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单霁翔:不能因为沾故宫就火,就什么文创都做

 七年前,单霁翔就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七年过去了,单霁翔如何看待故宫的变化?故宫今后又将如何发展?3月23日,单霁翔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给出了答案。        单霁翔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论坛主办方供图    紫禁城正青春    今年春节,故宫博物院用一场“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为游人呈现了宫里的年味。    展览以880件文物藏品构成了6个故事,还做了“紫禁城里过大年”的文化创意系列产品,同时迎接了1 ...

• 见证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 跨度5000年

 当地时间3月23日,在中国国家主席、意大利总理朱塞佩·孔特的见证下,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意大利文化遗产和活动部部长阿尔贝托·博尼索利分别代表中意两国政府,在意大利罗马签署、交换796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证书。经过中意双方文化遗产部门十余年的通力合作,这批长期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艺术品终于顺利回归。此次返还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文物艺术品返还,也是中意两国根据两国政府间打击和预防文物非 ...

• 肩负文明交流互鉴重任 让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芒

  近日,中国国家主席在时隔5年后再次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2014年3月27日,法国巴黎,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关于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著名演讲。5年后的今天,重温这篇关系全人类前途命运的光辉文献,将有益于引领我们更好地看清世界、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主席在那篇演讲中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 ...

•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视察援尼九层神庙修复现场

  邓波清(左二)在九层神庙修复现场听取项目情况汇报    3月20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在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侯艳琪、经商参赞张帆等人陪同下,视察援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修复项目现场。    邓波清副署长实地察看项目进展,听取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情况汇报,了解项目工期、项目范围、修复原则、文物建筑震损情况、震损木构件补配和坍塌部位预安装的情况,对项目整体修复工作表示肯定。

• 观之仿佛星夜,传世仅三件的宋代“曜变天目”在日展出

宋代传世的“曜变天目盏”极其罕见,据传仅有三件半存世,杭州出土了半只曜变残盏,其余三件完好的曜变天目,均在日本收藏。多少年来,仅存的三件曜变天目盏从未同时展出。今年春天,日本滋贺县的美秀博物馆、东京的静嘉堂文库美术馆和奈良国立博物馆将分别展出大德寺、静嘉堂和藤田美术馆藏的曜变天目盏。并且在4月13日到5月19日,三件曜变天目盏的展期会有短暂的一个余月的重合,如果时间安排妥当,可在几天内阅尽国宝“天目盏” ...

• 探寻水下古城 | 希腊福朗荷提遗址考古新成果

希腊Greece福朗荷提要探寻欧洲早期人类文明起源绕不开福朗荷提遗址,这里或许是目前为止欧洲最古老的村落遗址。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福朗荷提遗址就开始了考古发掘。1967 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古典系雅各布森(T.W.Jacobsen)教授领导的团队开始发掘福朗荷提遗址,并持续到 1976 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和美国驻雅典考古所的学者参加了此项工作。福朗荷提遗址以其丰富

• 浙江德清发现良渚文化时期大型制玉作坊遗址

  玉器是良渚文化的一大特征,在浙江省德清县,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大型制玉作坊遗址中初鸣遗址,为研究当时的制玉工艺和玉矿来源提供了重要依据。它同时也是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时期规模最大的制玉作坊遗址群。  中初鸣遗址位于德清县雷甸镇杨墩村,位于闻名中外的良渚古城的东北方向。2017-201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德清博物馆对当地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调查、勘探和发掘,发现和确认了多处遗址点。每处遗址点均有玉 ...

• 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2018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

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2018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

• 中国最美沙漠巴丹吉林启动申遗 何不同时申报文化和自然遗产?

