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发布《苏州共识》

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圆满落幕,会议形成并发布了《苏州共识》。闭幕式上,市长李亚平代表苏州领取了“世界遗产典范城市”荣誉牌。昨天,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在苏州圆满落幕。图为李亚平市长从世界遗产城市组织丹尼·里卡尔理事长手中接过了“世界遗产典范城市”荣誉牌。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届丝绸之路网络平台国际会议在阿曼举办

  10月29日上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届丝绸之路网络平台国际会议在阿曼国家博物馆开幕。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王晓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阿曼苏丹国教育部长麦迪哈·施巴尼、遗产和文化部长顾问哈桑·拉瓦提,阿曼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萨米拉·莫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与记忆对话部门主任阿里·艾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多哈办事处主任安娜·保利尼,以及来自丝绸之路沿线17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文化领域的专家学

•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成功举行

  2018年10月22日-23日,在“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成都·2018)”隆重召开之际,由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具体组织承办的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于气候宜人的美丽蓉城顺利举办。出席本次文化遗产保护论坛的会议代表达57人,另有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20余人参加旁听。会议共收到39篇参会论文摘要,有29名代表在论坛上做了交流发言。  10月22日上午,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

• 《丝路来风——中亚专家讲丝路》系列讲座第四期:俄罗斯考古学家讲座预告

讲座预告为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在丝绸之路文化领域之间的学术交流,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西安文理学院联合举办《丝路来风——中亚专家讲丝路系列讲座》学术交流活动。演讲题目公元前4世纪-2世纪北方民族(娄烦)与巴泽雷克文化的关系讲座时间2018年10月31日 15:30——17:30讲座地点西安文理学院图书馆报告厅主办单位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西安文理学院阿列克谢·科瓦列夫科瓦列夫,俄 ...

• 埃及发现2000年前房屋遗址

   当地时间2018年9月25日,埃及开罗,当地一座有着2000年历史的房屋遗址及其中的历史文物被发掘。  

• 葡萄牙发现400年前沉船残骸 内载有中国瓷器

  这艘船的残骸是在九月初被发现的。图片来源:路透社这艘船的残骸是在九月初被发现的。图片来源:路透社    据路透社报道,9月3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卡斯凯伊斯海岸外发现一艘具有400年历史的沉船,初步研究表明内载有明朝万历年间瓷器。    据报道,沉船遗址位于水下12米,长约100米,宽约50米。潜水员在其中发现了胡椒粒、九门刻有葡萄牙纹章的青铜加农炮、中国瓷器以及在殖民时期用来交易奴隶的贝壳。    考古 ...

• 意废弃剧院挖掘出大批金币,或源自古罗马帝国

  意大利米兰一座废置剧院拆除时,工人在地下发现了古罗马时期金币。    位于米兰以北科莫市的卡斯索尼剧院早在1807年落成,于1997年正式关闭。建筑工人此前在清拆期间,在地牢掘出数百枚藏于石瓶中的金币。意大利文化部已将金币交到当地一间实验室,由考古学家研究。    文化部长博尼索利表示,暂未知这批金币的历史及文化价值,但他形容是意大利考古学上的真正宝藏,对此感到兴奋,正由考古学家研究及协助修复,以确认 ...

• 中国青花瓷赴陆上“丝路”古国乌兹别克斯坦展出

  “中国元代的青花瓷器受到了中亚纹饰风格的极大影响,这种纹饰与当时独一无二的中国瓷器艺术相结合,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世界各地。这也是这次展览命名为‘青出于蓝’的原因。”10月15日塔什干当地时间下午3时,由上海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共同策划的“青出于蓝——青花瓷的起源、发展与交流”特展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国家历史博物馆拉开帷幕,开启为期两月的展出。  展览开幕式    开幕式上,当射灯打在一个瓷碗的 ...

