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云南考古:老挝青铜冶炼遗存发掘记

Sepon矿区遗址位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沙湾拿吉省Sepon区的维拉泊里县及其附近。面积约50平方公里,从已有的资料报道来看,其开矿时代为公元前5世纪—16、17世纪。该地是一个集铜矿开采、冶炼和铸造为一体的矿冶遗址群。由于开矿致使遗址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现存的遗址十分有限。sepon矿区位置示意图自1992年矿产开采以来,不断的有青铜器、瓷器等文物出土。 ...

• 林沄文集(三卷)

  基本信息:  作者:林沄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12月  印次:1  ISBN:9787532594283   9787532594306  9787532594290  内容简介:  文集有考古学、文字、古史三卷。考古学卷收录林沄先生已发表的考古学论文55篇,以发表时间为序,分为上下两编。内容涉及商周考古、中国东 ...

• 【考古前沿】辽宁马鞍桥山遗址首次发掘工作结束 出土文物1000余件

▲ 出土陶器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15日发布消息称,辽宁朝阳马鞍桥山遗址第一次发掘工作结束,通过发掘确认了该遗址是一处以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早期为主体的聚落址,发现了明确的不同类型的房址和灰坑等重要遗迹,出土大量陶、石、骨器等重要遗物,这些对于红山文化的研究提供一批崭新的研究材料。▲ 马鞍桥山遗址俯瞰图马鞍桥山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 ...

• 十大考古候选项目|甘肃敦煌发现旱峡玉矿遗址

  旱峡玉矿遗址的发现,很可能将河西走廊地区玉料进入中原地区的年代大大提前。以旱峡玉矿为代表的这一批玉矿遗址不仅具有重要的非金属地质矿产研究的价值,更具有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及丝绸之路与西玉东输等课题研究 ...

• 十大考古候选项目|河南洛阳西工区纱厂路发现两座形制独特的西汉大墓

  这两座墓葬规模大,形制独特。其出土文物数量大,种类多,等级高。这些发现为研究西汉中晚期高级贵族的生活习惯、埋葬习俗等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材料。“仙药”的在全国范围内属于首次考古发现,其发现对研究古 ...

• 十大考古候选项目|湖北荆州胡家草场西汉墓地发现大量秦汉简牍

  胡家草场墓地M12出土简牍数量大,种类多,年代明确,为秦汉时期历史、政治、法律、民族、礼制、历法、医药、数术的研究,提供了丰富、重大而系统的新资料。▲胡家草场墓地位置▲胡家草场墓地航拍▲M12墓坑和椁室 ...

• 十大考古候选项目|广西武宣发现勒马秦汉城址

  勒马秦汉城址是秦汉时期桂林(郁林)郡所属的中留(中溜)县故城,是秦始皇实行郡县制之后在岭南创建的第一批城,是广西境内最早设置的四个县之一。同时,也是广西保存状况最好的秦汉城址,布局清晰,结构完整, ...

• 十大考古候选项目|基于城市手工业考古视野下的工作成果——陕西西咸新区秦咸阳城遗址北区

  秦咸阳城遗址北区的整体布局面貌逐渐明朗,其宫、署、郭分列,利用人工沟结合河流、台塬等自然环境,勾勒界域和功能区,尤其是府库建筑所在官署区的确认,解决了咸阳城“北宫”中宫、署关系;而石甲胄制作点、郭 ...

• 十大考古候选项目|陕西西安南郊焦村发现十六国大墓

  本次发掘的十六国大墓M25为斜坡墓道带有土雕建筑的三室土洞墓,是迄今发现的十六国时期墓葬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完整、出土文物丰富且带有壁画的特大型陵墓。尤其是墓道上方的土雕建筑以及出土文物等带有 ...

• 十大考古候选项目|重庆江津石佛寺发现晚唐五代至明清寺庙遗址

  遗址由建筑基址区、石上建筑遗迹区、摩崖造像区、墓葬区(石坛子墓地)及放生园区组成。是宋代寺院格局向明清寺院格局转变的重要例证,也是寺院营建规制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杰出范例。▲石佛寺遗址环境照▲发掘区 ...

