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Silkroads Heritage!
中文 (CHN)
  • English (ENG)
  • Русский(RUS)
    登陆 注册
img
所有分类
  • 热点资讯
  • 深度阅读
  • 图片库
  • 地理信息库
  • 专家库
  • 遗产库
  • 申遗简报
  • 微信公众号
  • 主页
    • 图书馆主页
    • 交流主页
    • 中心主页
  • 资讯
    • 丝路资讯
    • 文博信息
    • 会议信息
      • 会议预告
      • 会议资讯
      • 会议议程
  • 遗产地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

    •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 汉魏洛阳城遗址
    • 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 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
    • 高昌故城
    • 交河故城
    • 北庭故城遗址
    • 碎叶城(阿克贝希姆遗址)
    • 巴拉沙衮城(布拉纳遗址)
    • 新城(科拉斯纳亚瑞希卡遗址)
    • 开阿利克遗址
    • 塔尔加尔遗址
    • 阿克托贝遗址
    • 库兰遗址
    • 奥尔内克遗址
    • 阿克亚塔斯遗址
    • 科斯托比遗址
    • 新安汉函谷关遗址
    • 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
    • 锁阳城遗址
    • 悬泉置遗址
    • 玉门关遗址
    • 克孜尔尕哈烽燧
    • 卡拉摩尔根遗址
    • 克孜尔石窟
    • 苏巴什佛寺遗址
    • 炳灵寺石窟
    • 麦积山石窟
    • 彬县大佛寺石窟
    • 大雁塔
    • 小雁塔
    • 兴教寺塔
    • 张骞墓

    相关世界遗产

    • 约旦之库塞尔阿姆拉城堡
    • 约旦之佩特拉Petra
    • 五台山
    • 柬埔寨吴哥窟
    • 伊朗波斯波利斯
    • 伊拉克埃尔比勒城堡
    • 土耳其艾米索斯Ephesus
    • 土耳其迪亚巴克尔堡与哈维塞尔花园文化景观
    • 土耳其阿尼考古遗址
    • 柬埔寨 古伊奢那补罗考古遗址的三波坡雷古寺庙区
    • 巴勒斯坦 希伯伦和哈里尔老城
    • 土耳其阿弗罗狄西亚
    • 阿曼苏丹国卡尔哈特古城
    • 伊朗法尔斯地区的萨珊王朝考古遗址
    • 伊拉克巴比伦
    • 缅甸蒲甘古城
    • 意大利罗马历史中心区、城内教庭管辖区和圣保罗大教堂
    • 沙特阿拉伯吉达古城
    • 阿塞拜疆之城墙围绕的巴库城及其希尔凡王宫和少女塔
    • 丽江古城
    • 孟加拉国帕哈尔普尔的佛教毗诃罗遗址
    •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含罗布林卡和大昭寺)
    • 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历史中心Bukhara
    • 乌兹别克斯坦沙赫利苏伯兹历史中心(Shahrisabz乞史城)
    • 阿富汗查姆回教寺院尖塔和考古遗址

    预备遗产点

    • Cultural Landscape of Safid Bulan
    •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Manas Ordo
    • 吉尔吉斯斯坦的丝绸之路遗产点Nomadic Monuments of Inner Tien Shan
    • 乌兹别克斯坦的丝绸之路遗产点Silk Roads Sites in Uzbekistan
    • 卡扎拉普城Khazarasp
    • Sheikh Mukhtor-Vali
    • Qosim Sheikh
    • Raboti Malik
    • 巴胡丁建筑群Bahoutdin Complex
    • 乔巴克尔纪念建筑群Chor-Bakr
    • 查什玛阿尤布陵墓Chashma-Ayub Mausoleum
    • 瓦拉赫沙Varakhsha
    • 派肯特Poykent
    • 安集延Andijon
    • 帕普遗址Pap
    • 塔吉克斯坦的丝绸之路遗产点Silk Roads Sites in Tajikistan
    • Yamchun Castle(Yamtuch)
    • 呼布克古城遗址Ancient Town Khulbuk
    • Khoja-Mashad
    • Takhti-Sangin
    • 希萨尔城堡Hissar Castle
    • 片治肯特古城Ancient Penjikent
    • 阿吉纳特佩(Ajina Tepa)佛教寺院遗址
    • 唐帝陵
    • 西汉帝陵

