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水下考古及海丝研究专家聚首定海 为申遗献策支招

 福州新闻网11月25日讯(记者 邱陵)“这次活动让全国水下考古专家、海丝研究学者汇聚一堂,重新回到中国水下考古的‘摇篮’,不仅是为了纪念,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推动各界形成共识,重视连江定海湾的历史地位,并进一步开展古沉船考古发掘工作。”25日,前来福州连江参加研讨会的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原党委书记、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张威如是说。23日-26日,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纪念定海湾古沉船考古发掘30周年,“20 ...

• 福州定海湾沉船文物今起展出半年 珍贵文物有110件

“顺风相送定海湾——沉船文物展”于25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博物馆开展。 陈建国 摄中新网福州11月26日电 (叶秋云)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纪念定海湾古沉船考古发掘30周年,“2018海丝寻迹·定海行”系列活动在福建连江举行。作为系列活动之一,“顺风相送定海湾——沉船文物展”25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博物馆开展。连江是福州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海湾更是历代“顺风相送”的繁忙航道,是中国古沉船分布最 ...

• 201件丝路沿线文物国博展出

记者 李继辉 摄影希腊的红彩巨目纹陶杯,伊朗的牛形陶器、犍陀罗弥勒菩萨坐像以及我国陕西出土的黄釉骆驼俑……201件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文物今天起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讲述多种文明的交融互鉴。在“平民情怀——平山郁夫藏丝路文物展”上,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带来了200件(套)藏品,国博也拿出了1件藏品。策展人介绍,将通过古代文物与当代艺术创作相结合的方式,讲述自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8世纪之间,丝路沿线地区波澜壮阔的“历 ...

• 《法宝重光—千年国宝佛经大展》开幕 公开展示20多件国宝佛经

唐代敦煌写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十三》。主办方提供中新网北京11月27日电 (记者 于立霄)《法宝重光—千年国宝佛经大展》27日在嵩山少林寺大禅堂开幕,展览汇集荣宝斋征集的藏品及少林寺藏经阁的秘藏,有隋唐敦煌写经、宋元善本古籍、千年国宝佛经等,年代从南北朝至元代,时间跨越1500余年。此次展览历时3天,由中华老字号荣宝斋与少林寺藏经阁首次联袂举办,将珍藏的国宝级敦煌写经、国宝佛经进行展示。南北朝敦煌写经 《大 ...

• 浙博“十六国至五代佛教金铜造像”展示佛教中国化进程

      “澎湃新闻·古代艺术”从浙江省博物馆获悉,“佛影灵奇——十六国至五代佛教金铜造像”特展将于11月29日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开幕。展览以中国境内十四个省市区出土的十六国至宋初吴越国时期的金铜造像为重点,意在展示两千年来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佛教的基本面貌以及浙江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展期持续至2月28日。    南朝谢灵运《佛影铭》中写道:“法显道人,至自祇洹,具说佛影,偏为灵奇 ...

• 中国美术馆呈现古代岩画与居延汉简

          展览现场    11月21日,数百件被誉为“世界美术活化石”的古代岩画和边塞文化重要见证的居延汉简在中国美术馆开展。“美在阿拉善—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共展出岩画实物29件,雕塑6件、拓片39件、汉简106枚。岩画内容有人物、动物、符号及狩猎、祭祀、舞蹈等,简牍则是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出土的居延汉简。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与“圆”二字构筑了简洁、概括的几何图式,大漠的壮美 ...

• 刘玉珠:把青年发展摆在博物馆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

  第八届“博博会”期间,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博物馆协会和福州市人民政府于23日下午联合主办了主题为“变革中的博物馆青年”的“首届全球博物馆青年论坛”,这是中国和世界性博物馆组织首度为青年博物馆人量身定制的交流平台。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发表了题为“青年与新时代中国博物馆”的主旨演讲,寄语中国青年,与博物馆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刘玉珠谈到,博 ...

