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显示子项
中国 陕西 河南 甘肃 新疆 青海 宁夏 西藏 四川 云南 重庆 山西 湖北 湖南 贵州 广东 广西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江西 浙江 福建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内蒙古 海南 吉林 辽宁 天津 香港 澳门 台湾

• “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徐州汉画像石亮相上海

“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这是鲁迅先生对汉画像石的艺术评价。徐州,作为中国汉画像石集中出土地之一,其出土汉画像石题材丰富、内容广泛,既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也涵盖了现实生活题材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徐州汉画像石是汉代社会的一个缩影,是一部汉代史。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与上海鲁迅纪念馆联合主办的“大汉王朝——中国汉画艺术展”这些天正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对外展出,澎湃新闻获悉,此次展览甄选了许多徐州汉画像 ...

• 700余文物古籍展示孔子文化,国博昨起呈现“高山景行”

2019年12月27日,展览“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这是国家博物馆第一次系统展示孔子思想形成、发展以及传承的历史。展览汇集了自新石器时期至当代的珍贵文物、古籍以及艺术品240余件(套),共700余件,力图为观众和研究者讲述孔子文化的思想脉络与深远影响力。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仁”、“爱人” ...

• 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亚洲艺术馆重开:有青铜器,也有葛饰北斋

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拥有100多万件藏品,既有埃及艺术,也有古代中东及亚、非、欧、美的艺术典藏;近年来更是计划了馆舍扩建,并举办了多个当代艺术展。澎湃新闻获悉,继布鲁克林博物馆韩国艺术馆重新对外开放后,近期,博物馆重新翻新、布展的中国艺术馆及日本艺术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并试图在新的展陈上串联起文物与当代艺术品。重新设计美国博物馆内的亚洲展厅绝非易事。如何通过非常途径来传达“中国艺术”和“日本艺术”中广泛 ...

•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现场可移动文物保护综合平台项目通过验收

项目验收会议现场多功能中型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平台 多功能小型文物移动实验平台项目平台在宁县石家墓群考古现场进行实地测试12月25日,甘肃省文物局组织由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西北大学特聘教授铁付德,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北松组成的专家组,对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现场可移动文物保护综合平台”项目进行了验收。专家组实地察看了项目平台及有关仪器设备配置运行情况,审阅了项目资料并听取

• 智斗!斯坦国发掘充满辛酸!中国考古队长竟遭受塔利班式对待

2018年11月1日,离双11节差10天,我们动身前往巴基斯坦开始哈拉帕遗址的发掘之旅。飞机当天经停乌鲁木齐,第二天一早飞往伊斯兰堡。乌鲁木齐至伊斯兰堡需2小时50分钟,8:20起飞,8:10抵达伊斯兰堡,两地时差为三个小时。  乌鲁木齐出境检查格外的繁琐,水涛教授背了一包人民币,被反复检查填表,以致飞机晚点,一飞机的乘客都在等他。开始时的小波折预示着我们此行会遇到很多problems,不过飞机还

• 十大考古候选项目|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发现大型陪葬墓

发掘的一号墓为目前发现秦代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型墓葬,填补了秦代高等级墓葬的空白2011年开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秦陵外城西侧的陵区展开详细的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取得了不少收获,随后对其中的一号墓葬(QLCM1)进行了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考古勘探陵园外城西侧勘探和复探面积约50余万平方米。发现古代墓葬20多座,灰坑120座,陶窑4座,古河床4条。新发现墓葬陪葬坑14座。其中有9座大

• “探寻黑土文明——黑龙江考古新成果专题展”开展

  25日,“探寻黑土文明——黑龙江考古新成果专题展”在黑龙江开展,主要通过出土文物和照片,对近年来黑龙江省主动性发掘项目大兴安岭呼中北山洞遗址、齐齐哈尔洪河遗址、饶河小南山遗址、抚远亮子油库遗址、阿城金上京遗址、大庆九间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进行了集中展示,旨在展示黑龙江省考古最新成果,满足广大观众的文化需求。展览现场。 刘锡菊 摄“探寻黑土文明——黑龙江考古新成果专题展”开展。 刘锡菊 摄  本次展 ...