  更多世界遗产资讯,请关注微博@爱世界遗产  1月28日,《内蒙古晨报》曝出国家林草局将在2月1日前,将巴丹吉林沙漠上报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WHC,巴丹吉林即将进入世界自然遗产预备名单。巴丹吉林沙漠是既有世界自然遗产中缺失的遗产类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认可其具有突出普遍价值OUV。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沙漠第一名的巴丹吉林沙漠,可能是中国2021年申报世界遗产最具

• 洪都拉斯科潘玛雅遗址8N-11贵族院落发掘取得新收获——厘清建筑布局及演变,发现贵族墓葬

古典时代玛雅著名城邦——科潘位于洪都拉斯西部,其都城科潘遗址位于洪都拉斯科潘省科潘墟(Copan Ruinas)镇东北约1公里。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由仪式广场、金字塔、球场和王宫组成的核心区(Main Group);二是位于其西南的贵族居住区艾尔·波斯齐(El Bosque);三是位于其东北450米、被称作“拉斯·塞布勒图拉斯(Las Sepulturas)”的贵族居住区。从2015年7月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拉斯·塞布勒图拉斯的8N-11号遗 ...

• 湖南澧县孙家岗遗址墓地2018年发掘主要收获

孙家岗遗址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常德市澧县大坪镇大杨村,一处比周围高出1至2米的岗地上,总面积约22.9万余平方米。墓地位于岗地东部,1991年曾在墓地南部发掘清理新石器时代墓葬33座,2016—2017年对墓地北区进行了全面揭露,并对墓地南区进行小面积发掘,发掘新石器时代墓葬105座,其中1座为瓮棺墓,其它皆为长方形土坑墓。2018年继续对南墓区进行发掘,发掘新石器时代墓葬91座,皆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 汉魏洛阳城宫城“神虎门”被发现:官员上朝重要通道

二十四史《魏书》等古代文献所记载的“神虎门”,也是中国第一座“建中立极”的宫城正殿——北魏宫城太极殿的西门,日前在汉魏洛阳城被发现,为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宫城布局结构提供了准确资料。 “这是一座两侧带有双阙、门址内收的大型三门道殿堂式门址,尽管部分地上建筑已不复存在,考古清理出的门址夯土台基,门前左、右双阙与阙间广场等遗迹,依稀可见当年的威严显赫。”参与主持发掘工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 嘉陵江下游发现距今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遗址——合川吊嘴遗址考古重要收获

  嘉陵江古称阆水、渝水,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北起秦、巴山地,自北向南纵贯四川盆地中部。嘉陵江下游主要指合川至朝天门河口,合川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汇合”之地,是川西盆地与川东谷地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嘉陵江下游的考古工作起步相对较晚(2004年以前仅开展了零星的考古发掘工作),2004年开始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以来,先后发现了合川牛黄坝、老菜园、河嘴屋基、猴清庙,北碚大土等一批遗址,这一区 ...

• 豫北地区发现一处金代高僧壁画墓葬

  近日,安阳市文峰区发现一座金代砖雕壁画墓,埋葬着4位高僧。该墓葬形制特别、设计独特,壁画题材罕见,是豫北地区首次发现的金代高僧墓葬,3月15日上午,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联系上了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孔德铭。行医图童子启门图特色鲜明的壁画  据孔德铭介绍,该墓葬位于安阳市文峰大道与太行路东南大华时代广场13号楼基槽内,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该墓进行了详细测绘,目前数据正在整 ...

• 系统发掘揭开五千年前城市样本

 有“中国考古界奥斯卡奖”之称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目前进入终评环节,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等20个项目从全国申报的众多项目中胜出,入围终评环节,进而将角逐“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距今5000年左右的城河遗址,是当时城市的典型样本,城垣、居址、墓地三位一体的系统发掘,为长江中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  三位一体系统发掘  揭开古城神秘面纱  城河遗址位于湖北省荆门 ...

• 故宫天灯万寿灯复原品将公益拍卖,开放地保护文化遗产是趋势

故宫万寿灯天灯安装现场,视频由故宫提供。(01:32)继3月2日黄廷方慈善基金会向故宫捐资一亿用于修缮延禧宫和促进香港青少年交流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综合培训之后,3月14日,龙湖集团也捐资1亿元,在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设立“龙湖—故宫文化基金”,助益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事业发展,在文物保护和修复、文化遗产研究与利用、重要藏品征集、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等领域发挥效能。在当天的发布会上,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谈到:“故 ...

