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期间 北魏阴山皇家祭天遗址等刷新内蒙古考古新纪录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8日对外披露称,“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多项考古发现刷新纪录,甚至一些历史考古填补了空白。 这些遗址包括武川县坝顶北魏阴山皇家祭天遗址、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小王力沟辽代贵妃墓、辽上京遗址等。图为小王沟辽圣贵妃墓航拍图。图片来自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文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呼和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8日对外披露称,“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多项考古发现刷新纪录,甚至一些历史考古填补了空白。 这些遗址包括武川县坝顶北魏阴山皇家祭天遗址、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小王力沟辽代贵妃墓、辽上京遗址等。图为小王沟辽圣贵妃墓航拍图。图片来自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文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呼和 ...
11月30日,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成立,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出席成立仪式并讲话。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新潮主持成立仪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物局等单位代表,国家文物局各司室、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仪式。 胡和平指出,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四通镇时庄遗址考古工作开展以来热点频现,成为众多考古研究专家关注的焦点。近日,河南淮阳时庄遗址考古新发现学术研讨会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20多家研究机构的50多名国内权威专家学者齐聚淮阳,参观时庄遗址的发掘成就。时庄遗址是目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粮 ...
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湖北屈家岭遗址考古发现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一遗址出土距今约5600年至5300年的33粒炭化粟粒。植物考古工作者认为,这是长江中游经测定证实的最早的粟遗存,是北方旱作农业传入长江中游的最早证据。 2015年开始,为配合湖北荆门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联合考古队对遗址展开新一轮考古发掘。其间,植物考古工作者在屈 ...
随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凌家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陆续揭露出大型红烧土堆积区,根据现有信息推测,此处大型红烧土遗迹或为大规模公共建筑遗存。 “我们采用探方与探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发掘,经过解剖等工作,发现最深处的红烧土厚度有1.5米,整个文化层最深达3米。”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一室副主任、此次发掘工作现场领队张小雷介绍 ...
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经浙江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批准,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联合镇海区文物保护管理所、武汉大学和山东大学等科研单位,对镇海区应家遗址区域实施了2000平方米面积的考古发掘。12月1日,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和镇海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共同发布了宁波市镇海区应家遗址考古发掘成果,该遗址文化堆积深厚,时间跨度大,出土文物 ...
经过文物考古工作者3年来的持续努力,一处西周时期的高等级墓葬群在浙江省衢州市“现身”,专家认为它可能是西周时期“百越”地区某一文化的中心区域,也为探访史书中的“姑蔑”提供了扎实的线索。 这处墓群主要位于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地处钱塘江南源的衢江北岸,属于南方地区特有的土墩墓遗存。土墩墓营建时不在地面挖墓穴,而是平地堆土,把死 ...
从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获悉,宁波市镇海区应家遗址考古发掘成果近日发布。该遗址文化堆积深厚,遗迹和遗物的种类、数量丰富,遗存时期从史前跨越到明清,为深化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据了解,应家遗址位于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应家村旧址,分布面积约12000平方米。本次考古共发现古代水井、灰坑、灰沟、基槽、柱洞群、烧土堆等各类遗迹约220 ...
大海塘墓群位于益阳市赫山区桃花仑西路原益阳内衣针织厂所在范围的一处山岗南坡,西北约1.1公里即为资水。2020年3月下旬~4月中旬,为配合益阳云顶上品小区四期建设项目,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人员对项目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此次考古发掘工作发现墓葬3座,其中砖室墓1座,土坑墓1座,土坑洞室墓1座,分别编号为M1-3。 M1为砖室 ...
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万宁神州半岛进行全面考古调查时,发现一个新的史前遗址——湾仔头史前遗址。连日来,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考古发掘时发现,本次出土的遗物与此前万宁踏头遗址出土的遗物类型较为相似,可判断它们应归属为同一时期,这对构建和完善海南东南沿海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为南岛语 ...