•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大会于成功举办

  11月24日—25日,首届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大会在“博博会”期间,于福州国际海峡会展中心举办,来自21个国家的30多所文博机构派代表汇聚一堂,探讨未来合作计划,签署展览合作框架协议。“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简介  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69个成员单位)联合“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28个成员单位)和“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54个成员单位)3个组织 ...

• 第八届“博博会”圆满落幕

 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于11月23日至26日在福州市举办。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日程,于26日在福州落下帷幕。    本届“博博会”以“博物馆:新时代·新征程”为主题,深入贯彻十九大报告关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精神,围绕国家文化战略,发挥平台功能,促进博物馆与科技、教育、旅游、设计、知识版权 ...

• 埃及考古学家新发现木乃伊 可追溯至2300多年前

 埃及古物部当地时间11月28日发布的照片显示,埃及考古学家在开罗南部的金字塔建筑群中发现了可以追溯到2300多年前的木乃伊。埃及古物部在一份声明中称,在代赫舒尔阿蒙尼米哈特二世的金字塔东南部地区工作的埃及考古小组发现了许多许多古代墓葬,内有8具棺材。

• 中国博物馆协会非国有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员大会举办

   11月22日 ,中国博物馆协会非国有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员大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举办(以下简称专委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罗静、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以及来自各省区市文物局领导,24个省区市的博物馆馆长、代表和文化学者近300人出席会议。专委会副主任、北京观复博物馆副馆长李瑄主持此次会员大会。 中国博物馆协会非国有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勇向 ...

• 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公布 多个项目见证改革开放四十年

  11月24日,“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在东南大学公布。此次公布的共一百个建筑,遍布中国多个城市,建造时间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增加的多个现代建筑项目,还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巨变,令这份名单更添时代感。    据介绍,“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始创,首批98个项目的名录于2016年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宝蕴楼公布;第二批100个项目的名录于2017年在安徽池 ...

• 技术创新与博物馆发展高峰论坛在福州召开

  11月25日,由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协同工作平台和中国博物馆协会传媒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技术创新与博物馆发展高峰论坛”在福州召开。国家文物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室,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及部分省级文物局负责人、代表,以及国内多家博物馆、互联网企业的专家学者、技术代表100多人汇聚一堂,围绕“协同创新,跨界融合”的主题,探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科技在文博行业中的创新应用,分享智慧博物 ...

• 中国博协展览交流专委会2018年年会在福州召开

  中国博物馆协会展览交流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11月22日在福州召开。国家文物局、福建省文物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相关领导以及128名会员单位及文博相关行业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上,专委会主任赵古山总结了2017年全国文物出入境展览情况,介绍了博物馆馆线体系建设暨博物馆文创产品营销平台构建内容以及下一步重点工作。    来自湖南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吉林博物院、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中国(海南 ...

• 故宫博物院与中国旅游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1月28日,故宫博物院与中国旅游协会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和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故宫博物院和中国旅游协会将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文化旅游传播、数字化建设、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打造“中国服务”品牌,树立标杆产品。双方还将共同整合旅游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内涵,增长产业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双方将以此 ...

• 中国南方先秦考古学术研讨会开幕

   11月29日上午,中国南方先秦考古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会议由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浙江省文物局主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承办。开幕式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方向明主持。浙江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副处长许常丰、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中国考古学会夏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许宏、中国考古学会两周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徐 ...

• 黄土高原发现超大型聚落遗址

 日前在延安举行的国家文物局“十三五”重点研究项目2018年度推进会暨芦山峁遗址考古现场会爆出,延安芦山峁遗址发现多座大型人工台基及其上构建的多座规整院落,似可被视为中国最早的宫城雏形。此外,发掘出大型四合院式建筑群落和两座附属小型院落,出土了大量槽型板瓦、筒瓦、玉器等珍贵文物,显示出该遗址在北方地区较高的层级地位。    延安芦山峁遗址四合院式院落建筑群远景。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告诉记 ...

