获悉,这一大展近期将回国展出:“三国志——文化主题特展”将于2020年1月23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出,展览从国内10多个省市 ...
新华社郑州1月1日消息,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近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建设周期8至10年,建成后将呈现一个完整的3000多年前殷商都邑布局。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是我国最重要的古代都城遗址之一。据介绍,殷墟国 ...
地处福建省龙岩的永定土楼姿态万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2008年7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9年的最后一天,在被称为“土楼王子”的永定著名土楼——振成楼,八位来自各国的艺术家与音乐人共同开 ...
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与书画史的巨人之一,其文、诗、词、书、画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化的代表之一。澎湃新闻从2019年12月30日的“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九、十月份北京故宫 ...
澎湃新闻从今天的故宫博物院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故宫博物院接待观众数量首次突破1900万人,截止到2019年12月30日,共接待1929万7632人,预计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将突破1930万人次。据故宫博物院今天公布的数据, ...
香港鸿文慈善基金向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捐款100万元人民币1月11日,香港鸿文慈善基金向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捐款100万元人民币,用于敦煌石窟保护研究人才培养事业。捐赠仪式在深圳新都酒店举行,香港 ...
庚子将至,已亥岁尾,由敦煌研究院与凤凰卫视联合主办的“大盛敦煌艺术大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盛大开幕,迎来逾万人观展,引起了一股“敦煌文化”热潮。此次大展是敦煌石窟数字化最新成果的全方位呈现,敦煌研究院利 ...
1月8日,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常书鸿敦煌艺术专项基金成立暨花开敦煌产品上市发布会在敦煌研究院兰州分院隆重举行。“常书鸿敦煌艺术专项基金”正式成立。该基金由敦煌研究院、常沙娜先生、甘肃普康酒业集团有 ...
2020年1月6日上午,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在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举行揭牌仪式。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北京服装学院刘元风教授共同揭牌并分别致辞,来自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 ...
2019年12月31日下午,院科研管理处组织的2019年度敦煌研究院学术成果报告会在文物数字化研究所会议室举行。本次学术成果报告会邀请了文献所、编辑部、考古所、保护所等部门的六位专家学者作了学术报告。西千佛洞、榆 ...
距今8000年左右,渭河流域的先民烧制出了中国北方第一批彩陶。此后,彩陶广泛出现于黄河、辽河、长江等流域的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而黄河上游甘肃地区彩陶最为发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彩陶文化。 从12月25日起的 ...
1月7日,历时三年竣工的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该博物馆是中国首个海塘遗址博物馆。 古海塘是浙江杭州钱塘江河口两岸平原的御潮屏障。为护卫钱塘江两岸富饶之地免受潮水侵袭,智慧勤劳的沿江人创筑 ...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甘肃省文物局、甘肃省博物馆等十几家文博单位举办的“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于12月25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期12个月。此次展览就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积极搭建平台,用专题展览的形 ...
桥头遗址位于浙江省义乌市城西街道桥头村,义乌江支流桐溪在其东侧50米处由北向南流过。自2004年9月以来,桥头遗址考古发掘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证实这是一处上山文化遗址,最早年代距今约9000年。 发掘表明 ...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1月3日,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启动,36项目作为初评候选项目入选,包括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等。 ...
在12月27日举办的辽宁省田野考古业务培训班上,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了2019年辽宁省文物考古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 2019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大学历史系及辽宁省内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考古研究室主任丛德新研究员表示,边疆考古大有可为,中国近年来在边疆与中原地区古代文化互动交流、共同推动华夏文明发展等方面,取得丰富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 由中国社会科学 ...
正在河南淮阳平粮台考古实习基地进行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19年度田野考古实习已近尾声。12月28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一行亲临发掘工地,参加考古文博学院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承办的“国家文物局20 ...
2019年12月14日上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赵西晨研究员,以《遗迹、遗痕与保护——从横水西周墓地“荒帷”的保护说起》为题,在做了一场精彩的演讲。这是“考古学是什么”系列讲座的第六讲。开始,赵西晨老师通过对 ...
日前,中国援助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历史文化遗迹修复项目通过内部竣工验收,标志着中国在乌开展的首个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圆满完成。乌兹别克斯坦副总理拉马托夫在视察该项目时积极评价修复工作,表示希望乌中两 ...
在近日召开的中外联合考古项目工作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据初步统计,2019年我国开展中外联合考古项目46项,包括赴外考古项目38项,外国考古团队在中国境内合作考古项目8项;延续性项目33项,新开展项目13项;涉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6日透露,2019年该院科研工作有序推进,完成兵马俑一号坑18件陶俑、8件陶马的提取及拼对。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基础,以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为依托的一座大型遗址博物院。 ...
记者从“2019年湖北考古业务成果交流会”获悉,刚刚过去的2019年,湖北田野考古任务顺利完成,考古发掘成果丰硕。 “2019年湖北考古业务成果交流会”于1月4日在黄冈召开,会上通报,湖北省全年经批准发掘的主 ...
转眼又是一年。新年伊始,对于湖南考古人来说,最为翘首企盼的就是一年一度召开的“湖南考古汇报会”,全省上下业务人员集聚长沙共襄盛会,这是湖南考古人心目中一个新旧年交接、继往开来的标志,也是湖南考古工 ...
1月11日,“2019年度四川省考古工作报告会”在成都举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等纷纷披露了2019年度考古成果。甘孜发现20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大邑高山古城遗址植物遗存综合研究 ...
记者11日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2019年甘肃以早期文明起源、东西方文化交流及周秦文化研究为重点,开展了天祝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阳关遗址、石家墓群、锁阳城遗址等重点考古发掘项目16项,不断丰富对中华文明与甘 ...
原本只能在文献和样式雷图纸上了解的圆明园舍卫城模样,通过考古发掘慢慢立体丰满起来。记者昨天获悉,经过半年的考古工作,舍卫城第一期500平方米考古发掘已经完成,这座“园中佛城”南城门区域已经有了大致轮廓 ...
位于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佘市桥镇的伞顶盖遗址,在2019年考古发掘中出土各类石制品4897件,主要原料以燧石和石英砂岩为主。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意愿8日在2019年湖南考古汇报会上透露,考古队对制作 ...
近日,福州市文物考古队联合福清市文物保护协会,对福清海口镇新发现的古井和古残墙进行考古勘察。经专家现场勘查鉴定,古井为宋代古井,古残墙为明代镇东卫城遗址。 古井和古残墙均位于海口镇立新行政村官下 ...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员在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的沙梁子古城遗址发现一处汉代官营手工业作坊遗址。 考古人员在沙梁子古城遗址东区发掘清理出砖瓦窑8座、墓葬1座。据介绍,此次清理 ...
近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广州横枝岗清理出墓葬57座,其中汉墓11座、晋南朝墓13座、唐墓2座、宋墓1座、明墓5座、清墓25座,出土陶器、青铜器、铁器、珠饰等文物近500件(套)。 2019年7—12月,为配合广州 ...
1月12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2019年6—9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第三次对哈萨克斯坦的拉哈特(Rahat)古城等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与发掘,出土文物约70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