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张建林: 唐代帝陵陵园形制的发展与演变

摘要: 唐代帝陵陵园形制的发展与演变 2017-11-03 张建林 昭陵博物馆 【内容提要】 2006年开展的“唐陵大遗址保护”考古调查项目历经7年,先后对10座唐代帝陵进行了地面调查、考古钻探、局部发掘和全面测绘,有了不少新的发现。唐代帝陵不同时期的陵园布局和结构逐渐清晰,为进一步了解唐代帝陵陵园形制的发展演变以及陵园设计理念提供了重要资料。唐代帝陵陵园形制的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献陵、昭陵为第一阶段;乾陵、定陵、桥陵为第 ...

                     唐代帝陵陵园形制的发展与演变

2017-11-03 张建林 昭陵博物馆


【内容提要】 2006年开展的唐陵大遗址保护考古调查项目历经7年,先后对10座唐代帝陵进行了地面调查、考古钻探、局部发掘和全面测绘,有了不少新的发现。唐代帝陵不同时期的陵园布局和结构逐渐清晰,为进一步了解唐代帝陵陵园形制的发展演变以及陵园设计理念提供了重要资料。唐代帝陵陵园形制的演变可分为四个阶段:献陵、昭陵为第一阶段;乾陵、定陵、桥陵为第二阶段;泰陵至光陵等7个陵为第三阶段;庄陵至靖陵等6个陵为第四阶段。


2006年开始的唐陵大遗址保护考古调查项目,历经7年,先后对唐高宗乾陵、唐肃宗建陵、杨氏顺陵、唐德宗崇陵、唐宣宗贞陵、唐睿宗桥陵、唐玄宗泰陵、唐宪宗景陵、唐穆宗光陵、唐高祖献陵进行了地面调查、考古钻探、局部发掘和全面测绘,唐中宗定陵、唐武宗端陵的考古钻探和测绘也已完成。唐代帝陵陵园不同时期的布局和结构逐渐清晰,这对于进一步探讨唐代帝陵陵寝制度以及陵园设计理念提供了重要资料。特别是众多新的考古发现,使我们有条件对唐代帝陵形制进行分析,并总结其演变轨迹。

以往学界对唐代陵墓有多种分类方法:

1.简单地以择地及构造方式分类,将唐代帝陵分为封土为陵和因山为陵两种。其中第一种包括献陵、端陵、庄陵、靖陵4座;第二种包括昭陵、乾陵、定陵、桥陵、泰陵等14

2.以陵主身份分类,将所有唐陵分为唐祖陵、唐帝陵及太子和贵戚陵等三类

3.以平面形状分类,分为方形、六边形、多边形三种。其中六边形的有乾陵、崇陵、景陵、贞陵、简陵,多边形的有桥陵、建陵,余者均归为方形

4.以陵主身份、陵园平面、石刻组合及陪葬墓分类,分为追改坟墓为”(分为两组)、唐代皇帝陵(分为五组)、葬时谥帝号的陵(分为两组)。只有后两种方法讨论了陵园形制。

本文讨论唐代帝陵陵园形制,仅限于唐高祖献陵至唐僖宗靖陵等18座皇帝陵。唐昭宗和陵、唐哀帝温陵因没有发现确切的陵园遗址,形制不明,不参与讨论。本文以唐高祖献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乾陵、唐睿宗桥陵、唐玄宗泰陵、唐德宗崇陵、唐宣宗贞陵为不同时期的典型个案,根据近年考古调查和勘探的新资料,充分考虑陵区的地形选择、总体布局、陵园平面形状、陵园石刻配置、寝宫(下宫)平面布局结构以及陪葬墓等诸多因素,具体分析唐代帝陵陵园形制的发展演变过程。

一、考古勘探资料所见唐代帝陵陵园的不同形制

1.献陵陵园形制

根据20112012年的考古调查和勘探,陵园以封土为核心,四周修筑夯土墙垣,墙垣四面正中辟门,门址外各有石虎1对、门阙1对。陵园南门外为向南延伸的神道,神道两侧列置石犀牛和石柱各1对。下宫位于陵园西南约1260。陵园以北距北门址180发现一处宫殿建筑群遗址,暂名献陵北遗址。陪葬墓区位于陵园东北,分布区域略呈三角形,东西约5公里、南北约2公里