    遗产数据库

    • Besshatyr
    • 伊塞克Issyk
    • Boralday
    • 扎伊克Zhayik
    • Saraychik
    • Bozok
    • Zhuan tobe
    • Chirik-Rabat
    • Borizhary
    • 巴兰迪Balandy
    • 景洪哈衣景哈遗址
    • 陇川景允城遗址
    • 绥江南岸墓地
    • 耿马芒等佛寺遗址
    • 土耳其斯坦Turkestan
    • Sygnak
    • 西达克Sidak
    • 索兰Sauran
    • Otrar Oasis
    • Kesken-Kuyuk kala
    • Kul tobe
    • 卡拉斯潘Karaspan
    • Dzhetyasar Oasis
    • Ancient settlement of Zhankent
    • Ancient settlement of Zhankala (Zhent)
    • Babishmulla
    • 瓦朗加尔Warangal
    • 阿马拉瓦蒂Amaravati
    • 昌达瓦兰Chandavaram
    • 纳加尔朱纳康达Nagarjunakonda
  • 研究
    • 资料库
      • 推荐书籍
      • 研究论文
      • 域外案例
    • 研究进展
      • 研究前沿
      • 专家观点
  • 关于
img
Currency
  • English (USD)
  • French (EUR)
  • Japanese (JPY)
  • 首页
  • 中文
  • 会议
  • 会议资讯
  • 查看内容

第三届全国青年考古学者论坛——古代环境、经济与社会研讨会日程

2017-12-6 21:36| 发布者: IICC| 查看: 1375| 评论: 0

会议主题资源与环境·经济与技术·聚落与社会会议主旨本着为45岁以下青年考古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分享学术思想平台之宗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举办“第三届全国青年考古学者论坛”。我们诚邀您拨冗赴会,共同交流研究心得和最新研究成果。会务须知尊敬的各位与会学者: 您旅途辛苦了!欢迎您来到山东大学参加“第三届全国青年考古学者论坛——古代环 ...

会议主题


资源与环境·经济与技术·聚落与社会



会议主旨


本着为45岁以下青年考古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分享学术思想平台之宗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举办“第三届全国青年考古学者论坛”。我们诚邀您拨冗赴会,共同交流研究心得和最新研究成果。



会务须知

 

尊敬的各位与会学者:


       您旅途辛苦了!欢迎您来到山东大学参加“第三届全国青年考古学者论坛——古代环境、经济与社会”研讨会。为保证会议顺利举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 会议时间:2017年11月24日报到,25日、26日开会,27日离会。


2. 会议地点: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座1006、1016会议室。


3. 报到、住宿地点:如家酒店(山大路店,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山大路136号,山东大学中心校区西门南行100米院内)。会务组为您预订了住宿房间,请您到服务台办理入住手续(费用自理)、领取会议材料。


4. 进入会场后请务必将手机调成振动或关机,请勿在会场接打电话。


5.参观安排:

   a. 11月24日下午两点,会务组安排大巴统一接送前往山东省博物馆参观,报名请及时联系会务组王一帆同学15153191673;

   b.会议期间,山东大学博物馆、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文史楼)全天开放,报到之后您可以联系会务组安排参观。 

 

祝您在会议期间心情愉快!