• 土耳其缴获1.4万件走私文物 包括罗马时期墓碑等

 当地时间2018年10月19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缴获的走私文物在当地展出。伊斯坦布尔安全委员会展开打击文物走私行动,取得历史性收获。在全国12个省份缴获了攻击1.4万件文物,逮捕了八人,其中包括金币、罗马时期的墓碑、吕底亚银币、拜占庭硬币以及罗马时期的剑等。

• 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悠久 上千年波斯玻璃碗惊现永嘉东晋古墓

 前天,永嘉瓯北丁山古墓正式发布发掘成果,共出土上百件文物,其中一件至少1600年“年龄”的古代波斯进口的玻璃碗在一座东晋古墓被发现。    今年5月至9月,为配合104国道温州西过境瓯江特大桥工程建设,并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永嘉县文物馆联合对瓯北街道丁山工地古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68座,其中,汉六朝墓59座,是温州迄今发现汉六朝墓葬数量最多的一次。另有唐、宋墓 ...

• 北京文博会搭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

  第二届东盟文化周在北京文博会期间举办。 杜燕 摄      今天,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10月28日闭幕。组委会表示,文博会搭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共同繁荣。    启动语言文化传播新形式    国家出行,语言先行。在第十三届北京文博会期间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语言文化博览会上,记者了解到,“一带一路”沿线的52个国家,已经设立140 ...

• 西藏那曲等多地最新考古遗存利于论证青藏高原古人类起源

      西藏那曲市、阿里地区多地考古发掘取得多项阶段性成果,其中考古遗存将利于还原、重现距今5万年的尼阿底遗址古环境等。图为联合考古队对梅龙达普遗存进行考古发掘。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供图    中新网拉萨10月26日电 (赵朗 何伟)记者26日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获悉,西藏那曲市、阿里地区多地考古发掘取得多项阶段性成果,其中考古遗存将利于还原、重现距今5万年的尼阿底遗址古环境等,也利于论证青藏高原古人类起源、迁 ...

• 叙利亚国家博物馆重新向公众开放

2018年10月28日,叙利亚国家博物馆的“重新开放”仪式。(图片来自《西雅图时报》网站)    德媒称,时隔六年,位于大马士革的叙利亚国家博物馆重新开放。    据德国《明镜》周刊网站10月28日报道,10月28日,位于大马士革的叙利亚国家博物馆时隔六年多再次向公众开放其丰富的文物馆藏。直到几个月前,叙利亚政府才收复了叛军在首都周边占领的所有地盘。    报道称,叙利亚政府官员、外国考古学家和修复专家出席了叙利 ...

•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年度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10月28日,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2018年度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召开。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大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旅游协会等兄弟协会负责人,以及来自协会39个团体会员单位的代表和部分个人会员代表,共128人参会。    开幕式上,宋新潮作了协会工作报告,介绍了协会过去一年在加强秘书处机构建 ...

• 全国文物政策法规研讨班在山西太原举办

   10月30日,全国文物政策法规研讨班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这是近十年国家文物局首次举办文物政策法规专题研讨班。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出席开班式并作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专题报告,山西省文物局局长雷建国做开班致辞。来自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部门负责同志参与了文物事业改革和落实中央文件的专题研讨。    本次研讨班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 ...

• 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对话展在阿曼国家博物馆开幕

10月29日上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届丝绸之路网络平台会议在位于阿曼首都马斯喀特的阿曼国家博物馆开幕。丝绸之路沿线17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文化遗产领域的专家学者约80人出席会议。会议配套展览项目"丝茶瓷:丝绸之路上的跨文化对话"在阿曼国家博物馆同期开幕。    丝绸、瓷器、茶叶在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版图中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是"四大发明"以外中华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通过丝绸之路的传播对世界的经 ...

• 第四届文化遗产世界大会杭州开幕

 以“跨界视角下的遗产”为主题的第四届文化遗产世界大会1日在浙江大学开幕,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400多位学者参会。未来几天里,与会代表将围绕文化遗产开展多角度对话,并考察良渚博物院。      在开幕式后的主旨演讲中,伦敦大学学院物质文化荣誉教授迈克尔·罗兰兹表示,人民保护遗产的热情与自上而下的国家保护干预同样重要,博物馆和其他文化空间可被视为跨文化对话的机会,以促进公民保护遗产的热情。      据 ...