天子脚下,为何会有外族久居;中原腹地,怎会出现西北戎人特有的“头蹄葬”;史书中记载的陆浑戎到底在哪?近日,一座春秋时期西北戎人的王级大墓在河南洛阳徐阳墓地被发现,进一步印证了2600多年前陆浑戎迁徙、融合的历史,对探索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民族融合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河南洛阳徐阳墓地标号为M15的墓葬出土的编钟(11月27日摄)。李 ...
中国西藏网讯 西藏自治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有着“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之称,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条重要通道。12月10日,由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厅主办的2020高原丝绸之路旅游发展高峰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 据悉,本次论坛以“畅游新西藏·守护第三极”为主题,旨在通过探索高原丝绸之路的文旅融合发展方向,积极协调区域联 ...
青藏高原首次发现10万年前古人类DNA 神秘古人类——丹尼索瓦人 曾在“世界屋脊”留下清晰足迹 甘南州白石崖溶洞遗址考古研究具有世界性意义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164521917396
“浙江衢州的西周土墩墓葬群中,无论是出土的成套青铜车马器,还是土墩营建方式、陶瓷器制作工艺,都体现了特别的区域文化风格,与于越文化有所不同。”12月10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人员张森接受采访时说,这证明史书中所记载的“姑蔑”族群并非空穴来风。▲ 一号墩出土玉玦2019年底至1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衢江区文广旅体局对衢江区 ...
12月9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在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北白鹅村发现一处两周之际位于成周王畿之内的周朝王卿高级贵族墓地,这些考古成果令人振奋,也带给学术界很大的震动。北白鹅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英言乡北白鹅村(现为英言镇白鹅村)东,2020年4月至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运城市文物工作站、垣曲文物旅游局对垣曲
12月6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屈家岭遗址联合考古队正式披露,历时5年的植物考古有了新发现:该遗址出土距今约5600年至5300年的33粒炭化粟粒。植物考古工作者经对这些炭化种子进行碳14年代测定,认为这是长江中游最早的粟遗存,是北方旱作农业传入这里的最早证据。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植物考古工作者姚凌博士介绍,2015年至今,为配合荆门市屈家岭考古遗址公 ...
2020年12月7日,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在海昏侯文物保护工作站召开“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车马坑出土车马器保护修复项目”结项专家评审会。“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车马坑出土车马器保护修复项目”经国家文物局(文物保函【2016】435号)批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文物保护修复研究部承担并实施完成。 出席会议的专家有中 ...
2020年12月4-5日,由国家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指导,自治区文博院主办,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2019-2020年度新疆文物考古成果汇报会”在乌鲁木齐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北京大学、西北大学、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10余家区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和文博单位的代表与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等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 ...
秦、汉两代在古雍地(今宝鸡地区)曾先后设置鄜畤、密畤、吴阳上畤、下畤、北畤等五个国家祭天遗址,合称“雍五畤”,用来祭祀天帝,昭示自己代天统御万民的正统地位,以顺应天道。 自2015年始,中国国家博物馆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文物局等单位联合在宝鸡地区开展“秦汉雍五畤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至今已发现血池、吴山、下站等四 ...
大海塘墓群位于益阳市赫山区桃花仑西路原益阳内衣针织厂所在范围的一处山岗南坡,西北约1.1公里即为资水。2020年3月下旬~4月中旬,为配合益阳云顶上品小区四期建设项目,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人员对项目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此次考古发掘工作发现墓葬3座,其中砖室墓1座,土坑墓1座,土坑洞室墓1座,分别编号为M1-3。▲ M3前室出土器物 ...
编译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副研究员 刘斌 《考古Archaeology》杂志是美国考古考古学会主办的面向公众的双月刊考古杂志,已连续出版70余年。自2006年开始,该杂志在每年的12月评选出本年度的世界十大考古发现,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自评选以来,中国境内先后共有6项考古发现入选,。近日,该杂志评选出了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以下为 ...
