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世界的中国考古
来源:文博在线建国以来,我国的考古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从学科建设近乎空白,到现在整体的考古学文化框架基本建立。从人才紧缺到现在各个研究方向都人才济济,研究成果丰硕。然而中国考古学家们工作的重心一直都在国内,很少涉及到国外考古,国际考古事业的话语权都掌握在欧美等国家手中。近些年来,这种现象得到改善,中国的考古学家们逐渐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中国考古走向世界(以下按照地图的方向介绍)1 北方 ...
来源:文博在线建国以来,我国的考古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从学科建设近乎空白,到现在整体的考古学文化框架基本建立。从人才紧缺到现在各个研究方向都人才济济,研究成果丰硕。然而中国考古学家们工作的重心一直都在国内,很少涉及到国外考古,国际考古事业的话语权都掌握在欧美等国家手中。近些年来,这种现象得到改善,中国的考古学家们逐渐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中国考古走向世界(以下按照地图的方向介绍)1 北方 ...
了解土司制度 要了解土司遗产,首先要了解“土司制度”,它是针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形成于宋代,繁荣于明代,崩溃于清代,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土司制度是中央王朝承认当地统治者对地区的世袭统治的制度,有利于将中央很难派官吏直接统治的地区纳入到统治范围,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好处,直到明清采取“改土归流”前,土司制度都是维系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制度之一。 2015年7月4日(当地时间),在德国波恩召 ...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馆藏书画拓片。 读者在省图书馆查阅资料。省图书馆供图 省图馆藏——西北文献。 今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全面结束,我省可移动文物的各项数据也全新出炉。甘肃省图书馆除了25万余册古籍完成普查外,西北地方文献、书画碑帖、革命文献等普查也备受关注。 水电站建设、公路修建、《丝路花雨》编排……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都在省图书馆汇集,在文献中寻找各自的依据和渊源。 ...
8月的哈尼梯田一片金黄 陈静 摄 中新网昆明8月31日电 (陈静)31日一大早,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的哈尼族青年普省木便忙个不停,刚把客栈游客的早餐张罗完,又着手准备下午的长街宴。他笑着告诉记者,现在游客一年比一年多,村民的生活也跟着越来越好。 元阳县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它与哈尼梯田所在的其他三县金平、绿春、红河同为贫困县,曾面临着交通不便、发展滞后、劳动力流失等难题。但随着2013年哈尼梯田申 ...
来源:中国新闻网图为青海古道博物馆馆藏。 马丁 摄 中新网西宁8月6日电 (张海雯)“日月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国家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三大古道之一。博物馆的建设能让游客短时间之内了解青海的历史,直观感受青海灿烂的文化。”青海古道博物馆馆长刘砖6日告诉记者。 青海古道博物馆位于该省湟源县日月山景区,设有两个展馆,文物展览分为“文明传播 古道开拓”和“民族往来 道通中西”两个部分。图为青海古道博物馆馆藏。 ...
展览现场的秦俑其实,灰头土脸的兵马俑也是有“颜”值的!8月30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携手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等策划举办的“留住色彩——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成果展”将带领观众感受文物从“支离破碎”到“完好如初”、从“斑驳残迹”到“色彩斑斓”的变化。展览展期3个月。彩绘的陶俑、陶车马,彩绘的陶仓楼……展览现场,一批色彩斑斓的陶质文物让观众大饱眼福。展览分为“我们的敌人”“化零为整”“我们的方 ...
展示的秦俑 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古代工匠曾调出了两种特殊的色彩,“中国蓝”和“中国紫”,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中国蓝”和“中国紫”究竟是个什么颜色,却一直无人知晓。8月30日,记者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单位策划举办的 “留住色彩——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成果展”上了解到,文保专家们首次在秦兵马俑的彩绘中发现“中国蓝”和“中国紫”。 为啥从前一直“灰头土脸”? 长期以来,秦兵马俑一直给人一种“灰头土脸”的印 ...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李大伟长城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我国多民族、多元文化从碰撞、防御到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同时也是由多种遗存及其所处自然环境共同构成的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文化景观,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古老的长城保留至今受到自然和人为多重病害影响,像一位饱经沧桑的古稀老人,保护工作刻不容缓。长城保护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更是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媒体上出现 ...