• 故宫与华为合作:建设“5G智慧故宫”

3月15日,故宫博物院和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开展打造5G应用示范、建设故宫智慧院区、举办人工智能大赛等方面合作,进一步推动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建设。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副院长冯乃恩,华为公司常务董事汪涛等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现场故宫博物院2018年故宫博物院接待观众数量已突破1700万人次。在1998年,故宫博物院就启动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经过20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覆盖全院的办公信息网络 ...

• 150余件古代瓷器映照千年太原民众生活变迁

“这是山西首次向公众展示数千年前的本地居民是用什么吃饭的,这些生活日用瓷器(含残器)记录着太原城千年的发展与变迁,映照着太原民众的生活状态。”太原美术馆馆长王鼎说。“瓷映千秋——古代太原居民生活用瓷特展”日前在山西太原美术馆开展,150余件宋、金、元、明、清历代太原居民使用过的瓷器展示给民众,旨在通过实物与历史对话,进而认知历史、了解生活,传播共享历史文化,梳理展示太原陶瓷历史。

• “秦风汉韵——秦汉瓦当及拓片题跋精品展”在海宁市博物馆开展

 3月15日,由海宁市博物馆和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秦风汉韵——秦汉瓦当及拓片题跋精品展”在海宁市博物馆一楼展厅开展。  瓦当作为装饰美化和蔽护宫殿檐头的建筑构件,在历史的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内涵丰富而又自成体系的文化遗产。尤其是秦汉瓦当,以其精美的图案、隽秀的文字,在中国的考古、历史、美术、书法及思想文化等方面研究中,占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位置。  本次展览共展出秦汉瓦当及拓片题跋作 ...

• 浙江黄岩启动沙埠竹家岭窑址考古发掘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沙埠镇竹家岭窑址挖掘项目已经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准,并获考古发掘证照。这标志着竹家岭挖掘工作正式启动,计划考古发掘面积600平方米。竹家岭窑址挖掘工作将从今年5月开始,为期8个月。该窑址位于沙埠街南面约1公里处,在沙埠镇廿四都村竹家岭南侧横山的东坡。窑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6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

• 常州出土罕见“如新”漆棺

近日,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唐陵村在污水改造施工过程中发现古代墓葬,经常州博物馆派员现场勘查,确认为一处宋代砖室墓群。 据了解,因墓葬已遭工程破坏,棺木暴露在外,为保护文物起见,由金坛区指前镇政府向省文物局发函请求抢救性考古发掘,并由常州博物馆向南京博物院提交考古发掘申请。在全部申报工作完成后,12月17–21日,在金坛文管办、指前镇政府的配合下,常州博物馆对唐陵村宋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 山西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

“陶寺北两周墓地”是近年来山西一项重要的考古新发现,它位于襄汾县陶寺村北部,为区别村南著名的史前“陶寺遗址”,而命名为“陶寺北”。经考古钻探,大致搞清楚了墓地的范围,墓地面积在24万平方米左右,墓葬数量约为万座。时代从两周之际延续到战国,西部早东部晚,大中型墓葬以塔儿山方向为轴心线分布,小型墓葬分布在两侧。

• 乡村景观——2019国际古迹遗址日主题公布

关于国际古迹遗址日1982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提出设立国际古迹遗址日,并在每年的这一天举办全球性的庆祝活动,这一建议于次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会上得到批准。由此,每一年的4月18日, ICOMOS国际科学委员都会提议不同的主题,并组织多样的庆祝活动,推广宣传文化遗产,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多样性以及文化遗产与生活相关性的了解。2019年,ICOMOS提出“乡村景观”这一遗

• 探寻鲁西南地区古代文明遗迹

菏泽地处鲁西南,属于古河济地区,为夏商错居之地。有学者认为,商代早期的都城“亳”即在此地区。青邱堌堆遗址所在区域正处于以山东为核心的海岱地区和中原地区的连接通道,也是商人东渐的必经之地。近年来,该区域日益受到考古学界的重视。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人员2018年在青邱堌堆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为揭示该地区的环境变化和历史变迁提供了线索。