覆斗形封土位于陵园中部略偏东,南部钻探出两条并列的墓道,均长约61,两墓道间距10.7,西侧的墓道略宽,东侧的略窄。

陵园平面形状略呈方形,方向为北偏西,南北451米、东西448。陵园四角有曲尺形的夯土角阙基址。陵园墙垣四面中间辟门,形制、规格相同,均由门址、门阙、门外石虎构成。东门址保存较完整,南北长26米、东西宽14,门阙为夯土筑就,平面为三出阙形制,石虎距离门阙125,两石虎间距33

南门石虎与石柱之间的陵园神道长度404,两石柱间距37。现存东侧石虎、石柱各1件,另有石虎、石犀各1件现存碑林博物馆,经钻探发现石犀残躯1件、西侧石柱残座和柱身残部。石虎与石犀牛形体高大,均为站立姿态;石柱的台座上雕刻两条头尾相接的盘龙,石柱的顶端雕刻蹲踞的石兽。

下宫遗址位于乳阙以南1210,偏西370处,现为三原县长城长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厂址,仅在四周发现少量夯土基址和大量砖瓦堆积,遗址整体面貌不清楚。

献陵北遗址位于献陵陵园东北,其西侧围沟恰好位于北司马道中线,遗址南垣墙与陵园北门石虎间距46

献陵陪葬墓分布于献陵北部和东北部的富平县吕村乡一带,其范围东西约5000米、南北约2000。共发现289座墓葬,其中93座墓葬依据其墓园结构和墓葬形制、规格,可以确定为献陵陪葬墓。陪葬墓的特征是规模较大,外有围沟,墓葬有长斜坡墓道和数量不等的天井、过洞,28座尚存封土。陪葬墓墓园外围基本都以围沟为界,绝大多数墓园内只有1座墓葬,个别墓园内有2座或3座葬墓(图一)

图一 唐献陵陵园遗址平面图

2.昭陵陵园形制

昭陵是唐太宗生前选定的陵址,修建在礼泉县北的九嵕山上。通过20022005年的调查、勘探、发掘,基本探明了陵园遗址的布局。现知陵园周围没有墙垣环绕,只在九嵕山南侧偏东的山梁上建造南司马门,在北侧山坡建造北司马门,西南侧的平缓台地上建造寝宫。此外还有山腰南侧和东侧的石窑、石室等遗迹。九嵕山南侧和东侧的山坡及山下东、南部的开阔平原地带是昭陵的主要陪葬墓区,西南和北面有个别陪葬墓。

昭陵北司马门建筑遗址是一组完整的南北向轴对称建筑群,分布于九嵕山北侧山坡的3个小台地上,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建筑遗迹依次为三出阙的台基1对、推测为列戟廊的廊址1对、北围墙外的小型建筑4座、殿堂式门址和北围墙、砖砌排水沟等。第二台地以上仅残存西侧建筑遗迹,从南向北依次为偏殿、方形小建筑、阶梯状长廊等。建筑群外环绕夯土墙。殿堂式门址东西25.8、南北12.6。从现存遗迹分析,门址进深两间、面阔五间,中间三间为三个门,东西两间分别有隔墙分为南北间,门址东西两端紧接夯土围墙。在三出阙的南侧各一长方形建筑台基,介于阙和门之间,推测很可能是门外放置列戟的廊房。原放置六骏十四国蕃君长石雕像的长廊基址呈阶梯状,由北向南渐次升高,进深一间、面阔七间,南北29米、东西10.2,残存有10个柱础石和4个置于原位的石人像座,北端一间保存有六骏之一的完整基座。

昭陵寝宫遗址位于九嵕山南麓皇城村东侧的开阔缓坡地带,2004年进行了钻探、调查和局部试掘。寝宫为一组完整的宫殿建筑,外周为长方形的宫城城墙,南北304米、东西238.5,夯土城墙厚2.5左右。寝宫北部用一道东西向内城墙隔出南北宽47.5的夹城。宫城东西两面未发现城门,南北两面辟城门,夹城城墙上与北门相对的位置又设一重门。3座门址虽破坏较严重,但总体结构仍大体可辨,门的基址均为包砖的夯土台,与陵园北司马门已发掘的门址结构大体相同。其中南门址东西23.2米、南北13,夯土台基原高1.2左右,周有砖铺散水。北门址形制、规模与南门址相当;北重门门址较小,结构亦相同。城墙范围内经初步钻探,发现南北分布的3组夯土基础和纵横分布的夯土墙体,其间有大量砖瓦堆积。可以看出,宫城中原有3组大型建筑和多座中小型建筑,其中大型建筑中,有1座应为寝殿

