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观展|元代夏鲁寺汉藏艺术展——建筑艺术篇

摘要: 上一篇「元代夏鲁寺汉藏艺术展——历史人物篇」以三个人物为主线,介绍了夏鲁寺的初建、扩建、介氏家族与元代帝师昆氏家族联姻所奠定的夏鲁寺发展的政治经济背景、民族文化融合基础,以及作为夏鲁寺第十一任堪布的布顿·仁钦珠大师,极大发展了夏鲁寺的宗教、文化、艺术,使夏鲁寺一度成为后藏年楚河流域的宗教文化中心。回顾上一期请点击下面文字或图片链 ...


上一篇「元代夏鲁寺汉藏艺术展——历史人物篇」以三个人物为主线,介绍了夏鲁寺的初建、扩建、介氏家族与元代帝师昆氏家族联姻所奠定的夏鲁寺发展的政治经济背景、民族文化融合基础,以及作为夏鲁寺第十一任堪布的布顿·仁钦珠大师,极大发展了夏鲁寺的宗教、文化、艺术,使夏鲁寺一度成为后藏年楚河流域的宗教文化中心。

回顾上一期请点击下面文字或图片链接:

  元代夏鲁寺汉藏艺术展——历史人物篇

  下面PITAKA桑还依照特展三个单元的顺序,为大家分享第二单元——建筑篇。说实话,在建筑方面,PITAKA桑几乎是个纯粹的外行,而策展人很多是建筑专家,所以展览中展示和分享的内容非常专业,但对于我这样外行的观众而言,有点儿难以进入,更谈不上细致的讲解,姑且PITAKA桑就在如实分享展览内容的基础上,以个人的视角,和一些“非专业”问题来串联这部分内容,希望至少能满足一些和我一样的“建筑小白”观众的观展需求。

  夏鲁寺汉藏艺术特展第二单元现场

  第二单元|建筑篇,汉藏合璧、融合典范。

  此篇主要从夏鲁寺建筑形制、结构与构件等三个方面,展示夏鲁寺汉藏合璧式元代寺院建筑的特点。

  人们提到建筑,容易混淆它与“建筑物”之间的差别。建筑,通常指的是对那些为人类活动提供空间的、或者说拥有内部空间的构造物进行规划、设计、建筑施工而后使用的行为过程的全体或一部分。“建筑”除了可指具体的构造物外,也着重在指创造建造物的行为(过程、技术)等。而通常在表示具体建造物时,才称之为“建筑物”。建筑经常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文化的符号,也被当成是一种艺术作品。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文明都有其独特的代表性的建筑成就。

  而作为人类活动的空间,建筑的特点与所处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所以我们来看夏鲁寺的建筑,不仅要看现存的这些建筑物,分析他们的建造方法和结构,也要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时代变迁,来了解建筑的沿革。

  远眺夏鲁河谷中的夏鲁寺

  夏鲁寺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甲措雄乡夏鲁村,距离日喀则东南30公里的地方,被建在夏鲁河谷平坦开阔的地带。夏鲁河由南向北从夏鲁村与夏鲁寺身后缓缓流过汇入年楚河。夏鲁河谷呈现出远古海洋地貌的特征,是地球上最年轻的地质地貌,遍布着各种色彩的堆积岩、玄武岩、硅质岩和红色岩土组成的山丘。白色的云英石被夏鲁居民用来装饰屋顶,石头表面的晶体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红色的岩土千百年来被夏鲁人用来做陶器、雕塑佛像以及烧制称琉璃建筑构件。无数次山洪和流向年楚河的夏鲁河水把铁、镁构成的黑色岩石冲刷到山下,在村庄、河谷与良田周围形成了一片黝黑的戈壁。

  夏鲁寺(图片左上)所在年楚河流域的位置

  夏鲁河谷卫星遥感图

  

  距夏鲁寺以北3公里的夏鲁河谷谷口,是被称为「丛堆」的开阔地带。这里从吐蕃时期就形成为一个西藏各地的人们用肉、酥油、手工艺品交换所需物品的大型商市,是吐蕃时期的十大商市之一。丛堆区处于拉萨至江孜到日喀则的交通要道口,也是西藏历史上重要的驿站之一。

  

  夏鲁村就是这样依水依田形成的自然村落,四季分明,但每年雨季,洪水都会从四周的山上冲刷下来,河水也随之暴涨蔓延。由于雨水的原因,夏鲁村与夏鲁寺面临的最大自然灾害就是水灾。历史记载中夏鲁寺有过很多次被洪水破坏的记录,这也就可以理解11世纪初建的夏鲁寺之后要不停地修补、扩建,主要是因为水灾破坏的缘故,以至于到了14世纪,有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更大规模地扩建寺院,形成我们如今见到的建筑模样。