• 十大考古候选项目|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圆满完成

  “南海Ⅰ号”沉没地处广东中部通往西部海上交通的主航道上,也是古代中国通往西方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结构完整的水下遗存,其蕴藏的信息总量极为庞大。显示出宋代高度发达的 ...

• 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大酿酒作坊遗址揭开面纱

大同聚坊和魁源坊遗址全貌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记者从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结合已揭露遗迹以及出土遗物,专家研判,位于安徽省濉溪县的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系迄今为止我国所发掘分布面积最广、发掘面积 ...

• 田野考古的用人困境与发展趋势(朔知)

  在中国每年数亿人次的流动人群中,有一群貌不出众、数量不足万人的小群体,他们总是行色匆匆,穿行于轰鸣的工地或寂静的山村之间,在房前屋后寻觅、在田间地头刨土……这是一群背行囊四海为生的技工,携电脑四处 ...

• 大英博物馆公布今年特展:拉斐尔五百年、北极文化、尼禄特展

作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已经对外开放了261年。澎湃新闻获悉,大英博物馆近日公布2020特展计划,这份特展名单中,除了2019下半年开幕的《风尚东来——西方艺术中的伊斯兰影响》和《特洛伊:神话与现 ...

• 苏轼诞辰983周年,海上“寿苏会”呈现宋刻《丰乐亭记》等

今年(2020,庚子年)是北宋大文豪、书画家苏轼诞辰983周年。2020年1月13日,即农历腊月十九则是苏东坡诞辰。1月11日下午,上海安簃艺术空间举办了“有间书房”系列展的第三季,征集以苏轼为主题的藏品展出,同时专 ...

• 文徵明特展再现日本,同时呈现祝允明王宠陈白阳徐渭名迹

2020年是文徵明诞生550周年,澎湃新闻获悉,继2014年苏州博物馆举办“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近日携手日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推出“文徵明及其时代”特展,再一次聚焦“吴门四家 ...

• 重庆展“百川归海”明清书画,沈周董其昌等名家之作齐亮相

从明初的浙派、明中期的吴门画派,到明代后期的松江派、明末清初的武林画派、金陵画派,再到清代的安徽画派、扬州画派、海上画派……明清画坛名家之重、流派之从可见一斑。澎湃新闻获悉,1月15日,由重庆中国三峡博 ...

• 上博2020新展:赵朴初与卡拉瓦乔,赏石和黑石号文物

上海博物馆历年的年度特展备受艺术界关注。1月10日下午,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在2020年媒体会上透露了上博今年的展览计划。上博今年将推出8大展览,其中重头展览包括唐代“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珍藏展、瓷映苍穹:中 ...

• 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公布,包括西孟庄龙山文化遗址、石峁遗址

2020年1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澎湃新闻获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宣布了2019 ...

• 古玩旧货市场首次被纳入监管,上海出台民间收藏文物管理办法

提及北京潘家园、琉璃厂,上海的福佑路、豫园华宝楼等,都汇聚着一批南来北往的文物“淘客”,民间文物收藏一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却一直游走于监管的“灰色地带”。澎湃新闻昨天获悉,即将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的 ...

• 明清人物画中的家族生活与信仰,湘博将呈现“齐家”特展

澎湃新闻获悉,在农历庚子年新年来临前夕,湖南省博物馆与长沙大观文化共同打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专题展览——“齐家——明清以来人物画中的家族生活与信仰”。展览将于1月15日开幕,展出60件左右明清以来的人物画及相 ...

• “访书画于须静斋”——关于苏州潘氏祖孙三代的鉴藏

苏州博物馆正在展出的跨年特展“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以《三松堂书画记》《须静斋云烟过眼录》为著录依据,展示70件潘隽奕、潘世璜这一支潘氏的书画、碑帖等收藏。澎湃新闻特刊发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 ...

