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吕红亮:考古学上所见吐蕃以前的青藏高原

摘要:   2018年6月3日晚,川大史学大讲堂第十讲“考古学上所见吐蕃以前的青藏高原”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二区负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吕红亮教授主讲,李映福副院长主持。历史文化学院熊文彬教授、罗鸿教授、鲍成志副院长、马轩老师以及众多学生到场聆听了本次讲座。  李映福副院长首先介绍了吕红亮教授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成果。吕红亮教授是四川 ...

  2018年6月3日晚,川大史学大讲堂第十讲“考古学上所见吐蕃以前的青藏高原”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二区负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由吕红亮教授主讲,李映福副院长主持。历史文化学院熊文彬教授、罗鸿教授、鲍成志副院长、马轩老师以及众多学生到场聆听了本次讲座。

  李映福副院长首先介绍了吕红亮教授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成果。吕红亮教授是四川大学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前考古学,在区域上特别聚焦于青藏高原、中国西南山地。吕红亮教授有着丰富的学术经历,曾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及人类学系、英国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任访问学者。本次讲座是吕红亮教授多年来对青藏高原史前考古田野工作和研究收获的总结。

  讲座伊始,吕红亮教授简述了本次讲座题目的缘起。青藏高原在当前中国上古史叙述中普遍缺失,汉藏史料中关于吐蕃起源的各种文献表述也难以作为可信史料。因此,从考古学上来重建青藏高原7世纪以前的历史便是不二法门。随后,吕红亮教授介绍了青藏高原的地形状况和气候状况。在地理学的表述中,青藏高原北部为阿尔金山脉以及塔里木盆地,东北部为祁连山,东南部为横断山脉,南部为喜马拉雅山,西部为亚洲山结。青藏高原的气候受到东亚季风、印度洋夏季风以及西风带三重因素的影响,在南北向和东西向上有很大差异,生态环境十分多元。

  接下来进入讲座的主体部分。本次讲座分为三个主题:拓殖高原、永久定居以及复杂社会的兴起。其中,青藏高原的拓殖高原和永久定居是近年引起国际范围内关注的重要话题。

  第一个主题是拓殖高原。考古学的证据表明人类拓殖青藏高原最早应在距今三万年,邱桑、尼阿木底、夏达错和参雄是几个重要的遗址点。近期有研究者在海拔4600米的藏北那曲尼阿木底遗址发现了一系列石器。该遗址的重要性在于有地层作为可靠年代学证据,这种原生地层在以往的青藏高原旧石器考古材料中极少发现。吕红亮教授将尼阿木底遗址与阿尔泰地区的丹尼索瓦洞穴放在一起讨论,其一是因为尼阿木底遗址出土了欧亚旧石器晚期的典型石叶组合,这说明尼阿木底与水洞沟、金斯泰等遗址有一定联系;其二,丹尼索瓦洞穴出土的古人类化石有别于现代人和尼安德特人。哈佛大学医学院的David Reich在对该独立人种(丹尼索瓦人)进行的基因学研究中发现这些人群带有低氧/高海拔适应基因,而这种基因在目前其他的古人类化石材料中是没有的。而从现代人群的基因学研究来看,只有世居于青藏高原的人群才带有低氧适应基因。据此,我们可以做一系列的猜想——最早的进入高原的人群可能与北边的丹尼索瓦洞穴有关,当然,目前这个故事还很复杂。第二个重要的遗址是位于青藏高原腹心地带的邱桑遗址,人们在该地区钙化的泉华上发现了几十个手脚印。2017年,考古学家Mark Aldenderfer和一位释光年代学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测年研究,结果表明其年代在距今七八千年左右。他们根据人类学中的“旅行成本”理论提出该遗址就是青藏高原最早的永久定居证据。“旅行成本”理论是对全世界狩猎采集者移动距离推算所得的,而该地区人群前往低地的距离超出了全世界狩猎采集者的移动距离,因此这些人只能选择永久定居。有很多人对这一观点提出了反驳意见。吕红亮教授认为,由于这些狩猎采集者民族志主要来源于非洲,海拔、生态和地形与青藏高原迥异,因此并不一定可靠。