刘曙光副局长作主题报告结业仪式合影文研院与元阳县签署合作协议8月25日,国家文物局与ICCROM联合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红河学院承办的世界遗产监测管理培训班,在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红河学院顺利结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出席结业仪式并致辞。ICCROM遗址部项目主管加米尼•维杰苏里亚(Gamini Wijesuriya),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杨德聪,红河州副州长谭萍,红河学院校长甘雪春,中国文化 ...
鸽子山遗址考古发掘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7年5月12日,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再次开展考古发掘,本次考古发掘由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北京大学联合组队联合进行。除此以外,还有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山西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考古专业的学生,共计16人参加。一、工作情况 ( ...
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英国著名科技史学者,著七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被认为是当代研究古代中国科技史的最高水准,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书中广泛收集各种相关史料和考古资料,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东西方比较研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因撰写此书的需要,并为了广泛收集资料,尤其是一些文物考古资料,李约瑟 ...
据外媒报道,由于使用了特定的木乃伊制作方法,可追溯到17世纪的一具朝鲜王朝木乃伊大体上仍保持完好。考古学家2014年年底在韩国清道郡的一个古墓中发现了这具木乃伊。根据研究人员,木乃伊身份也已揭晓,是一位名叫李劲的男性,出生于1580年,并在1642年11月去世。在对木乃伊进行CT扫描后,研究人员指出,木乃伊肝脏部位有一大堆不明物体。 由于研究人员无法从CT扫描中确定有关物体的任何其他内容,因此他们对木乃伊进行了 ...
中国甘肃网8月27日讯据兰州晚报报道 (首席记者 刘蔚霞) 26日,记者从永靖县旅游局获悉,受连续降雨影响,炳灵寺景区时有山石滑落,为确保广大游客生命财产安全,从即日起,炳灵寺景区暂停接待游客。请各旅行社和广大游客及时调整行程计划,近期不要前往炳灵寺景区旅游,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来源:光明日报洪水冲来了白色石头阵大块大块的云朵让草原一会阴,一会晴,一会又是雨。清沏见底的小溪哗啦啦唱着歌从身边流向远方。眼前巨大的白色石头,如一条河,阻挡了我们前行的脚步。跨过它,眼前就出现了让人发出惊叹声的遗址——呼斯塔遗址。呼斯塔,蒙古语为:生长着桦树的地方,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东北约40公里的阿拉套山南侧。当我们来到这片神秘的草原时,脚底的草原上,到处都是石头围起的墓葬痕迹,抬 ...
聚焦第一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 继去年中国首届考古学大会在郑州成功举办,郑州又迎来了考古界的一大盛事——由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第一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昨日开幕。全国40多所高校和文博科研院所的百余位专家齐聚郑州,共襄盛会。 2016年5月21至23日,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郑州成功举办。这次大会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年来首次举办的国际性、大规模、开放式的高端学术盛会,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 ...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呼斯塔遗址考古团队领队贾笑冰博士向国内考古专家介绍呼斯塔遗址前期发掘情况 8月20日至21日,国家文物局考古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文物局等部门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7所高校和6个相关省市文物考古部门组成的40多位考古专家学者汇聚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实地考察呼斯塔遗址并现场座谈,围绕呼斯塔遗址前期发掘成就及今后考古发掘研究应注重的 ...
8月20日至21日,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机构和高校的50余位专家学者在新疆温泉县呼斯塔遗址考察并举行现场座谈会。经过实地考察,与会考古专家确认了呼斯塔遗址是目前在西天山发现和发掘的规模最大、级别相对较高、拥有聚落围墙和大型石构建筑群落以及南北哨所等军事防御体系的青铜时代典型聚落遗存。出土的遗迹遗物反映了距今3600年前以农耕为主兼营畜牧业的生活形态,是农牧业转 ...