• 故宫慈禧临时住所大修发现1955年水泥袋,专家这样解释

北京头条客户端1月8日消息,故宫博物院古建部高级工程师纪立芳近日在《紫禁城》杂志上披露了诸多“皇帝寝宫”养心殿大修的细节。据纪立芳介绍,养心殿区西北角的燕喜堂,曾一度于同治光绪时期作为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时 ...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完成一号坑18件陶俑、8件陶马提取拼对

资料图:秦兵马俑一号陪葬坑出土的“将军俑”。 中新社发 张远 摄中新网西安1月6日消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6日透露,2019年该院科研工作有序推进,完成兵马俑一号坑18件陶俑、8件陶马的提取及拼对。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

• 在日本引发排队的“三国志”特展将回国,文物再现魏蜀吴纷争

去年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的“三国志”大展曾再度在中日两国引发热议和好评。澎湃新闻获悉,这一大展近期将回国展出:“三国志——文化主题特展”将于2020年1月23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出,展览从国内10多个省市 ...

• 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建,呈现3000年前殷商都邑布局

新华社郑州1月1日消息,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近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建设周期8至10年,建成后将呈现一个完整的3000多年前殷商都邑布局。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是我国最重要的古代都城遗址之一。据介绍,殷墟国 ...

• 2019最后一天:当永定土楼与艺术相遇,寻找记忆中的故乡

地处福建省龙岩的永定土楼姿态万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2008年7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9年的最后一天,在被称为“土楼王子”的永定著名土楼——振成楼,八位来自各国的艺术家与音乐人共同开 ...

• 故宫六百年|首个“苏轼特展”,会呈现哪些东坡名迹

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与书画史的巨人之一,其文、诗、词、书、画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化的代表之一。澎湃新闻从2019年12月30日的“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九、十月份北京故宫 ...

• 今年观众超1930多万人次,故宫成全球参观人数最多博物馆

澎湃新闻从今天的故宫博物院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故宫博物院接待观众数量首次突破1900万人,截止到2019年12月30日,共接待1929万7632人,预计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将突破1930万人次。据故宫博物院今天公布的数据, ...

• 红黑白铸就绵延五千五百年的彩陶世界——“国色初光——甘肃彩陶艺术展”一瞥

 距今8000年左右,渭河流域的先民烧制出了中国北方第一批彩陶。此后,彩陶广泛出现于黄河、辽河、长江等流域的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而黄河上游甘肃地区彩陶最为发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彩陶文化。  从12月25日起的 ...

• 全国首个海塘遗址博物馆杭州开馆

  1月7日,历时三年竣工的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该博物馆是中国首个海塘遗址博物馆。  古海塘是浙江杭州钱塘江河口两岸平原的御潮屏障。为护卫钱塘江两岸富饶之地免受潮水侵袭,智慧勤劳的沿江人创筑 ...

• 义乌桥头遗址(考古进行时)

  桥头遗址位于浙江省义乌市城西街道桥头村,义乌江支流桐溪在其东侧50米处由北向南流过。自2004年9月以来,桥头遗址考古发掘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证实这是一处上山文化遗址,最早年代距今约9000年。  发掘表明 ...

•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启动 南宋沉船等入围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1月3日,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启动,36项目作为初评候选项目入选,包括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等。 ...

• 2019年度辽宁重要考古成果发布 从田野考古到科技考古均取得斐然硕果

  在12月27日举办的辽宁省田野考古业务培训班上,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了2019年辽宁省文物考古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  2019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大学历史系及辽宁省内 ...

• 考古专家:边疆与中原古代文化互动交流共促华夏文明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考古研究室主任丛德新研究员表示,边疆考古大有可为,中国近年来在边疆与中原地区古代文化互动交流、共同推动华夏文明发展等方面,取得丰富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  由中国社会科学 ...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完成一号坑18件陶俑提取拼对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6日透露,2019年该院科研工作有序推进,完成兵马俑一号坑18件陶俑、8件陶马的提取及拼对。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基础,以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为依托的一座大型遗址博物院。 ...

• 甘肃去年完成16项重点考古发掘

  记者11日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2019年甘肃以早期文明起源、东西方文化交流及周秦文化研究为重点,开展了天祝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阳关遗址、石家墓群、锁阳城遗址等重点考古发掘项目16项,不断丰富对中华文明与甘 ...

• 圆明园舍卫城考古发掘有新发现

 原本只能在文献和样式雷图纸上了解的圆明园舍卫城模样,通过考古发掘慢慢立体丰满起来。记者昨天获悉,经过半年的考古工作,舍卫城第一期500平方米考古发掘已经完成,这座“园中佛城”南城门区域已经有了大致轮廓 ...