• 唐丰陵陵园发掘出乳阙遗址 其上阙体为三出阙结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5日透露,考古人员在唐丰陵陵园遗址内发掘出乳阙遗址,其上阙体为三出阙结构。唐丰陵陵山。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乳阙遗址。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唐丰陵位于陕西省富平县曹村镇,是唐代第十位皇帝李诵的陵墓。西乳阙遗址。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201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陵园的西乳阙遗址和下宫南侧建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还对陵园石刻进行了调查和清理。下宫南侧建筑遗址。图片来自 ...

•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2018年度总报告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2018年度总报告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负责每年对各遗产地提交的监测年度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编写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年度总报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2018年度总报告》主要从承诺事项履行情况、机构与能力建设、遗产本体保护、遗产影响因素、保护项目及相关研究五方面分析、研究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下阶段工作的展望和策略。总报告全文已刊登于《中国文化遗

• 山东琅琊台考古发掘出秦汉时期排水系统

  近日,山东省琅琊台遗址考古发掘取得新进展,台顶发现2000多年前秦汉时期大型夯土台基、排水系统和建筑基址,规模宏大,建筑工艺严谨,据此推测在台顶或许曾存在过一座规格较高的大型古建筑。  今年10月底,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正式对琅琊台遗址展开考古发掘。琅琊台遗址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直处于大遗址保护勘探阶段,许多历史谜团尚未揭开。12月21 ...

• 太平公主首任驸马薛绍墓被发现:为双室砖券墓、曾被毁

12月17日,“咸阳空港新城唐驸马都尉薛绍墓”的发布会举办,发布会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最新发掘成果。之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街道岩村发掘了一座带有四个天井和前后砖券墓室的大型唐代墓葬,出土墓志证实,该墓墓主是唐太平公主第一任驸马薛绍,下葬于神龙二年(706年)正月。据当地村民回忆,若干年前地面封土仍颇具规模。斜坡墓道坡度陡峻,东西两壁原绘有壁画,现仅存白灰地仗,可观察到墨线绘制 ...

• 历史学家带你去嵩洛,避开在中原旅行时常入的坑

洛阳在中古为何如此重要?太室阙上的石刻是大象吗?中原的酷热会不会是某些历史事件背后未被注意到的理由?上述这些问题,均能在《问彼嵩洛》中找到答案。从“中华第一塔”嵩岳寺塔到曾代表洛阳极致繁华与毁灭的永宁寺塔,从汉魏故城考古工地到一代女皇武则天所立升仙太子碑,这本书以一群青年学者的嵩洛文化之旅为主线,串起中原大地的名胜古迹,以及那些隐于荒野、未被人知,却又藏着重要文化密码的历史现场,是一部用扎实的学术 ...

• 中国藏家买下的拿破仑王冠金叶亮相深圳,160余件珍宝同展

2019年是拿破仑诞辰250周年纪念日,一系列纪念活动曾在法国国内展开。两年前国外媒体曾报道拿破仑皇冠上的一枚金叶因被中国藏家拍下而传闻极久。澎湃新闻获悉,12月22日,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举办的“觉醒:文艺复兴至二十世纪的宫廷珍宝”开幕前一刻,这一拿破仑加冕时佩戴的王冠上的月桂金叶被放入了展厅陈列,首次公开对外展出。据相关资料介绍,1804年见证了拿破仑加冕仪式的月桂金叶目前存世一共两枚,一枚是此次展 ...

• 苏博年末大展:看清代苏州潘氏书画收藏是怎样的大观

从“烟云四合”的顾氏过云楼到“梅景传家”的吴氏愙斋,苏州博物馆通过对清代苏州藏家藏品与文献的发掘与展示,自2016年12月起举办了一系列的“清代苏州藏家”年底特展。2019年12月20日,展览“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在苏州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正值苏州博物馆建馆60周年,澎湃新闻在现场发现,展览以《三松堂书画记》《须静斋云烟过眼录》为著录依据,分上、下两期展示70件潘隽奕、潘世璜这一支潘氏的收藏。展品以书画 ...

