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水木湛清华”:古代绘画特展庆祝清华110周年
摘要: 2021年是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首都博物馆,并且在部分藏家的支持下,以古代精品绘画为基础,4月20日起将联合举办“水木湛清华:中国绘画中的自然”展览,为校庆献礼。展品包含首都博物馆藏沈周《桐荫濯足图》、文征明《江南春色图》、董其昌等《山水卷》,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陈洪绶《松荫论道》、郑爕《竹石图》、袁耀《秋山行旅 ...
2021年是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首都博物馆,并且在部分藏家的支持下,以古代精品绘画为基础,4月20日起将联合举办“水木湛清华:中国绘画中的自然”展览,为校庆献礼。展品包含首都博物馆藏沈周《桐荫濯足图》、文征明《江南春色图》、董其昌等《山水卷》,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陈洪绶《松荫论道》、郑爕《竹石图》 、袁耀《秋山行旅》、任伯年《杂画册》等画作。
中国古典艺术对“自然”的诠释,是中国文化独特的自然观与价值观的呈现。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的本义意为不受外力干涉,源本如此。“自然”与道家哲学最高概念“道”密切相关,它是道的本性,是人类行为活动的尺度,这一理念也渗透到了传统艺术领域,成为艺术的尺度。中国古人历来视绘事为“画道”,技进乎道——判断画品的标准亦不在于技巧本身,在于是否合于“自然”。
南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指出“山水以形媚道”,王微认为绘画的目的在于:“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叙画》)。所谓“媚道”和“拟太虚之体”,充分反映了道家自然观对中国画审美标准的深刻影响。唐时张璪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观念,认为艺术家的创作是主观心源与客观万物契合的产物,以此达到“天人合一”的自然境地。千百年来,历代画家一直在对“自然”作出新的诠释,他们寄兴于花鸟虫鱼、山石竹木,他们在对宇宙万物的观照中,循“自然”以“体道”,从而获得精神的自由,实现人生的艺术化。正是出于对“自然”的诉求,时至今日,当我们与这些古老的图画相逢,在它们面前长久地停步、凝视、沉思,仍然能感受到它们活泼泼的生命力和画家无穷的创造力。
一、澄怀观道
“天人”关系,是上古以来中国人与自然的终极话题。先民仰观天文,俯察万物,感知自然变化,以“人道”法“天道”,进而开展农事与社会活动,最终形成了遵循规律、敬天顺时的人文传统,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公元4-5世纪,中国古典绘画的艺术精神,正式成为“体道”观念的图像化呈现——绘画的目的在于实现个体精神与“道”的相与为一,此即南朝时宗炳、王微分别在《画山水序》和《叙画》中所云之“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和“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这与老子哲学中的“涤除玄鉴”是一致的,“澄怀”即“涤除”,即洗除心中种种主观欲念,从而使其心能澄澈地体悟、映照自然之“道”。于画者而言,以一种抛弃尘念、超越功利的审美心胸,去体验天地山川、自然万物的内在生命精神,亲近自然,在物我两忘的审美观照中,实现个体的精神自由与解放,乃最高追求。因此,画家的笔下,无论高山崔嵬,还是草虫微物,都是画者“澄怀观道”之心的外化——画者或托身山川,或心藏丘壑,或寄意鞍马,或寓兴花鸟,最终,都只为达到“与天为徒”的精神境界
南朝陈姚最率先提出“心师造化”,唐张璪进一步总结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造化,即以自然为师,在对天地万物的观照中,通晓自然之理,把握宇宙之道——这是中国古典绘画创作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天人合一”思想在艺术领域的体现。中国古代宇宙观认为,万物生、灭,源于气的聚散盈虚,因而世间万物,均处在一个运动变化的生命过程之中,画家所参之“造化”,正是这样一个生生不息、生机勃兴的世界。“中得心源”,则是指画者作为艺术创作主体,需保持一种虚静的状态,从而得以“神遇”万物,消融主客之界限,实现“物我合一”。如此,绘画便不仅仅是描摹自然景象的“技”,而且是籍此体会自然生机的“道”。“师造化”被历代画者奉为创作之圭臬。宋董逌有云:“圣人以神运化,与天地同巧,万物赋形,随意以得……笔驱造化,发于毫端,万物各得全其生理。”元赵孟钤?裕骸熬弥?蓟?嵌?罚?酱υ粕绞俏沂Α!辈莩ぽ悍桑??厩寤??匀坏纳??髯??贾赵谛朔⒆殴糯??叩拇醋髑樗迹?谒?潜实祝?匀欢?坏叵韵殖鲆桓龌钇闷玫亍⑵?仙??氖澜纭
展览海报