 




会议日程


第一天

11月24日




11月24日

   

全天报到

   地点:如家酒店(山大路店)

   

18:00

   欢迎晚宴

   地点:齐园餐厅三楼



第二天

11月25日








11月25日

   

8:30

开幕式

地点:知新楼A1016

主持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芬副院长

   

1.8:30-8:40

    山东大学校领导致辞

   

2.8:40-8:50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方辉院长致辞

   

3.8:50-9:00

    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袁广阔主任致辞

   

4.9:00-9:10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孙波副院长致辞


5.9:10-9:20

   特邀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袁靖先生致辞

   

6.9:20-9:40

   合影


大会主旨发言

主持人:王芬副院长

   

1.9:40-10:00

   张  海

   环境、生业与社会——中原龙山时代再认识

   

2.10:00-10:20

   高江涛

   试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模式与动力

   

3.10:20-10:40

   宋海超

   关于文明起源比较研究的一点尝试

   

4.10:40-11:00

   陈国科

   河西走廊西部地区玉矿遗址调查发掘新收获

   

5.11:00-11:20

   李  飞

   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发掘

   

6.11:20-11:40

   常怀颖

   略谈铸铜作坊的空间布局问题

   

7.11:40-12:00

   李志鹏

   动物考古学与族属研究


午餐

   

 12:00-13:30

     地点:齐园餐厅三楼


下午                  


研讨会分组讨论

   

第一组    资源与环境

   

地点:知新楼A1006

   

(一)

   环境考古研究

   主持人·点评人:靳桂云教授

   

1.13:30-13:45

   王  辉

   谈环境考古研究中的两类环境问题

   

2.13:45-14:00

   赵东升

   浙东沿海新石器时代人地关系研究

   

3.14:00-14:15

   刘  扬

   鄂尔多斯乌兰木伦遗址埋藏学研究

   

4.14:15-14:30

   胡  飞

   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文化兴衰与环境变迁

   

5.14:30-14:45

   李  博

   社会网络分析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以Ariadne模型检视岛民海洋贸易交流网络

   

6.14:45-15:05

   提问与讨论

   

茶歇十五分钟(15:05-15:20)

   

(二)动植物资源利用

   主持人·点评人:袁靖教授

   

1.15:20-15:35

   张  颖

   梅花鹿的狩猎模式

   

2.15:35-15:50

   权  莎

   巫山大溪遗址鱼类随葬品及其内涵探析

   

3.15:50-16:05

   王  祁

   多维视野下的商代大象研究

   

4.16:05-16:20

   马志坤

   淀粉粒分析揭示的河北阳原姜家梁遗址古人类植物利用情况

   

5.16:20-16:35

   董  豫

   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饮食多样性

   

6.16:35-16:55

   提问与讨论

   

 主持人·点评人:陈雪香副教授

   

7.16:55-17:10

   姚  凌

   湖北省荆门屈家岭遗址植物考古学研究的新进展

   

8.17:10-17:25

   戴  乐

   喇家遗址遗存及农业生产方式的初步分析

   

9.17:25-17:40

   凌  雪

   枣树沟脑遗址先民食谱特征的碳氮同位素分析

   

10.17:40-17:55

   宫  玮

   济南刘家庄遗址商代先民食物结构分析

   

11.17:55-18:10

   王  宁

   古骨胶原的氢同位素分析在先民营养级和迁徙活动研究中的应用:以河南小双桥遗址为例

   

12.18:10-18:30

   提问与讨论

   

晚餐

 

    18:30-20:30   

     地点:齐园餐厅三楼

   

第二组    经济与技术


知新楼A1016

   

(一)史前时期经济与技术

   主持人·点评人:王强博士

   

1.13:30-13:45

   陈宥成

   关于史前“盘状器”的再认识

   

2.13:45-14:00

   郭  明

   红山文化晚期的手工业生产专业化——以牛河梁遗址为例

   

3.14:00-14:15

   朱勇鸿

   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中期造物艺术研究

   

4.14:15-14:30

   左  骏

   型饰与器用——后石家河文化复合玉器的再思

   

5.14:30-14:45

   张  俭

   中国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石镞所反映的生业格局

   

6.14:45-14:55

   提问与讨论

   

茶歇十五分钟(14:55-15:10)

   

(二)原史时期经济与技术

   主持人·点评人:刘延常研究员

   

