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丝路研究 | 艺术丝绸之路

摘要: 文/赵声良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丝绸之路,这一跨越千万里、连接东西文化的长廊,展示着数千年人类文明交融的历程。交流,促进了繁荣;碰撞,刺激了发展。人类文明正是在这种交流与碰撞中,不断走向更高的境界。艺术作为人类文明一个不容忽视的要素,也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开出了奇葩。佛教艺术的极盛  说起丝绸之路的艺术,首先是佛教艺术,因为在 ...
文/赵声良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

丝绸之路,这一跨越千万里、连接东西文化的长廊,

展示着数千年人类文明交融的历程。

交流,促进了繁荣;碰撞,刺激了发展。

人类文明正是在这种交流与碰撞中,不断走向更高的境界。

艺术作为人类文明一个不容忽视的要素,也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开出了奇葩。

佛教艺术的极盛

  说起丝绸之路的艺术,首先是佛教艺术,因为在丝绸之路高度繁荣的汉唐时代,正是印度佛教艺术达到极盛而向外传播的时代。由于佛教的兴盛,从印度到中亚,到中国乃至中国周边的朝鲜、日本等地都建起了华丽的寺院,或者开凿了石窟。这些石窟、寺院中有大量的佛像和壁画。当时中亚(包括现在的叙利亚、阿拉伯、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家)和邻近的波斯帝国、南面的印度王国、西方的罗马帝国这一带形成了多种文化交汇的区域,因此这里的佛教雕塑、绘画不仅反映了来自印度的样式,还体现着古波斯、古希腊、罗马乃至古埃及等地的风格。现存大量的佛教遗迹见证了当时多元文化的特征。

  如犍陀罗(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区的佛教雕刻, 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强烈影响。佛像头上波浪形的肉髻,令人想起古希腊雕刻中的阿波罗形象。通体造型写实,衣纹自然垂下,形成十分真实的褶皱。在佛教建筑上也常常可以看到希腊式的神柱形式。最有意思的是在佛教壁画或雕刻中竟然也会出现带翅膀的小爱神,这完全是希腊文化的特色。

当然,各地的佛教艺术都会体现出本土的特点。如新疆西部的克孜尔石窟,在古代,这里是西域的龟兹国,所以佛教文化具有浓郁的龟兹风格。石窟建筑较流行的样式是一种特别的中心柱窟,主室平面为长方形,券顶,后半部有一条较低的通道绕到后壁。壁画多以菱格形表现,每个菱格中往往画出佛教的本生故事或因缘故事。敦煌期的石窟中体现出明显的印度和西域的影响,而到隋唐以后,在强大的汉民族文化影响下,敦煌艺术呈现出汉文化的特征。

胡人与胡服

  由于中外的广泛交流,大量的胡人(外国人)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从北朝到唐五代,在敦煌、吐鲁番一带就曾居住过不少西亚的波斯人、中亚的粟特人、突厥人等,至于距离较近的西域龟兹人、康国人、滑国人等更是频繁来往于这一带。于是中国画家的笔下就出现了很多外国人的形象,从南朝画家张僧繇到唐代画家阎立本, 都曾画过有关胡人的绘画,在章怀太子墓中就有《客使图》,表现各国使节的形象。在敦煌壁画以及吐鲁番、库车等地的壁画中,或作为供养人,或作为经变画中听法的人物,各国、各民族的人物随处可见。敦煌壁画《胡商遇盗》图就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外国商人在丝绸之路上所经历的艰辛。

  从各地现存的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中亚一些国家的人物和服饰,同时还可以看到唐代以后胡服对中国服装的影响。唐代宫廷中,胡服曾经很流行。在西安附近出土的唐代帝王及大臣墓的壁画中,表现了当时的王妃、宫女等贵族人物,多穿胡服,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时尚。敦煌石窟第329窟的东壁有一身女供养人像,身穿圆领小袖窄衫,领口开得很低,长裙裹脚,裙腰束得很高,披着透明的纱巾。这是初唐时的时装,也是受“胡服”影响而形成的。

  由于大量的外国人进入中国, 外国的货币也在某种程度上、在一定范围内流通。在丝绸之路沿线的考古发掘中,常常会发现古代波斯的金币和银币,反映出那个时代波斯及中亚诸国与中国商业来往之发达。

西方乐舞的流行

  大量的胡乐传入中国,使中国的音乐元素越发丰富多彩,特别是唐代,中国音乐舞蹈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唐朝的宫廷设九部乐,后来增为十部乐,包括燕乐、清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除了前两种外,其余都是外国乐。此外又分在宫廷室内演出者(坐部伎)和室外演出者(立部伎)。特别是立部伎,其规模宏大,演奏者多达180人。宫廷乐舞虽然是服从政治需要而演出的,但宫廷音乐的曲目和形式一般都来自民间和外国, 通过改编而成。所以说宫廷乐集中体现了全国最有代表性的音乐舞蹈艺术。

