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考古志愿者的江口模式

摘要:   在国外的考古发掘中,常见志愿者的身影,但在国内尚属新鲜事物。部分国内考古机构曾经做过招募和使用志愿者的尝试,如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早在2010年就招募了首批15位考古志愿者,但是他们并没有参与到具体的考古工作中去,只是作为“被服务者”参与了一些临时性的体验活动,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者”(郝丽君:《国内考古志愿者的现状和探索》,中国文物报2014年9月12日5 版)。国内其余考古机构在志愿者的招募与使用方面 ...

  在国外的考古发掘中,常见志愿者的身影,但在国内尚属新鲜事物。部分国内考古机构曾经做过招募和使用志愿者的尝试,如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早在2010年就招募了首批15位考古志愿者,但是他们并没有参与到具体的考古工作中去,只是作为“被服务者”参与了一些临时性的体验活动,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者”(郝丽君:《国内考古志愿者的现状和探索》,中国文物报2014年9月12日5 版)。国内其余考古机构在志愿者的招募与使用方面多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类似,为体验或游学性质,与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志愿者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距。笔者认为由于考古工作的特殊性,作为这个行业的志愿者,至少应该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服务于考古工作,并且独立承担相关工作;二是满足一定的服务时间,深度参与而不是浅尝辄止。

  志愿者的招募,缘于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近年的考古发掘。江口沉银遗址,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内水考古项目,两个年度总的发掘面积已经超过了2万平方米。这么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势必要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因此在发掘之前,我们就考虑到可否像其他行业一样,借助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人手紧缺的实际困难。除此之外,志愿者参加考古发掘,这样的工作模式也可以引发社会和公众对考古工作的广泛关注,构建公众与考古之间的桥梁,为公众接触考古、了解考古和参与考古提供机会。因为江口沉银遗址本身具有特殊性,顶着“张献忠宝藏”的光环,我们也有意识地想让部分公众能够通过亲身参与这次考古发掘,更直观地了解考古的工作过程、发掘方法和提取信息所使用的各种科技手段,从而改变社会上类似“考古就是挖宝”这样的错误认识。

测量定点

  江口志愿者的招募以互联网为平台,提前一个月发布招募公告。公告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为招募条件,二为报名方式。招募条件主要针对服务时间、年龄及学历进行了限定,并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提出了相关技能方面的要求。以2017年的招募公告为例,要求志愿者的服务时间不能低于2个月,年龄在20~55周岁之间,大学及以上学历,有摄影、摄像、绘图、无人机操作及熟练使用excel软件等技能者优先录取。报名方式为填写志愿者报名表,发送至报名邮箱。报名表需要填写的内容除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外,还包括爱好、特长、对考古的理解以及具体愿意参与哪类考古工作,并给出发掘、整理和文物保护等多个选项。领队可通过报名表对志愿者进行初选,然后再通过电话进一步沟通了解相关细节,最后确定录取人选。

现场摄影

  志愿者招募公告主要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新媒体进行传播,同时借助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推广,2017年的招募公告仅在微博端的点击率就超过60万,可见公众对江口沉银遗址发掘及志愿者招募的高关注度。两个年度的志愿者招募总计收到报名表1200余份,录用了其中的15人。这15人的专业包括金融、历史、文博、城市管理、文物鉴定、人力资源管理、艺术史、审计、道路桥梁、边防指挥和电视摄影等11个专业,分别来自北京、四川、贵州、辽宁、河北、湖北、广东、江苏和甘肃9个省份,包括3位由美、英归国的海外留学生。

登记信息

  志愿者赴考古工地报到的时间,比正式开始发掘的时间提前一个星期。利用这7天时间,我们对志愿者进行了岗前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江口沉银遗址的历史背景、明代文物的定名、文物法、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文物绘图和文物摄影等相关知识。针对江口沉银遗址的特点,我们对工作内容进行了精细化分工。整个工作团队包括发掘、测绘、摄影、资料录入、文物保护、后勤保障和宣传讲解等多个工作小组,每个工作小组由3~5人组成,不同的组员之间和不同的工作小组之间按照流程协同工作。由于专业背景和工作内容不同,彼此之间既可相互学习,也可相互监督。培训结束后,根据志愿者的特长,将其分别编入不同的工作小组。志愿者与考古队员同吃、同住、同工作。在工作之初,主要采取以老带新的模式,使志愿者能够尽快熟悉工作节奏,融入工作环境。经考核合格后,独立承担相关工作。

整理资料

  经过两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在江口开展的考古志愿者模式是切实可行的。在不断的摸索中,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第一是转变观念。由过去的“服务志愿者”回归到“志愿者服务”,明确考古志愿者的宗旨是服务于考古工作,服务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而不是采风或者体验生活,将志愿者纳入正常的考古工作。第二是按需招募。现代化的考古发掘,不再是简单的“挖土”,多学科合作与多技术介入已经成为常态,精细化的分工需要多知识背景的人员共同参与。在制定考古工作方案的时候,应该提前考虑到哪些工作适合由志愿者来承担,再按照实际工作需要进行招募。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志愿者只能承担考古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不能用考古志愿者替代专业技术人员。就如同虽然有交通协管员,但不能没有交通警察,虽然有教育志愿者,但不能没有教师。第三是发挥所长。将志愿者按照特长分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人尽其用。当下的考古工作越来越呈现出复杂、综合的特点,考古队员不是万能的,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往往会事半功倍。以江口招募的摄影志愿者为例,他们不光出色地完成了日常的拍照、摄像工作,还将考古工作和生活片段剪辑成了精彩的纪录片,在后期的宣传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我们最初设想的通过志愿者活动让公众深度了解考古的目的也得到了实现。参与江口发掘的志愿者在2个月的服务时间内,不仅学习了考古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是明白了考古之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有的志愿者主动向身边的人普及考古与盗墓的区别,更有的志愿者直接去参加了考古学的研究生考试,立志要让考古成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光明日报》(韩业庭、陈童:《让考古走出“象牙塔”》,光明日报2017年05月09日5版)和《南方人物周刊》(邓郁:《公众考古启示录》,南方人物周刊第540期)等媒体也在关注江口考古志愿者的情况,并作了相关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

  当然,我们在招募和使用考古志愿者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志愿者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缺乏专业素养。在对待文物的态度上不能做到一视同仁,只重视珍贵文物,却轻视一般文物。还有部分志愿者因为过于惧怕接触文物,在工作过程中放不开手脚,效率过低,导致了与专业人员在配合上的脱节。此外,由于招募志愿者参加考古工作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总体来看考古志愿者的基数小,人员不稳定,服务时间无法保障,远远不能满足当下考古工作的需要。因为是新生事物,考古机构与志愿者之间的信任度也还有待提高。如江口这两年的志愿者招募都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对象,一般情况下认为大学生的素质较高,比较踏实可靠。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大学生来工地报到的时候有家长随行,其主要目的就是来核查真伪,不放心孩子独自前来,担心在网上遇到骗子。

  志愿者是公众考古的星星之火,随着志愿者在考古工作中的日益普及,必将有利于推动整个公众考古事业的发展。近日笔者已在网上看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鲁山望城岗冶铁遗址发掘招募社会志愿者的公告,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考古机构加入这个行列,从而共同摸索和总结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考古志愿者模式。(作者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图文转自:中国文物信息网)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江口沉银遗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