1.15:10-15:25

   刘效彬

   郑州小双桥遗址方孔石器的产源分析

   

2.15:25-15:40

   王文轩

   殷墟出土青铜罐及其相关问题

   

3.15:40-15:55

   袁晓红

   科技考古视野下的西周青铜器研究——以洛阳唐城花园为例

   

4.15:55-16:10

   赵艺博

   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古代炉子的简介

   

5.16:10-16:25

   郭妍利  李姣姣

   先秦时期铸钱遗址研究

   

6.16:25-16:40

   蒋  刚

   河套东部地区东周时期装饰品综合研究

   

7.16:40-16:50

   提问与讨论

   

(三)历史时期经济与技术

   主持人·点评人:王青教授

   

1.16:50-17:05

   成璟瑭

   东大杖子墓地出土铜镞研究

   

2.17:05-17:20

   柴  怡

   试论秦之采矿——以相家巷封泥为主

   

3.17:20-17:35

   张清文

   西汉透光镜工艺的文化渊源与影响新探

   

4.17:35-17:50

   李鹏为

   江苏盐城东台北海村制盐遗址的考古学研究

   

5.17:50-18:05

   王子孟

   鲁北沿海魏晋、北朝时期制盐业的考古学观察

   

6.18:05-18:20

   赵汗青

   哈萨克斯坦 “拉哈特”古城考古调查与发掘

   

7.18:20-18:30

   提问与讨论

   

晚餐

   

     18:30-20:30   

     地点:齐园餐厅三楼



第三天

11月26日




11月26日


上午

   

第二场    经济与技术

   

地点:知新楼A1006

   

(三)历史时期经济与技术

   主持人·点评人:陈章龙博士

   

1.8:30-8:45

   张国文

   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早期鲜卑生计方式研究

   

2.8:45-9:00

   于春雷

   陕西富平唐宋瓷窑遗址银沟遗址性质初探

   

3.9:00-9:15

   杨君谊

   金代至明初淄博磁村窑瓷业工艺初考

   

4.9:15-9:30

   魏国锋

   徽州民居彩绘传统工艺调查研究——以黟县为例

   

5.9:30-9:45

   李  力

   出土皮革文物材质的鉴定分析技术研究

   

6.9:45-10:00

   提问与讨论

   

参观

   

   10:00-11:00

   山东大学博物馆

   

11:00-12:00

   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午餐


   12:00-13:30    

    地点:齐园餐厅三楼


第三场    聚落与社会

   

地点:知新楼A1016

   

(一)史前时期聚落与社会

    主持人·点评人:秦岭副教授

   

1.8:30-8:45

    郭明建

    专业狩猎人群之聚落形态初探

   

2.8:45-9:00

    陈明辉

    论后李文化系统——兼谈后李时期的聚落与社会

   

3.9:00-9:15

    赵兰会

    从蚌埠以涂山为中心淮河两侧分布新石器遗址蠡测淮河淮夷文化

   

4.9:15-9:30

    周  静

    中美合作“甘肃洮河流域新石器至青铜时代文化与社会之演进”项目的新进展

   

 主持人·点评人:张海副教授

   

5.9:30-9:45

    辜雪梅

    基于GIS的史前聚落空间分布研究—以白银市部分聚落遗址为例

   

6.9:45-10:00

    豆海锋

    江西抚河流域先秦时期聚落形态探索

   

7.10:00-10:15

    杨利平

    大遗址考古的思路与方法——以杨官寨遗址为例

   

8.10:15-10:30

    朱  超

    城进壕退:城子崖防御设施的嬗变轨迹

   

茶歇十五分钟(10:30-10:45)

   

(二)原史时期聚落与社会

    主持人·点评人:许宏教授

   

1.10:45-11:00

    赵海涛

    二里头都邑聚落形态补论

   

2.11:00-11:15

    孙  卓

    商代早期的城市化研究——以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为例

   

3.11:15-11:30

    谢励斌

    取舍之间:殷都和阿赫塔顿城建设比较研究

   