• “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在青海省博物馆展出

欢迎关注“文博中国”! 11月30日,由青海省博物馆牵头,多家文博单位联合举办的“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在青博开展。展览分为唐蕃古道的缘起、唐蕃间政治关系、唐蕃间经济往来、唐蕃间文化交流、唐蕃古道的影响五个部分,精选了青海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宁夏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四川博物院、西藏博物馆、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海西州民族博物馆、青海省湟源县古道博物馆等单位

• 【重大发现】中国科学院、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重大成果: 四万年前人类就登上了青藏高原

欢迎关注“文博中国”! 是谁手执石叶在尼阿底驻足,人类文明的史诗响彻青藏高原。3万年前,人类几乎征服了亚洲的每一处未被冰盖覆盖的土地,甚至可能已经在北极圈的边缘定居。青藏高原则因其恶劣的环境而成为最后一片无人之境。11月3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了一项重大学术研究成果:考古学者在藏北羌塘高原发现一处具有原生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尼阿底遗址(Nwya Devu),证实古人在距今4-3

• 丝绸之路(南亚段)跨国系列申报世界遗产学术研讨会在西安成功举行

2018年11月12日,丝绸之路(南亚段)跨国系列申报世界遗产学术研讨会在西安成功举办。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中外代表合影本次研讨会是2017年丝绸之路(南亚段)跨国系列申报世界遗产学术研讨会的延续。研讨会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主办,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中国国家文物局、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及西安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各方以2017年会议形成的七点共识为背景,针对丝绸之路南亚段沿 ...

• “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申报与管理国际培训研讨会” 圆满闭幕

2018年11月22日,为期12天的“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申报与管理培训班”在西北工业大学南山苑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圆满闭幕。本次国际培训班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COMOS International Conservation Centre-Xi’an,简称IICC-X)主办,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UNESCO WHC),中国国家文物局,西安市人民政府,以及西北工业大学的鼎力支持。本次培训班邀请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COMOS,英国伦敦大学、纽卡斯尔 ...

• 敦煌研究院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

2018年11月2日,“第三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9家不同行业组织管理模式和1名个人获奖,敦煌研究院“基于价值完整性的平衡发展质量管理模式”荣登榜单。国务委员王勇出席颁奖大会为获奖组织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参加颁奖仪式,并代表获奖组织做大会发言介绍敦煌研究院质量管理模式。中国质量奖是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敦煌研究院是文博行业首个获此殊荣的组织。几代莫高窟人长期坚持以“真实完 ...

• 国际敦煌项目(IDP)合作单位工作会议在英国图书馆召开

2018年11月1-2日,在英国图书馆召开了国际敦煌项目(IDP)合作单位工作会议,英国图书馆、英国博物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研究院、日本龙谷大学、东京大学、法国国家图书馆、维也纳大学德国勃兰登堡科学院、美国乔治城大学IDP项目组等7个IDP项目伙伴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做了主题发言。作为此次会议主办方的英国图书馆亚洲部还邀请了IDP项目顾问专家团队参加了项目研讨。敦煌研究院代表与英国图书馆 ...

• “数字敦煌-文化创意体验展”走进南京融交会

中国(南京)文化科技融合成果交易会于2018年11月2日至4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应组委会邀请,敦煌研究院参加了本届展会。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团队精心策划了以“数字敦煌”为核心内容,结合高保真复制壁画、数字节目展示,文创产品销售与体验为一体的“数字敦煌-文化创意体验展”,系统展示了敦煌文化与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成果。“数字敦煌-文化创意体验展”现场敦煌研究院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数字敦煌”的构想,旨在利用 ...

• 第44期“敦煌读书班”简讯

由敦煌研究院主办的第44期“敦煌读书班”于2018年11月2日下午于兰州院部一楼敦煌文献研究所阅览室举办。来自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甘肃政法学院、高台县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读者集团以及敦煌研究院各部门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活动。(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杨富学研究员)读书班负责人杨富学所长在简短的开场白中回顾了“敦煌 ...

