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发布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至少再建10个

摘要: 国家文物局近日在官网发布《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新建成20至30个遗址博物馆,以及10至15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形成8至10处大遗址保护片区,全面实现大遗址对外开放。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六片、四线、一圈”为核心,以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大遗址保护格局。在此基础上,“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基本实现大遗址本体和环境安全,完善大遗址保护规划和管理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和保护利用设施建 ...


国家文物局近日在官网发布《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新建成20至30个遗址博物馆,以及10至15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形成8至10处大遗址保护片区,全面实现大遗址对外开放。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六片、四线、一圈”为核心,以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大遗址保护格局。在此基础上,“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基本实现大遗址本体和环境安全,完善大遗址保护规划和管理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和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全面实现大遗址对外开放。


我国将持续开展系统性的大遗址考古调查、勘探、测绘、研究,有重点地开展系统考古发掘,重点做好凌家滩、陶寺、石峁、三星堆、大堡子山、齐国故城、汉唐帝陵、紫金城城址及铁河古墓群、明中都皇故城等遗址的保护展示,以及良渚、二里头、殷墟、盘龙城、鲁国故城、秦始皇陵、汉长安城、扬州城、西夏陵、景德镇御窑厂、圆明园等遗址的展示利用提升,整体提升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水平。


同时,我国将推进体现中华文明发展主体进程的陶寺、石峁、二里头、周原、圆明园等10至15处重要大遗址研究、基础设施改造、环境整治和展示提升及遗址博物馆建设工程,继续做好长城、丝绸之路、大运河等线性遗产的保护展示工程,开展海上丝绸之路、万里茶路、明清海防、蜀道、茶马古道、秦直道保护展示工程。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加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行评估与监管,新建成10至15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鼓励各地参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模式,积极开展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共同推进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据了解,目前北京有圆明园和周口店两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陕西、四川、河南等地也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此同时,我国还将重点建设二里头、景德镇御窑厂等20至30处遗址博物馆。大幅提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接待服务能力,实现每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均有一处遗址博物馆或展示服务中心。


以下为通知全文↓

关于印发《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文物保发〔2016〕2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

为妥善处理大遗址保护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指导,全面推进大遗址保护工作,我局研究编制了《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文物局


以下为规划全文↓

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


“十二五”时期,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六片、四线、一圈”为核心,以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大遗址保护格局,全面启动150处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开展大遗址考古,掌握了一批重要大遗址的分布范围和保存情况,实施一批文物保护展示和环境整治工程,大遗址本体和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压力缓解明显,建成24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一批遗址博物馆,提高了大遗址的保护展示水平,推动元上都、大运河、丝绸之路、土司遗址等相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充分发挥了大遗址保护对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国土空间优化开发新格局基本确立,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也正在快速推进。同时,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都给大遗址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大遗址保护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做好新形势下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据《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加强文物保护重要论述精神,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坚持稳中求进,协调做好文物的研究、保护、传承、利用和发展,为统筹推进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传承文化,保护为主,合理利用。

2.中央主导,属地管理,社会参与,成果共享。

3.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示范带动。

4.科技支撑,创新发展,彰显特色,注重实效。


三、总体目标和主要指标

(一)总体目标

基本实现大遗址本体和环境安全,完善大遗址保护规划和管理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和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全面实现大遗址对外开放,继续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有效提升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水平,充分发挥大遗址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大遗址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带动作用,促进大遗址所在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二)主要指标

列入项目库的大遗址考古调查、勘探和测绘工作基本完成;

列入项目库的大遗址基础信息“一张图”完成率100%;

列入项目库的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完成率100%;

列入项目库的大遗址基本实现对外开放;

列入项目库的大遗址专门管理机构设立率100%;

建成10~20个专门的考古工作基地(站);

新建成20~30个遗址博物馆;

新建成10~15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形成8~10处大遗址保护片区;

形成一批大遗址保护的理论和科技成果。


四、主要任务

1.开展考古工作

持续开展系统性的大遗址考古调查、勘探、测绘、研究工作,强化课题意识、科技意识、保护意识、展示意识,全面掌握列入项目库的大遗址的内涵、范围、布局。有重点地开展

分类信息

锁阳城遗址

二里头遗址

开城遗址

石峁遗址

杨官寨遗址

唐顺陵

圆明园遗址公园

卡若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