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克孜尔石窟壁画
1902—1914 年,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的前身,现名为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曾四次派吐鲁番考察队前往新疆。前两次考察分别于1902—1903 年和1904—1905年进行,主要集中在吐鲁番地区。后两次考察分别于1906—1907 年和1913—1914 年进行,考察队在龟兹地区停留了很长时间, 从克孜尔、库木吐喇、森木塞姆以及玛扎伯哈等龟兹石窟揭取了大量的壁画,同时还劫掠了雕塑
1902—1914 年,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的前身,现名为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曾四次派吐鲁番考察队前往新疆。前两次考察分别于1902—1903 年和1904—1905年进行,主要集中在吐鲁番地区。后两次考察分别于1906—1907 年和1913—1914 年进行,考察队在龟兹地区停留了很长时间, 从克孜尔、库木吐喇、森木塞姆以及玛扎伯哈等龟兹石窟揭取了大量的壁画,同时还劫掠了雕塑
2019年8月23日,新疆龟兹研究院与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丝路文明 西鸣东应——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二楼展厅)在炎热的夏季陪伴了观众一个月后,也将踏上新的文化传播之路。展览现场照片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7月19日,从自治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传来好消息:拜城县克孜尔石窟正式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当日,新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依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和评定》与《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经阿克苏地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推荐,新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克孜尔石窟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的要求,经公示无异议,批准为
龟兹艺术是融汇东西文明的十字交界点,它将犍陀罗雕塑艺术、希腊美学艺术、印度佛教艺术、中国汉唐人物绘画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使其富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和内在的渲染能力。犍陀罗艺术形成后,通过文化的不断传播和交流,促进了龟兹乐舞的多元多样,甚至流传至日本、韩国,对亚洲乐舞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图1)(图2) 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渭干河河谷北岸的明屋塔格山脉。明屋塔格山脉之间有两条 ...
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展览现场。金带福路艺术网讯 2019年5月12日由新疆龟兹研究院、天津美术馆主办的“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下午在天津美术馆开幕。出席此次开幕式的嘉宾有:天津市委宣传部党委专职副书记王爱红,中国美协副主席、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何家英,天津美院油画系教授、天津美协副主席于 ...
克孜尔石窟又称克孜尔千佛洞或赫色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石窟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是中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按自然区域分为谷东区、谷西区、谷内区、后山区,绵延约3公里,根据相关艺术测定则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牧牛人 十六国至北朝 此图来自克孜尔第七十七窟,系说法国壁画的局部。说法图为:佛陀端坐中央,举手印以助表达;伴随左右的为佛法象征物、听众和动物。这幅图中尚残留佛陀的膝部。有下方一角可见溪流,其上为一黑一白两头牛匍匐在地。牛的前面,为画面中心人物兰达,他扶住多瘿的老树棍,侧目俯首,作凝神沉思状。 长寿女听法图 北朝至隋 此为克孜尔石窟第八十四窟正壁壁画。此图上列的人物分属左右两幅说法图,有婆罗门和其
中国新疆龟兹研究院2019-02-03 10:29来源:《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复原影像集》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七公里木扎提河北岸却勒塔格山对面的明屋塔格山断崖上。克孜尔石窟现存洞窟339个,壁画近4000平方米,以及少量的彩绘泥塑遗迹,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克孜尔石窟大约建于公元3世纪,止于公元8世纪至9世纪,是我国开凿最早的大 ...
在伯希和(P.Pelliot)1907年于库车地区,主要是在都勒都尔阿护尔(Douldour-aqour)遗址发现的汉文文书中,可以见到一批出自官府行政机构的文书。其中若干文书直接间接处理灌溉网络的维护问题,从而涉及课税(12、80、84和95号)以及征召劳力(57、86、87、90、95、96、98、105和Pelliot D.A. M 507, pièce 32b号)。文书中特别引人注意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七公里木扎提河北岸却勒塔格山对面的明屋塔格山断崖上,始建于公元3世纪,是我国境内开凿最早的大型石窟群。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掀起了西域探险热潮,大量克孜尔石窟壁画被劫掠流散至德国、俄罗斯、日本、英国等地。 1998年起,新疆龟兹研究院开始关注流失海外的克孜尔石窟壁画。20年来,共收集到海外8个国家20余家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的470余幅克孜尔石窟壁画的高清图片,并将揭取壁 ...
点击上方公众号“九璞十景”关注并订阅饶宗颐先生题书《德藏新疆壁画》《德藏新疆壁画》作者丁和“问谈实录” 自《德藏新疆壁画》系列赏析在公众平台陆续发布以来,得到了微友的广泛关注与积极转发。 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以三十三期的篇幅刊发完毕之际,我们集合精选了微友的来电及留言,就其中一些提问,向作者丁和先生求证,特以此篇为大家答疑解惑。也期待着更多的沟通交流、建议及意见!丁 和
图文版权属九璞十景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德藏新疆壁画——克孜尔石窟”系列以此篇暂告段落。承前启后,下期将推出特别篇幅——“作者问谈”由丁和先生分享拍摄研究壁画的经历与心得后续敬请期待“库木吐喇石窟”与“森木塞姆石窟”克孜尔后山区石窟群(横屏欣赏) 最后我们清理了两座石窟。其中一个也许是最早期的,但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这群石窟中最精美的。这个精美的洞窟,当我们打开时,立面空空的,在窟壁
新疆龟兹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徐永明文古龟兹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的首站,也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和古丝路文明双向交流的重要枢纽,被誉为“中国佛教文化的摇篮”。佛教作为古龟兹地区的主流宗教,在这一地区流行了一千多年。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克孜尔乡境内,地处天山南麓、葱岭以东,介于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和敦煌石窟之间,现存洞窟349个,壁画近10000平方米,以及少量的彩绘泥塑遗迹,
图文版权属九璞十景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饶宗颐先生题写《德藏新疆壁画》编 者 按本赏析将系列展示流失海外,现藏于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的新疆壁画精品与残件。图片由摄影家丁和先生赴德国柏林,以及新疆各地石窟拍摄整理。邀您穿越时空隔阂,探索西域石窟的精奇与绝美。欲了解“德国皇家吐鲁番探险队”之背景请点击“蓝字”参阅 在河谷的西端,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精美的石窟。像许多开凿在狭窄山谷中的石窟一
图文版权属九璞十景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编者按本赏析将系列展示流失海外,现藏于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的新疆壁画精品与残件。图片由摄影家丁和先生赴德国柏林,以及新疆各地石窟拍摄整理。邀您穿越时空隔阂,探索西域石窟的精奇与绝美。饶宗颐先生题书《德藏新疆壁画》 欲了解“德国皇家吐鲁番探险队”之背景请点击“红字”参阅 克孜尔石窟是龟兹石窟的代表,除了与龟兹石窟有共同之处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