• 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专业委员会年会曁第12届古遗址保护学术讨论会在新加坡召开

2018年10月29-11月3日,第十届亚洲岩石力学研讨会及2018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加坡召开,我院作为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在大会期间组织召开了专业委员会会议及第十二届古遗址保护学术讨论会,18名来自古遗址保护行业的学者及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委员会由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专业委员会主席、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研究员主持。会议首先由专业委员会主席 ...

• 敦煌研究院荣获“大国之旅——最具热度博物馆”

今年1月5日,原国家旅游局联合高德集团发布了全国全域旅游全息信息服务平台。近日,基于平台累计的大数据,高德地图、新浪微博、央视网联合推出了微博平台“大国之旅——中国景区旅游综合服务能力指数评选”活动。基于“全国全域旅游全息信息服务平台”累计的大数据,“大国之旅”活动评选了杰出口碑景区、最具热度景区、最具热度博物馆等9个单项奖,其中,敦煌研究院官方微博“@莫高窟”发起的投票获得大量网友支持,单条阅读量达 ...

•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石窟寺保护:如何看待抢救性保护

中国石窟寺是丝绸之路上见证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质性遗存,石窟寺保护与修复的成果集中体现了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水平。为顺应“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突破石窟寺文物、遗址保护的瓶颈, 11月4日至5日,“复旦大学文化遗产保护高峰论坛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石窟寺保护论坛”在上海举行。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余江宁、云冈石窟研究院副院长卢继文、麦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所长李天铭、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 ...

• 2018年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敦煌文博管理研习营”开营

为深入认识和传承丝绸之路的文化历史,进一步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学习敦煌研究院先进经验,加强合作交流,在教育部思政司、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和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的指导下,由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和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敦煌文博管理研习营”将在敦煌开展为期六天的研习营课程。11月6日上午,“敦煌文博管理研习营”开营仪式在敦煌研究院成功举办。敦煌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马世林,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 ...

• 「重磅」敦煌文化守望者二期项目招募中

飞天曼妙,洞窟幽谧,供养虔诚,千年的营建给了我们一个千年的敦煌。人们眼中,她神秘、遥远、让人心生想望,她日渐走入千户万家,用艺术瑰宝与人文匠心的传唱装点了城市的场馆与街道。敦煌研究院的研究者们是莫高窟最长情的守护者,带着对一代代敦煌守护者的敬意,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以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敦煌。“敦煌文化守望者”文化公益项目,2017年10月由敦煌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文 ...

• 敦煌研究院与北京舞蹈学院达成战略合作

双方签约11月9日,敦煌研究院与北京舞蹈学院合作协议签署,及敦煌舞蹈文化研究创新中心教学实习基地揭牌仪式在莫高窟举行。签约仪式由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赵声良主持,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与北京舞蹈学院校长郭磊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双方约定为促进敦煌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充分发挥双方在敦煌舞蹈文化领域中的资源优势,在教学、科研、学术研究、文化传承与传播等当面开展合作,建设“北京舞蹈学院敦煌舞蹈文化研究创新中心 ...

• 《西夏文物》编纂工作会议召开

会议现场2018年11月9日下午,《西夏文物》编纂工作会议在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召开。著名的西夏学专家史金波先生、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研究员、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院长杜建录教授、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高国祥主任、敦煌研究院刘永增研究员、敦煌研究院考古所所长张小刚研究员、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副所长赵晓星研究员、敦煌研究院考古所王建军副研究员以及子课题组各组成员参加了会议。史金波先生主持会议由史金波先 ...

• 敦煌研究院召开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论证会

2018年11月8日上午,我院召开了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论证会,对该项目的可研报告和设计方案进行充分研究论证。我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旭东,党委副书记马世林,副院长罗华庆,党委委员、副院长赵声良,纪委书记廖士俊,院党委委员韩延军、宋真、吴健、汪万福,以及旅游服务一线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和项目建设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特别邀请了敦煌市市委副书记李春林、副市长成兆文及旅游局、国土局、规划局、发改局等相 ...