• 福建福清发现宋代古井明代古残墙

  近日,福州市文物考古队联合福清市文物保护协会,对福清海口镇新发现的古井和古残墙进行考古勘察。经专家现场勘查鉴定,古井为宋代古井,古残墙为明代镇东卫城遗址。  古井和古残墙均位于海口镇立新行政村官下 ...

• 广州发现密集古墓葬

 近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广州横枝岗清理出墓葬57座,其中汉墓11座、晋南朝墓13座、唐墓2座、宋墓1座、明墓5座、清墓25座,出土陶器、青铜器、铁器、珠饰等文物近500件(套)。  2019年7—12月,为配合广州 ...

• 十大考古候选项目|黑龙江齐齐哈尔洪河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首次在嫩江流域揭露和明确了史前聚落的形态,对于中国史前考古的聚落研究具有特定的意义。环壕的出现,大型房址的使用,说明嫩江流域新石器晚期渔猎文化存在定居模式的,缩短了新石器晚期嫩江流域社会发展进程与 ...

• 十大考古候选项目|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墓地

  考古发现极大地深化了对小南山遗址文化内涵的认识。尤其是新的一片墓地的发现,为研究乌苏里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形制演变和文化序列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玉玦等大量玉器的发现为研究我国玉文化的起源和传播又 ...

• 十大考古候选项目|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发现距今9000年的上山文化聚落

发现环壕、中心台地、“器物坑”、墓葬、房址等遗迹及大量制作精美、器形丰富的彩陶器,对于认识钱塘江上游地区乃至整个中国东南地区距今9000年前后的聚落形态、社会结构、人群的迁徙与交流以及精神信仰等问题都具有 ...

• 十大考古候选项目|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大台基南护墙出土石雕远远超出以往学界对4000年前中国早期文明高度的判断,石峁城址的核心区域皇城台已具备了早期“宫城”性质,是目前东亚地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早期宫城建筑,结构复杂、气势恢宏、巍峨壮观 ...

• 十大考古候选项目|滕州大韩墓地:鲁南地区东周考古的新突破

  山东滕州大韩墓地大面积揭露布局完整墓地,发现有关“倪大司马”铜器铭文、开辟枣滕地区东周考古学文化研究新篇章。▲大韩东周墓地位置图▲大韩东周墓地地形地貌▲大韩东周墓地大中型墓葬总平面图“  大韩墓地 ...

• 十大考古候选项目|浙江安吉发现龙山越国贵族墓园

  首次发现并完整揭示了一处越国高等级贵族墓园,发现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越墓器物坑,填补了越国贵族墓园制度研究的空白。▲安吉古城及周边遗存  安吉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递铺街道古城村,东距越都 ...

• 十大考古候选项目|河南伊川发掘陆浑戎贵族墓地

  徐阳墓地的发现证实了陆浑戎迁伊川的历史事件,是研究中原地区少数民族迁徙和融合重要资料。  河南伊川徐阳东周墓地位于河南省伊川县鸣皋镇徐阳村一带。墓葬主要分布在以徐阳村为中心的顺阳河及其支流两岸台地 ...

• 十大考古候选项目|湖北随州枣树林发现春秋曾国贵族墓地

  枣树林墓地的考古发现弥补了曾国春秋中期的空白,对完善曾国世系及研究春秋中期诸侯墓葬形制、礼器组合等相关问题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墓葬总平面图▲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滤波图  枣 ...

• 湖南岳阳平江幕阜山西麓新发现一处石家河文化遗址

  2019年4月中旬,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平江县文物管理所对岳阳市平江县南江镇东面区域进行考古调查时,新发现一处石家河文化遗址。遗址位于幕阜山西麓的一处小盆地内,地处岗地之上,西南不到100米即为石浆河 ...

• 【考古前沿】云南金平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矿冶遗址群

据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消息,经过近两个月的发掘研究,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境内发现迄今该省年代最早、保存完整、规模最大的采掘、冶炼一体的冶铜遗址群。此次发现对于我国西南地区青铜时代的矿冶技术、铸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