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何谓“空白期”瓷器?上博呈现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

摘要: 今天下午,“灼烁重现: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十五世纪中期瓷业发展面貌如何?“空白期”瓷器呈现何种艺术面貌?“空白期”的官瓷产品为何不书年款?这些一直以来令陶瓷学者和公众感到困惑的问题,也将在此次展览上有所呈现,并将继续被深入探究。此次展览也有别于过去上海博物馆展览以展示精美艺术品为主,而尤其强调其中的探索性。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江建新今天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空 ...
今天下午,“灼烁重现: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十五世纪中期瓷业发展面貌如何?“空白期”瓷器呈现何种艺术面貌?“空白期”的官瓷产品为何不书年款?这些一直以来令陶瓷学者和公众感到困惑的问题,也将在此次展览上有所呈现,并将继续被深入探究。
此次展览也有别于过去上海博物馆展览以展示精美艺术品为主,而尤其强调其中的探索性。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江建新今天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空白期”瓷器不署款识或与正统皇帝的母亲张太后希望正统皇帝效仿先朝(洪武)的简朴,摒弃父亲(宣德)那一代的奢侈之风有关。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规模空前 许多“空白期”问题有待探究
近年来,先后有多家机构举办过有关15世纪中期的瓷器展览,学界对于这一问题呈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此前,故宫博物院举办的相关展览主要侧重于官窑瓷器、以本馆藏品为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举办的相关展览则主要侧重于考古出土品、以2014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发掘的材料为主。而此次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大展,陈列器物除正统到天顺的皇家官瓷、以及景德镇的考古出土品外,还有这一时期的分封藩王定烧产品和民窑瓷器。
明正统-天顺景德镇窑青花狮球纹大盘 上海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陆明华表示,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专家研究“空白期”瓷器,但因为依据不足,很难把淹没的历史进行展示。1988年,景德镇考古研究所发现正统时期的遗存,2014年又取得更重要的考古进展,举办这样一次“空白期”瓷器大展的时机才趋于成熟。
本次展览由上海博物馆与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合作举办,以景德镇御器厂发掘出土的器物以及上海博物馆的藏品为主,并向国内外28家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借展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展品涵盖传世官窑瓷器、明御器厂出土器物和标本、各地分封藩王相关瓷器以及民窑瓷器,总数达285件/组。如此大规模集中展出国内外“空白期”官民窑代表性器物,在业内尚属首次,填补了相关展览的空白。
明正统-天顺青花海水瑞兽纹罐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此次展览也有别于过去上海博物馆作为艺术性博物馆,以展示精美艺术品为主的展览,尤其强调探索性。“因为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长期处于‘空白期’,有很多问题甚至是没有答案的,需要我们深入探索。”陆明华说。
上海博物馆也将于6月27—28日举办“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国际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揭示正统、景泰、天顺三朝景德镇瓷业发展状况和时代特点。
十五世纪中期 斗彩鸳鸯莲池纹碗 故宫博物院藏
考古发掘揭开景德镇“空白期”瓷器面纱
十五世纪中期主要是指明代的正统、景泰、天顺时期(1436—1464年)。此三朝历时29年,期间帝位更迭,政治混乱动荡。而此时景德镇御器厂生产的官窑瓷器,也因不署年款,缺乏有明确纪年的器物,其面貌一直模糊不清,相关研究工作始终无法深入,被称为中国陶瓷史上的“空白期”或“黑暗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专家开始关注这方面问题,找出一些可能属于这个时期的瓷器,但也并不十分明确,而且民窑多,官窑少,所以研究进展非常缓慢。近几十年来,“空白期”瓷器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主要得益于田野考古的重大发现。
十五世纪中期 青花锦地纹壮罐 故宫博物院藏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江建新向澎湃新闻详细介绍了景德镇“空白期”瓷器的两次重大考古发现,以及他们的断代依据。
据江建新介绍,1988年11月,他们在景德镇珠山明御窑厂西墙一带发现一正统官窑遗存,出土了一批瓷器标本,其中最重要的出土瓷器有青花云龙纹大缸(由当时出土的20多片瓷片复原),腹径达88厘米,器型硕大,似为明朝最大一件瓷器。
“为什么会有这种缸子呢?我们查阅了相关明史记载,永乐十九年三大殿被火烧,一直到正统六年三大殿复原,复原后王振就派太监到景德镇专门督造青花龙纹大缸。文献记载它是正统六年烧造的大缸,我们就此知道它烧造的下限不会晚于正统六年,它的年代是可靠的。”
“另外我们在考古过程中发现的地层关系也是很清楚的,上面(地层)有成化款识的瓷器,下面(地层)有宣德年代的瓷器,中间地层的年代正好是‘空白期’的东西,所以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它的时代非常可靠。因此,通过1988年的考古发现,基本解决了‘空白期’不空白的问题。”
红绿彩莲荷纹盖罐
2014年,考古队又在景德镇御窑厂东北边发现了属于正统到天顺时期的地层。“大概有80多公分到一米厚的纯瓷片的堆积,其上下层的地层关系跟1988年情况类似。”江建新说,“其中出土了宣德官窑里从没见过的青花瓷枕,光同一个品种就出现多达十几种花纹装饰,可见这个时期的官窑烧造,并不像过去大家想象的那么的空白,是应该有一定规模的,而且它的烧造技术也是很高的。”
经过这两次考古,所谓“空白期”的面貌也逐渐变得清晰。
青釉暗花缠枝莲纹碗
展览现场
“空白期”瓷器呈现何种特征?