▲ 海南万宁神州半岛湾仔头史前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现场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万宁神州半岛进行全面考古调查时,发现一个新的史前遗址——湾仔头史前遗址。连日来,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考古发掘时发现,本次出土的遗物与此前万宁踏头遗址出土的遗物类型较为相似,可判断它们应归属为同一时期,这对构建和完善海南东南沿海地区史前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消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境内的吉呼郎图匈奴墓群考古有了新进展。根据2座已发掘完毕墓葬的结构及出土遗物特征,初步将墓葬年代定为公元1世纪左右,相当于东汉前期。▲ 发掘完毕的两座墓葬吉呼郎图匈奴墓群是我国阴山以北草原地区发现的第一处匈奴墓群,由120座墓葬组成。今年9月至11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
沈家村土墩墓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沈家村,东距金坛市区20公里。土墩平面呈馒头形,底部呈不规则圆形,西北部有一取土坑。墩子底部南北长35.5米、东西宽36.6米,面积约1200平方米。土墩墓与南沿江铁路关系遗迹平面图 为配合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专线工程建设,南京博物院于2019年3月—5月对铁路沿线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该土墩墓。2019年9月 ...
12月2日,从浙江省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宁波镇海区文物保护管理所了解到,镇海应家遗址考古发掘已完成。据悉,遗址主体堆积为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遗存,遗存之丰保存之好浙江罕见。▲ 应家遗址发掘区航拍照应家遗址位于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应家村旧址,分布面积约12000平方米。该遗址地处“V”形小盆地环境中,三面环山,东侧面向滨海平原,距离现海 ...
遗址概况磨盘村山城远眺(东北-西南) 磨盘村山城原名城子山山城,坐落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长安镇磨盘村七组一处北、东、南为布尔哈通河环抱的独立山体上,城内最高点海拔388米。山城充分利用自然山势,城垣沿山脊和山腹修筑,平面呈阔叶状,周长4549米。城内多为平缓坡地,地表可采集到大量砖瓦等建筑构件。该遗址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 ...
光洁平滑的表面、华美而富有内涵的纹饰……秦汉时期的铜镜总能带给人无限遐想。在山东临淄齐故城考古发现的大量汉代镜范和铸镜作坊遗址,为我们破译汉代齐都临淄的铸镜业以及中国古代铜镜的铸造技术提供了详实资料,受到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图为临淄范家墓地出土的西汉蟠螭纹铜镜。 山东临淄齐故城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 ...
河南洛阳徐阳墓地标号为M15的墓葬发掘现场天子脚下,为何会有外族久居;中原腹地,怎会出现西北戎人特有的“头蹄葬”;史书中记载的陆浑戎到底在哪?近日,一座春秋时期西北戎人的王级大墓在河南洛阳徐阳墓地被发现,进一步印证了2600多年前陆浑戎迁徙、融合的历史,对探索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民族融合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工作人员在清理河南 ...
镜子是我们日常必不可少的生活物品,它不光能照出美,更是一部美的历史。今天,我们就带大家去“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去康康历史上的镜子,揭开这部美的历史。展览序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常常通过平静的水面来看自己,这个动作叫“鉴”。《庄子·德充符》里记载,“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意思是说 ...
“每个中国人身上都有’三国气’,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个三国。”三国文化,即“以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为源,以三国故事的传播演变为流, 以《三国演义》及其诸多衍生现象为重要内容的综合性文化”。三国故事,讲的是天下大事,国家兴亡,同时也诉说着时代浪潮中的社稷苍生。2020年11月28日,在日本引起轰动的“三国志”文化展来到了苏州吴中博物馆。展览从 ...
钱大昕(1728——1804)是清代饮誉海内的学者,被称为“一代儒宗”。作为清代知名学者、嘉定乡贤,“一代儒宗——钱大昕纪念展”11月28日在嘉定博物馆开幕。该展也是嘉定博物馆原创年度大展,展出110件钱大昕生平相关珍品,囊括手札、书画、碑帖、古籍著作等,除了嘉定博物馆本馆重要馆藏,展览亦汇聚了上海图书馆重要藏品、部分过云楼旧藏等。嘉定博物馆 ...