• 有史以来最大的“红楼梦”展:古画、抄本、曹霑故居一一呈现

12月20日,“只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展出各类文物、文献、艺术品近600件套,展期三个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2019年重要的文化展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展厅中对曹雪芹西山故居书房进行了1:1复原,呈现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场景。观众还会看到一面由11米的书墙构成的长廊展出着《红楼梦》相关著作近400件套,赋予曹雪芹和《红楼梦》一种别样的感觉。据介绍,这一展览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红楼梦》文 ...

• 1900万人次!故宫博物院年接待观众数量创新记录

微博@故宫博物院 图据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消息,2019年12月19日10时47分,随着一名来自浙江省湖州市的杨姓观众从午门检票入院,故宫博物院年接待观众数量首次突破1900万人次。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在观众总量逐年提升的情况下,通过扩大开放面积、提升院内展览数量和质量,同时采取“每日8万人次限流”和“全部网络预售门票”等措施,实现旺季平稳、淡季不淡,消除了超大客流的安全隐患,观众参观体验得到改善和提升。

• 促进文物规范合理修缮,上海成立首个文物保护工程协会

近年来,全国因文物修缮不当造成文物破坏案例时有发生,比如辽宁锥子山“最美野长城被抹平”;部分古代石刻和彩塑经修复后失去古朴神韵……为了促进文物规范合理修缮,减少不当修缮对文物造成的破坏,上海昨天成立了全国首个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揭牌仪式上海成立全国首个文物保护工程协会,以建筑师为主体经过近三年筹备,上海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昨天(12月19日)在第八批全国重 ...

• 西泠印社疑拍卖出土文物,浙江省文物局对29件标的撤拍

北京头条客户端12月19日消息,国家文物局16日发文称,因接到群众举报,反映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12月15日“2019年秋季拍卖会·中国历代青铜器专场”拟拍卖疑似出土文物的情况,国家文物局办公室正式向浙江省文物局发函,要求其尽快对文物拍卖标的进行审核。消息发布后,引发不少网友关注。北青报记者19日从浙江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负责人处获悉,目前,该处已完成相关文件的起草,即将回函给国家文物局。负责人表示,获悉群 ...

• 三星堆发现90年: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共识

 “纪念三星堆发现90周年”大会20日在四川省广汉市召开。90年间,三星堆发掘研究成果迭出,学术界日益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共识。  三星伴月 华丽序章  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龙泉山脉西麓的广汉,古称雒城。清代地方志说,雒城(广汉市)西边有个景点叫三星伴月堆。  1929年春,广汉真武村月亮湾村民燕道诚与其子燕青保在自家院前开挖安装水车的车水坑,无意中发现了一大堆玉石共400余件,随后流入坊间,“广汉玉器”名噪一时 ...

• 洛阳考古新发现!商代的“国家粮仓”找到了!

  商代的“国家粮仓”找到了!  18日,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偃师商城考古队)获悉,作为洛阳五大都城遗址之一的偃师商城遗址又有考古新发现。在该遗址小城的西北部,考古确认了8列23座排列有序的较大的圆形建筑基址,很有可能是囷(qūn)仓遗址。(图片由考古队提供)  01数量多,规模巨大!20余座粮仓有规律分布  18日一大早,记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商城队队员的带领下,驱车来 ...

• 陕西宁强发现5座宋墓 为研究陕南两宋文化提供重要资料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8日透露,考古人员在陕西宁强发掘了5座宋墓。专家表示,陕南地区宋墓发现较少,此次发掘为研究陕南地区两宋之交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出土器物。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出土器物。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高家河宋墓。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据了解,宁强县高家河宋墓位于汉中市宁强县代家坝镇高家河村。2019年初,当地进行扶贫修路工作时发现了这批墓葬。2月至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宁强县文物 ...

