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数据库

柏威夏寺Temple of Preah Vihear

摘要: 柏威夏寺,位于柬埔寨柏威夏省与泰国接壤的边境地区,柏威夏寺的历史悠久。古寺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9世纪,它是高棉帝国的君主耶输跋摩下令建造的。柏威夏寺,建于公元10世纪中叶至12世纪初。它矗立在550米高的峭壁上,俯瞰整个柬埔寨平原。由于地处偏远,地形险要,柏威夏寺保存得相当完好。柏威夏寺于泰柬两国在历史上都宣称对该寺所属区域拥有主权。 ...
柏威夏寺,位于柬埔寨柏威夏省与泰国接壤的边境地区,柏威夏寺的历史悠久。古寺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9世纪,它是高棉帝国的君主耶输跋摩下令建造的。
柏威夏寺,建于公元10世纪中叶至12世纪初。它矗立在550米高的峭壁上,俯瞰整个柬埔寨平原。由于地处偏远,地形险要,柏威夏寺保存得相当完好。
柏威夏寺于泰柬两国在历史上都宣称对该寺所属区域拥有主权。1962年海牙国际法院将柏威夏寺判归柬埔寨,这一裁决结果在泰国引发争议。
Temple of Preah Vihear © UNESCO
中文名柏威夏寺
外文名英语:Temple of Preah Vihear,
法语:Temple de Preah Vihear
地理位置柬埔寨柏威夏省与泰国接壤的边境地区

世界文化遗产
基本资料
遗产名称:柏威夏寺(Temple of Preah Vihear)
入选时间:2008年
批准依据:文化遗产(i)
地理位置:N14 23 18 E104 41 02
遗产面积 : 154.7 ha
缓冲区面积: 2,642.5 ha
遗产编号:1224
遗产描述

这座神庙遗址在高高的山上,从柬埔寨境内吴哥窟去那里大约在240公里左右。山路崎岖,有好多路段的坡度大约在50度以上。神庙的残墙断壁遗迹默默的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这是一个两国争夺很久的神庙遗址,它的历史和吴哥窟一样久远,当时它是苏利耶二世在主持吴哥窟建造的同时建成此神庙的。其精美建筑是屈指可数的。因其年代久远和失修,在加上两国战争和其归属的争夺,此庙宇破败不堪。现在此遗址已经被世界遗产保护协会宣布归属于柬埔寨,让其几十年的归属纷争有了结果,现在的柬埔寨在努力的去开发和维护着它。
2008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柏威夏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遴选依据标准 (i):柏威夏寺在设计和装饰细节上都非常“纯粹”,是高棉建筑艺术的杰作。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柏威夏寺坐落于柬埔寨平原中央高地的边缘地带,是供奉湿婆神的圣所。神庙建成于公元11世纪上半叶,不过,其复杂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9世纪,当时它是一座偏僻的隐修所。神庙保存十分完好,主要是因为它位于泰国-柬埔寨边境附近,地理位置偏僻。这处遗址之所以卓尔不群,原因有三:它位于海边悬崖之上,从险峻的绝壁上可以远眺广阔的平原和连绵起伏的群山;建筑风格与周围的环境及神庙的宗教功能融为一体;最后是神庙精美的石雕装饰。
景点简介
柏威夏寺(泰语:ปราสาทพระวิหาร,Prasat Phra Viharn;高棉语:),是一座位于柬埔寨和泰国边境的古代高棉印度教寺庙,两国对此庙的归属有争议,该寺处于柬埔寨柏威夏省的实际管辖之下。2008年,该寺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引起了泰国和柬埔寨之间新一轮的主权争夺。
2008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柏威夏寺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引起了泰国和柬埔寨之间新一轮的主权新一轮的主权争议升级,多次在该地区发生武装冲突。
建筑历史
柏威夏寺柬埔寨叫Preah Vihear, 泰国人叫Khao Phra Viham。柏威夏与柬埔寨的其他庙宇的不同之处,开始想到建造该寺庙的是吴哥王国第四位君主耶索华曼一世(Yasovarman I),他在公元889年登基后即策划在扁担山脉建造一所圣寺,最后选择了柏威夏所在的悬崖上。当时很可能认为这是一块福地。
耶索华曼在位11年,有许多创建寺庙的记录。但柏威夏的建造屡经波折,一共用了200多年才建造完成。正式完工约在1152年。期间吴哥王朝经历了13位君主,一直在不间断的建造该寺。尽管一直以来皇室内部斗争不断,对于兴建圣寺的愿望从未改变。其主体结构的建造从公元11世纪上半叶(即中国的北宋中期)开始,到公元12世纪结束,历任君主不断对它加以润饰,终于形成了悬崖之巅令人赞叹的建筑群落。
柏威夏寺的建筑风格与吴哥窟相似。这个古代寺庙遗址分布在长800米,宽400米范围的峭壁上,四面有长长的阶梯上下。寺有四层,带四个庭院,每层都有山门和围墙,体现了吴哥王朝时期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世界遗产委员会指出,柏威夏寺具有极佳的地势,其建筑充分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宗教功能,寺内精致的石雕更是古代文明的瑰宝。
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甬道两旁有28米长的雕龙,因年代久远,部分损毁。古刹围墙内还有七个石池。柏威夏寺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已经坍塌,巨石散落。遗址每层都有山门和围墙。山门屋角翘起,上面是精雕细琢的花纹。围墙具有吴哥窟的风格,曲线环绕。整个建筑呈褐红色,在绿荫和蓝天白云的背景下,古朴壮美。
百年争议
法国于1907年与泰国进行边界勘定,边界地图由法国军官于1908年秋完成,并于1908年送交给暹罗政府。其中有一幅地图将柏威夏寺标绘在边界线的柬埔寨一侧境内。
20世纪50年代,柬埔寨独立后,与泰国就柏威夏寺归属产生争议。泰国于1949-1952年占领该寺。于是刚独立的柬埔寨提出抗议并提交海牙国际法庭审理.1962年6月15日,国际法庭判古寺归柬所有,法院认为,地图是作为联合勘界的成果被送交暹罗政府的。当时及以后许多年,暹罗方面许多官员包括前联合勘界委员会的成员都看到过这幅地图,非但没有表示任何不同的意见,并且还对制作地图的法国官员表示感谢。
石刻文物
据此,可以认为地图已被暹罗当局所确认。法院因此拒绝泰国方面主张柏威夏寺主权的理由。最后,法院以9票对3票确认柏威夏寺位于柬埔寨主权管辖的领土上,因此判决泰国有义务从柏威夏寺及其邻近的柬埔寨领土上撤出其武装和警察部队及其他警卫和管理人员。虽然有海牙国际法庭的判决,泰国一直没有放弃拥有该地区的任何机会。此后柬埔寨国内动荡,自顾不暇,泰国人致力于从柬埔寨用各种手段搜罗所有和圣寺有关的石刻和文物。
2008年,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批准将柏威夏寺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不过柬埔寨的申遗工作,在柬泰两国间引发一系列争议。海牙国际法庭已经就庙宇的归属权做了规定,但是该法庭没有就庙宇附近土地的归属权做交代。泰国坚称,这块土地还是有争议领土,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其授予世界遗产的地位实在是为时过早。

分类: 中文 相关遗产点 遗产数据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