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聚焦辽金都城考古发掘新进展:辽上京宫城考古发现大型建筑基址和祭祀坑

摘要: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城址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两部分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不规则方形皇城的城墙保存较好,近方形的宫城于皇城中部偏东。为了进一步认识辽上京遗址的布局和沿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二工作队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辽上京考古队,于2018年6月至11月,对辽上京宫城东向轴线西侧的宫殿址(17JZ3)和宫城西北部的长方形建筑基址(18JZ1)进行了考古发掘, ...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城址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两部分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不规则方形皇城的城墙保存较好,近方形的宫城于皇城中部偏东。为了进一步认识辽上京遗址的布局和沿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二工作队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辽上京考古队,于2018年6月至11月,对辽上京宫城东向轴线西侧的宫殿址(17JZ3)和宫城西北部的长方形建筑基址(18JZ1)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辽上京宫城西北建筑基址位置示意

▲一号建筑基址全景

▲三号建筑基址全景

▲一号建筑基址出土铜镜

▲三号建筑基址附近灰坑出土白釉碗

三号建筑基址(17JZ3)位于辽上京皇城和宫城的东向中轴线最西端建筑——一号建筑基址的西北部,是一座东向的长方形宫殿建筑基址。JZ3建有双层夯土台基。下层台基四周边壁原有包石。上层台基南北面阔22.3米、东西进深16米、高约1.48米,四周边壁原有包砖。台基上的地面建筑保存较差。根据残墙体和方形磉墩分布,可确认建筑的平面布局。原柱网应共有两周,外周为副阶檐柱,内周为墙内金柱。外周较大磉墩共18个,副阶檐柱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内周较小磉墩共发现10个,殿身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内周磉墩之上为殿身外墙位置。墙体均为夯土墙,抹白灰皮,未见基槽。殿身东、西两侧明间未夯筑墙体,西侧明间南北两端发现础石(或柱洞),其间为木门限及其残迹;东侧夯土墙南端也发现对位柱洞。殿内仅存垫土,铺砖情况不详。根据东侧台基残存迹象推测,东侧原有登临的踏道类遗迹。西侧在改建时增设月台或坡道等。根据层位关系可知,在三号建筑基址始建之初,外有夯土墙围合的院落,东、西、北侧均发现夯土墙体(南墙被破坏)。南墙不存,西墙和北墙闭合,仅东侧围墙对应殿身明间部分,有缺口,推测应为院门位置。因此确认建筑朝向为东向。通过解剖,发现三号建筑基址的早期(始建时),四周有围墙;晚期(改建修补之后)四周围墙废弃,建筑基址格局没有变化,只是增补了西侧月台。根据地层关系和出土遗物判断,三号建筑基址始建于辽代早期,废弃于金代初期。

根据地面遗迹和考古勘探资料,在宫城西北部有一组南北向的长方形建筑群,呈东、西两列对称分布,每列5个。本年度对西列第3个长方形建筑基址进行发掘,编号为一号建筑基址(18JZ1)。该基址是一座南向的长方形建筑基址(即排房)。根据解剖可知,该基址至少有两次较大营建。晚期建筑编号为JZ1A,早期建筑编号为JZ1B。

▲三号建筑基址西北角建筑构件

出土情况

JZ1A利用JZB基础,修筑低台基,平砌三层长方形砖高。东侧直接建在生土之上,西侧垫土找平。总面阔15间,进深3间。四面建有夯土墙,东西宽约66米、南北进深15米。室内设两道隔墙,将JZ1A分为东隔间、中隔间和西隔间三部分,每部分面阔5间。均于当心间设门,门前为三瓣蝉翅慢道(西间慢道保存较好)。夯土外墙和隔墙中均发现墙内柱,有大小之别。大柱用础石,二大柱之间小柱垫砖块或石块。室内有明础石呈东西两排,共12列。

根据解剖沟可知,此排房建筑分两次营建。其整体格局基本不变,门道位置基本也不变,只是早期基础范围略大。第一次营建用方形磉墩承重,第二次营建础石略西偏移,下有夯实的垫土。根据层位关系和出土遗物推定,长方形建筑基址第一次营建为辽金之际,第二次营建为金代。

▲金代窖穴

一号建筑基址下面,发现保存较好的辽代地面,以及辽代小型夯土遗迹,形制性质不详。较为重要的是,在进行关键性解剖时,我们发现了一号建筑基址第一次营建时的两个祭祀坑,是重要的考古新发现。其中西侧长方形祭祀坑葬3匹整马和骆驼蹄、牛头、狗头等动物,也有残人头骨等;东侧圆形祭祀坑深约3米,上层为切割、砍断的牛、马、羊等动物骨骼,坑底殉有14人个体,有5具完整尸骨,余为9个人头骨或下颌骨等。部分有砍凿痕,表明是暴力致死。可识性别者均为女性,还有数名婴幼儿。圆形祭祀坑的祭祀方式较为特殊。这两个祭祀坑的性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长方形祭祀坑

▲长方形祭祀坑内提取工作

▲圆形祭祀坑

▲圆形祭祀坑清理情况

2018年辽上京宫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收获。第一,增加对辽上京东向中轴线的认识。三号建筑基址位于辽上京皇城东向中轴线最西端的大型建筑基址的西北,位置重要;此建筑东向,体量较大,形制独特,早期四周有夯土围墙。表明其建筑性质特殊,且十分重要。三号建筑基址应是辽代宫廷内重要的殿址之一。第二,丰富了辽上京皇城和宫城布局及沿革的新资料。宫城西北部的长方形建筑基址(18JZ1)为南向,是金灭辽之时始建,沿用到金代晚期。此建筑之下,没有发现辽代大型建筑基址,有保存较好的地面。第三,一号建筑基址(18JZ1)下两个祭祀坑的发现,填补了辽上京遗址考古的学术空白,是重要的新发现。两个祭祀坑,形状不同,瘗埋内容各异,分别以马和人为主体。这为研究辽金时期历史文化、民族礼俗和建筑营建理念等提供了难得的新材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此次考古工作为辽上京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和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等提供了新的学术依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董新林 曹建恩 汪盈 艾婉乔 卢亚辉 肖淮雁 左利军)

编辑:蔡 苧

审核:贾昌明

本文刊登于2019年4月19日

《中国文物报》5版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作者:文博中国

更多信息...

辽上京遗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