• 西安碑林千年国宝《开成石经》将留在原地保护

 古都西安城墙之内的碑林博物馆存放和展示了历代碑帖、石刻和石雕艺术,它们沉默千年,却以无声的方式述历史、成人伦、助教化。而去年以来,西安碑林博物馆北扩需要搬迁“千年国宝”《开成石经》的消息,“澎湃新闻”曾连续报道并引起较大关注。“澎湃新闻·古代艺术”刚刚获悉,有关部门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开成石经》将留在原地。        《开成石经》专室西侧南面    据相关人士对“澎湃新闻·古代艺术”透露,西 ...

• “‘阿旃陀与敦煌’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班”闭幕仪式 在莫高窟举行

10月29日,“‘阿旃陀与敦煌’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班”闭幕仪式在敦煌研究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仪式由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研究员主持,三位学员代表发表了学习感言,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赵声良致闭幕辞。仪式上,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博士生高彬鑫、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数字中心主任董广强和厦门惠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雅华三位学员代表作了发言。高彬鑫首先表达了对一代代“莫高窟人”坚守大漠的敬意,她希望自己能略尽绵薄之力 ...

• 首届新丝路对话总统论坛: 共筑“一带一路”文化繁荣

10月31日,首届新丝路对话总统论坛暨2018共建新丝路国际合作峰会在北京成功举行。自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提出五年来,“一带一路”已成为东西方交融合作的新桥梁。在文化方面,我国与沿线国家及地区的人文交流及文化贸易合作进一步加强,既加深了国际友谊,也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创造了更多机遇。

• 讲座纪要 文化遗产之——四川的佛教石窟寺和摩崖造像

9月11日应我中心邀请,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佛教考古研究所所长、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雷玉华女士来中心访问交流,以“文化遗产之——四川的佛教石窟寺和摩崖造像”为题为中心的师生讲解石窟寺的相关知识。 >讲座现场 > 雷老师从地域与历史的角度出发,向在座师生介绍了何为石窟寺、石窟寺与寺庙的不同以及石窟寺在中国的传播与分布,并 ...

• 敦煌研究院文创品牌“如是敦煌”亮相国际品牌授权展

上海国际品牌授权展是亚洲规模最大、授权行业影响力最强、被授权专业观众覆盖面最广的专业授权贸易展会。本届展会共吸引304家企业的国内外热门授权IP1285项,覆盖娱乐、艺术、体育、博物馆等领域。其中,博物馆授权依旧是展会亮点之一,大英博物馆、梵高博物馆、法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颐和园、陕西历史博物馆、成都博物馆等中外博物馆均有参展。  敦煌研究院文创品牌“如是敦煌”,以“丝绸之路的美好旅 ...

• 土耳其发掘12000年前遗迹

当地时间2018年9月19日,土耳其桑尼乌法,哥贝克力山丘遗址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东部乌尔法市郊近十公里处。在1994年,最初由一位库尔德族牧羊人发现。主持哥贝克力丘挖掘的行动者,是“德国考古学会”的K·施密特。经Pre-Pottery Neolithic A鉴定,证实有关遗迹至少有一万二千年历史,甚至是一万三千年的历史,比金字塔还要早八千年出现,是人类至今在地 ...

• 上博斯里兰卡考古: 六百片北宋瓷片讲述“海上丝路”

上博考古队赴斯里兰卡进行为期40天的联合考古工作日前落下帷幕,上博近日对外召开中斯联合考古项目阶段性成果发布会。“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获悉,通过近40天的联合考古工作,中斯联合考古队在当地阿莱皮蒂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北宋晚期中国瓷器碎片,其中来自中国的瓷片超过600片,初步断定瓷器产地为广州及福建等地区,为古代中国和斯里兰卡之间贸 ...

• 西藏那曲旧石器与阿里梅龙达普洞穴遗址调查发掘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日,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历时2个月,阶段性完成那曲申扎县、尼玛县、噶尔县旧石器,以及阿里革吉县梅龙达普洞遗址调查发掘工作。  联合考古队通过采集测试土样、钙化物、植硅体,周围环境分析、航拍影像记录、RTK对措愕的原始湖岸线测绘,以及水平层结合自然层的发掘方法等,先后对申扎县雄梅镇尼阿底遗址、伶冋旧石器点,尼玛县玉朋寺两处溶洞,噶尔县丁仲石器点,以及革吉县 ...