《佛僧经行图》石碑,发现于河南洛阳附近,规格为25 厘米×50 厘米×85厘米,碑三面刻有佛僧像,均采用线刻的手法(见拓片图)。其中僧人身像略显清瘦, 比例匀称, 头面却浑圆饱满, 衣纹质感柔和轻薄; 僧人或一手略向前伸,一足略向前跨,步态轻盈,或合手回望,是为僧人经行修法。 此碑刻像风化严重,参考隋唐时期的石刻佛教造像,从其拓片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佛教文化和艺术的遥影。佛教艺术不仅在造像的技巧和风格上推 ...
石犀牛 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首都,成都的三国遗存在全国名列前茅。刘备在成都称帝之后,皇宫位于何处?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刘备的皇宫在武担山,然而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新发掘成果显示了另一种可能:蜀汉皇宫很有可能就在天府广场附近。 大量发现 涂朱瓦当和吉祥语地砖展现高贵等级 史料记载,刘备“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担之南”(武担山,位于今江汉路)。关于蜀汉宫城的位置,已故的三国文化专家罗开玉曾认为,刘备改 ...
近日,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在县城棚户区改造时发现大量跨度逾千年的文物遗迹。截至目前已勘查古建筑30处,包括8000米南宋古城墙、都梁宫遗址,近千米明清淮河石堤遗迹以及古城核心区水系主要建筑。据悉,当地政府将在此地规划建设古城遗址公园,还原历史古城。(图片由周海军 摄)8月22日,工作人员在对都梁宫遗址进行考古发掘8月22日,在江苏省盱眙县棚户区改造现场,工作人员戚家坤(左)、刘刚在对三星桥进行考古勘查这是8月 ...
千年大运河,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因其丰富多彩的超大型线性活态文化遗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流淌的运河水,将楚汉文化、淮扬文化、吴文化以及园林文化、江南水乡文化、水利航运文化、近代民族工商业文化等串联起来,形成了兼收并蓄、包容多样、独具魅力的运河文化。 江苏境内,运河全长690公里,沿线城市拥有全省60%的人口、66.3%的经济总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运河遗产,在江苏人的改革创新中,不 ...
为进一步摸清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展示、利用以及旅游现状,研究今后一段时期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思路,国家文物局于8月至10月开展2017年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状况调研评估工作。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调研评估内容包括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基础工作、保护管理、旅游与开发等方面,重点关注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政府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履职尽责情况,总结保护管理成功经验和优秀案例 ...
8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尼泊尔政府副总理兼外长马哈拉共同出席中国政府援助尼泊尔震后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保护修复工程开工仪式。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于红、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以及随团访问的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务院研究室领导陪同出席。 开工仪式在九层神庙工程现场举行,汪洋副总理与马哈拉副总理为开工铜牌揭幕,商务部副部长俞建华,尼泊尔政府文化、旅游与民航部 ...
展会展出的3D打印的莫高窟第328窟彩塑 8月10日,建筑遗产保护行业的年度盛会——2017(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以下简称“建博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本届建博会是第二届,以“保护、修复、利用”为主题,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CHIN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联合主办。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对记者表示,传承至今的建筑遗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繁荣发展的有力见证。遗产保护工作者应在深入研 ...
8月15日,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宣布,在蒙古国中戈壁省发现的一处摩崖石刻,近日被中蒙两国联合考察队确认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作《封燕然山铭》。 成吉思汗大学校长拉哈巴苏荣告诉新华社记者,这处汉字摩崖石刻发现于20世纪90年代。当地有关专家学者几经探究,但一直未能成功解读。2014年,蒙方把这一情况告诉中国内蒙古大学著名蒙古学家齐木德道尔吉,并邀请他到蒙古国进行实地考察。 据拉哈巴苏荣介绍,今年7月下旬,成吉 ...