“空白期”的面貌正逐渐为人所揭示,那么这一时期的瓷器有着怎样的特征?
众所周知,“空白期”瓷器正好处于宣德与成化两个制瓷高峰之间。过去不少学者曾认为,15世纪中期陷入了瓷器烧造的低谷,无论是产品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及其前朝后代。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出土材料的累积与学术研究的深入,几乎可以确认,这一时期的烧造水平很有可能被严重低估了。从景德镇的发展情况来看,15世纪中期的官窑维持了明代前期的正常烧造水平,不仅将前代永宣两朝遗留的烧造技术发挥了出来,更为后世成化年间烧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三个朝代中,尤其是正统、天顺年间,官窑并未停滞,而是仍有烧造。民窑的发展虽然不及官窑,但是也并不逊色,特别是当时瓷器上继元代之后再次流行的人物故事纹往往描绘精细、极具特色。
青花琴棋书画仕女图罐
江建新对澎湃新闻表示,他们通过大量出土遗物的整理,知道“空白期”瓷器的整体艺术风格、工艺关系就是上承宣德,下启成化。“它的花纹、釉色早期跟宣德相近,天顺年的很多遗物又对成化官窑产生直接影响,比如它的制作工艺,特别是釉上彩的制作技术,实际上它上承宣德的斗彩技术,同时它开拓的工艺技术又对成化官窑产生很大影响,成化官窑的斗彩技术严格讲是由正统继承而来。”
青花携琴访友图梅瓶
江建新说,“空白期”瓷器体现出来的风格既有宣德时期粗犷的风格,同时又具有成化器皿精细、小巧的风格,它充当着链条的作用,开辟了后朝的一种新风。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上博陶瓷研究部副主任彭涛此前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它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时代,上承宣德,下启成化的风格。基本上继承了永乐、宣德的官窑生产技术、包括烧制方法、器型纹饰等,也有创新,虽然目前看起来并不是很多,比如瓷绣墩,在元代就有了,但是明代的绣墩,目前所见最早的就是‘空白期’的,体量大,画工精细;还有瓷枕,虽然从宋代磁州窑、定窑、景德镇窑都有烧造瓷枕,明代最早发现的官窑瓷器里的瓷枕也是‘空白期’的,而且数量非常多、纹饰精美。”
青花折枝花卉纹如意形枕
“空白期”的官瓷产品为何不书年款?
明代景德镇的官窑瓷器,从永乐、宣德、成化及以后各朝官瓷产品上多书有自己的年款,如“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等,而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瓷器不书年款,导致后世无法从传世品中区分哪些是这三朝产品,这是导致出现瓷器“空白期”现象的重要原因。
据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陆明华、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江建新等多位专家确认,目前全世界流传的“空白期”瓷器几乎都不带款识。此次展览中唯一一件例外的瓷器是一件湖北出土的藩王相关瓷器上写有款识,这件瓷碗下部写着“天顺年制”,字体粗犷,但与官窑瓷器常见的正规年款如“大明宣德年制”等又有所不同,有待进一步研究。
“我们找遍文献,都没有发现关于其中原因的记载。‘空白期’的官瓷产品为何不书年款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谜,如果研究出来将是重大的学术成果。”彭涛说。
花婴戏图碗
对于“空白期”官瓷为何不书年款,江建新则有自己的见解。他对澎湃新闻表示,宣德以前洪武瓷器就没有款识,到了永乐开始出现带款的瓷器,宣德瓷大量带款,几乎成了一种制度,传世品里很多成化瓷也有款识,只有中间这三代没有款,大家就猜测是不是由于这个时代发生了“土木堡之变”、天灾人祸、中央政权内讧,它就无暇顾及烧造。
展厅入口处的 青花云龙纹大罐 高65.5厘米,口径56.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从相关制度上可以考察,当时宣德皇帝比较讲究和奢侈,他那个时代的瓷器款式多而且华丽,在御器厂也发现很多蟋蟀罐,可见宣德皇帝是比较好玩。他的后朝正统皇帝九岁登基,登基时还非常年轻,他的母亲张太后担心他学父亲会玩物丧志,就把宫里好玩的东西都打掉,希望正统皇帝可以向洪武皇帝学习,效仿先朝简朴,摒弃父亲那一代的奢侈之风,后来就不写款了。大概有这方面的原因,这是我的想法。”
“其实这或许是很自然的事情,前朝洪武皇帝不写款,它效仿早期的官窑不书款,到了成化以后历代又都署款,反而显得这三朝不署款就非常的特殊。”江建新说。
展览现场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上海博物馆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