• 秦咸阳城府库建筑遗址考古发掘圆满结束

秦咸阳城府库建筑遗址位于渭河以北的宫区西部,2016年-2018年进行主动考古发掘。三年间共计揭露面积4400余平方米,确定该组建筑本体平面呈曲尺形,方向80°。东西长105.8米,南北宽20.3米,四面垣墙宽2.4米,复原高度约4.9米。内部夯土隔墙宽3.3米,三层夹筑,将主体建筑分隔为5个房间。另外还有一处小面积的附属建筑。 

• 五位代表委员热议让文物活起来:首先要保证文物安全

  近年来,“让文物活起来”成为整个文博界的热点话题。究竟如何理解“让文物活起来”?近日,五位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就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访谈现场。张鹏/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表示,站在博物馆学的语境下谈文物活起来,就是要求博物馆把收藏、保存、研究、传播、展示、教育等功能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密切联系的整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博协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 张鹏/摄 ...

• 海昏简牍中发现千余枚汉代“六博”棋谱

 海昏侯刘贺墓主椁室文书档案库曾出土5200余枚简牍,负责这批简牍文字释读工作的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近期公布阶段性成果。据悉,研究人员目前辨识出千余枚竹简上记载了一种名为“六博”棋的行棋口诀,属首次发现,为研究汉代的社会风尚乃至兵制提供了很好的实物资料。  记者了解到,“六博”是春秋战国十分流行的一种棋类游戏,是象棋、国际象棋等兵种棋盘类游戏的鼻祖。西汉的皇帝都十分喜欢“六博”游戏,朝廷还设有专门的 ...

• 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新发掘49座祭祀坑

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为进一步了解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的布局、内涵、年代和属性,考古人员对遗址中山梁南部的祭祀坑和东山梁的局部道路进行发掘,共发掘祭祀坑49座,并调查探明了该遗址470万平方米范围内各功能区的内涵和属性。

• 丝路重镇 文明交响——宁夏固原博物馆

“外阻河朔,内当陇口,襟带秦凉,拥卫畿铺”,位于宁夏南部的固原,自古以来就是关中通往塞外西域的咽喉要道,也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结合地带。丝绸之路兴起后,固原作为丝路东段北道要道,发展成四方辐辏、各族交融的国际化大城市。宁夏固原博物馆以其历史完整、独具特色的馆藏,生动展示了固原地区悠久灿烂的文化。

• 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

山西闻喜酒务头墓地,一处商代晚期高等级方国墓地,填补了晋南地区缺少晚商遗存的空白。 酒务头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河底镇酒务头村西北,北临沙渠河,南望汤王山。墓地处于垣曲盆地、运城盆地、临汾盆地交汇的要冲之地,是古代从河南进入山西最便捷通道之一,亦是考古学文化交融的关键地带。

• 现场 | 董其昌大展随“上博奇妙夜”收官,近60万人参观

经过了3个多月的展期、4次展品更换、近60万人次参观、9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学术研讨,3月10日,一直是社会文化热点的上海博物馆“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迎来了展期的最后一天,这也是去年以来国内影响最大的古代艺术大展。“澎湃新闻·古代艺术”(www.thepaper.cn)从上海博物馆了解到,上海博物馆特别策划了“董其昌和他的江南”闭幕之夜,通过艺术夜话、江南丝竹音乐、珂罗版体验等形式,为展览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

• 西周青铜重器日本撤拍被疑走私,文物专家称警方已介入调查

一组青铜重器“西周晚期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原计划于3月12日在东京中央2019春季拍卖上拍,但日本东京中央拍卖公司前天在其官网发布声明,称“西周晚期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拍品涉及家族遗产纠纷,决定中止此拍品拍卖。”对于这一声明,有业内人士今天对澎湃新闻表示,其中的原因是否涉及家族遗产纠纷尚须求证,或许另有隐情,因为这组将在东京中央拍卖的“西周晚期曾伯克父青铜组器”已被一些文物考古界专家质疑为近年非法走私境外的盗 ...