  另一个重要证据来自西藏西部阿里地区的夏达错石器地点,虽然它尚无年代学上的证据,但就石器类型而言,应早于尼阿木底遗址。这提示在西藏西部或南部可能存在另外一条进入高原的路线。除此以外,还有美国考古学家Brantingham对青藏高原东北部环青海湖周边的十几处遗址做的试掘和测年研究。这些地点绝大多数都有细石器出土,多个测年结果都支持它的年代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目前看来,携带细石器的人群在距今1.2万年左右已经进入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毋庸置疑的。不过,是否存在其他进入高原的路线,这些人群是否永久停留或是有季节性地上下高原、它们是否会向青藏高原腹部进发?这些都是仍待解决的问题。随后,吕红亮教授介绍了四川大学参与发掘的一处位于通天河上游的遗址——参雄嘎朔。其测年结果大约在距今8000-7000年,该地点同样发现灶坑,此外还有大量细石叶的产品和废品。青藏高原东北部断代在12000-7000BP的多个遗址都含有灶坑和细石叶,这体现着一种机动性非常强的移动模式。在距今在七、八千年左右时,青藏高原北部和西部的一系列地点都有细石器遗存的发现,这表明携带细石叶技术的狩猎采集人群的机动距离非常远。细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晚期重要的技术革新,这一技术在距今27000年前后起源于西伯利亚或是华北一带,最后通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并成为人类拓殖美洲的重要技术保障。总而言之,就目前的考古证据来看,狩猎采集者最早于距今30000年时登上高原,而距今13000-6000年的遗址中普遍都存在细石器,但目前仍无坚实证据表明该时段的人群在高原上永久定居。

  第二个主题是定居高原。兰州大学的陈发虎院士的团队曾对青藏高原上的一系列地点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和采样。最近张冬菊等提出,携带细石器的狩猎采集者在距今8000年左右从黄河上游进入环青海湖地区;在距今8000-6000年时,大地湾、仰韶等一系列农业聚落的扩散将一部分人推压至青藏高原;在距今6000-4000年时,河西走廊出现最早的麦作农业,与低地的昌都卡若等地点在时间上共存;直至距今4000年后小麦、青稞、牦牛等动植物被完全驯化使得人类永久定居高原。吕红亮教授认为,这一宏大叙事主要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视角出发,而从青藏高原本体来看,其实还有其他故事的可能性。如在青藏高原东部,卡若、小恩达两个遗址代表着该地在距今五千年时最早定居的证据。卡若遗址共分为三期,植物遗存有粟、黍和小麦,这是确凿的农业证据;小恩达和卡若的动物遗存无一是驯化的,也不存在常与粟和黍同时出现的家猪。该地区人群的定居类型十分独特,与黄河上游、中原等地区不同,他们的动物资源全都依靠狩猎获取。此外,卡若遗址的聚落形态在第三期时发生了重大变化——该时期房屋建筑从前两期的半地穴式转变为石构建筑。许多研究者都由此认为卡若遗址的生业形态以此为界向游牧经济转变。与此同时,卡若遗址中小麦的年代接近于第三期,二者结合或许能够说遗址晚期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

  随后,吕红亮教授介绍了距今4000年左右时从农业大交换和器物传播角度所见的农业、永久定居以及青藏高原东西部交流。昌果沟遗址的一个灰坑中出土了碳化的大麦、小麦以及豌豆,这是一种典型的近东早期农业的组合。曲贡遗址略晚于卡若,大约在距今4000-3000年左右。其陶器特点突出,往往表面磨光且纹饰复杂。这些是距今5000-4000年左右在欧亚大陆东西两侧的农业大交换上的重要证据,为食物全球化议题中有关大麦和小麦的讨论中带来有趣的新思考。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刘歆益等对印度、中亚至整个青藏高原周边的种子进行了直接测年排比,发现小麦可能从北部路线传入,而大麦可能来自南部路线。在兰州大学陈发虎院士的团队所提出的模式中,麦作农业是在距今3600年时通过青藏高原东北缘传入的。而通过近年对青藏高原腹部地区的大约在距今3400年的邦嘎、昌果沟遗址碳化种子的直接测年,可以认为,麦作进入在时间上南部早于北部,西部早于东部。此外,考古学中传统的遗物和文化因素的证据也可以表明青藏高原东西部的交流。印度西北部的布尔扎霍姆(Burzahom)遗址出土了一系列在南亚罕见的遗物,如系绳石刀,类似器物曾发现于昌果沟遗址和巴基斯坦北部的斯瓦特河谷;且卡若遗址出土的装饰品与斯瓦特河谷的装饰品也具有一定相似性。除此之外,在布尔扎霍姆遗址还出土了桃和杏,桃已被普遍认为最早于中国驯化。许多学者都认为这些遗物与中国关系密切,而且是通过青藏高原传播至这些地区的。器物所表达的线路与粟黍的东传、麦作的西传线路基本一致。这可以解释为,随着新石器时代食物全球化网络的建立,青藏高原东西部的人群可能有过交流。