策展人谈晟广表示,尽管古代生活中的亭台楼阁、车马舟楫已成历史记忆,然而青山白云、虫鸣鸟啭犹在,我们无从窥探古人的生活,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面对宇宙的永恒,面对生生不息的万物,我们仍能与古人心意相通,发出同样的惊叹,这些图画中显现的“自然”,将持续触发现代人对人与宇宙关系的终极思索。自然与美是人类文化与艺术史上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中国先民仰观日月星辰,俯察草木虫鱼,开始了他们对宇宙万物和自身境遇的思考与追问。东西方对自然的不同观照,形成了各自迥异的艺术精神。中国古典艺术对“自然”的诠释,是中国文化独特的自然观与价值观的呈现。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的本义意为不受外力干涉,源本如此。“自然”与道家哲学最高概念“道”密切相关,它是道的本性,是人类行为活动的尺度,这一理念也渗透到了传统艺术领域,成为艺术的尺度。中国古人历来视绘事为“画道”,技进乎道——判断画品的标准亦不在于技巧本身,在于是否合于“自然”。
南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指出“山水以形媚道”,王微认为绘画的目的在于:“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叙画》)。所谓“媚道”和“拟太虚之体”,充分反映了道家自然观对中国画审美标准的深刻影响。唐时张璪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观念,认为艺术家的创作是主观心源与客观万物契合的产物,以此达到“天人合一”的自然境地。千百年来,历代画家一直在对“自然”作出新的诠释,他们寄兴于花鸟虫鱼、山石竹木,他们在对宇宙万物的观照中,循“自然”以“体道”,从而获得精神的自由,实现人生的艺术化。正是出于对“自然”的诉求,时至今日,当我们与这些古老的图画相逢,在它们面前长久地停步、凝视、沉思,仍然能感受到它们活泼泼的生命力和画家无穷的创造力。
清华园 水木清华
“水木湛清华”,典出东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它既道出“清华”之所得名,也是对本次展览主题的诗意揭示。“水木湛清华”可以视为这一时期的人们“自然观”转变的分水岭,标志着古人的视野从宏大玄远的自然之思,转向了具体切近的自然之美,将哲理的“自然”,演化于人生之中,最终过上“体道”的人生,实现人生的艺术化。尽管古代生活中的亭台楼阁、车马舟楫已成历史记忆,然而青山白云、虫鸣鸟啭犹在,我们无从窥探古人的生活,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面对宇宙的永恒,面对生生不息的万物,我们仍能与古人心意相通,发出同样的惊叹,这些图画中显现的“自然”,将持续触发现代人对人与宇宙关系的终极思索。清 嘉庆 “水木湛清华”玺印 个人藏
清 嘉庆御书 《清华励品》 个人藏
以下是策展人谈晟广在“展览前言”中对此次展览的相关介绍。一、澄怀观道
“天人”关系,是上古以来中国人与自然的终极话题。先民仰观天文,俯察万物,感知自然变化,以“人道”法“天道”,进而开展农事与社会活动,最终形成了遵循规律、敬天顺时的人文传统,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公元4-5世纪,中国古典绘画的艺术精神,正式成为“体道”观念的图像化呈现——绘画的目的在于实现个体精神与“道”的相与为一,此即南朝时宗炳、王微分别在《画山水序》和《叙画》中所云之“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和“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这与老子哲学中的“涤除玄鉴”是一致的,“澄怀”即“涤除”,即洗除心中种种主观欲念,从而使其心能澄澈地体悟、映照自然之“道”。于画者而言,以一种抛弃尘念、超越功利的审美心胸,去体验天地山川、自然万物的内在生命精神,亲近自然,在物我两忘的审美观照中,实现个体的精神自由与解放,乃最高追求。因此,画家的笔下,无论高山崔嵬,还是草虫微物,都是画者“澄怀观道”之心的外化——画者或托身山川,或心藏丘壑,或寄意鞍马,或寓兴花鸟,最终,都只为达到“与天为徒”的精神境界
宋 李公麟(传)《兰亭修禊图》 个人藏
宋 苏轼(传)《偃松图》 个人藏
元 倪瓒 《霜林湍石图》 个人藏
二、心师造化南朝陈姚最率先提出“心师造化”,唐张璪进一步总结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造化,即以自然为师,在对天地万物的观照中,通晓自然之理,把握宇宙之道——这是中国古典绘画创作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天人合一”思想在艺术领域的体现。中国古代宇宙观认为,万物生、灭,源于气的聚散盈虚,因而世间万物,均处在一个运动变化的生命过程之中,画家所参之“造化”,正是这样一个生生不息、生机勃兴的世界。“中得心源”,则是指画者作为艺术创作主体,需保持一种虚静的状态,从而得以“神遇”万物,消融主客之界限,实现“物我合一”。如此,绘画便不仅仅是描摹自然景象的“技”,而且是籍此体会自然生机的“道”。“师造化”被历代画者奉为创作之圭臬。宋董逌有云:“圣人以神运化,与天地同巧,万物赋形,随意以得……笔驱造化,发于毫端,万物各得全其生理。”元赵孟钤?裕骸熬弥?蓟?嵌?罚?酱υ粕绞俏沂Α!辈莩ぽ悍桑??厩寤??匀坏纳??髯??贾赵谛朔⒆殴糯??叩拇醋髑樗迹?谒?潜实祝?匀欢?坏叵韵殖鲆桓龌钇闷玫亍⑵?仙??氖澜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