• 福建省“古泉州(刺桐)史迹遗址”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福建 史迹遗迹 管理办法规范性文件地方政府和部门2016年1月13日2016年3月1日有效地方福建省“古泉州(刺桐)史迹遗址”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171号《福建省“古泉州(刺桐)史迹遗址”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1月7日省人民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代省长 于伟国2016年1月13日福建省“古泉州(刺桐)史迹遗址”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古泉州(刺桐)史 ...

• 在奈良的绵绵青山间,寻访大唐的背影

来自日本古都奈良的“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奈良绵绵青山下,古刹林立,处处闪现着昔日大唐的背影。作者曾两次在日本适逢东山魁夷和御影堂隔扇画展,并走访了包括唐招提寺、东大寺、法隆寺、药师寺在内的日本众多名寺,有感于被日本人称为“精神故乡”的奈良的深厚历史感,写下这些旅途行记。“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去年深秋,我去日 ...

• “壁上乾坤”有渊源:从山西北朝壁画说到汉唐壁画

这些天,山西博物院“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大规模集中展出了北朝墓葬壁画的精品之作。这些北朝壁画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因素、外来佛教文化和多种宗教因素有何关联?汉唐烈女图有何发展谱系?北齐墓葬壁画中复合神兽的起源来自何处?山西近年新发现的北朝墓壁画有哪些?近日,汉唐墓葬壁画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太原举行,来自国内外文博单位和高校的4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就上述问题及墓葬壁画艺术最新研究进展、学术成 ...

• 陕西发现唐驸马都尉薛绍墓

 2019年8月至12月,该院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街道岩村发掘了一座带有四个天井和前后砖券墓室的大型唐代墓葬。出土墓志证实,墓主是唐太平公主第一任驸马薛绍,下葬于神龙二年(706年)正月。墓葬东一龛。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后墓室清理现场。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墓址所在地距唐长安城遗址约23千米,西北距唐昭容上官氏墓7.3千米。墓志记载的葬地为“雍州咸阳县”。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空港新城发掘了数量众多的北 ...

• 丝绸之路与黄河两岸的粟特人(张庆捷)

主讲人简介:张庆捷先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山西省北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科院文明中心客座研究员、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山西省委直接联系的专家。多年从事汉唐考古和中西文化交流研究,主持或参加过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并出版《北魏史》《太原隋虞弘墓》《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等多部著作,且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奖励荣誉。//丝绸之路

• 西安新寺遗址周边发现古道路 或与西汉长门宫有关

  陕西传媒网讯(记者 王瑛)“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这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代表作之一《长门赋》中的名句,传说是汉武帝第一任皇后陈阿娇不甘心被废,花费千金请司马相如所做,长门宫亦成为冷宫的代名词。2019年,为配合基本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港务区三义庄和谢二村进行了考古发掘,该发掘区处于新寺遗址范围内,本次考古发掘取得了比较重要的收获,发现了两处

• 唐太平公主驸马薛绍墓被发现 因电视剧《大明宫词》被熟知

  唐太平公主驸马薛绍墓被发现 因电视剧《大明宫词》被熟知西部网-陕西新闻网2019-12-17 10:18:09  西部网讯(记者 敬泽昊  通讯员 李明 赵占锐) 2019年8月至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街道岩村发掘了一座带有四个天井和前后砖券墓室的大型唐代墓葬,出土墓志证实,该墓墓主是唐太平公主第一任驸马薛绍,下葬于神龙二年(706年)正月。  墓址所在地西北距西安咸阳

• 在“最后的芮国”赏周风遗韵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刘家洼,一个出了县城就无人知晓的小村庄,却因2018年的一次考古发现名声大噪——这里曾是芮国晚期的国都。  芮国,一个鲜为人知的小诸侯国,也因为考古发现,揭开了尘封3000年的历史面纱。  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3月1日,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6展厅,在“周风遗韵——陕西刘家洼考古成果展”中,您可以看到一个小诸侯国的历史风貌,聆听那段历史足音。  1.小国之光  芮国,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一 ...