8月17日,记者从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管理处获悉,《万尺布宫毫厘探微——精细化测绘在布达拉宫保护中的应用》初期成果,日前亮相2017(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得到了诸多建筑遗产保护同行及观众的高度关注。 “该项目在去年6月11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启动,这标志着西藏首次且最大规模的高精度数字化测绘在文物保护中正式落地。”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觉旦17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这一测绘项目仍在进行中,将在未 ...
2017年7月24日,在比如县县委、县政府的精心组织和四川、西藏、重庆营地与自驾游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寻迹文成公主,重走唐蕃古道”大型公益自驾游团队从天府之国成都出发,经过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道孚、甘孜、德格和西藏的江达、昌都、洛隆、边坝历时7天,行程达2000公里,参与自驾游车辆近50辆,参与人数100多人,至此中国川藏北线G317+S303目前有历史记录的最大规模自驾游车队,顺利抵达藏东昌都,平安抵达比如县。此 ...
错彩镂金——陕西珍藏中国古代金银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特展,持续到2017年9月24日。 展览虽小但是却很精,一进门就能看见八件法门寺出土器物,给人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 展品为陕西省60件来自不同机构的中国古代金银器,时间跨度从西周至于唐代,兼顾宋元明清等其他时期的文物。 以黄金工艺为主要线索介绍中国金银器发展历程,展览分为“西风东渐分蹀铸“、“一统天下尽错鎏”、“花舞大唐金粟钿”、“翠缕风华觅 ...
8月7日,工作人员在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主馆车马坑内进行清理保护工作。新华社记者 李安摄 8月7日,工作人员在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主馆车马坑内对马骨进行除尘清理和保护加固。新华社记者 李安摄 近期,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对主馆车马坑进行保护加固。据介绍,此工程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实施,包括对主馆车马坑坑壁、马车、马骨进行保护加固,以及车马坑微环境监测等内容。 2003年洛阳市在王城广场进行 ...
良渚遗址申遗范围基本明确为“良渚古城+瑶山遗址+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图为良渚古城遗址效果图。(良管委供图) “目前,良渚遗址申遗第一阶段材料文本的编纂和翻译已进入冲刺阶段,9月中旬,将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预审。”酷暑中,更能真切地感受到杭州良渚遗址申遗工作的热度。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良管委)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考古发掘不断取得新进展,本次良渚遗址申遗范围和以前相比有 ...
导语:新发现的文物横跨了埃及历史上数十年时间。这意味着,这些古墓可能是城市大型墓地的一部分。这个石棺是在托勒密王朝时代的坟墓里被发现的,发现地点位于开罗南部明亚市的阿尔卡绵萨拉维地区。摄影:EGYPTIAN MINISTRY OF ANTIQUITIES, AP撰文:Michael Greshko 埃及文物部宣布,在埃及东北部发现了三座石棺,每一座都有2000多年的历史。 发现地点位于开罗以南约200公里的阿尔卡绵萨拉维地区,靠近塞马卢特。文物部官员 ...
考古工作人员在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发掘现场进行航拍。新华社发 中国最早的宫城、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和绿松石器制造作坊……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发掘以来,位于河南省偃师市的二里头遗址不断改写着中国之最,也刷新着考古和历史学者的认知。随着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即将全面开工建设,二里头遗址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半世纪发掘揭开“真容”】 出河南偃师城区往南,沿洛河向西不远,就是二里头村。 ...
今天,《封燕然山铭》刻石在蒙古国杭爱山发现的消息发布后即备受关注。澎湃新闻记者随即联系了此次中蒙联合考察队的中方专家、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主任齐木德道尔吉教授,他在会议的间隙向记者简短介绍了摩崖石刻发现的相关问题。《封燕然山铭》刻石拓片照 齐木德道尔吉教授是蒙古学方面的著名学者,曾任内蒙古大学副校长。对于杭爱山此处的摩崖石刻,他透露说,其实,这处摩崖石刻蒙古国方面在1990年代既已发现,也做 ...