佛教自西元前三世纪起向亚洲各地传播,于一世纪初传至中原汉地,而在藏地则迟至七世纪始与之接触。经过漫长的融合发展,藏传佛教各宗派形成了“转世化身”的传承世系,汉人称之为“活佛”。十六世纪末,蒙古诸部陆续接受格鲁派为主要佛教信仰,并将藏语Tulku译为蒙语“呼毕勒罕(Khubilghan)”。澎湃新闻获悉,11月28日,“呼毕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大展 ...
新华社郑州11月29日消息,天子脚下,为何会有外族久居;中原腹地,怎会出现西北戎人特有的“头蹄葬”;史书中记载的陆浑戎到底在哪?近日,一座春秋时期西北戎人的王级大墓在河南洛阳徐阳墓地被发现,进一步印证了2600多年前陆浑戎迁徙、融合的历史,对探索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民族融合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吴业恒介绍,这座标号 ...
新华社西安11月27日消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考古工作者在对一处西汉早期大型墓地的发掘中,发现了一件刻有“新亭”二字的陶缶,为一段仅存于史书的记载增加了实物例证。大堡子墓地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高庄镇大堡子村西,这里黄土堆积丰厚、地势平整开阔。2020年5月至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这里清理墓葬103座、墓葬围沟10余座, ...
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编著的《甘肃重要考古发现(2000~2019)》《甘肃省基本建设考古报告集(一)》《丝绸之路与秦汉文明——丝绸之路与秦汉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战国戎人造车》四部考古著作于近日陆续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据介绍,这四部学术著作的集中出版,是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20年来考古发掘成果的展示,也为推动甘肃考古 ...
大堡子墓地位于秦汉新城(原泾阳县)高庄镇大堡子村西,地处泾河南岸台塬(咸阳塬东北部),黄土堆积丰厚、地势平整开阔。上世纪五十年代调查记录显示,大堡子墓地地表曾有高大封土,今已不存。2017年发掘表明,该墓地为一处以西汉早期墓葬为主的大型墓地。大堡子墓地发掘现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新亭”陶文。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2020年5月至今,陕西省 ...
一、前言 保靖酉水明珠工程路网建设项目位于保靖县迁陵镇,线路连接保靖县老城区和钟灵山工业园区。建设项目中的洞庭路与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方城遗址有关,线路K1+220-K2+087.64路段位于四方城遗址洞庭墓群范围内,处于酉水南岸的遗址建设控制地带。为配合项目建设,2019年5-9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洞庭路东北区域(线路K1+650-K2+087 ...
自去年开始,萨卡拉集中发现大批的木棺、木乃伊,而且可以预见,很快还会继续有新的发现,这与萨卡拉的特殊历史地位有关系。2020年11月14日,埃及文物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最近在萨卡拉发现100多完整的彩绘木棺,里面有保存完好的木乃伊,此外还发现了40个墓地神普塔-索克尔的雕像,木乃伊面具等等。完整的彩绘木棺木乃伊的面具保存完好,栩栩如生自去年 ...
2002年,湖南里耶39000多枚秦代木简的出土,成为载入史册的重大考古发现。2010年10月28日,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成立。今年正值里耶秦简博物馆成立10周年,11月7日,首都博物馆龙山分馆在龙山县里耶秦简博物馆揭牌成立。当天上午,由首都博物馆和里耶秦简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鼎立千秋—鼎与简的对话”特别展开展。这是首都博物馆助力中西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 ...
颜真卿是对中国书法史影响深远的大家,除了深藏于博物馆的其成熟时期书法代表作,颜真卿年轻时的书法是什么样的?今天上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了目前首例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所书墓志,这对于研究颜真卿本人及我国中古时代书法艺术意义极大。澎湃新闻获悉,在发掘的唐代元氏家族墓葬中,元大谦之妻罗婉顺墓志书者为颜真卿,文内自称为长安县尉。罗婉顺 ...