• 北齐壁画巅峰之作首次大规模“裸展”,山西将展“壁上乾坤”

12月12日,“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将在山西博物院开展。澎湃新闻获悉,这是继2017年在上海举办的“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集中展示北齐壁画之后,北朝墓葬壁画的巅峰之作的首次大规模集中亮相。据悉,此次展览分为“娄睿墓壁画:鞍马骑游图现惊世华彩”“九原岗墓壁画:多元异彩,北朝时代缩影”“水泉梁墓壁画:古韵新彩,还原地下世界”三大部分,娄睿墓壁画填补了中国艺术史北朝绘画的空白,九原岗墓壁画 ...

• 吸取巴黎圣母院火灾教训,西安钟鼓楼关闭木建筑本体照明设施

西安钟鼓楼夜景 微博@西安发布 资料图新华社西安12月7日消息,记者7日从西安钟鼓楼保护管理所了解到,西安钟鼓楼将关闭木建筑本体照明设施,调整为夜间泛光照明模式。为吸取巴西国家博物馆、法国巴黎圣母院等文化遗存遭遇火灾导致严重损害的教训,考虑到今年我国部分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生火灾的影响,西安将对钟鼓楼进行安全大检查,排查消防安全隐患 ...

• 《日本书纪》编撰1300年,东京将首展日本最古神社文物

2020年是日本最古老的正史《日本书纪》编撰1300周年,出云大社是日本最古老的神社之一。澎湃新闻获悉,展览“《日本书纪》编撰1300周年特别展:出云和大和”将于2020年1月15日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展览将相关重要文物汇聚一堂,呈现古代日本神话与特点,包括出云大社的盔甲、装饰神社的画作以及从该地区挖出的巨大的石柱。此外,展览将展出从加茂岩仓遗址中挖掘出的30件珍宝,共189件。 这也是20年来首次在东京展出如此众多的作 ...

• 国博“古代佛造像展”增加近两百展品,昨起重新对外展出

澎湃新闻获悉,由国家博物馆主办的“中国古代佛造像”专题展12月10日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对公众展出,与之前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同主题专题展览相比,此次展览不仅在内容上增加近200件展品和辅助说明,在展陈上还采用了在龛柜内单独嵌灯照明的方式,观者可清晰地看到展品细节。展品内容上,除了大量增加藏传佛造像,还增加了“中国主要石窟寺示意图”和部分展品说明,让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佛造像的全貌。“中国古代佛造像”展分 ...

• 西汉薄太后陵被盗,陕西通报4起遗产失职案例

近日,陕西省纪委监委通报西安市西汉帝陵保护管理中心对西汉薄太后陵管护不力造成遗址被盗掘等4起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失职失责的典型案例。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资料称,2016年9月,薄太后陵陪葬坑被盗墓团伙盗掘。目前,案件虽经公安机关侦破,多数文物被追回。“薄太后陵”大门近日,陕西省纪委监委通报了西安市西汉帝陵保护管理中心对西汉薄太后陵管护不力造成遗址被盗掘等4起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失职失责的典型案例。据国家文 ...

• 东山魁夷巨作揭开面纱,上博再现唐招提寺御影堂

展览内容策划,上博展览部金靖之导览,介绍东山魁夷隔扇画和《东征传绘卷》。(01:52)“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将于下周一(12月16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出描绘鉴真弘扬佛法、壮烈人生的《东征传绘卷》(日本重要文化财)等5组该寺珍藏的与鉴真相关的珍贵文物,尤其引人瞩目的则是日本名画家东山魁夷受托为唐招提寺御影堂绘制的68幅巨型隔扇画。目前布展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澎湃新闻今天到上博展厅先睹为 ...

• 三百文物呈现古芮国“周风遗韵”,国博展陕西刘家洼考古发现

“周风遗韵——陕西刘家洼考古成果展”今天(12月13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将展出300余件文物展品。展品中绝大部分来自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芮国墓地的最新考古发现,兼有少量来自陕西韩城梁带村东周芮国墓地出土文物,是两个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首次以最全阵容集中向公众展示考古成果。该展为国家博物馆精心打造的反映中国当今最新重大考古发现成果的展览力作。铜簋,陕西刘家洼出土据悉,本次展览共有文物展品300余件,除了少量 ...