  唐代舞蹈有软舞与健舞之分,在敦煌壁画中可以看到舞者有的身披铠甲,舞姿雄健;有的动作舒缓,情调柔和。大多数的舞者都以长巾作为道具,长巾随着舞蹈动作飘动,圆转流畅,气势一贯。有的舞蹈者身体呈“S”形扭曲,颇有印度舞蹈的特色,如第205窟北壁西方净土变中的对舞,二人相对而舞,手作弹指状,侧面出胯,使身体形成“三道弯”。还有的则旋转奔放,比如唐代文献所记的“胡旋舞”,如初唐第220窟北壁有两对舞伎,各站在小圆毡上,东侧的一组双臂张开,作飞速旋转状;西侧的一组双手持巾,一上一下,动作强劲且富有节奏感。

  唐代的文人们曾被当时流行的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等舞蹈所陶醉,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白居易《胡旋女》这样写道:

  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当时,连杨贵妃、安禄山都以擅长胡旋舞而出名,可见当时的流行程度。柘枝舞也是唐代备受欢迎的舞蹈,最初从西域传来,先是单人舞,后来发展成双人舞。柘枝舞又分两种:一种刚健雄壮,节奏鲜明,属于健舞;一种动作柔软, 属于软舞,也称“屈柘枝”,是双人对舞较为突出的形式。唐诗中描述的“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歌停舞罢催连鼓,软骨仙娥站起来”,或者“将腾跃之激电,赴迅速之惊雷……来复来兮飞燕,去复去兮惊鸿”等,都展示了柘枝舞的动人之处。

天马与游牧民族的审美

  汉武帝最初与匈奴开战,进而控制西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因为汉武帝十分喜爱西域的马。而健壮的战马也成为那个时代男儿勇气与力量的象征。秦汉以来, 丝绸之路的艺术往往与马有着密切的联系。武威出土的铜奔马,表现出剽悍的体态和优美的曲线,成为中国古代战马雕塑的代表。汉代以后,类似的奔马也出现在各地的壁画等艺术中。唐代的昭陵六骏, 同样显示出唐代帝王对勇健精神的向往。而在中亚,一种骑马狩猎图几乎形成了模式,不断在雕塑、绘画和工艺品中表现出来。狩猎者往往骑在马上追逐着凶猛的野兽, 或者是面对从后面扑来的野兽,回身弯弓射箭,表现出更为惊险的一幕。

西方的工艺

  当西方人沿着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陶瓷、纸张带到西方时,他们同时也带来了中国过去所没有的葡萄、石榴等水果及精美工艺品,如金属工艺、琉璃和玻璃、尼绒、毛毯等各种装饰物。

  南北朝时期,波斯的工艺品就通过丝绸之路大量传入中国,如狩猎形象是古代波斯最流行的主题, 表现狩猎形象的银盘就曾在中国北方发现很多。波斯萨珊朝(3-5 世纪)所处正是罗马帝国强盛的时代,欧洲的罗马文化、西亚的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在从中亚到西亚广阔的地域文化碰撞中,处处留下了文明交汇的印记。在大同发现的一个传自巴克特利亚(波斯统治下) 的葡萄童子纹酒杯,弯曲成圆形的葡萄藤中,有一个手持葡萄的可爱童子,表现了收获葡萄的快乐,这是受古希腊酒神狄奥尼索斯信仰的影响。在宁夏发现的人物纹水瓶,不论是人物的形态还是骆驼的主题都表现出西亚风格。这一类游牧民族所用的水瓶,曾一度在中国十分流行,还出现了以中国陶瓷特有的青瓷仿波斯风格制成的水瓶。陶瓷沉重易碎,显然不适用于骑马奔驰,所以只能用作一种华贵的装饰品。

  玻璃、琉璃曾经是十分珍贵的东西,最初传入中国时只有帝王和一些贵族才能够拥有。所以在敦煌壁画中,常常画有菩萨手持玻璃器皿,以显示其尊贵。

  香炉作为佛前少不了的供器, 也借鉴了不少外国的样式。唐代的香炉工艺精湛,样式繁多。法门寺出土的镀金银香炉,底座有六腿, 香炉盖为莲蕾形,底座和炉壁的边缘分别有坠饰。类似的香炉在敦煌壁画中也时常可见。唐代后期壁画中流行的香炉是下部有莲花形底座,上部敞口呈八边形或六边形,香炉上有圆形镂空的盖,中央往往装饰宝珠。

装饰图案

  不论是建筑、壁画还是各种工艺品中都存在着装饰图案,而图案往往带给我们一些区域文化的信息。丝绸之路上的各地艺术中,装饰图案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如敦煌北朝壁画中出现最多的忍冬纹,其最早的形象可以上溯到公元前800 年以前,是古希腊彩陶中十分常见的植物纹饰,由希腊到中亚继而传入中国后,在南北朝时期中国各地的石窟中成了十分流行的纹样。当然,在这样的传播中,各地总是会根据自己的文化对外来的形象做相应的改变。到了唐代,更具有中国特色的卷草纹就成熟了,日本至今还把新卷草一类的纹饰称为“唐草纹”。除此之外,如葡萄纹、石榴纹等众多的纹样最初都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但经过中国艺术家的改造而形成了更富有中国特点的艺术。

  · 本文选自《丝路长城研究》2017年第五期 ·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