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寿昌城遗址

摘要: 位于敦煌市南湖乡北工村东1.5公里。城平面呈长方形,总面积约8.35万平方米。现仅存东、西、北三面残墙和西南角墩,北墙长300、东、西二墙长270米。墙为夯筑,基宽7米,残高5米,顶宽2米,城墙大部分被黄沙壅埋。北墙中段有一宽5米的豁口,疑为北门。南墙中段原亦有门,已毁不清。城内出土有汉代红、灰陶片、五铢钱币等及唐代围棋子等遗物。城址保存较好, ...
寿昌城 : 汉龙勒县、唐寿昌县城。位于甘肃敦煌市南湖乡北工村北。残垣尚存,北垣300米,东、西垣270米,南垣仅余墙基。基宽7米,顶宽2米,残高3.5—4.5米。西南城角内凹。每垣有马面2座。东垣存瓮城残迹。红胶泥夯筑,夯土中夹有红、灰陶片。城中及城外北、东二面遍布新月形沙丘,沙丘高约10余米。散落红、灰陶片及砖块、断珠、铜饰、棋子、箭头等。

寿昌城遗址位于敦煌市阳关镇北工村东 1.5 千米,1981 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址平面呈长方形,总面积约8.35 万平方米,现仅存东、西、北三面残墙和西南角墩,北墙长300 米、东、西墙长 270 米。墙为夯筑,基宽 7 米,残高 5 米,顶宽 2 米,城墙大部分被黄沙掩埋。北墙中段有一宽 5 米的豁口,疑为北门。南墙中段原亦有门,已毁不清。城内出土有汉代红、灰陶片、五铢钱币等及唐代围棋子等遗物。
据《元和郡县图志》卷 40、《新唐书地理志》、《甘肃省新通志》记载和学者考察,该城为汉代敦煌郡所辖六县之一龙勒县城,北魏正光六年(525 年)改为寿昌郡,属瓜州。北周保定四年(564 年)省入敦煌县。唐武德二年(619 年)置寿昌县,属沙州。唐高宗永徽元年(650 年)县废,乾封二年(667 年)复置,建中初(781 年)陷于吐蕃。宋代以后被洪水冲毁,又被风沙掩埋废弃。

遗址在南湖乡四清村东1公里,距离上壩脑1公里,距离阳关博物馆5公里。几被沙丘掩埋,东西北墙残损严重。西墙遗有马面一处。

   南墙不规则,有弯曲,墙边多生芦草。史料载寿昌城南五步有沟,多沙。现辟为葡萄园。南墙起处一角墩,残基南北长12.7米,东西长7.5米,高6.6米。还遗有马面一处。

   南,唐时有石门涧流过,经勘查古河道崖岸和源头尚有残痕。

   城址内西南区有今人所植树林。城内沙丘之间,遗址出露处,陶片散布多。

   李正宇:寿昌城只有东门。城内东北应有寺院遗址,唐永安寺也,斯坦因发掘及史料记载都有印证。缘于天马事,故建寿昌县。天宝年间,寿昌约300户,仅一乡。建县早于建阳关。北魏时升格为郡,只辖寿昌县。至于阳关县,尚不确。寿昌宝骥故事,似出《西河记事》。

   李正宇:双墩子墓群以南,渥洼池以北,名大泽。长治渠出渥洼池,浇灌寿昌城东南耕地,在石门涧东。另一渠名大渠,灌溉寿昌城以南以西土地,后废弃,其水下注石门涧故道(时石门涧已干涸),现名大沟。

   李正宇:索靖,寿昌人氏。五代后晋时期,寿昌有县令姓张,归义军任命之。西汉,有一名“快”的阳关都尉”(见悬泉汉简),由阳关都尉升迁为敦煌太守,载于《汉书·辛武贤传》。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