  接着,吕红亮教授以邦嘎遗址和昌果沟遗址为代表介绍了青藏高原的生业形态在距今3000年前后时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当今青藏高原上以庞大牧业系统为特色的经济形态有着密切关系。吕红亮教授首先介绍了其团队近年来对邦嘎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情况。邦嘎遗址的年代为距今2600-2300年,动物遗存以绵羊为主,植物遗存以大麦(青稞)为主,并出现了大量杂草,但暂未发现任何麦类作物加工的副产品(如穗轴和秆茎叶)。此外,研究者还对羊粪中的植硅石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现代夏、冬季羊粪与遗址出土羊粪,发现人群可能存在夏秋季季节性的移动。关于遗址的功能分区,根据各区发掘情况和对现代高山牧场的民族学调查情况来看,该遗址的房屋结构可能分为与现代相似的食物烹饪消费区和羊圈。根据陶器类型学分析和直接测年排比所建立的距今4000年后青藏高原的年代序列,我们可以发现该地区人群的移动性以距今3000年为界在逐渐增加,而且大致在此时,原见于昌果沟的粟和黍彻底消失。结合这些证据,吕红亮教授认为在距今3000年左右该地区的牧业形态逐渐增强。

  其原因或与气候变化有关,但目前尚缺乏多个遗址共同模型的证据。其对高原社会带来的影响是长程的贸易的兴起,带柄铜镜就是证据之一。曲贡石室墓以及结萨墓地出土的带柄铜镜均不是本土产品,这类铜器主要出土于新疆、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一带。此外曲贡、让君村和辛多山嘴出土了带流陶器,这种带流陶器在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塔里木盆地南缘是有大量发现的。另一个证据是藏北安多地区一处距今约2700年的石板墓出土的青铜器和大量骨骼。其动物骨骼组合以狗、马、山羊与绵羊为主,人类骨骼的股骨上有“骑马人坐骨”的现象,均指向他们是典型的游牧人群。该墓葬出土的青铜短剑与上千公里外横断山区云南德钦永芝出土的青铜剑高度相似。综上来看,在距今3000年后,青藏高原上的文化交流不仅限于东西向,也呈现于南北向。

  第三个主题是西藏西部早期复杂社会的兴起。吕红亮教授首先介绍了通过对西藏自治区西部以及印度西北部、尼泊尔等地的数个遗址测年校正后所得的分期。第一期,BC1000-BC500,以尼泊尔穆斯塘地区的楚克潘尼期为代表。该时期西藏自治区西部和印度西北部的类似遗存尚未能被确认,近日正在发掘的格布塞鲁墓地或许能够填补这种缺环。第二期,BC500-AD100,以尼泊尔穆斯塘地区的琼嘎聚落遗址第一期为代表,包括米拜克朝的洞穴葬早期遗存、西藏自治区西部的皮央·东嘎早期墓地等。皮央·东嘎墓地出土了青铜短剑、竹编和桦树皮制品,而这些均不是本地所产。此外,皮央·东嘎墓地还有其他随葬品,如大量羊头,体现了社会财富的分化。第三期,AD100-AD500,包括印度西北部马拉日墓地、尼泊尔桑宗墓地、西藏自治区境内的曲踏墓地等等,该时期出现的大型的防御性城址、大型聚落遗址、精英阶层墓葬以及跨区域文化互动范围的不断扩大,都指示着早期复杂社会的存在。卡尔东遗址位于位于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山上,与年代相近的古鲁甲墓地和泽本聚落群形成一个三角地带。卡尔东遗址的建筑非常密集,有大储水坑和沿山脊修筑的石墙。吕红亮教授带领的研究队伍曾在山顶外围进行了采样试掘,在一平方米的探坑中发现了上千颗碳化植物种子,测年年代跨度又很小,说明遗址堆积速度很快。可见卡尔东遗址的人群有着较大的食物消费量。泽本遗址是大型聚落遗址,在此发现了大型的立石和石丘墓,以及一些小型的墓葬。