• 中欧共同举办世界遗产保护和可持续旅游会议

中国-欧盟世界遗产和可持续旅游高级别会议29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中欧业内人士共聚一堂,聚焦世界遗产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探索中国与欧盟旅游合作新模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曲星在开幕式致辞中说,中国是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旅游业给中欧合作带来了机遇,但这对文化遗产保护而言也是挑战,需要探讨负责任的创新型模式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曲星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和《 ...

• 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在苏州开幕

10月30日,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在苏州开幕。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秘书长丹尼·里卡尔(Denis Ricard),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李亚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知评主持开幕式。

• 2018丝路文化发展论坛发布《博鳌宣言》:多边共享,多元共融

2018丝路文化发展论坛30日下午在海南博鳌举行,文化艺术界人士同聚一堂,畅谈丝路文化,共叙丝路故事,达成《博鳌宣言》。《宣言》承诺,履行丝路文化发展论坛的文化使命,为促进世界和平,人民幸福而携手努力。以下为《宣言》全文:博鳌宣言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开辟了亚欧非的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行,闯荡联系东西方的丝绸之路,打开了抒写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它绵绵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 ...

• 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将在苏州举办

光明网8月23日电8月22日,记者从苏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0月29日—11月2日,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将在苏州举办,会议主题为“世界遗产城市与旅游”,这也是世界遗产城市组织在华的首次官方活动。会议期间将讨论并发布与本次大会主题相关的“苏州共识”,并为苏州授牌“世界遗产典范城市”。  苏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徐红霞认为,主办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一方面有助于推动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为 ...

• 看西夏文字及雕塑 探寻丝绸之路上的神秘王国

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无锡博物院主办的“丝绸之路上的神秘王国——西夏文物精品展”将于11月3日在无锡博物院西区二层临时展厅开幕。记者从无锡博物院获悉,此次展览主要集中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自建国以来考古发掘的西夏文物精品一百余件套,通过对西夏文字、西夏工艺、西夏佛教、西夏建筑等方面的展示,让观者领略西夏这个丝绸之路上的神秘王国所创造的灿烂而独特的文明。展览将持续至明年1月6日。彩绘绢质《上师图》唐卡  西 ...

• 第一届丝绸之路世界遗产之美摄影展开幕

为弘扬丝路文化,聚焦文明古迹,通过影像生动展示丝绸之路世界遗产,传播丝路故事,同时为摄影爱好者搭建丝路文化的交流平台,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保护中心(简称IICC-X)于2018年组织举办第一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之美”摄影展。本次活动由IICC-X主办,由陕西画报社、陕西数字图片中心、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协办。10月10日上午,在阳光明媚的大明宫交流中心庭院中举办了本次摄影展开幕仪式。IICC-X常务副主任冯健向参加开幕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信托基金项目“支持中亚丝绸之路”次区域研讨会召开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信托基金项目框架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阿拉木图办事处与世界遗产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塔什干办事处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文化体育部合作,于 2018年10月2日至4日在阿拉木图共同组织了本次次区域研讨会。费尔干纳-锡尔河廊道工作小组次区域协调会议以及“制定中亚丝绸之路遗产廊道管理战略”次区域研讨会,汇集了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部门和全国委员会的代表,以及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 ...

• 《丝路来风——中亚专家讲丝路》系列讲座第四期:乌兹别克斯坦考古学家讲座预告

讲座预告为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在丝绸之路文化领域之间的学术交流,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联合举办《丝路来风——中亚专家讲丝路系列讲座》学术交流活动。讲座地点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会议室主办单位: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IICC-X)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苏莱曼诺夫·鲁斯塔姆SULEYMANOV RUSTAM苏莱曼诺夫·鲁斯塔姆(SULEYMANOV RUSTAM),1939年5月30日 ...