• “壁上风神,惊世华彩”:两百平方的北朝壁画昨起山西展出

继2017年在上博举办“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集中展示北朝壁画之后,澎湃新闻获悉,2019年12月12日至2020年3月12日,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正式对外展出,其看家北朝壁画尽皆亮相,包括娄睿墓壁画、九原岗墓壁画、水泉梁墓壁画等,首次将北朝墓葬壁画最高水平作品大规模展出,使今人得以一窥1500年前的北朝绘画艺术。展出面积共计210余平方米,其中超过半数的壁画是修复后首次亮相。朔州水泉 ...

• 故宫新开古琴馆:大圣遗音等传世名琴见证紫禁城琴学之盛

明清两代琴学兴盛,紫禁城中同样弦歌不辍。澎湃新闻获悉,为了迎接故宫六百年大寿,今年下半年开始故宫博物院将陆续推出许多重头戏展览,从历史遗存、书画器物、宫廷文化、文人雅士、节庆风俗、世界文明、考古发现等方方面面,展现六百岁的紫禁城和95岁的故宫博物院所蕴蓄的深沉魅力。这一系列展览,将持续到2020年底。其中,故宫藏古琴展近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钟粹宫”正式开展,以馆藏唐、宋、元、明、清时代序列完整,佳器列陈 ...

• 惊艳的不只是《明墨集萃》:笔墨纸砚制作名家汇聚上海

北宋诗人苏舜钦曾说:“笔砚精良,人生一乐。”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的书写与绘画工具之统称,也是中国文化传承至今的实际载体与工具。2019年12月12日至15日,首届“文化传家笔墨文化周”活动在上海浦东新区华严书院举办,其中,让人尤其惊艳的则是一套《明墨集萃》仿古套墨。澎湃新闻获悉,该活动以“文房四宝品鉴展”为主题,邀请到当代笔、墨、纸、砚的代表性制作名家与传承人汇聚上海,不仅将各位传承人精心制作的代表作品陈列 ...

• 世界考古论坛在沪召开,西汉海昏侯墓等获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奖

“第四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12月14日在沪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城市化与全球化的考古学视野:人类的共同未来”。论坛揭晓了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白简恩被授予该殊荣;西汉海昏侯墓等10项考古发掘被评为“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奖”;论坛还颁发了9项“考古研究成果奖”。12月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海市文物局、上海研究院和上海大学承办的“第四 ...

• 内蒙古多伦县发现辽太祖时期大型宫殿遗址

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14日消息,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人员在多伦县境内发现一处千年前的辽代大型宫殿遗址。这座古代宫殿遗址建于高大的夯土台上,总平面呈“凸”字形。主建筑西北部有抱厦,即原建筑上接建的房子。宫殿建筑用黏土夯筑墙体,内抹白灰,墙体厚度1米。建筑内地面由方砖铺就,大部分已无存。宫殿的登临踏道以青砖错缝平铺而成。建筑两侧有散水设施,保护墙基不受雨水侵蚀。遗址出土了大量建筑构 ...

• 唐招提寺大展开幕,唐代以降的中日文化交流奔腾不息

“这是日本唐招提寺文物首次走出日本,其中东山魁夷隔扇画历时12年绘制完成,同样如同鉴真东征,东山魁夷将自己的理解通过绘画的方式呈献给鉴真和尚。”日本律宗管长、总本山唐招提寺第八十八世长老西山明彦今天下午在上海博物馆的“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开幕现场说。备受期待的上海博物馆年度展览收官之作“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今天终于揭幕,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展览以鉴 ...

• 北朝时期墓葬壁画山西展出 《山海经》神兽“重见天日”

  《山海经》神兽图、北朝狩猎图以及一整个墓葬搬进展厅,12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的“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系统地再现了一个1500年前的地下世界。观众参观壁画展。 胡健 摄  此次展览选取娄睿墓、九原岗墓、水泉梁墓的壁画精品,是山西博物院院藏北朝壁画的首次大规模集中亮相,呈现了北朝高超的绘画艺术和真实的社会面貌。“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12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 胡健 摄  展览共 ...