新华社太原11月15日消息,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发布考古成果称,考古工作者在偏关天峰坪遗址发现一座距今约4500年的小型石寨,为探寻石头砌筑技术在黄河东岸的发展轨迹提供了线索。天峰坪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天峰坪镇天峰坪村东,西距黄河一公里,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所在地三面环河邻沟,位置封闭,地势险要,具有较强的防御色彩。2019年10月至2 ...
本文图均为央视新闻客户端 图央视新闻11月16日消息,11月14日,一场特殊的文物划拨仪式在南京博物院举行。新石器时代的石凿、玉壁,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戈,汉代的彩绘陶钫、茧形壶,明代陶俑、模型明器,清代木雕建筑构件等共计361件珍贵文物,由国家文物局把从美国“回家”的文物艺术品,正式移交给南京博物院。这些文物艺术品,是国家文物局经过5年 ...
河北邯郸也被称为千年古都,从战国至今,共有赵、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夏国、后唐、大齐十个政权在邯郸境内建都。澎湃新闻获悉,经过长期准备和试运行,邯郸市博物馆新馆已于11月13日正式对外开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邯郸市博物馆拥有馆藏文物数万件。新馆展陈旨在以邯郸市博物馆历年来考古发掘出土和民间征集的珍贵历史文物为主。邯郸 ...
11月18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召开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中,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了68件流失英国文物成功追索回国有关情况。澎湃新闻了解到,新追索回的68件文物中,暂定二级文物3组13件、三级文物30件、一般文物25件,质地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铜器等,时间跨度从春秋战国到清代,地域分布江西、安徽、福建、河南、陕西、河北、贵州等。整体 ...
马首铜像。资料图去年11月13日,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在国家博物馆举办,流失海外百余年、在2007年由澳门企业家何鸿燊购得,并在澳门公开展示多年的马首铜像被正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经过双方协商一致,文物局受捐后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收藏。今年年内,这件文物将回到圆明园,并完成首秀。“目前,北京市正在积极进行展览准备,马首 ...
11月21日,“三星堆:人与神的世界”特展在上海大学博物馆举办,展览以16件(套)文物(8件国家一级文物、2件国家一级文物、5件文物复制品、1件文物仿制品)概览式展示长江上游地区先秦时期古蜀文明成就的杰出代表——三星堆文明的璀璨与辉煌。如何以16件展品概括“三星堆”文明的始末,也颇具挑战性。展览开幕现场与“三星堆”考古现场的直播连线,更揭秘 ...
儒生揖让画像砖拓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新华社郑州11月22日消息,记者了解,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日前为河南省洛阳市寄来19张画像空心砖拓片。“这些拓片拓自该博物馆收藏的14块西汉画像空心砖,内容有反映汉代礼仪制度的揖让、田猎活动,体现升仙思想的祥禽瑞兽,以及呈现汉代尚马之风的驯马场景等。”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徐婵菲介绍,对比洛阳现 ...
澎湃新闻获悉,11月24日起,国家博物馆展出“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览,260余件(套)展品,是国博铜镜类藏品第一次完整、系统展出。古人以何照面,这个展览将给你答案。展览海报铜镜是中国古代常见的日用器具,传世和出土数量极多,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分布广泛的收藏门类。目前考古发现中国古代最早的铜镜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 ...
11月25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河南二里头遗址、安徽禹会村遗址、河南时庄遗址、余庄遗址、黄山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发现,这些发现将有力推动夏文化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等重大学术课题。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会议聚焦夏文化及新石器晚期重要考古发现,5项考古工作从都城布局、 ...
江西新闻客户端11月25日消息,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团队研究发现,海昏侯墓出土疑似冬虫夏草的植物遗存“海昏草”为中药地黄炮制品,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中药炮制品实物。中药地黄炮制品是如何制作的?11月23日,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本草考古研究团队开展了海昏侯墓出土中药地黄炮制品工艺复原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