• 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 考古发掘又有收获

通过对洞穴研究,建立黔中地区包括贵安新区在内的环境衍变序列;通过对地层研究,理清古人类对空间利用情况……记者日前获悉,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考古又有新收获。据悉,这些成果是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2018年对招果洞遗址进行再次考古发掘所获。

• 广东河源大顶山发现西周古墓群遗址

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知:在建中的赣深高铁河源市东源县蓝口镇境内路段发现一处商代后期至西周时期的古墓群遗址,经过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连续数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现已清理出西周时期古墓葬多座,共出土陶器和石器等各类文物数百件。

• 桐梓鼎山城系南宋山城遗址

  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联合四川大学在桐梓县开展田野考古调查时,发现了一批重要遗址和墓葬,其中包括疑为南宋山城鼎山城遗址。  为进一步推动播州杨氏土司学术研究,2018年以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四川大学,对桐梓县境内开展了田野考古调查。本次调查共发现及确认的遗存的包括史前洞穴1处、汉代崖墓15座、南宋至元、明时期石室墓葬37处、南宋山城1处,此外还有明代建筑遗址、元代水堰等。调查中发现的一 ...

• 2018年五大考古发现揭秘数千年广州社会生活图景

 4400多年前,珠江三角洲和北江上游的先民如何交流互动?2000年前至100年前,白云山下的横枝岗埋葬了多少先民?1000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如何带旺广州的陶瓷制造业?在2月28日举行的“2018年广州重要考古发现汇报会”上,主办方通报的黄埔茶岭新石器遗址、广州市胸科医院综合楼汉六朝唐宋墓群、番禺唐代曾边窑遗址5个重要考古发现项目调查进展中可找到部 ...

• 刘玉珠强调博物馆定位:保护是第一位要亲和不媚俗

 对于博物馆总是人满为患的现状,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3月3日的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予以回应:“博物馆正处于成长期的烦恼中。”    刘玉珠解释道,一方面是社会需求比较大,在最近3年中,每年入博物馆参观的人数增量都在1亿左右,到去年年底博物馆参观人数已达到4.08亿人次。    另一方面,博物馆发展也比较迅猛。每年新增的博物馆都在180家左右,统计显示,到2017年年底,全国在各级政府备案的博物馆就达到5136家,“应该 ...

• “博物馆热”、文物保护利用备受关注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结束后,6位部长亮相今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    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部长通道”现场,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正霖、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孙绍骋、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王晓涛、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先后接受媒体采访,回答了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    刘玉珠在回答记者关于博物馆存在的 ...

• 河南考古新发现:千年美酒其实是“仙药”

  1日召开的2018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上,洛阳纱厂西路西汉墓项目发掘负责人潘付生公布,该墓出土的液体其实是矾石水,即硝石和明矾石的水溶液,这与文献中提到的古人使用硝石和矾石制作神仙水相吻合,证实液体为“仙药”。    去年10月初,考古人员在洛阳发现一座西汉空心砖券大墓,出土随葬品种类丰富且等级较高。其中,一件高50厘米、腹部最大径34厘米的青铜壶中,近3500毫升、重约7斤的液体经考古人员初期判断是西汉美酒, ...

• 专访:中方愿与美方进一步深化文化遗产领域交流

 2月28日,美国返还361件(套)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交接仪式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举行。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在仪式后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此次返还是中美精诚合作的成果,中方愿以此为契机加强与美方在文化遗产领域的交流交往,推动建立更加公平正义的文物追索返还国际秩序。    据介绍,这是中美两国2009年签署限制进口中国文物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以来,美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国流失文物返还。此次返还的中国流失文物艺 ...