• 秦汉栎阳城遗址举办首个考古公开课 助推阎良历史文化旅游发展

 “秦汉栎阳城是一座改革之城。”12月10日上午,在西安市阎良区新兴街道办新牛村秦汉栎阳城3号城遗址考古发掘工地举行的考古公开课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栎阳城遗址考古队队长刘瑞谈及秦汉栎阳城遗址历史地位时如是说。  当日,作为秦汉栎阳城遗址首个以考古公开课方式进行的活动,除吸引了众多文化工作者和当地社团、旅行社的代表参与外,还迎来了当地20名老师和200余名学生一起,共同聆听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 ...

• 2019年度浙江的这十大重要发现,有你家附近的没?

 12月7日至8日,2019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汇报会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召开。  浙江省内各考古机构推荐了19个考古发掘项目进行现场汇报,接受专家点评,并最终确定10个考古发掘项目为“2019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项目。  义乌桥头遗址考古发掘  宁波奉化何家遗址考古发掘  温州市藤桥镇屿儿山遗址考古发掘  安吉龙山107号墓(八亩墩)考古发掘  宁波城区西门口汉唐遗址考古发掘  杭州市临安区潘山吴越国建筑 ...

• 湖南华容七星墩遗址2019年考古工作简介

 七星墩遗址位于湖南省华容县东山镇。作为“考古中国——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项目支撑点之一,自2018年开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其开展主动性考古工作。2019年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田野调查钻探、发掘和室内整理。图一 七星墩遗址周边地形地貌(西南——东北向拍摄)图二 七星墩遗址范围及历年发掘位置图  一、调查与钻探  今年的考古调查钻探工作分两个时段,4月份对七星墩遗址本体进行补充钻探,又对东部的瓦 ...

• 夏河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选2019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从兰州大学得到证实,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兰州大学和德国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学者领衔、多家境内外科研院所参与的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研究入选美国考古杂志《Archaeology》评选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该研究也是本次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中唯一的一项旧石器考古研究成果,也是唯一的一项来自中国的考古发现。图为夏河丹尼索瓦人发现地—— ...

• 琅琊台考古有罕见发现 两千年前排水系统等亮相

  考古是连接历史与今天的纽带,青岛琅琊台遗址的考古发掘便如小心翼翼地翻开本珍贵泛黄的古籍一般,每出土一件文物,或者一处遗迹,都在将真正的琅琊记载与今日的琅琊台联系起来,那些尘封已久的历史迷案也有望由此揭晓。  12月5日,在琅琊台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琅琊台遗址考古发掘队领队吕凯说,大台台顶发掘区近日刚刚发掘出精致的石砌地漏,这在国内考古中是罕见的,也进一步印证:在琅琊山顶极有可能曾经有 ...

• 四川三苏祠式苏轩遗址考古发掘出土文物500件

  四川眉山市三苏祠式苏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12月6日举行“考古开放日”活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10余件宋代文物集体亮相。本次发掘是三苏祠文物保护范围内最大规模考古发掘。“考古开放日”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学生参与。 刘忠俊 摄空中俯瞰三苏祠式苏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刘忠俊 摄  据了解,三苏祠式苏轩遗址位于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南街,因三苏祠式苏轩文物库房改造项目建设施工,经前期勘探发现宋至明清时期文物遗存,需 ...

• 内蒙古辽代贵妃墓葬再获考古重大发现 清理出大型宫殿基址

 闻名中外的内蒙古辽代贵妃墓葬再获考古重大发现,考古部门在该墓葬附近的黄土坑遗址上清理出辽代大型宫殿基址一座,对中国北方辽、金、元三代夏宫制度的研究将有重大意义。  位于内蒙古多伦县小王力沟的辽代贵妃墓葬,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与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合称“南北双骄”。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建恩研究员介绍,辽代贵妃墓葬的发现,对研究辽代历史,特别是辽代后族萧氏家族及辽代奚族的研究提供了 ...

热门信息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