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农耕星火系列:石峁山城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神木县高家堡镇洞川沟附近的山梁上,地处陕北高原北部边缘的低山丘陵区,黄河支流秃尾河及其支流洞川沟的交汇处。石峁遗址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1976~1981年对该遗址进行过初步发掘。2011年又在这里确认了一处规模宏大的石砌山城。
图一 揭露后的石峁城址东城门
石峁城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城组成。皇城台是当地百姓对位于核心部位的高台地的称呼,是一座四面包砌护坡石墙的台城,略呈方形,面积8万余平方米。内城包围在“皇城台”外,依山势而建,呈椭圆形;石砌城墙处于山脊之上,长5700余米,面积约210余万平方米。外城是利用内城部分墙体,再行扩筑而成,长4200米,面积约190余万平方米。
石峁城址的城墙营建方式有多种。在山石绝壁处,利用自然天险;在山峁断崖处,下挖形成断面后再垒砌石块;在比较平缓的山坡及台地,下挖基槽后垒砌石墙。石墙的墙体内部使用自然的石块交错平铺,用草拌泥粘合;外部使用打磨平整的石块的砌筑。
“皇城台”、内城和外城均有城门,内城和外城城墙上有“墩台”,外城城墙上有“马面”。外城东门位于全城的最高处,地势开阔,位置险要,已经揭露。东城门是由“外瓮城”、两座墩台、“内瓮城”和“门塾”等部分组成。东城门历经两个时期,早期是龙山时代晚期,是石峁城的始建时期;晚期是夏代早期,是石峁城的再建时期。
外瓮城平面呈U形,将门道完全遮蔽,但与门道入口处的两座墩台之间并未完全闭合。石墙经过多次修葺,在倒塌的墙体堆积中发现有玉铲、玉璜等玉器和阴刻石雕人头像残块。
墩台对称建置于门道南北两侧,长方形,营建方式与城墙相同,即以石块包砌夯土。包砌石墙内层为始建时期的主墙,外层为再建时期的护墙。墩台朝向门道一侧的主墙上有4间“门塾”,南北各2间。北墩台顶长16米、宽14米,高6.7米。南墩台顶长17米、宽11米,高5.6米。夏时期在坍塌南墩台西侧修建一座庭院,院内有一座石砌小房。房内出土花边罐、高领鬲等生活用具,院墙的倒塌堆积内发现有石雕人面像1件。
南墩台西北角接缝修筑石墙,向西砌筑18米后北折32米,形成门址内侧的曲尺形内瓮城。在石墙墙根底部的地面上,发现了壁画残块100余,部分壁画还附着在晚期石墙的墙面上。这些壁画以白灰面为底,以红、黄、黑、橙等颜色绘出几何形图案。
另外,发现两处始建时期的集中埋置人头骨的祭祀坑,均有24个头骨。一处位于外瓮城的外侧,一处位于门道入口处。这些头骨以年轻女性居多,部分头骨有明显的砍斫痕迹,个别枕骨和下颌部位有灼烧迹象。这两处集中发现的头骨应与城墙修建时的奠基活动有关。(参见图二)
图二 东城门处的人头祭祀坑
石峁城址的横空出世,也引起了史学界的极大兴趣,纷纷撰文考证与石峁城相关的部族、人物和事件。有“黄帝部族居邑”的说法,有共工氏和颛顼争夺帝位所怒撞之不周山的说法,有上古西夏国都邑的说法等。
石峁城址以其年代久远、规模宏大、地望重要、遗物辉煌而入选201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在考察石峁城址时说:“我看了以后感觉十分震撼!”目前,考古工作只是揭露了外城东门址、韩家圪旦贵族墓葬区、樊庄子“祭坛”等几处地点,对于420万平方米的石峁城来说,可谓“冰山一角”。因此,张忠培先生讲:“遗址的价值不是今天就能完全认识到位的。”石峁城址的考古学发掘与研究,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任重道远!
【说明】本文摘自许永杰著:《农耕星火》,故宫出版社2020年。欢迎个人转发,机构或媒体转载请与本公号联系。所有转载或引用,务请注明原出处。若有出入,请以原书为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 #
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