【砥砺奋进的五年·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大运河水,延绵流淌,千年不息。 2017年2月24日,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 江苏是大运河沿线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1797公里的大运河,江苏段全长690公里,占了三分之一,江苏有8个地级市、近一半的人口沿运河而居。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江苏加大力度 ...
中国的世界遗产,你来监测2017(上海)国际建筑遗产保护与修复博览会(Heritage Preservation International-Shanghai),将于8月10日至12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作为本次展会的支持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展区是E01-E04。在这里,你将身临其境地体验一把文物工作者的日常——古建保护、文物修复、参加培训……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展位图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展厅
▲鸾峰桥畔签约▲申遗联盟成立近日,在波兰举行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青海可可西里、福建鼓浪屿相继申遗成功。振奋人心的消息不断传来,同时也令人联想到,从2012年11月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22座“浙闽木拱廊桥”,如今申遗进展如何,当务之急还要做好哪些功课?▲鸾峰桥畔签约距离既定的2022年正式申遗入世只有五年不到的时间,浙闽两省四市七县廊桥申遗如何发力?在昨日召开的中国闽浙木拱廊桥保护与申遗寿 ...
8月2日上午,厦门市举行鼓浪屿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总结暨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大会。据悉,厦门市将成立专门的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对世界文化遗产实行更为严格的保护与管理。福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裴金佳出席并讲话,市长庄稼汉主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家东、市政协主席张健出席。要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裴金佳说,鼓浪屿申遗成功,既是对我们前期申遗工作的肯定与褒奖,更是对今后保护工作赋予了更大责 ...
在时隔近7个月后的8月1日,抚州南城洪门水库的水下考古工作再次重启。南城洪门水库摩崖造像附近究竟是否建有庙宇、建于哪个朝代,洪门水库一带的明代益藩王墓地是否与摩崖造像有所联系,或可以通过二次水下考古的发掘揭开谜底。考古人员正在水下查探 10天水下考古摸清摩崖造像全貌 2016年11月小坝维修,南城县洪门水库水位出现近20年来最低值,湖内一处石壁中发现一尊摩崖造像。据当地居民介绍,水库区域过去为硝石镇旧 ...
8月2日,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罗文华的团队在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真达乡嘛达村嘛达寺内一座长期封闭的护法殿内,发现相当完整的明代壁画和泥塑雕像。这是迄今为止石渠县境内发现的最为重要的藏传佛教遗存之一。此次发现填补了藏传佛教研究的多项空白。 据了解,近年来,甘孜地区虽然有明代的经堂碉发现,但主要集中在甘孜州的康定与丹巴二县,此次石渠的发现是甘孜州最北是最西的明代藏传佛教壁画和雕塑 ...
历时一年,位于延庆的北京世园会地下考古发掘已近尾声。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文研所获悉,截至目前,世园会考古勘探面积达262万平方米,勘探发现古代墓葬1146座,已发掘1143座。6座魏晋时期的家族墓葬保存完整,这在北京的考古发现中非常少见。 世园会紧邻地下文物埋藏区 北京世园会的工地为何变成了考古现场?世园会考古负责人戢征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的相关规 ...
8月1日,记者在青海西宁举行的玉树岩画国际论坛上获悉,该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通天河流域目前已发现21个岩画群,其中最早可追溯至2600年前。 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进程中,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和人类先民们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 青海省玉树州文体局局长王东梅介绍,2013年至2016年,玉树藏族自治 ...
2017年6月17日至7月4日,受霍城县文物局委托,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陕西知行考古勘探有限公司合作对新疆伊犁州霍城县惠远新、老古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项目由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魏坚教授负责,历史系博士后任冠、考古文博系硕士研究生朱鹏参与了此次考古勘探工作。 惠远新、老古城遗址 惠远新、老古城均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惠远镇境内。惠远新城位于惠远镇新城村,地处伊犁河低阶地河 ...