  就像中原的建筑自古就离不开“堪舆”一样,藏传佛教寺院的选址修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几乎都包含着一些特殊的宗教含义。夏鲁寺所在的夏鲁河谷方圆几十公里的地貌环境被认为有与佛教中观世音菩萨身体相似的形状:河谷东面如同大象的山脉是菩萨下垂的右臂,手心中涌出的泉水一直接到山下的夏鲁村里;南面高耸的三座如同华盖的山峰是菩萨的宝冠和发髻;西面如同红宝石大盆的山脉是菩萨的左臂,左手中的莲花则是生长着茂密树林的夏鲁日普寺;北面的山脉与苍龙般的年楚河是菩萨的莲花座,阳光照射下的年楚河波光潋滟,如同菩萨莲座上的月垫般晶莹剔透;而夏鲁寺的位置正好位于菩萨的心脏。

夏鲁河谷中群山环抱的夏鲁村与夏鲁寺

  夏鲁寺的建筑属于汉藏合璧的典范,于11 世纪初建,至13世纪末14世纪晚期,经过四次扩建,形成了由主体建筑、附属建筑等寺院建筑以及民居区组成的建筑群,占地面积9.5万平方米。

  藏式建筑有着藏民族完整的营造法式,并有以碉房为核心的建筑结构体系。碉房建筑稳固坚实,对建筑地形以及周围环境的适应性极强,建筑材料可以就地取材。藏式建筑外观基本为坚实厚重的石墙与夯土墙,墙身明显收分,多为平屋顶。而藏族寺院基本上集中体现了藏式建筑的典型特点,形成了以佛殿为中心的佛殿、扎仓(经院)、僧夏(活佛官邸)、扎夏(僧舍)以及佛塔等建筑组成的建筑群落,涵盖了藏式建筑所有的建筑形式与营造技术。

  

  

  夏鲁寺及周边附属建筑遗存位置示意图

  夏鲁寺与夏鲁村长期以来形成的总体建筑布局为两个相连的矩形,田地分布在寺院与村庄周围,古时夏鲁村与寺院均由厚重的石砌围墙圈起。夏鲁人形容夏鲁寺的建筑平面为盛装粮食用的“升子”,村落与僧舍的总体布局为筛选粮食用的“大铁筛”。

  

  夏鲁寺莫文城墙

  

  夏鲁寺主殿建筑北侧的附属建筑与周围民居

  

  夏鲁寺现存的佛殿建筑格局,基本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第一个是初建时期,修建了护法神殿、般若佛母殿、乌孜康、西殿、南殿、北殿等6座佛殿。至今保存完好的有东面的护法神殿、般若佛母殿西面的觉康佛殿和马头金刚殿。第二个是13世纪末到14世纪的扩建、维修期,分别增建了三门佛殿、甘珠尔殿,古相扎巴坚赞又在原有佛殿基础上扩建了二层4座无量宫佛殿,并采用铺设汉式琉璃重檐歇山式房顶和建筑围墙的形式将所有佛殿组成整体。同时在夏鲁寺周围修建了4座大型的扎仓,在夏鲁日普山上修建了几座规模宏大的佛殿。夏鲁寺建筑的最后定型是由古相扎巴坚赞的儿子古相贡嘎顿珠完成的,他在二层4座无量宫佛殿周围又修建了无量寿殿、丹珠尔殿、罗汉殿、具乐殿等4座佛殿。贡嘎顿珠的弟弟古相益西贡嘎修复加固了周围的围墙。

  

  夏鲁寺主体建筑鸟瞰图

夏鲁寺主体建筑横剖面图

  夏鲁寺前殿的建筑模型

  上下三层,一、二层为藏式建筑,三层是汉式建筑,上覆歇山式琉璃瓦屋顶。

  

夏鲁寺一层除护法殿为地垄式建筑,其余各殿均为藏式传统四柱八梁式平顶建筑。一层各殿面积不大,但净空高;经堂面积较大,但层高较矮;佛殿外围有一条转经道,这些都是西藏寺院建筑的特点。

夏鲁寺主殿建筑平面图(一层)

夏鲁寺措钦大殿内景

措钦大殿采用内地麻布地仗工艺处理木柱

夏鲁寺措钦大殿建筑平面图

  夏鲁寺护法殿内景

夏鲁寺护法殿建筑平面图

起初看到「四柱八梁」的时候,PITAKA桑有点儿懵圈,因为凭借有限的一点古建知识,只知道汉式建筑基本结构都是「八柱四梁」,那么藏式建筑的这「四柱八梁」是怎样的结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也找了很多文章资料,却都只是简单描述性的文字,还是无法理解,直到问几位藏族专家“大神”,给画了示意图,也解释了藏文语境的一些背景,才对此有所了解,这里现学现卖地分享给大家:

