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李维明:黄寨二里头文化牛骨刻辞发现与研究
微信公众号“民俗与考古”近日推广笔者曾经发表过的《“夏”字形探源》,文中对河南密县黄寨遗址出土二里头文化牛骨刻辞的认识,因涉及二里头文化文字问题而再次受到学者的关注。故对有关这片牛骨刻辞的发现与研究作简要梳理,供学者参考。
1991年春,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为配合宋(寨)大(冶)铁路建设在密县黄寨遗址北部进行抢救性发掘,获得一批二里头文化遗存材料。
1993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表《河南密县黄寨遗址的发掘》考古报告,介绍1991年春黄寨遗址发掘出土的二里头文化遗存材料,其中有一件二里头文化卜骨(H1:12)为牛肩胛骨,残长23.6厘米,宽6厘米。卜骨上有5个圆形灼痕,其中1个完整,4个残缺。发掘者指出在这件卜骨正面有两个符号,特别是第二个符号和殷墟甲骨文字的笔划已相差无几,很可能属于文字的范畴(《华夏考古》1993年第3期)。
2008年,笔者观察黄寨出土的这件二里头文化牛肩胛骨卜骨,因其与郑州二里岗早商文化牛骨刻辞、安阳殷墟晚商文化牛骨刻辞,在卜骨材质、施灼、契刻象形文字或由象形文字构成会意字等特征具有承继性,判断黄寨二里头文化这件牛肩胛骨卜骨属于牛骨刻辞。
查阅相关甲骨文、金文材料,初步推测其中一字,上部像一个奔跑的兽形动物,下部像陷坑(或尖桩、绊索),会意设置机关捕兽。另一字,上部从目,下部从又(手)。最初曾考虑过“得”或“夏”这两个字。因殷墟刻辞“得”字,均从“贝”,而不从“目”,故排除了“得”字。与具有相类构字要素的商代卜辞,周代、汉代金文排列,似与凸显目、止的“夏”字形成联系。
2009年,笔者发表《夏代、商前期牛骨刻辞试读二例》一文,推断黄寨二里头文化牛骨刻辞记录了夏族的一次狩猎活动(《中国文物报》2009年2月27日)。
2011年,笔者发表《“夏”字形探源》一文,推断“夏”字的演进过程(《东方考古》第8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发表《二里头文化骨刻字符试介》一文,介绍偃师二里头、渑池郑窑、密县黄寨、方城八里桥等遗址出土牛、羊、猪骨刻字符。这些材料显示二里头文化骨刻字符具有一定分布地域,集中出现于具有聚落中心意义的遗址。(沈长云、张翠莲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
2016年,笔者发表了《说“ ❶ ”》一文,以黄寨二里头文化牛骨刻辞证实殷墟卜辞中“ ❶ ”族活动地域在今郑州一带。(常耀华主编《首届海峡两岸汉字与书法艺术教育学术论坛论集》,文物出版社2016年)。
2019年9月,“民俗与考古”推广笔者曾经发表过的《“夏”字形探源》《二里头文化骨刻字符试介》,再次引起学者对黄寨二里头文化牛骨刻辞的关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领导和当年参与黄寨遗址考古发掘的学者,立即寻找28年前黄寨遗址出土的这件二里头文化牛骨刻辞,以求为二里头文化研究找到相关实物证据。
综上,考古发掘出土的文字资料对于探讨古代文字、文明及国家起源与发展,判断文化族属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密县黄寨二里头文化牛骨刻辞的发现将甲骨文出现的时代由商文化时期前推至二里头文化,为探讨夏文化提供了文字线索。
❶注:该字符未收录到中文字体库,无法打出该字,故用图片显示,请见下图。(编者注)
编辑:姜 旭
审核:王龙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