• 重睹古代服饰的芳华——观西安唐服复制与表演随感

      段文杰 临摹莫高窟盛唐130窟壁画《都督夫人礼佛图》        设计师楚艳艺术再现唐服    近日一段“西安唐人街快闪唐仕女宫廷舞蹈”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唐人风韵显露无遗,由此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宫廷舞蹈的街头表演为何会吸引大众的眼光;演员的唐代服饰穿对了吗;妆容画对了吗;我们要做些什么来助推人们对传统服饰文化的“喜爱度”,让人们有参与感和互动性;当下年轻设计师,如何通过现代科技手段 ...

• 陕西为追索中国流失海外文物提供专业支持

  3月1日(美国当地时间2月28日),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交接仪式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举行,美国政府向中国一次返还361件(套)非法流失文物。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特意在第一时间向承担这批文物的初步整理和鉴定任务的陕西文物鉴定团队发来喜讯并以致谢。    此次返还的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于2014年4月由美国联邦调查局印第安纳波利斯分局查获,共有361件(套),国家文物局积极组织文物专家展开鉴定确认工作, ...

• 安来顺委员:在社会变革中探索博物馆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愈益受到政府、业界和公众关注的持续“火”起来的“博物馆现象”,本报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请他从国际博物馆发展的宏观角度与读者分享一些他的观察和思考。    问:近年来博物馆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博物馆现象”或“博物馆风景”。您作为文博界的政协委 ...

• 2019年度遗产日主题和宣传口号征集启事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对遗产日活动的关注度,受国家文物局委托,现拟公开征集2019年度遗产日主题1条和宣传口号5条。    相关要求如下:    1.特色鲜明、简明易记、时代感强: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对文化遗产工作的指导精神,呼应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等重点工作,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吸引力、感召力和 ...

• “考古代言人”袁靖今年两会依然专注考古 提案事关全体考古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去年两会期间提交了三个事关考古的提案,为考古事业呼吁发声,也因此被称为“考古代言人”。今年他依然不松懈,带来了三个考古领域的提案,其中建议制定考古工作野外津贴规定的提案更是关乎每个考古人的切身利益。    建议制定考古工作野外津贴规定    “考古津贴是保障考古工作者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长期从事考古工作的袁靖深谙其中的艰辛,“考古工作涉及大量野外作 ...

• 服饰复原并不那么简单

      唐代酒晕妆        唐代泪妆复原    中国古方妆品体现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造物原则,那就是顺时制物,内外兼顾。而服饰妆品复原研究是一个无比艰辛的过程,不参与其中很难体会个中滋味。    我专门看了一下介绍楚艳服饰复原工作的《她从8000幅敦煌壁画中复原传统服饰,这才是真正的高定!》文章后面的读者评论。其中有一条评论说“是个设计师都能复原”,获得17次点赞。其实,服饰 ...

•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博物馆不是庙会集会娱乐场所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2019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启,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亮相“部长通道”,并回答记者提问。        ▲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 中国文物报记者 李瑞 摄        ▲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针对记者提出的博物馆存在千篇一律、人满为患的问题,刘玉珠说,博物 ...

• 埃及期待与中国加强考古合作

埃及文物部长哈立德·阿纳尼3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埃及期待与中国进一步加强考古合作。

• 西藏罗布林卡古籍普查新发现9函完好孤本

根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总体部署,按照西藏图书馆(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具体安排,2018年9月5日,西藏图书馆与罗布林卡管理处联合启动罗布林卡古籍普查工作。为确保普查工作有序有效推进,西藏图书馆与罗布林卡管理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罗布林卡古籍普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普查时间、普查范围,组织精干力量联合成立了普查组,建立了普查数据管理、成果运用、文物安全保障等工作 ...

• 发布会 | 陕西历史博物馆2019年展览计划新鲜出炉

2018年12月29日下午,陕西历史博物馆召开“2019年新展览计划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即将在2019年推出的23个新展览。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庞雅妮首先介绍了陕历博2019年展览工作的安排部署情况,她表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国人民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万众一心,勠力奋斗,大有作为的一年。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文化需求,陕西历史博物馆将精心策划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