• 阿克塞县哈萨克民族博物馆与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进行馆际交流

11月8日,酒泉市阿克塞县哈萨克民族博物馆一行19人,以馆长哈布力别克与阿克塞县智力协会主席、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邓是君作为领导访问莫高窟,举办了“一带一路上的哈萨克文化”走进敦煌研究院活动,并与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进行了馆际交流。此次活动,阿克塞县哈萨克民族博物馆携带多块展板和宣传册,当天为敦煌研究院职工及游客宣传了哈萨克文化的多个面向。下午时分,在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教育推广活动会议 ...

•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被推荐为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人选

从11月6日至11月12日,甘肃省公示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推荐人选,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为甘肃省报送中央唯一推荐人选。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党中央决定表彰一批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根据中央关于推荐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人选的有关要求,经层层推荐、广泛听取意见、充分酝酿,甘肃省确定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为报送中央的推荐人选。樊锦诗,女,汉族,浙江杭州人,1938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敦 ...

• 敦煌莫高窟开放40年:国际合作“引智育才”促保护传承

资料图 杨艳敏 摄“我们终究是要走的,你们将会留下来担当保护莫高窟的重任。”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首席项目专家内维尔·阿格纽的“深情表白”,让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铭记了近30年。如今,莫高窟有了长期坚守大漠的专业人才队伍,阿格纽和他的团队亦“不舍离开”。资料图:甘肃敦煌游客。王斌银 摄“敦煌研究院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的。”作为莫高窟第四代“掌门人”,王旭东对莫高窟保护国际合作的认知,始于他刚到敦煌研究 ...

• “丝路流年——敦煌壁画展”在两岸文博会落下帷幕

近日,由敦煌研究院与云轩乐(厦门)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携手推动的“丝路流年——敦煌壁画展”,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落下帷幕。此次在厦门会展中心举办的“丝路流年——敦煌壁画展”,现场展出36件作品,以供养人像、经变画、故事画、装饰画等几大类别的敦煌壁画内容为主线,让来自台海两岸观赏展览的观众,感受到敦煌石窟艺术的文化魅力,取得热烈反响。厦门是“海丝”核心区和战略支点城市,而敦煌则是历史上东西 ...

• 省文物局对敦煌研究院兰州分院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2018年11月16日,省文物局副局长仇健一行,对敦煌研究院兰州分院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期间,检查人员听取敦煌研究院兰州分院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介绍,现场查阅兰州分院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安全防范制度措施落实情况、安全风险管控情况、隐患排查整治情况、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情况的相关资料台账,实地查看监控室、敦煌艺术馆、阅览室、锅炉房等安全重点部位,烟感喷淋、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 ...

• 2018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利用高峰论坛在津成功举办

11月16日,作为“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创新创意设计大赛”系列活动之一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利用高峰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举办。“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创新创意设计大赛”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此次高峰论坛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共同承办。国内外知名博物馆、美术馆相关负责人、文创领域专家学者,以及设计师、设计机构、业界精英齐聚一堂,以“ ...

•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吴健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2018年11月18日,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在河南省三门峡举办,甘肃省摄协主席、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吴健等19名摄影家荣获殊荣。中国摄影金像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摄影领域全国性最高个人成就奖,是全国文艺界13个常设奖项之一,旨在嘉奖在摄影创作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德艺双馨摄影家。本届金像奖最终参评人数为239人,其中,纪实摄影类112人、艺术摄影类107人、 ...