4.11:30-11:45

    任雪莉

    宝鸡市区西周人群跨河而居现象的思考

   

5.11:45-12:00

    马  赛

    西周时期关中地区的聚落分布与社会变迁

   

6.12:00-12:15

    韩  辉

    曲阜鲁故城考古工作与都邑聚落变迁新认识

   

午餐


    12:15-13:30    

    地点:齐园餐厅三楼


下  午

   

(三)历史时期聚落与社会

    地点:知新楼A1016

    主持人·点评人:唐仲明副教授

   

1.13:30-13:45

    付  建

    古环境与秦始皇帝陵的营建

   

2.13:45-14:00

    聂浩然

    秦汉时期山东文化历史地理初探

   

3.14:00-14:15

    蒋晓春

    宋蒙战争中巴蜀地区宋军山城——地理环境与战争的视角

   

4.14:15-14:30

    同杨阳

    试论气候变化对农牧战争及长城修建的影响——以明蒙战争和明长城的修建为例

   

5.14:30-14:45

    提问与讨论

   

茶歇十五分钟(14:45-15:00)

   

(四)理论·方法·技术

    主持人·点评人: 赵东升副教授

   

6.15:00-15:15

    霍东峰

    田野考古发掘记录中的“系络图”

   

7.15:15-15:30

    杨  谦

    聚落考古中对家户研究的思考

   

8.15:30-15:45

    郭  林

    浅谈古人口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9.15:45-16:00

    徐  峰

    作为显圣物:比较视野下玉和骨的精神文化考古

   

10.16:00-16:15

    提问与讨论


第三场    聚落与社会

   

地点:知新楼A1006

   

(五)聚落·社会·文化

    主持人·点评人:郎剑锋副教授

   

1.13:30-13:45

    黄锦前

    夗止乇盉与滕州前掌大墓地的国属——兼谈商末有关“夷方”铜器铭文的理解

   

2.13:45-14:00

    张念征

    山东高青陈庄西周城址性质初探

   

3.14:00-14:15

    朱继平

    班簋过戎新考

   

4.14:15-14:30

    游晓蕾

    浙江湖州考古学文化初探

   

5.14:30-14:45

    董文斌

    松嫩平原文化谱系研究

   

茶歇十五分钟(14:45-15:00)

   

主持人·点评人: 钱益汇教授

   

6.15:00-15:15

    张志鹏

    青铜媵器作器者与受器者族姓关系初探

   

7.15:15-15:30

    张士伟

    从“秦简”看秦的犬文化

   

8.15:30-15:45

    彭  峪

    黄岛土山屯墓群的发掘与收获

   

9.15:45-16:00

    徐学琳

    山东地区元代墓葬与理学北传

   

10.16:00-16:15

    赵永生

    “束缚” 明清墓葬中女性居民的缠足现象


16:15

闭幕式

地点:知新楼A1016

主持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芬副院长

   

1.16:15-16:25

    山东大学校领导致辞

   

2.16:25-16:35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方辉院长致辞

   

3.16:35-16:45

    特邀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许宏先生致辞

   

4.16:45-16:55

    特邀嘉宾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秦岭副教授致辞

   

5.16:55-17:05

    与会代表致辞

   

6.17:05-17:15

    与会代表致辞

   

7.17:15-17:25

    第四届承办单位代表致辞

   

会议闭幕


晚餐


    17:30-20:30     

    地点:齐园餐厅三楼




相关分类

地点: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地点:拉哈特遗址

地点:杨官寨遗址

地点:江口沉银遗址

地点:银沟遗址

地点: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img
  •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 (+86)029-85246378
  • secretariat#iicc.org.cn

友情链接

  • 国家文物局
  • 陕西省文物局
  • 河南省文物局
  • 甘肃省文物局
  • 新疆文物局

相关站点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 中国古迹遗址理事会
  • 国际博物馆协会
  • 建筑师协会
Copyright © 2020.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 陕ICP备0701106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