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资讯

回顾与探索—“2021年陶寺宫城大型建筑基址考古现场会”在襄汾召开

摘要: 6月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襄汾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21年陶寺宫城大型建筑基址考古现场会”在山西襄汾召开。 会议现场襄汾县县委书记乔飞鸿出席会议并致辞。出席会议的嘉宾还有北京大学教授赵辉,山东大学教授栾丰实, ...


6月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襄汾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21年陶寺宫城大型建筑基址考古现场会”在山西襄汾召开。

会议现场


襄汾县县委书记乔飞鸿出席会议并致辞。出席会议的嘉宾还有北京大学教授赵辉,山东大学教授栾丰实,南京大学教授水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钱国祥、李新伟等科研单位与高校的40余位专家学者。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良高主持。

主持人

乔飞鸿书记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襄汾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是人类起源、国家起源的重要承载地。境内不可移动文物共951处,其中国保单位8处。特别是陶寺遗址,历经中国社科院考古队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发掘了规模空前的城址,古老的观象台等珍贵文物遗存,是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为大力推进文物保护开发和利用,他表示今年将重点推进陶寺遗址公园一期建设、陶寺遗址博物馆开工以及塔儿山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的实施。通过积极推进各项重点工程、项目,努力将其转化为传承优秀文化的具体实践。他相信通过各位领导、专家建言献策,将为陶寺遗址的开发和利用带来更多方向。他提出将继续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全力打造文化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嘉宾致辞

会议合影


开幕式后,会议进入主题发言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高江涛作“山西襄汾陶寺遗址ⅠFJT3”主题发言。他介绍,陶寺遗址自2018年3月至2021年6月,发掘总面积5041平方米,进一步确认宫城内面积近8000平方米的最大宫殿建筑ⅠFJT3,初步判断其是迄今史前时期最大的夯土建筑基址。该建筑基址之上发现有2座主殿、东侧附属建筑、中部庭院、东部疑似廊庑、南部门址等,结构复杂、布局规整,应为中国古代宫室形态的源头。他认为该建筑基址延续使用时间长,显示出特殊的功用,或为“殿堂”一类建筑。建筑基址之上的主殿D1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最大的单体夯土建筑。他指出陶寺遗址宫城内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的发掘与发现,对于中华文明起源问题以及早期中国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具有推动意义。他表示下一步将对重要灰坑遗迹进行发掘、通过解剖进一步理清相关遗迹的关系,将保护与三维呈现相结合,做好展示建设。

主题发言

左滑查看更多


学者研讨


赵辉教授为讨论做了精彩的开场,他表示陶寺遗址对中华文明探源格局确定、特大型都邑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要做好陶寺基础性问题研究,加深对遗迹现象的研究,将研究的多种可能性一一列举供大家探讨,以便进一步加深陶寺遗址的认识。与会学者在此基础上围绕陶寺遗址从建筑体系、柱网结构、夯土板块、遗迹解剖、土壤微形态分析、遗址保护、多学科合作等角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精彩的建议。

栾丰实教授为学者们的发言作了精辟的总结。他指出陶寺遗址在中华文明起源以及早期文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遗址发现的大型建筑基址规模恢弘、范围清楚、时代明确、基础工作扎实,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但遗址发掘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遗址台基的形成过程仍需要做进一步的工作;遗址基址上中期大小房址遗迹较多,这些遗迹之间的关系仍值得进一步探讨;需要进一步厘清主殿最大建筑的认识以及与整个时代的关系;在充分利用被打破的遗迹基础之上结合复原式解剖对遗迹进一步分析;要建设考古保护棚,加强对遗址的保护。









者考察

高江涛研究员与何驽研究员对各位老师表示了感谢,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指明了下一步需要注意的工作细节,他们表示将与地方政府极力沟通,推动遗址考古保护棚的建设,加强遗址的保护与研究。

会议中,与会学者对陶寺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加深了对陶寺遗址的理解与认识。

图文:荼 荼
审核:高江涛

责编:韩 翰



分类: 中文 资讯 会议资讯
关键词:

陶寺遗址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