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资讯
探寻丝绸之路上的古老“足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赴哈萨克斯坦拉哈特古城遗址考古记
“张骞凿空”与“一带一路”上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
公元前138年,张骞从长安出发,沿渭水西行,经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沿昆仑山北麓西行,向北出玉门关沿天山南麓西行,翻越葱岭进入今中亚地区,再往西,经今伊朗等国到达大秦(罗马帝国在中东的领地)境内,走出了这条前无古人的丝绸之路。自此,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这就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说的“张骞凿空”。
近年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迅速。2013年9月7日上午,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到:“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哈萨克斯坦这片土地,是古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曾经为沟通东西方文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作出过重要贡献。东西方使节、商队、游客、学者、工匠川流不息,沿途各国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哈萨克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中哈双方在能源、互联互通等领域的合作也已经成为典范。从常年对开口岸、跨境运输管道、跨境铁路干线,到奔驰在哈萨克斯坦大街上的中国汽车和沿中欧班列走上中国百姓餐桌的哈萨克斯坦面粉、菜籽油等,都见证着两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友好往来。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拥有先进的考古设备和优秀的研究团队,2017年5月11日首次来到哈萨克斯坦,开展考古交流与合作,期待发现丝绸之路上的古老“足印”。
精诚合作的跨国考古团队
此次跨国考古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首次在哈萨克斯坦开展的考古调查、发掘,目的在于寻觅、揭示先秦至西汉丝绸之路开辟之前发生在哈萨克斯坦这片广袤而古老土地上的历史遗存。此前,在我省周原遗址就曾经出土过中亚人面貌的人面像,“人像的鼻子很高,一看就是中亚人。”拉哈特古城遗址考古队领队丁岩说。
“在那么远的时代,我们就与中亚有了文化上的交流,所以我们也对在哈萨克斯坦发现中原文化的印记充满期待和希望。也许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从某匹来自中原的骆驼的背上掉下了一枚铜钱,它正静静地躺在地下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对于这次哈萨克斯坦考古,丁岩和考古队员充满着另一种期待。
“这次赴哈考古,我们任务重要,分工明确,没有多一个人,也不能少一个人。”丁岩笑着说道。
对于这次跨国考古调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派出了一支年轻的“骨干团队”。被丁岩笑称的“骨干团队”,是由四位年轻的考古队员组成的组合均衡、技术配备先进的考古团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是此次考古项目的中方总负责人。四人团队由丁岩、路智勇、苗轶飞、赵汗青组成。丁岩,商周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本次联合考古发掘队领队。路智勇,业务办公室主任、研究员,负责与外方协调,并负责遗址的文物保护以及参与调查、发掘。苗轶飞,隋唐研究室的助理研究员,负责本次工作的记录、发掘等。赵汗青,科技研究室的研究实习员,主要负责遗址的测绘、摄影、制图等工作。
“我们这个团队所有人都在一线工作,调查、测绘、记录、绘图,包括做饭、刷碗,都是亲力亲为。每天早上8时出发,12时下班,14时再开始工作,每天除了在现场工作8小时之外,剩下的时间也不是个人的,要用来写日记、拷贝图片、整理资料、记账、做饭、洗碗。生活方面,我们几个有洗菜的、有炒菜的、有打扫卫生的,分工也很明确。汗青、智勇炒菜很在行,我和小苗的任务主要是负责洗菜、刷碗。”丁岩笑着说。
期待发现中原文化的印记
由于这是中国考古学界与哈萨克斯坦考古学界在田野考古工作方面的首次合作,两个团队都十分重视双方的沟通和交流。
“这次联合考古工作得到了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馆长古米丽拉的大力支持。在两名翻译的配合下,我们的发掘工作迅速顺利开展。”丁岩说。
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天山北麓的拉哈特遗址,东距中国霍尔果斯约250公里,西距阿拉木图约50公里,是丝绸之路北线上的一处重要遗址点,传说是塞人王族的居住遗址,著名的伊塞克金人墓葬就位于该遗址附近。拉哈特遗址所在的伊塞克镇区域,位于伊塞克河谷的冲积扇上。白色的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大楼在伊塞克镇西侧约3公里处,周围是80多座有大型封土的古代墓葬区域。拉哈特遗址呈长方形,面积约25万平方米。遗址核心是一座近似方形的高台,顶部小,底部大,高约18米,顶端面积约3200平方米,周围有两道壕沟围绕。
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与拉哈特遗址。 本版照片均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拉哈特遗址附近区域的调查现场。
伊塞克博物馆展品。
此前也有其他国家的考古队在哈萨克斯坦拉哈特遗址附近区域开展过考古调查和发掘,但是出于对中国考古技术和历史研究等多方面的信任,被视为特别重要的拉哈特遗址,哈方只愿意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组建考古队进行发掘研究。考古队在拉哈特遗址内布设探沟3座,面积合计32平方米。其中,TG1长10米,宽2米,发掘深度最深约4.4米,清理到的主要遗迹有灰沟、灰坑、房址、灶、炉等多类,遗址出土器类有铁、陶、石、骨等可辨器物(片)共约80件,主要是罐、钵等器。
在这次跨国考古中,中国特有的考古工具“洛阳铲”在发掘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考古队探测到深度达4米多的文化堆积层,发掘确认深度是4.4米。以游牧生活为主的古代人群形成的遗址,很难有这么厚的文化堆积。这一发现,在当地考古界引起不小的轰动。
按照中哈双方签订的协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将在哈萨克斯坦开展为期5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活动。201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将再次赴哈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更大规模的发掘。
文化交流之外的淳朴友好
58天的赴哈考古暂时告一段落,所有出土文物都已移交当地博物馆,并对所有遗址进行了“回填”保护,这次工作也正式拉开了中亚考古的序幕。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办公室里,丁岩还在回味赴哈考古的日子,当地淳朴的民风和老百姓友好的态度,让身处异国他乡的考古队员们感到温暖。
地处伊犁河谷、属丰饶之地的伊塞克,在哈萨克语中的意思是“天堂之门”。当地的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其他的产业较少。在当地的农贸市场里,还可以看到丝绸之路所延续下来的商业贸易。考古队驻地正好对着天山北麓,早上一起床就可以看见天山皑皑的白雪、连绵不断的黛青色的山脉。晴的时候,天空总是湛蓝湛蓝的。
当地的百姓都很乐观淳朴。在丁岩的考古日志中,记录下了许多与当地人沟通交流的场景。考古队员在哈萨克斯坦的拉哈特古城遗址工作期间,附近的放牧老人闲暇时间常来考古发掘工地看热闹。虽然语言不通,但见面握手,微笑相向,却是必定的。“记得他第一次来工地,快到午饭时间,考古队同仁就邀请他在灶上吃午饭。几天后,放牧老人通过翻译告诉考古队,依照哈萨克人的礼节,他要送给考古队一头羊作为礼物。我告诉翻译,礼收下,但一定要付给老人钱。牧羊人坚决不收。当天的午饭,就是清炖羊肉。通过翻译,我表达了考古队的感谢。老人回答说:‘不谢不谢,这是哈萨克人对于新邻居应该的礼节。’”
有一次,队员们傍晚散步时在小区见到一位5岁左右的小男孩迎面而来。小男孩拎个塑料袋,袋子里装着几张饼子,看见了队员们,很友好地拿出一张。丁岩高兴地笑了笑,并且用手比划“不吃”,同时很大声地说了“谢谢”。当小男孩看到了距离五六米远的同事,又问了声好,随后将饼放回袋子,伸出右手握手。“一个很有礼貌的小男孩。”丁岩在日记中写道。
(文章来源: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