被损毁的帕尔米拉古代剧院在叙利亚帕尔米拉古城贝尔庙的残垣断壁前,一群俄罗斯士兵的大笑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他们全副武装,坐在溅满泥土的汽车上尖声笑喊。待到汽车停稳,他们一一爬下车,一边肩上挎着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一边手里拿着自拍杆。就在数日之前,这支俄罗斯部队和其他几支效忠叙利亚政府的武装力量一起,从伊斯兰国手中重新夺回了这座古罗马派城市,这是帕尔米拉城在一年内第二次重回叙政府控制之下。帕尔米拉城是 ...
青藏高原上的小喇嘛。人类可能已在寒冷高峻的青藏高原定居了七千多年。至少在7400年前,无畏的狩猎采集者或许就已经在寒冷、缺氧而严酷的青藏高原上定居了。这比研究者此前认为的时间要早将近4000年。在对西藏中部地区的一个古手印和足印遗址重新考察后,考古学家做出了这一论断。这种观点有望为理解人类迁徙到高海拔地区的原因和方式带来新的见解,而且也与遗传学研究的结果相符:相关研究认为,西藏人大约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获得 ...
简介:——西咸新区文物保护工作观察 大一统中国的第一座帝都,九座西汉帝王的陵墓,46个文物保护单位……在现代中国的众多行政区域中,没有哪个地方能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遗存。 周丰镐遗址、秦咸阳城、西汉帝陵、隋唐帝陵……中国历史上最引以为傲的朝代,在这里以最恢弘的方式密集地存在。文物专家认为,这里是我国拥有大遗址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西咸新区,这座在西安、咸阳两座中国历史上最古老城市中划出的国家级新 ...
宁夏开城安西王府遗址长虫梁城址Ⅰ号基址发掘获重要发现基本判定Ⅰ号基址为安西王府主殿基址,长虫梁城址即为安西王府宫城 开城安西王府是元世祖忽必烈三子忙哥刺在六盘山的避暑府邸,也是当时西北地区行政中枢,该王府建成于至元十年(1273 年)前后,成宗大德十年(1306 年)8 月毁废于地震。遗址位于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政府驻地西侧一带,北距固原市区约18 公里。 整个遗址范围南北长约3500 米,东西宽约500~1000 ...
夏季的莫高窟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年轻、活泼,活跃在参观讲解的队伍中。他们是来自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的同学们。 想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志愿者,是需要通过长期的培训和考核的! 首先是课堂培训,每周的一、三、五晚他们都在学院教室上课。课堂培训内容包括不同时代洞窟的开凿历史背景、洞窟形制、洞窟内壁画及塑像的内容和风格介绍等,还有游客们最想了解的敦煌藏经洞及文物保护的相关知识。 课后,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讲解 ...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蒋云龙 张昕 蔡英)作为阿斯塔纳世博会中国馆人文交流活动之一,“烈烈秦风”——秦始皇兵马俑文物展从6月10号到9月10号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展出,吸引了世界各国游客的目光。秦代瓦当、铜车马配饰、威武雄壮的兵马俑,这些来自股丝绸之路起点——中国陕西的文物精品,每天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捷克共和国游客:“我们这次来哈萨克主要是来参观世博会,但是一听说有来自中国 ...
清源文化遗产在波兰举办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日前开始了审议“遗产地保护状况”(State of Conservation--SOC)环节, 大会全天主要讨论了由世界遗产中心(WHC)所做2017年度“世界遗产保护状况”(Item-7)整体情况报告,以及“列入濒危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保护状况” (Item-7A)两部分。巴西的自然遗产塞拉多保护区被列入濒危遗产名录。而对13项濒危世界文化遗产保存状况的审议中,乌孜别克斯坦的沙赫利苏伯兹历史中心再次引发长时 ...
2017年7月19日上午,河南省赴蒙古国联合考古项目启动仪式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工作站会议室举行。出席启动仪式的有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副局长郑小玲,科技与对外交流处王瑞琴处长、陈彦堂副处长、孟洋副处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党总支书记魏周兴,副院长魏兴涛、杨文胜、陈家昌、胡赵建,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史家珍,党支部书记周立。河南省赴蒙古国联合考古项目考古队全体成员以及我院职工代表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