•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与加固工程专业委员会青年论坛在敦煌召开

2018年10月25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古遗址保护与加固工程专业委员会青年论坛在敦煌研究院多场耦合实验室会议室召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兰州大学、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甘肃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五家单位共计二十多位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开幕式由古遗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副秘书长裴强强副研究员主持并致开幕辞,主要介绍了此次论坛的缘起和发展契机、介绍了参加此次论坛的部 ...

• 观念·技术 视野·视角——敦煌石窟研究方法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莫高窟召开

2018年10月27日上午,“观念·技术视野·视角——敦煌石窟研究方法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莫高窟开幕。此次会议由敦煌研究院和陕西师范大学主办,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协办。会议邀请到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60余人,提交了近50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开幕式上,我院副院长赵声良研究员和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何志龙教授分别作了讲话。赵声良研究员从美术史研究的角度谈了对敦煌石窟研 ...

• “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班”在敦煌闭班

“‘阿旃陀与敦煌’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班”近日在敦煌圆满结束。闭幕仪式现场,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博士生高彬鑫、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数字中心主任董广强和厦门惠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雅华三位学员代表用肺腑之言表达了保护敦煌的由衷愿望。  高彬鑫首先表达了对一代代“莫高窟人”坚守大漠的敬意,她希望自己能略尽绵薄之力,忝列敦煌的一个小小的守护神,一起来守护美丽的敦煌莫高窟。  “作为麦积山艺术研究所的一员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认为丝绸之路是人类互动典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海湾地区和也门事务的官员安娜·保利尼29日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表示,丝绸之路是全球不同文化和族群间互动的典范。

• 第三届“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暨西南联大在昆建校八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征稿并邀请函(第1号)

尊敬的 教授,您好!中国现代大学肇始于19世纪末期,是救亡图存和中国现代化过程的产物。自大学制度创立以来,中国大学筚路蓝缕,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对中国现代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影响了现代中国的方方面面。西南联大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她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弦歌不辍,大师辈出,赓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为现代中国的发展和复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网上平台国际网络第四次会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网上平台国际网络第四次会议将于2018年10月28日至31日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召开。与会者包括会员国代表和部分专家学者。届时,他们将就丝绸之路相关活动的开展交流经验、分享优秀做法。本届会议的主要目标是探讨于2016年6月于瓦伦西亚召开的第二届会议上达成的2016-2018国际网络行动计划的落实方案。此外还将草拟2019-2020行动计划 ...

• 会议通知 | 10月27日,第10届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高级学术研讨会不见不散

导读第10届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高级学术研讨会暨2018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年会将于2018年10月27-28日举办,会议论文提交截止日为2018年10月12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参会回执表。本文字数:1426字阅读时间:5分钟第10届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高级学术研讨会暨2018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年会会议通知及论文征集启事 “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 这是世界级的宝贝 要保护传承好

这是世界级的宝贝 要保护传承好发布时间:2018-06-08“这是世界级的宝贝,要保护传承好。”总书记在陕西考察调研期间,登上了西安古城墙,远眺万家灯火中的西安古城,考察城墙保护状况。游客在西安城墙上骑行西安城墙周长13.74公里,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城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这些军事设施和城墙共同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目前西安城墙共18座城门,其中,明代原有城门4座,民国新开城门 ...

• 尼泊尔末代王朝国王王冠正式对外展出

中新社加德满都10月15日电 (记者 张晨翼)尼泊尔末代王朝(沙阿王朝)国王王冠15日起正式对外展出。当日,加德满都纳拉扬希蒂王宫博物馆(Naraynhiti Palace Museum)为王冠对外展出举行仪式。尼泊尔总理奥利,尼泊尔文化、旅游与民航部部长阿迪卡里等政要及当地各界人士代表共数百人参加了该仪式。奥利为王冠储存柜揭幕,并详细了解了王冠的基本情况。据悉,该王冠主体由钻石、黄金、红宝石等组成,并配有珍稀鸟类的羽毛作为装饰。与王 ...