  除了这些大型的城址和聚落外,一系列的大型墓葬也在公元前后至五世纪左右兴起。这一时期,自印度西北部、西藏自治区西部到尼泊尔中北部,许多墓葬都体现出趋同的现象,如葬具多见箱式木棺。这种木棺在此前西藏的考古材料中并未出现过,但屡次出现在塔里木盆地南缘,且棺床的纹样和雕刻技法都与和田地区的木构建筑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有可能来源于塔克拉玛干南缘。奢侈品的出现也是该时期社会复杂化的一种表现,如这些墓葬中都有高度类似的金面具,在古鲁甲墓地还鉴定出了茶叶,此外还有丝织品的发现。这些织物、木器、草编器、珠饰等,草编器都曾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墓地中发现过,表明喜马拉雅高山地带与中亚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尼泊尔穆斯塘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西部大量出土的珠饰则被认为来源于印度洋、斯里兰卡,体现了其间庞大的贸易网络。西藏自治区西部和印度西北部地区的墓葬还出土了几乎一致的陶器,这种几近“高仿”的现象更有可能是陶器跟随人群移动所致。

在卡尔东遗址的采样试掘

  那么,该如何对这些现象作出解释呢?近期对穆斯塘地区墓葬人骨材料的研究显示,该人群基因组来源与西藏中部人群是一致的,而墓葬中有很多其他地区的因素——这就表明了该时期贸易和长距离交换的扩大。这让人想起西藏人类学著作中反复描述过的“盐粮交换”,西藏西部粮食稀缺而盐资源丰富,当地牧民会在特定季节贩盐以换取低地的粮食,这实际上是一条相对稳定的商贸路线。再看今日中国与印度之间开通的诸个山口,也与考古发现的诸多墓葬的位置十分接近。总而言之,今天的贸易路线、人类学上的盐粮交换贸易路线以及2-6世纪西藏西部复杂社会的兴起是可以在相同的经济背景下来解释的。

  最后,吕红亮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关于拓殖高原,目前的证据表明至少在30000年前开始而且最大的可能是多路线的;关于永久定居,明确的证据从距今5000年开始,在距今3000年前后牧业移动性逐渐增强;关于复杂社会兴起,公元前第一千纪我们可看到一个长程贸易增强的社会,在公元前后可见西藏西部兴起的超大聚落和社会分层。遗憾的是,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区域尚未发现吐蕃前夜的遗存。吕红亮教授还谈了自己对于青藏高原考古的感想,他认为目前所做西藏考古的工作类似拼接马赛克的图像,但由于青藏高原内部的地域差别很大,所以任何构筑宏大叙事的企图都很有风险。从考古学史的发展阶段上来看,现在的西藏的考古学发展大致相当于中原地区上世纪40年代的阶段。另一个有趣之处在于文化的镶嵌进化,由于青藏高原独特的生态和地形,其农业的发展、牧业的发展以及早期国家的出现或许与不同于中原的发展模式。

  讲座之后,现场的同学和老师就相关考古材料以及手脚印的测年问题与吕红亮教授交流。李映福副院长随后对本次讲座总结,他认为,吕红亮教授在非常宏大的视角下,利用林林总总的考古学材料勾勒出来青藏高原史前的历史的图景,这其实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观察材料、分析材料、总结材料直至形成科学认识的方法论。至此,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

  供稿:李梓嫣

  审校:吕红亮

  摄影:何雨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话题 #

      上一篇下一篇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作者:吕红亮

    更多信息...

    卡若遗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