藏式传统建筑「四柱八梁」的示意图

其中1~4是指柱子,①~⑧指梁

「四柱八梁」,藏文ཀ་བཞི་གདུང་བརྒྱད། 音译:嘎喜董杰,在藏语意境中一般指“豪宅”。按过去建筑形制,一柱平均15平米,柱的数量对于大宅,仅指整个建筑面积的中庭(相当于客厅的概念),或某单间的柱数。梁的数量即整体建筑所用。拉萨人一般闲聊时,说谁家是“四柱八梁”,都是充满羡慕的“豪宅”。后来常用「四柱八梁三十三椽」形容藏传佛教后弘期下路弘传的弟子,人才众多、杰出而圆满。

夏鲁寺二层整体建筑呈“四合院”式形制布局,左右对称。门及前廊是藏式做法。殿顶置斗栱,高脊,绿琉璃瓦槽,造型结构基本依照内地建寺风格。尤其采用中原宋元时期流行的“侧脚”和“升起”两种营造 法式,印证了藏文史料“从东边汉地邀请来技艺精湛的工匠”参与 夏鲁寺扩建的记载

夏鲁寺主殿建筑平面图(二层)

  夏鲁寺般若佛母殿内景

夏鲁寺般若佛母殿建筑平面图

  夏鲁寺东无量宫佛殿内景

  

夏鲁寺东无量宫佛殿建筑平面图

  西、南、北三座无量宫殿采用了中原营造法式的“减柱法”,以扩大室内的空间感

夏鲁寺汉藏融合的特点渗透在各种建筑细节之中,除平面布局之外,各殿的铺作、梁架、平綦、栱眼窗窗棂、鸱吻、脊饰及东无量宫殿殿门都是汉式风格的。

夏鲁寺的栌斗、托木、柱子也都有着不同的式样和形制。PITAKA桑将专业的介绍贴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吧:

鲁寺栌斗的类型

  鲁寺托木的类型

鲁寺柱子的类型

四座无量宫殿堂的斗栱等用材做法一致,外观是五铺作重栱出双昂, 里转五铺作重栱出两抄,并计心造。夏鲁寺建筑材份以及斗栱权衡与山西永乐宫、河北北岳庙等内地元代官式建筑大致相同,且和宋制也极为相近。

鲁寺北无量宫佛殿的斗拱细部

夏鲁寺屋顶琉璃瓦,据专家推算总重约200吨。系当地工匠烧制,但明显有内地工匠的参与。目前,还没有找到烧制遗址。夏鲁寺的垂脊、斜脊铺设有彩色砖,使用了板瓦叠压这种宋元内地工艺。

鲁寺东无量宫佛殿屋顶结构

歇山式屋顶

夏鲁寺二层屋顶上的屋脊宝瓶

一说屋脊宝瓶的梵语叫“敢支若”,意即“具藏”,是屋顶的一种吉祥装饰,其结构对应五方佛,但未找到出处,待考证。

夏鲁寺吻兽与山西芮城永乐宫正吻造型极为相似。

古建筑专家正在研究北殿残断的鸱吻(1985年)图片来源于网络

  夏鲁寺琉璃滴水样式

  夏鲁寺琉璃脊砖样式

  夏鲁寺梁架、平綦、柱头托木等建筑部位的彩绘见龙纹、云纹等内地风格图案。

  夏鲁寺三门殿门楣上发表过隔板泥金木雕

  夏鲁寺北无量宫佛殿平綦彩绘

  夏鲁寺般若佛母殿平綦彩绘

  屋顶的瓦当、滴水、脊砖、鸱吻(chī wěn)等,均用内地工艺烧制,材质均为红陶,表面施绿釉或棕绿釉。瓦当纹饰有模印走狮、塔、莲花等佛教图案,滴水多为内地常见的兽面纹。脊砖见龙纹、金乌、玉兔及云纹等典型的汉式纹样。

  供养神纹琉璃脊砖

  元代 红陶、绿釉

  通高60厘米,宽51厘米、厚13厘米

  夏鲁寺藏

  蹲狮琉璃筒瓦

  元代 红陶、绿釉

  通高38.5厘米,底座长28.5厘米、底座外径17厘米

  夏鲁寺藏

  龙首琉璃套兽

  元代 红陶、棕绿釉

  长48厘米,宽26厘米、高33厘米

  夏鲁寺藏

总之,夏鲁寺主殿是西藏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汉藏合璧式元代寺院建筑,也是中国古代汉藏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敬请期待下一期第三单元|壁画篇,兼收并蓄、不朽丹青。

(未完待续)


参考:《西藏夏鲁寺建筑及壁画艺术》谢斌著 民族出版社

  

  文 | PITAKA艺术

  图 |PITAKA桑及网络

  编 | 斑马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