陵园石刻主要集中在北司马门,有昭陵刻石文碑、昭陵六骏十四国蕃君长石像。20世纪70年代在九嵕山南9公里的后寨村发现石走狮,现在还难以确认是否为昭陵陵园石刻组合的一部分。日本学者所说的东门蹲狮有误,根据照片辨认,应为乾陵东门石狮

九嵕山南侧和东侧的山坡及山下东、南部的开阔平原地带是昭陵的主要陪葬墓区,西南和北面有个别陪葬墓。陪葬墓的数目无论文献还是先后数次调查均有较大出入,依据1972年昭陵博物馆的调查资料,计有167座。据近年昭陵博物馆的调查,确认有193座属于昭陵的陪葬墓(包括宫人墓)(图二)

图二 唐昭陵陵园遗址(不包括山下陪葬墓区)平面图

3.乾陵陵园形制

乾陵位于乾县以北的梁山,由陵园、神道、下宫、陪葬墓区组成。经2006年、2011年两次考古勘探,陵园布局较以前更为清楚,并有新的发现。陵园以梁山主峰为中心,城垣环绕山峰四周,平面略呈方形,西南角受地形限制向内收缩。南墙大部分为东西直线,西端向北折,再向西北折至当地称之为棒槌岭的山梁上与西南角阙相接,全长1450;东墙南北直线延伸,分别与东南角阙、东北角阙相连,全长1528;北墙东西直线延伸,全长1450;西墙南北直线延伸,全长1438。城垣四角各有角阙,1961年曾发掘东南角阙,曲尺形,两端呈三出结构。四面设四门,从钻探的北门门址平面分析,结构为殿堂式。四门外两侧建造双阙,1995年发掘的南门双阙均为三出阙。

乾陵下宫遗址位于第一重阙与第二重阙之间中轴线西侧,周围地势开阔,坡度平缓。总体平面近似方形,周围是夯土筑成的宫城外墙,东西379.7380米、南北382382米。下宫南门位于南墙中部偏东,门宽12.5。宫城之中又有内城,内城平面总体呈长方形,南北295米、东西284。内城范围内共发现各类遗迹60处,其中夯土遗迹44处、踩踏面遗迹6处。下宫内外城之间也有大量建筑遗存分布,北侧的内外城之间和西侧内外城之间分布较为密集,且明显可以分为几组;东侧内外城之间发现遗迹遗存较少。

乾陵石刻组合:神道石刻从南至北依次为石柱、翼马、鸵鸟各1对、仗马与牵马人组合5(10)、石人10(20)、无字碑1、述圣记碑1、蕃酋像61件。四门石狮各1对,均为蹲狮。北门门阙以北原知有仗马及牵马人各3(6)2007年的发掘表明,门阙与仗马之间原有2对石刻,石座旁还配置有方形小石座,其中北侧的1对为站立的石虎,另1对可能亦为石兽。

乾陵陪葬墓分布在陵山东南的台原,2010年对已知的17座陪葬墓进行考古勘探,发现每座墓均有围沟或围墙的墓园建筑遗迹(图三)

图三 唐乾陵陵园遗址平面图

4.桥陵陵园形制

桥陵因山为陵,由陵园、神道、下宫、陵园石刻组成。陵园平面大部分呈方形,只有西北部因山势向外突出,几经曲折形成不甚规则的多边形。范围包括整个丰山和尖山、赵家山两个小山。陵园的墙垣环绕山麓建造,个别部分越山跨沟。南墙和西墙均为直线,分别长28202813米;东墙在东门以北向东折,继而北折,与东北角阙相接,全长2655;北墙在东半部先向北折,继而东折,然后向南、东南两次转折,与东北角阙相接,全长4944。陵园四角各有角阙,四面设门,门外1对门阙。2008年对南门门址、南门外西侧阙址、蕃酋殿建筑遗址进行了发掘,虽然遗址破坏严重,残存的夯土基址和柱础石仍可看出是殿堂式建筑;门阙为三出阙,结构与乾陵南门阙相同;蕃酋殿建筑平面为曲尺形。从南门向南660的神道南端现存乳台阙址,阙址东西2929.6米、南北1616.5,两阙台间距180;从乳台阙址向南2700

分类: 中文 研究 专家观点
关键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