• 花开敦煌 香溢巴黎 常沙娜艺展呈现多彩艺术人生

到场嘉宾参观展览常莎娜为到场嘉宾介绍作品21日记者获悉,由原甘肃省文化厅指导,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北京薪火相传文化有限公司主办,欧洲时报文化传媒集团承办的“花开敦煌”——常沙娜艺术研究与应用展览日前在巴黎欧洲时报文化中心举行。本次展览通过常沙娜的壁画临摹、花卉写生、应用设计等不同类别的艺术作品,配合详实的文献资料,呈现了常沙娜艺术生涯的全景,展现了常沙娜多彩的艺术人生。展览 以独特视角向艺术致 ...

• 2018敦煌研究发展研讨会在杭州举办

11月19日,由《敦煌研究》编辑部、浙江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18敦煌研究发展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敦煌研究》编委及审校专家、相关领域知名学者、浙江大学及出版社领导,以及双方编辑等五十余人齐聚西子湖畔,围绕敦煌与丝绸之路研究学术动态、《敦煌研究》期刊发展、敦煌学学术成果外译等主题,为《敦煌研究》继续保持敦煌学术研究的主要阵地、进一步办好期刊等展开讨论。2018敦煌研究发展研讨会会场敦煌研究院副院长 ...

• 丝绸之路古遗址劣化与保护研究专题讨论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2018年11月21日-22日,CHINA ROCK 2018第十五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分会:丝绸之路古遗址劣化与保护研究专题讨论会在北京九华山庄国际会展中心成果召开。作为学术年会28个专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研讨会共有来自英国牛津大学、英国国家罗斯福实验室、葡萄牙波尔图大学、日本国际高等研究所、敦煌研究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博物院、中 ...

• 第45期“敦煌读书班”简讯

由敦煌研究院主办的第45期“敦煌读书班”——裕固族民歌专场,2018年11月21日下午于兰州院部一楼敦煌文献研究所阅览室举办。来自兰州广播电视传播中心、裕固族第一支演唱组合——萨尔组合、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文理学院、兰州财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甘肃政法学院以及敦煌研究院各部门的专家、学者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活动。本期读书班由兰州城市学院教授、音乐学院何卫副院长、兰州城市学 ...

• 敦煌研究院公共教育课程《九色鹿的故事》获“优秀教学设计”奖

11月25日,在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主办的第八届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博博会)上,敦煌研究院在公共教育推广领域的青少年教育方面获得佳绩,由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设计编写的《九色鹿的故事》课程,获“‘优秀’教学设计”奖。此次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举办的“2015—2017年度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优秀设计推介展示活动”,是为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 ...

• 石兴邦荣获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终身成就奖

  10月22日,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四川成都开幕。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石兴邦荣获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终身成就奖。石兴邦先生一生都致力于中国的考古事业,尤其是半坡的发掘、半坡考古范式的创立,让石兴邦先生很快成长为中国一流的田野考古学者,也使他开始了行走天下、解读地书足足六十五年的旅程。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石兴邦 会议主办方供图  石兴邦,中国现代考古学家,生于1923年,陕西省耀县人。1949年 ...

•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四川成都举办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于10月22日在成都开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捷克、蒙古、俄罗斯、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柬埔寨、越南、洪都拉斯等13个国家的390余位专家学者将在大会上进行交流。本次大会还邀请了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考古学界的老专家作为特邀代表参会。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围绕这一主题,中国考古学会下设的16个专业委员会组织了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研讨。为了集中 ...

• 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侧记

  作为近年来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10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等13个国家的220余个考古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近400位专家学者,围绕“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的主题展开了对话。  实证中华文明起源  文明的起源是世界性的课题,历 ...

•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召开

 10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成都召开。  围绕“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的大会主题,中国考古学会下设的16个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并策划举办了16场面向公众的学术讲座,“古蜀文明与两河文明对话”“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等特色展 ...

•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成都举行颁发多项考古大奖

  以“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2日在成都开幕,中外近400位考古专家学者共襄盛会,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奖和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终身成就奖、研究成果奖“金鼎奖”、青年学者奖“金爵奖”也一一揭晓并颁奖。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研究员致辞说,中国考古学会成立于1979年,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考古学界最为重要的学术团体。在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中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