• 日本最大古墓仁德天皇陵终于要掀起面纱一角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欢】10月15日,日本宫内厅宣布,将与大阪府堺市共同挖掘和调查日本最大的大山古坟。大山古坟被日本宫内厅作为仁德天皇陵进行管理,全长486米,始建于5世纪。日本宫内厅此前一直严格禁止外部人员进入皇室祖先的陵墓。但现在“为了实施妥善的保全管理,需要当地政府的见解和协作”,将首次允许外部专家参与挖掘调查。据《日本经济新闻》10月16日报道,出于作为日本皇室财产的陵墓“需要安静与尊严”立场,日本宫 ...

• 黑海发现世界最古老的完整沉船 沉睡2400年

人民网讯 考古学家在黑海发现世界最古老的完整沉船,这条23米长的沉船来自古希腊,已经在海底沉睡了2400年之久。沉船遗骸在海面一英里以下发现,由于缺氧环境,桅杆、船舵、划船台都保存完好。乔恩·亚当斯是做出这一发现的黑海水下考古项目的主要调研员,他说,在水下2千米处发现这样一艘保存完整的古老沉船,这将改变我们对于古代造船业的理解。该船被认为是一艘运货船,科学家表示,只在英国博物馆的希腊陶器上看到过这种船只的 ...

• 《文明之光——龙门博物馆藏唐代丝绸之路民族碑志展》国庆亮相

2018年10月1日,《文明之光——龙门博物馆藏唐代丝绸之路民族碑志展》在洛阳龙门博物馆负一楼独立展厅开展。该展由人民日报社、河南省文物局、洛阳市委市政府、洛阳市文物局指导,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洛阳龙门博物馆主办,故宫博物院古代文献研究所、中国华夏遗产基金会古籍专项基金、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洛阳华夏金石文化博物馆、洛阳龙文科技有限公司、中航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

• 第三届古代材料研究专题研讨会召开

10月10日,由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的“第三届古代材料研究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本届研讨会的主题为“古代陶瓷材料分析与研究”,来自国内外高校、文博科研单位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重要陶瓷考古材料的出现,以及一批前沿实验分析方法的应用,古陶瓷材料领域产生了很多新的增长点。研讨会分别以古代瓷釉研究、古代玻璃与瓷器、古代陶器、技术陶瓷为主题展开了四场专题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围 ...

• 在地铁鼓楼站遇见宁波博物馆 海丝之城发展史、非遗技艺的展示,都在这里!

在地铁鼓楼站,来往的市民在参观宁波博物馆展示的“海上丝绸之路”展览。记者 周建平 摄本报讯(记者 陈晓旻 通讯员 褚楚) 日前,途经地铁鼓楼站“甬城惠客厅”的市民会发现,这儿静悄悄地立起了一座“宁波博物馆”,那具有年代感的瓦片墙、简约灵动的造型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宁波博物馆和宁波轨道交通首次携手合作打造的主题文化活动,也是宁波地铁文化节的一部分。此次活动的主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活化石:宁波”。海上丝绸 ...

• 2019《陕博日历·丝路辉煌》发行 收录丝路沿线5省16家博物馆精品文物

央广网西安10月14日消息(记者雷恺)2019《陕博日历·丝路辉煌》今天(14日)正式与公众见面,收录了丝绸之路沿线16家博物馆收藏的几千年间最能够反映丝绸之路上政治、经济、文化等主题的300多件文物,迈出了《陕博日历》品牌化的第二步。相较于之前的陕博日历,2019《陕博日历· 丝路辉煌》收录的文物,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更大——丝绸之路沿线16家博物馆 ...

• 河南省文物保护利用亮点纷呈 取得多项成果

今年国庆期间,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等我省文物景点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参观人数达776万人次;河南博物院等各类博物馆累计接待参观人数460万人次……亮丽的成绩单凸显了我省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以及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突出成效。记者10月15日从省文物局获悉,近年来,我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取得多项成果。大遗址保护实现重要突破。今年,新郑市郑韩故城成功挂牌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郑州大河村遗址、舞阳贾湖遗址等5处大 ...

• 石质文物预防性保护及风险管理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召开

10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云南省文物局、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支持,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的石质文物预防性保护及风险管理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剑川县召开。本次研讨会围绕经验分享、问题提出、行业探讨三个议题展开。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了石质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研究成果和风险管理经验,具体涉及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

相关分类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